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 02-17
栏目:工作计划
篇一:语文教学计划
为了全面落实、充分借鉴“六步实效教学流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树立全新的语文教育观,构建全新而科学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教材体系、课堂体系,创造新时代的语文,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龙头作用,拉动和促进其他学科的教育改革,相互融合,共谋发展,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语文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途径,进一步推进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开展教改实验,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按照教务处要求开展集体备课并将集体备课真正的落到实处,加强对新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深入课堂、及时调研、适时反思和总结,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确保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学生语文成绩上新台阶。在全校师生中继续开展读书活动,让经典文学走进我们的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基本思路
在“定方向、定目标、定课型、定内容”的基础上,凸显“掌握字词、锤炼语言、培养思维,学会写作”的总体目标,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生命素质作为终极目标的,把学会写作,能说会写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目标,构建全新的、开放的、富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语文教学体系,实施“以写作带动阅读、围绕写作搞阅读,锤炼语言、培养思维等从属目标”的语文定向教学新战略,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具有我校特色的语文学科导生制课堂,认真探索、大胆实践、简化目标、讲求实效,开启新思路、坚持新理念、落实新构想,努力实现一举多得、一课多赢,开创语文教学新局面。
三、具体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彻底摒弃传统的语文教学体系,构建从目标到载体再到方法的完整的教学流程,系统实施语文定向教学,适时恰当地借鉴使用“六步实效教学流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导生制课堂,实现语文教学简单化,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语文教学的四大难题,即:复杂化的问题、实效差的问题、载体窄的问题和功能弱的问题。
2.明确教学目标,深刻理解语文定向教学的真正内涵。学校要求每个语文教师都做语文定向教学的研究者,在语文学科备课组组长的领导下,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认真学习,积极研讨语文定向教学,从总体上把握今后语文教学的方向,明确教学目标,并落实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个班级、每一节课上。
我们的方向是:构建完整的语文定向教学体系,解决语文清晰度的问题。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前提下,以工具性为核心,以人文性为载体,由单纯的“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由单一的基础知识教学,转向综合能力的训练,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生命素质的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紧扣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直奔工具性目标。把“掌握字词、锤炼语言、培养思维、学会写作”确定为今后语文教学要遵循的总目标,让孩子通过学习语文真正在字词上有所得,在语言上有所得,在思维上有所得,在写作上有所得,而且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学会写作。从教师备课,到预设学案,到选择教法、学法,到确定课型,直至确定课堂教学内容体裁,都要以此为依据和标尺,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各年段都要有落脚点,都要有具体落实的目标和途径,并且要明确写进语文组及每个语文教师个人的工作计划。
3.确定语文课型,落实教学总体目标。根据各年段、各班级的具体学情,确定字词课、语言课、思维课、写作课四种基本课型,并结合实际做相关调整,要上什么课型像什么课型,要根据课型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具体目标。
4.采取各种途径,实现具体目标。
(1)掌握字词:立足教材,采取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的途径,实现会读、会写、会讲、会用的目标。根据我校实际,低年级字词课可占用课时进行,高年级字词课则一律放在课外。主要是在读写实践中,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
(2)锤炼语言:通过相应载体上好语言课。采取多读多讲、情境表达、描述意境、即兴表达、品词析句等多种途径进行语言训练,实现语言流畅,表意性强,具有逻辑性的目标。根据我校实际,低年级主要进行语言的流畅性和表意性训练,高年级主要进行语言的表意性训练和逻辑性训练。
(3)培养思维:培养思维要和阅读,写作结合起来,用最简单的办法承载最复杂的训练内容。利用历史事件、生命科学、生活场景、社会现象、哲学思想等素材上好思维课。
(4)学会写作:我校今后的语文教学要始终坚持以作文教学为主线,让作文教学占有最大的课堂空间,采取片段训练与整篇训练、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相结合等多种途径,运用观察、积累、思考、想象、感悟等一系列手段上好写作课,实现作文构思、语言组织、技巧运用、作文修改等综合能力的目标。低年级以写内容具体的记叙文为主,高年级以写复杂记叙文和有理有据的议论文为主。同时,各年段学生都要根据生活需要,学写一些日常应用文。此外,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实用性大作文的写作(主要是调查报告等)。
篇二:语文教学计划
时间的脚步没有停歇,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总结过去是为了积累经验;计划将来是为了更好的工作。现将本学期担任的初二语文课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 教学目的:
