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时间: 01-05
栏目:反思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一:
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勘称一篇爱国主义的宣言,至今仍为人们传诵。但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却考虑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们能找到与文章的情感共鸣吗?如果没有感情上的认同,没有调动起他们学习文章的情绪,那么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再透彻又有何用?如何先创设一种情境,让孩子们饱含激情地去学习这篇文章呢?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网上资料整理,我决定打破一贯的从背景入手的传统导入形式。
我开头没给他们讲普法战争,而是谈抗日战争,讲日本在占领我国的领土时,除了烧杀抢掠的罪恶行径外,还推行了另一套方案──让中国人学日语,让中国人彻底忘记自己的祖先,成为他们的奴隶,然后询问:“你们觉得他们的做法能行得通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不能,我们中国人怎么能成为他们的奴隶呢?”又有学生意犹未尽的说了句:“小日本,办不到!”我一听,情绪有了,就继续说:“是啊,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为了祖国的语言不被玷污而牺牲了性命,因为他们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的语言,我们不也一样吗?”学生们沉默了。我顺势引入新课:“其实,不仅是我们,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人民也都是一样的,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体会一下法国的阿尔萨斯人在即将失去说法语的权利时候的痛苦与悲愤吧!”
这个导入使学生入境了,他们听得格外认真,而且给人感觉是,他们似乎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
这也让我认识到,如何调动孩子们学习文章的情感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比让他们从写作手法等文学角度来理解文章更能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吧。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二:
《最后一课》是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说,主题表现深刻,艺术手法生动,我很喜欢。可从教近10年,这篇课文教了几遍,每次教完后都有很多遗憾。这一次在新课程理念的启发和引导下,重新接触这篇课文,终于找到问题所在:害怕学生这个不懂,那个不会,所以凡是教参上提到的都予以重视,都想教给学生,造成满堂灌,吃力不讨好。再就是拘泥于教参,被教参缚住了手脚,自己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进行教学设计和创新了。这一次参赛,我特地选了《最后一课》,并且决定在平时较“静”的七⑴班上,就是想对过去的教法做个修正,给自己一个挑战。
考虑到教参仅仅是个参考,教材本身才是研究和琢磨的重点。课前我把课文翻来覆去读了好多遍,对上课内容做了大胆处理:
第一,去除旁杂,突出重点:这是学生上中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到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所以我决定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整节课仅围绕着小弗朗士作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第二,深入共感,激发共鸣:初一学生与小弗郎士年龄相仿,班上不少同学就像最后一课之前的小弗郎士一样:天真幼稚不懂事,学习不认真自觉,甚至有厌学情绪,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最后一课》的故事情节,或许你与文中的小弗郎士一样,也有过厌学的时候。讨厌学校,讨厌课本,害怕被老师提问,现在老师问你:假如有一天,外敌入侵,家园沦丧,不再允许你学祖国的语言,也不再允许你说母语,那么,你将如何面对?
第三,全面参与,动脑动笔:中学语文考试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作文能力,可是,通过一个多学期的了解,我发现现在的这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相当差,不少同学没办法用恰当得体的书面语言把心中想说的话描述出来,鉴于此,我不追求表面的热闹,设计了为课文做旁批,发挥想象力,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续写这些既动脑又动笔的环节。
第四,水到渠成,畅谈感想:中国自古讲究“文以载道”,所以,当学生通过交流慢慢了解小弗郎士之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最后一课,不仅使小弗郎士变懂事了,更唤醒了他的爱国热情。那么,你从小弗郎士身上得到了什么有益的东西?没有生硬的说教,学生自然而然就得出“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美好东西”,“热爱祖国,就要热爱祖国的语言,学好祖国的语言”等体会。
就这样,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上完之后,我觉得根据小说故事情节分析小弗郎士形象;领会理解课文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等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了。
可是,遗憾依然存在,这一次备教材备得较充分,但没真正备好学生,课堂气氛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热烈。而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更加体会到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欠缺,例如在为课文作旁批之后,不会将相关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告诉大家;在谈小弗郎士内心变化的时候,对老师的态度变化只想到由于老师变得温和而产生的亲切感,未能注意到韩麦尔先生由一个普通教师变成一个爱国者令人油然而生的敬仰之情。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还须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三:
本文是一篇传统、经典的短篇小说,主题鲜明突出,意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这篇课文,我首先制定了简单可行的教学目标,即学习运用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感悟小说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这些教学目标,我主要是让学生在理清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朗读、圈画、品读等方法,把握文中重点语句,感受丰满的人物形象。课堂上,我能注意围绕目标开展各环节的教学活动,注意课外作业与课内教学的整合与延伸。但在时间的安排与把握上出现了前松后紧的问题,以致于教学活动没有完整实现。如:一开始的导入部分,在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时花时太多;文中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小弗朗士分析时间多,而韩麦尔先生则匆匆而过,甚至连分析后的板书都没顾上写,由此可见,教师的课前准备与预设还不够周全与合理。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还从同仁那里学到了许多:如教师提问的指令应简单明确;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要力求自然顺畅;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回答来追问与总结……