初中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初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
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 教学要求:
1、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 能利用汉语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 学会19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
言环境中的意思,能正确书写,学习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运用;认识8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4、 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动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 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育指定的课文。
6、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默读有一定速度,读后能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和别人讨论。
7、 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不少于30万字。
8、 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了解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9、 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坚持写日记。
三、 教学内容:
本册共有课文30篇。精读课文15篇,略计课文15篇。四、
教学重点: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全书的重点。
1、 要突出重点项目的训练。
2、 要继续重视词、句、段的训练。
3、 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 教学难点:
积累、运用是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或实践活动、习作共四项。
六、 教学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将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四步教学法:1、明确目标,自主研讨——初读。明确目标,对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目标明确,学生才能有攀登高峰的激情,初读才能定向思维,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果。当然目标的确定,要面向全体,有一定的梯度,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因此,我要根据课文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的层次目标。
2、激趣导疑,合作探讨——促思。不明确目标,自主研读的基础上,教者要进一步创设与目标指向相关的良好氛围,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唤起情感,集中反馈。阅读方式将采用小组合作研读,师生交流研读,或互助竞争研读。方法是:读一读,问一问,议一议,品一品,写一写。引导学生求异求新,主动发展。
3、巧设促想,自能解题——深化。自能解题目的过程,就是发展思维,学会创新的过程。因此,这一环节的要求是:教者要善于梳理学生提出的疑问,捕捉“焦点”巧问促思,激发矛盾引起冲突,迸出思维的火花,调动感情参与,达到自能解题的目的。
4、点评深化,模拟拓展——创新。点评要以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深度和创新思维的广度入手,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联想、想象进行多向思维,拓展延伸,模拟仿用,迁移创新,从而开发潜能,学会创新。
七、 奋斗目标:努力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学指标
篇三: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学要求和目的:
1、识字、学词和练句
(1)使学生自主识字学词练句,在运用中继续体会,要求学生带字典或辞书进课堂,每课书、每个单元都要像对待以往的作业那样检查学生的摘录笔记。还要组织学生交流,通过交流查漏补缺。教材的相关指导可以查二年级下第11单元,三年级上有关的金钥匙。
(2)密切联系实际。对错别字、病句的问题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课堂上无论交流什么,都要挤出时间可能让学生写出来,哪怕写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也比光说不写强。写完及时在全班范围内清查错字病句,再写。每次习作(包括自读的笔记、日记),都要组织学生首先检查错字病句,自己认为没有错误了,请别人检查,然后再交给老师批阅。那些带普遍性的错字病句,要发动学生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刚开始这样做可能会感到麻烦些,但是坚持做下去,就能养成习惯。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基本知识的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效果才能更好,师生也才有可能从繁复的题海中解放出来。
2、阅读
(1)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2)学会写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并用来自读。
(3)学会查找目录的三种方法,检索资料,帮助阅读或开展综合性活动。
(4)培养每天阅读、读书动笔、阅读时翻查工具书等好习惯。
3、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通过与生活结合(日记)、与阅读结合(仿写、续写、补写等)、与活动结合等途径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4)以认真阅读为前提、感受为主,抓重点写,注意错别字和病句,提出评语的语言要求。
用典型引路,可以对比修改,可以小组讨论,使修改成为生动、主动、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4、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综合性学习
(1)制订可以实行的小组活动计划,要求:①可实行,能应用。②有时间安排和分工。③计划制订后要检查实行情况并及时进行修改。
(2)自始至终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合作精神。结果是否漂亮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生的主动精神、创造性和合作意识,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秉承了前八册“培养兴趣、文化积累、学会学习、整体推进”的总特点,从选编课文、设计活动、安排练习等各方面拓宽并深化了学习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共有10个单元,每个单元依然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以保持教材的连贯性。单元主题分别为:马、奇观、变化、韵味、智谋、水、危急时刻、方法、面对错误、家园的呼唤。
三、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5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30人。大部分学生活泼可爱,积极好学。上学期语文成绩均已达标,但经过分析,本班学生的写作部分相对较弱,有一部分学生甚至害怕写作。还有从村校并校上来的一部分学生,汉语拼音没有过关,就连看拼音写汉字的题目都写不出来。还有一个薄弱环节就是普通话中的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的发音不够到位。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4、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6、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7、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教学评价方案,实践活动安排
六、教学课时安排:
1、马 12课时
2、奇观 12课时
3、变化 7-8课时
4、韵味 10-12课时
5、智谋 9-10课时
6、水 10-12课时
7、危急时刻 12课时
8、方法 10-12课时
9、面对错误 10-12课时
10、家园的呼唤 10-12课时
篇四: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无论是百草园里高大的皂荚树,有趣的斑蝥,传说的美女蛇,还是三味书屋里方正、质朴的先生,奇妙的“怪哉”虫,课堂上描画的绣像,都记录了鲁迅成长的足迹;《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中“爸爸”的去世,迫使“我”在极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心理成长历程;《十三岁的际遇》为我们描绘了田晓菲用自己灿烂的青春岁月追寻的一个美丽而迷人的梦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是诗人用凝练的语言道出的殷殷嘱托,一行行的诗句曾激励过无数成长中的青年。《伤仲永》促使我们反思一个天资出众的人变得“泯然众人矣”的原因。
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黄河颂》(光未然)把我们带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之滨,让我们感受母亲河的雄浑壮阔;《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在“九一八”十周年时写给被日本蹂躏的故乡东三省的誓言,炽热的语言背后跳动的是一颗蓬勃而痛苦的心;《最后一课》以儿童的视角帮助学生领悟母语与祖国的关联;《新疆,新疆》引我们展望我国西北那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引我们认识那位宽容的“大母亲”; 《木兰诗》勾勒了一位替父从军、纵横疆场、保卫国土的女英雄形象。
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有科学家邓稼先(《邓稼先》杨振宁),有艺术家贝多芬(《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有诗人、民主人士闻一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有个性鲜明的作家群(《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还有孙权对将军吕蒙的劝诫(〈孙权劝学》)。
第四单元中的文章尽可能广泛地涉及了文化生活的不同方面,《社戏》(鲁迅)以看戏串起一连串的人和事,像一幅民俗风情画;《安塞腰鼓》(刘成章)的节奏像铿锵激越的安塞腰鼓的鼓点;《竹影》(丰子恺)以儿童游戏为契机,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讲得深入浅出;《观舞记:(冰心)用文字表现了印度舞蹈中流动的美;《口技〉 (林嗣环)中只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的口技艺人却能做到“众妙必备”,作者用文字再现了人们听到的一切。
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伟大的悲剧》(茨威格)是写斯科特在挑战南极过程中的悲壮覆灭,《鲁滨孙漂流记》(笛福)节选了鲁滨孙初涉荒岛的一段,表现一个人在身陷绝境时内心痛苦的挣扎和人的精神的强大,《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再现了60年代中国登山运动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最后一段路程.《真正的英雄》(里根)是美国前任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中牺牲的七位宇航员而发表的演讲。《夸父追日》和《两小儿辩日》两篇短文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的不懈的探索精神。
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珍珠鸟》(冯骥才)写人与鸟之间是如何逐步建立起一种相互信赖的美好境界的,《斑羚飞渡》(沈石溪)写一群斑羚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威胁时所做出的出人意料的举动,《华南虎》(牛汉)以虎喻人,讴歌了一个虽身陷囹圄却有着桀骜精神的灵魂,《马》(布封)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家用饱蘸关爱的笔把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写得动人心弦,《狼》(蒲松龄)写人与狼之间的一场斗智斗勇的比拼,虽简单明了,却也扣人心弦。
从阅读部分的选文来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作了严格筛选,新吸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表见解为阅读能力的实践环节,全面考虑、组织单元。