总之,一堂公开课受益颇多,既锻炼了自己,更学到了知识,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会多运用、勤反思,从而促进能力的发展,水平的提升。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四:
《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编排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现爱国主义情感。其主题表现深刻、艺术手法生动,历来深受师生欢迎。教材几经改版,此佳作一直保留,足见经典魅力。我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是引领学生遵循认知规律逐层深入解读文本,学会与老师、同学、文本对话,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从教学预设和课堂效果以及教后反馈来看,最突出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看有没有把握好开端即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一段时间。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中澎湃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课文相得益彰。它反映的主题和课文是契合的,且诗的语言最易感染打动人心、拨动听众心弦,激起共鸣。导入新课我朗诵这首诗,声情并茂的朗诵成为这堂课最好的开场白,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这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事实证明这样安排独具匠心,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课本剧表演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形式但作为解读文本的一种途径,安排在研读课文之前,却是一种可贵的创新和探索。把编写课本剧作为预习作业,熟悉文本这才是第一步,还有人物安排和台词、舞台说明等需要认真把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又锻炼了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课堂上精彩的表演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会从中受到形象而深刻的感染,激起情感的强烈共鸣。从课堂效果来看,预设目标均达到。当最后一课结束的钟声无情地响起,它也如重锤般敲击在我们的心头,时空在这一刻似乎变换,时光倒流……它给我一个可贵的启示:学生的创造热情和能力是无限的,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调动和激发。
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勘称一篇爱国主义的宣言,至今仍为人们传诵。但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却考虑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们能找到与文章的情感共鸣吗?如果没有感情上的认同,没有调动起他们学习文章的情绪,那么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再透彻又有何用?如何先创设一种情境,让孩子们饱含激情地去学习这篇文章呢?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网上资料整理,我决定打破一贯的从背景入手的传统导入形式。
我开头没给他们讲普法战争,而是谈抗日战争,讲日本在占领我国的领土时,除了烧杀抢掠的罪恶行径外,还推行了另一套方案──让中国人学日语,让中国人彻底忘记自己的祖先,成为他们的奴隶,然后询问:“你们觉得他们的做法能行得通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不能,我们中国人怎么能成为他们的奴隶呢?”又有学生意犹未尽的说了句:“小日本,办不到!”我一听,情绪有了,就继续说:“是啊,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为了祖国的语言不被玷污而牺牲了性命,因为他们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的语言,我们不也一样吗?”学生们沉默了。我顺势引入新课:“其实,不仅是我们,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人民也都是一样的,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体会一下法国的阿尔萨斯人在即将失去说法语的权利时候的痛苦与悲愤吧!”
这个导入使学生入境了,他们听得格外认真,而且给人感觉是,他们似乎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
这也让我认识到,如何调动孩子们学习文章的情感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比让他们从写作手法等文学角度来理解文章更能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吧。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二:
《最后一课》是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说,主题表现深刻,艺术手法生动,我很喜欢。可从教近10年,这篇课文教了几遍,每次教完后都有很多遗憾。这一次在新课程理念的启发和引导下,重新接触这篇课文,终于找到问题所在:害怕学生这个不懂,那个不会,所以凡是教参上提到的都予以重视,都想教给学生,造成满堂灌,吃力不讨好。再就是拘泥于教参,被教参缚住了手脚,自己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进行教学设计和创新了。这一次参赛,我特地选了《最后一课》,并且决定在平时较“静”的七⑴班上,就是想对过去的教法做个修正,给自己一个挑战。
考虑到教参仅仅是个参考,教材本身才是研究和琢磨的重点。课前我把课文翻来覆去读了好多遍,对上课内容做了大胆处理:
第一,去除旁杂,突出重点:这是学生上中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到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所以我决定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整节课仅围绕着小弗朗士作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第二,深入共感,激发共鸣:初一学生与小弗郎士年龄相仿,班上不少同学就像最后一课之前的小弗郎士一样:天真幼稚不懂事,学习不认真自觉,甚至有厌学情绪,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最后一课》的故事情节,或许你与文中的小弗郎士一样,也有过厌学的时候。讨厌学校,讨厌课本,害怕被老师提问,现在老师问你:假如有一天,外敌入侵,家园沦丧,不再允许你学祖国的语言,也不再允许你说母语,那么,你将如何面对?