综合性学习,第一、三、五单元仍旧是三次规模小、层次少的小活动,我们称之为“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二、四、六单元为三次规模比较大的综合性活动,我们称之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三次小活动分别是: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漫话探险,它们都是结合该单元的主题设计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如,“成长的烦恼”就是通过采访、交流、模拟情景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待成长中的挫折、忧愁。三次大活动分别是:黄河,母亲河、戏曲大舞台、马的世界,它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的,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又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黄河、戏曲、马,我们选择了这三个极有文化含量的事物,把它们作为活动的切人点,由这三个点生发开去,可以让学生将触角伸人历史、地理、生物、文化、科学等不同领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当然,本册的综合性学习也考虑到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每个综合性学习都提供了若干个活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增删。这样,既有选择的余地,又有创造的机会,真正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供了可能。
本册名著导读介绍了高尔基的《童年》、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和法布尔的《昆虫记》。它们都与课堂阅读有着有机的联系,如:《童年》与成长单元,《鲁滨孙飘流记》与探险单元,《昆虫记》与动物单元,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
课外古诗词背诵,选取了十首著名古诗词。主要由学生读读背背,增加文化淀集。
汉语知识:了解实词。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182班,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4、课堂上有用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还行
存在的不足是:
1、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
2、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3、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4、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5、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三、教学目标:分类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教学设想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为了全面落实、充分借鉴“六步实效教学流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树立全新的语文教育观,构建全新而科学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教材体系、课堂体系,创造新时代的语文,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龙头作用,拉动和促进其他学科的教育改革,相互融合,共谋发展,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语文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途径,进一步推进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开展教改实验,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按照教务处要求开展集体备课并将集体备课真正的落到实处,加强对新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深入课堂、及时调研、适时反思和总结,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确保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学生语文成绩上新台阶。在全校师生中继续开展读书活动,让经典文学走进我们的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基本思路
在“定方向、定目标、定课型、定内容”的基础上,凸显“掌握字词、锤炼语言、培养思维,学会写作”的总体目标,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生命素质作为终极目标的,把学会写作,能说会写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目标,构建全新的、开放的、富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语文教学体系,实施“以写作带动阅读、围绕写作搞阅读,锤炼语言、培养思维等从属目标”的语文定向教学新战略,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具有我校特色的语文学科导生制课堂,认真探索、大胆实践、简化目标、讲求实效,开启新思路、坚持新理念、落实新构想,努力实现一举多得、一课多赢,开创语文教学新局面。
三、具体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彻底摒弃传统的语文教学体系,构建从目标到载体再到方法的完整的教学流程,系统实施语文定向教学,适时恰当地借鉴使用“六步实效教学流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导生制课堂,实现语文教学简单化,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语文教学的四大难题,即:复杂化的问题、实效差的问题、载体窄的问题和功能弱的问题。
2.明确教学目标,深刻理解语文定向教学的真正内涵。学校要求每个语文教师都做语文定向教学的研究者,在语文学科备课组组长的领导下,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认真学习,积极研讨语文定向教学,从总体上把握今后语文教学的方向,明确教学目标,并落实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个班级、每一节课上。
我们的方向是:构建完整的语文定向教学体系,解决语文清晰度的问题。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前提下,以工具性为核心,以人文性为载体,由单纯的“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由单一的基础知识教学,转向综合能力的训练,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生命素质的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紧扣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直奔工具性目标。把“掌握字词、锤炼语言、培养思维、学会写作”确定为今后语文教学要遵循的总目标,让孩子通过学习语文真正在字词上有所得,在语言上有所得,在思维上有所得,在写作上有所得,而且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学会写作。从教师备课,到预设学案,到选择教法、学法,到确定课型,直至确定课堂教学内容体裁,都要以此为依据和标尺,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各年段都要有落脚点,都要有具体落实的目标和途径,并且要明确写进语文组及每个语文教师个人的工作计划。
3.确定语文课型,落实教学总体目标。根据各年段、各班级的具体学情,确定字词课、语言课、思维课、写作课四种基本课型,并结合实际做相关调整,要上什么课型像什么课型,要根据课型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具体目标。
4.采取各种途径,实现具体目标。
(1)掌握字词:立足教材,采取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的途径,实现会读、会写、会讲、会用的目标。根据我校实际,低年级字词课可占用课时进行,高年级字词课则一律放在课外。主要是在读写实践中,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
(2)锤炼语言:通过相应载体上好语言课。采取多读多讲、情境表达、描述意境、即兴表达、品词析句等多种途径进行语言训练,实现语言流畅,表意性强,具有逻辑性的目标。根据我校实际,低年级主要进行语言的流畅性和表意性训练,高年级主要进行语言的表意性训练和逻辑性训练。
(3)培养思维:培养思维要和阅读,写作结合起来,用最简单的办法承载最复杂的训练内容。利用历史事件、生命科学、生活场景、社会现象、哲学思想等素材上好思维课。
(4)学会写作:我校今后的语文教学要始终坚持以作文教学为主线,让作文教学占有最大的课堂空间,采取片段训练与整篇训练、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相结合等多种途径,运用观察、积累、思考、想象、感悟等一系列手段上好写作课,实现作文构思、语言组织、技巧运用、作文修改等综合能力的目标。低年级以写内容具体的记叙文为主,高年级以写复杂记叙文和有理有据的议论文为主。同时,各年段学生都要根据生活需要,学写一些日常应用文。此外,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实用性大作文的写作(主要是调查报告等)。
篇二:语文教学计划
时间的脚步没有停歇,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总结过去是为了积累经验;计划将来是为了更好的工作。现将本学期担任的初二语文课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 教学目的:
初中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初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
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 教学要求:
1、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 能利用汉语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 学会19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
言环境中的意思,能正确书写,学习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运用;认识8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4、 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动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 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育指定的课文。
6、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默读有一定速度,读后能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和别人讨论。
7、 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不少于30万字。
8、 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了解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9、 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坚持写日记。
三、 教学内容:
本册共有课文30篇。精读课文15篇,略计课文15篇。四、
教学重点: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全书的重点。
1、 要突出重点项目的训练。
2、 要继续重视词、句、段的训练。
3、 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 教学难点:
积累、运用是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或实践活动、习作共四项。
六、 教学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将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四步教学法:1、明确目标,自主研讨——初读。明确目标,对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目标明确,学生才能有攀登高峰的激情,初读才能定向思维,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果。当然目标的确定,要面向全体,有一定的梯度,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因此,我要根据课文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的层次目标。