第三,全面参与,动脑动笔:中学语文考试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作文能力,可是,通过一个多学期的了解,我发现现在的这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相当差,不少同学没办法用恰当得体的书面语言把心中想说的话描述出来,鉴于此,我不追求表面的热闹,设计了为课文做旁批,发挥想象力,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续写这些既动脑又动笔的环节。
第四,水到渠成,畅谈感想:中国自古讲究“文以载道”,所以,当学生通过交流慢慢了解小弗郎士之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最后一课,不仅使小弗郎士变懂事了,更唤醒了他的爱国热情。那么,你从小弗郎士身上得到了什么有益的东西?没有生硬的说教,学生自然而然就得出“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美好东西”,“热爱祖国,就要热爱祖国的语言,学好祖国的语言”等体会。
就这样,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上完之后,我觉得根据小说故事情节分析小弗郎士形象;领会理解课文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等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了。
可是,遗憾依然存在,这一次备教材备得较充分,但没真正备好学生,课堂气氛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热烈。而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更加体会到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欠缺,例如在为课文作旁批之后,不会将相关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告诉大家;在谈小弗郎士内心变化的时候,对老师的态度变化只想到由于老师变得温和而产生的亲切感,未能注意到韩麦尔先生由一个普通教师变成一个爱国者令人油然而生的敬仰之情。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还须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三:
本文是一篇传统、经典的短篇小说,主题鲜明突出,意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这篇课文,我首先制定了简单可行的教学目标,即学习运用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感悟小说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这些教学目标,我主要是让学生在理清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朗读、圈画、品读等方法,把握文中重点语句,感受丰满的人物形象。课堂上,我能注意围绕目标开展各环节的教学活动,注意课外作业与课内教学的整合与延伸。但在时间的安排与把握上出现了前松后紧的问题,以致于教学活动没有完整实现。如:一开始的导入部分,在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时花时太多;文中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小弗朗士分析时间多,而韩麦尔先生则匆匆而过,甚至连分析后的板书都没顾上写,由此可见,教师的课前准备与预设还不够周全与合理。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还从同仁那里学到了许多:如教师提问的指令应简单明确;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要力求自然顺畅;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回答来追问与总结……
总之,一堂公开课受益颇多,既锻炼了自己,更学到了知识,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会多运用、勤反思,从而促进能力的发展,水平的提升。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四:
《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编排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现爱国主义情感。其主题表现深刻、艺术手法生动,历来深受师生欢迎。教材几经改版,此佳作一直保留,足见经典魅力。我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是引领学生遵循认知规律逐层深入解读文本,学会与老师、同学、文本对话,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从教学预设和课堂效果以及教后反馈来看,最突出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看有没有把握好开端即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一段时间。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中澎湃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课文相得益彰。它反映的主题和课文是契合的,且诗的语言最易感染打动人心、拨动听众心弦,激起共鸣。导入新课我朗诵这首诗,声情并茂的朗诵成为这堂课最好的开场白,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这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事实证明这样安排独具匠心,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课本剧表演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形式但作为解读文本的一种途径,安排在研读课文之前,却是一种可贵的创新和探索。把编写课本剧作为预习作业,熟悉文本这才是第一步,还有人物安排和台词、舞台说明等需要认真把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又锻炼了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课堂上精彩的表演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会从中受到形象而深刻的感染,激起情感的强烈共鸣。从课堂效果来看,预设目标均达到。当最后一课结束的钟声无情地响起,它也如重锤般敲击在我们的心头,时空在这一刻似乎变换,时光倒流……它给我一个可贵的启示:学生的创造热情和能力是无限的,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调动和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