2、激趣导疑,合作探讨——促思。不明确目标,自主研读的基础上,教者要进一步创设与目标指向相关的良好氛围,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唤起情感,集中反馈。阅读方式将采用小组合作研读,师生交流研读,或互助竞争研读。方法是:读一读,问一问,议一议,品一品,写一写。引导学生求异求新,主动发展。
3、巧设促想,自能解题——深化。自能解题目的过程,就是发展思维,学会创新的过程。因此,这一环节的要求是:教者要善于梳理学生提出的疑问,捕捉“焦点”巧问促思,激发矛盾引起冲突,迸出思维的火花,调动感情参与,达到自能解题的目的。
4、点评深化,模拟拓展——创新。点评要以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深度和创新思维的广度入手,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联想、想象进行多向思维,拓展延伸,模拟仿用,迁移创新,从而开发潜能,学会创新。
七、 奋斗目标:努力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学指标
篇三: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学要求和目的:
1、识字、学词和练句
(1)使学生自主识字学词练句,在运用中继续体会,要求学生带字典或辞书进课堂,每课书、每个单元都要像对待以往的作业那样检查学生的摘录笔记。还要组织学生交流,通过交流查漏补缺。教材的相关指导可以查二年级下第11单元,三年级上有关的金钥匙。
(2)密切联系实际。对错别字、病句的问题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课堂上无论交流什么,都要挤出时间可能让学生写出来,哪怕写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也比光说不写强。写完及时在全班范围内清查错字病句,再写。每次习作(包括自读的笔记、日记),都要组织学生首先检查错字病句,自己认为没有错误了,请别人检查,然后再交给老师批阅。那些带普遍性的错字病句,要发动学生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刚开始这样做可能会感到麻烦些,但是坚持做下去,就能养成习惯。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基本知识的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效果才能更好,师生也才有可能从繁复的题海中解放出来。
2、阅读
(1)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2)学会写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并用来自读。
(3)学会查找目录的三种方法,检索资料,帮助阅读或开展综合性活动。
(4)培养每天阅读、读书动笔、阅读时翻查工具书等好习惯。
3、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通过与生活结合(日记)、与阅读结合(仿写、续写、补写等)、与活动结合等途径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4)以认真阅读为前提、感受为主,抓重点写,注意错别字和病句,提出评语的语言要求。
用典型引路,可以对比修改,可以小组讨论,使修改成为生动、主动、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4、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综合性学习
(1)制订可以实行的小组活动计划,要求:①可实行,能应用。②有时间安排和分工。③计划制订后要检查实行情况并及时进行修改。
(2)自始至终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合作精神。结果是否漂亮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生的主动精神、创造性和合作意识,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秉承了前八册“培养兴趣、文化积累、学会学习、整体推进”的总特点,从选编课文、设计活动、安排练习等各方面拓宽并深化了学习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共有10个单元,每个单元依然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以保持教材的连贯性。单元主题分别为:马、奇观、变化、韵味、智谋、水、危急时刻、方法、面对错误、家园的呼唤。
三、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5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30人。大部分学生活泼可爱,积极好学。上学期语文成绩均已达标,但经过分析,本班学生的写作部分相对较弱,有一部分学生甚至害怕写作。还有从村校并校上来的一部分学生,汉语拼音没有过关,就连看拼音写汉字的题目都写不出来。还有一个薄弱环节就是普通话中的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的发音不够到位。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4、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6、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7、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教学评价方案,实践活动安排
六、教学课时安排:
1、马 12课时
2、奇观 12课时
3、变化 7-8课时
4、韵味 10-12课时
5、智谋 9-10课时
6、水 10-12课时
7、危急时刻 12课时
8、方法 10-12课时
9、面对错误 10-12课时
10、家园的呼唤 10-12课时
篇四: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无论是百草园里高大的皂荚树,有趣的斑蝥,传说的美女蛇,还是三味书屋里方正、质朴的先生,奇妙的“怪哉”虫,课堂上描画的绣像,都记录了鲁迅成长的足迹;《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中“爸爸”的去世,迫使“我”在极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心理成长历程;《十三岁的际遇》为我们描绘了田晓菲用自己灿烂的青春岁月追寻的一个美丽而迷人的梦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是诗人用凝练的语言道出的殷殷嘱托,一行行的诗句曾激励过无数成长中的青年。《伤仲永》促使我们反思一个天资出众的人变得“泯然众人矣”的原因。
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黄河颂》(光未然)把我们带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之滨,让我们感受母亲河的雄浑壮阔;《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在“九一八”十周年时写给被日本蹂躏的故乡东三省的誓言,炽热的语言背后跳动的是一颗蓬勃而痛苦的心;《最后一课》以儿童的视角帮助学生领悟母语与祖国的关联;《新疆,新疆》引我们展望我国西北那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引我们认识那位宽容的“大母亲”; 《木兰诗》勾勒了一位替父从军、纵横疆场、保卫国土的女英雄形象。
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有科学家邓稼先(《邓稼先》杨振宁),有艺术家贝多芬(《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有诗人、民主人士闻一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有个性鲜明的作家群(《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还有孙权对将军吕蒙的劝诫(〈孙权劝学》)。
第四单元中的文章尽可能广泛地涉及了文化生活的不同方面,《社戏》(鲁迅)以看戏串起一连串的人和事,像一幅民俗风情画;《安塞腰鼓》(刘成章)的节奏像铿锵激越的安塞腰鼓的鼓点;《竹影》(丰子恺)以儿童游戏为契机,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讲得深入浅出;《观舞记:(冰心)用文字表现了印度舞蹈中流动的美;《口技〉 (林嗣环)中只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的口技艺人却能做到“众妙必备”,作者用文字再现了人们听到的一切。
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伟大的悲剧》(茨威格)是写斯科特在挑战南极过程中的悲壮覆灭,《鲁滨孙漂流记》(笛福)节选了鲁滨孙初涉荒岛的一段,表现一个人在身陷绝境时内心痛苦的挣扎和人的精神的强大,《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再现了60年代中国登山运动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最后一段路程.《真正的英雄》(里根)是美国前任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中牺牲的七位宇航员而发表的演讲。《夸父追日》和《两小儿辩日》两篇短文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的不懈的探索精神。
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珍珠鸟》(冯骥才)写人与鸟之间是如何逐步建立起一种相互信赖的美好境界的,《斑羚飞渡》(沈石溪)写一群斑羚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威胁时所做出的出人意料的举动,《华南虎》(牛汉)以虎喻人,讴歌了一个虽身陷囹圄却有着桀骜精神的灵魂,《马》(布封)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家用饱蘸关爱的笔把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写得动人心弦,《狼》(蒲松龄)写人与狼之间的一场斗智斗勇的比拼,虽简单明了,却也扣人心弦。
从阅读部分的选文来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作了严格筛选,新吸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表见解为阅读能力的实践环节,全面考虑、组织单元。
综合性学习,第一、三、五单元仍旧是三次规模小、层次少的小活动,我们称之为“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二、四、六单元为三次规模比较大的综合性活动,我们称之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三次小活动分别是: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漫话探险,它们都是结合该单元的主题设计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如,“成长的烦恼”就是通过采访、交流、模拟情景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待成长中的挫折、忧愁。三次大活动分别是:黄河,母亲河、戏曲大舞台、马的世界,它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的,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又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黄河、戏曲、马,我们选择了这三个极有文化含量的事物,把它们作为活动的切人点,由这三个点生发开去,可以让学生将触角伸人历史、地理、生物、文化、科学等不同领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当然,本册的综合性学习也考虑到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每个综合性学习都提供了若干个活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增删。这样,既有选择的余地,又有创造的机会,真正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供了可能。
本册名著导读介绍了高尔基的《童年》、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和法布尔的《昆虫记》。它们都与课堂阅读有着有机的联系,如:《童年》与成长单元,《鲁滨孙飘流记》与探险单元,《昆虫记》与动物单元,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
课外古诗词背诵,选取了十首著名古诗词。主要由学生读读背背,增加文化淀集。
汉语知识:了解实词。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182班,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4、课堂上有用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还行
存在的不足是:
1、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
2、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3、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4、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5、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三、教学目标:分类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教学设想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