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珍爱生命教学反思

时间: 01-04 栏目:反思
珍爱生命教学反思一:

    2006年10月20日上午第一节课,我在实验小学初一(3)班上了一节“亮相课”。
    首先就学情而言,因为没有所谓的重点班和普通班之分,我选择的是自己所带的班,除了便于调课之外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自己班的学生和自己平时沟通较多。这个班的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相差悬殊,但是有一点值得肯定的就是他们普遍都比较努力。这一点可以从我给他们布置的课下任务完成情况看的出来,他们都很认真的去搜集课下资料,寻找自己身边的感动生命体现珍爱生命的故事,有的同学还写了下来。其次他们课下仔细认真的阅读教材。有的同学还在教材上写下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是值得表扬的,也为这节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避免了老师讲的过程中学生不知所云。但是学生基础还是比较薄弱。
    就课堂教学而言,在这整堂课中,学生听的比较认真,基本的教学环节我都贯彻了下来,课堂中的基本思路就是从身边的案例从故事中让同学们得出启发,明白生命于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我们的生命 。这节课我是分成两大部分四小部分进行的。一: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1,要有求生的意志  2要掌握求生的方法策略。二: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1,对待别人的生命的态度  2,对待自己的生命的态度  在讲到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的时候我给同学们引用了课本上的伐木工人的故事。同学们自己讲述了海伦。凯勒的故事,继而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唐山大地震时一位妈妈用自己的血保住了自己女儿的生命。一个个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同时也达到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当生命遇到威胁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信念:“活下去”!接下来,结合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平安校园建设及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威胁生命的现象,让同学各抒己建谈谈应该掌握那些求生的方法和策略,比如遇上歹徒,家里着火,遇到交通事故该打电话给谁?向谁求救?。当身陷火灾现场或有人溺水我们该怎样自救和他救?学生们回答比较踊跃。在讲到第二大部分的时候,我进行了情景教学,请一个学生假扮成一位因为生理残疾失受到别人嘲笑失去生活勇气的小佳,小佳因为自己的兔唇而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准备自杀。但自杀前她想最后给自己的“知心姐姐”打个电话诉苦。
    这个时候我就把这个热线接到了在坐的各位同学面前。请他们扮演知心姐姐,让他们劝说小佳放弃自杀的念头。重新扬起自信的风帆。同学们先讨论然后有些同学谈了自己的看发,他们的一些观点如下:一个人死了不能解决问题,只能给活着的人比如父母老师同学等留下伤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要自己看的起自己。。。。。我把他们的观点做了归纳: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生命。每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自我肯定自我尊重。面对残缺的生命我们更要给予关心帮助更要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课堂在相对宽松的氛围中结束。
    上完这节课后我感觉有一些收获但同时也有一些遗憾和不足。一:课堂上还是我自己讲的过多,总是担心学生们说不好,自己有些越俎代庖,很多应该学生说的东西自己一着急就都说出来了,整堂课还是我在主导,课堂气氛还是不够活跃,学生紧张是一方面的原因同时自己的引导没有到位,没有把学生们的积极性很好的激发出来。二:自己没有能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没有被激发出来,导致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三:板书过于简单而且有些潦草不太适合初中学生接受,影响了学生的认知。四:课堂上留给学生们思考的时间过短,学生思维没有能够很好的被启发开来。五:时间没有把握好。提前了整整四分钟下课,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
    经过这次“亮相”我清楚了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尤其是自己作为一个新老师的缺点不足被十足的亮了出来,在这堂课后很多优秀的老师都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这里我一并道声“谢谢” 我一定会好好反思,仔细琢磨,争取自己有更大的进步,不辜负诸位老师的细心栽培,不辜负学校的期望。希望自己尽快成长,成长成学生们心目中期待的老师。


珍爱生命教学反思二:

    本课以最近一段时间发生在校园的中的多起流血事件和我国西南干旱灾情为主线,引导学生珍惜美好的校园生活,热爱生命,加强体育锻炼,认真努力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播放校园流血事件的视频资料,给学生的视觉非常的直观冲击,而重点提出了在福建南平小学的砍杀事件中,一名女生面对突发事件时被惊呆而没做出任何反应,致使幼小的生命不幸遇难。通过这一情况给学生抛出了问题:如果当你身处这种危机情况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会如何保护好自己?学生讨论,各抒己见。从孩子们的思考的答案中,灌输遇到危险不慌张,用快速跑到安全地带的反应来有效的保护自己,并培养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我身体素质。
    而在教学过渡到西南干旱灾情内容时,我主要分三点讲:一是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我们尽量采取措施来减轻损失和伤害;二是人为因素,人为造成伤害。重点讲授各种对大自然的破换和环境污染,因为这种自然灾害是人为能够减免的,是可以让它不发生的,这就要求我们人人都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力所能及的保护大自然,防止多种人身伤害的事故发生;三是为了自己的生命更健康,我们每个同学都应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使我们的生命更加充满活力,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通过《珍爱生命》这节课,学生了解到了生命的可贵,如何去善待自已与别人的生命,为什么要保护大自然环境,并且如何令自己的生命闪光,在有限的青春里做多些有意义的事情,不浪费时间,珍惜校园美好的生活,努力丰富自己的人生。


珍爱生命教学反思三:

    小学的安全知识,是老师常常挂在嘴上的,也常常说的,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但是真正的做起来的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忽视,或者是早把这些当话当做耳边风了,老师有的时候也能忘记,学生更是容易忘记。而且我们平常的讲课的时候只是说一说,而没有生动的图片,也没有说服力的证把。学生更是当做耳边风。这次学校组织了一次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主题班会,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
    于海玲老师的课,先展示了一些火灾现场的图片,这些生动的画面,把孩子们带到了火场的现场,让学生真正的对于火灾有了一个更为感性的认识,由于孩子们比较小,不能提出问题,老师提出了一些问题,让学生来回答,来表演,让这些小朋友在事故发生的时候知道应该怎么去做,我到现在还清楚的让得让学生表演有烟的时候学生是如何做的,报火警的时候是如何做的,这些生动的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拍手歌,让学生自己,同桌之间拍手来唱,把安全知识放在拍手歌里,加深了学生对安全知识的学习。最后又通过〈祝你平安〉歌,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幸福的学习,快乐的接受知识。刘杰老师也是采用展示图片,提出问题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安全知识的了解,以及对安全知识的学习。孔祥梅老师先通过小故事《浅水洼的小鱼》,通过小鱼的生命,引入同学们对自己生命的爱惜,通过汶川大地震,让学生感觉到心痛,伤心,再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想一想是多么幸福。又通过生活中的事情,让学生去感觉幸福,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宋永辉老师的课更是别出心裁,让学生做为主持人,让学生把问题提出,并由学生去回答,把班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锻炼中成长。而且在课堂上,老师会根据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自己的表达方法。进一步加深了学习对一些知识了解的深度。又通过学生表演小品,把生活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灵活灵现的展示出来,而且把每个人的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抛给大家,让大家共同去解决。让人耳目一新。于晓丹老师的课,更是通过一些具体的数字,更有说服力的让学生感觉到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的数字,让人惊心动魄,让学生能更深刻的认识到,应该关爱自己的生命。通过护蛋行动,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也让学生体会到护蛋如此不容易,我们的生命更是不容易。老师又通过大量的事例,通过这些故事中人物对生命的顽强的精神,感染着每个学生,让学生去体会到我们也应该坚强,强有力的证据,说服着每一个学生,最后让学生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让学生真正的意识到生命的。
    通过,这几节课,真的是让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也学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讲法,学到了很多很多。也为我上好班会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珍爱生命教学反思四:

    今天,我上了《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课上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下面我就从设计本课的背景及对本课的反思两方面谈谈我想法。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首先切入点要找准。教育目标不宜放得过高,因为孩子们的阅历浅,对生命的意义理解也很有限,所以挖掘不到深处。其次,教育的着眼点,要切近孩子们的生活,激发孩子对生命的关注。基于以上两点,我把本节课的切入点,放在让学生感悟生命中来。让他们通过听、看、想,体会世界是因为有了生命才变得如此美丽!有了初步对生命的感悟,学生才很容易进入到课的情境中来。接下来的内容,紧紧围绕“自护、自救”两方面展开。活动的内容,还是从学生的身边发生的事入手,让学生先从关注身边小事做起,学会自我保护。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要让学生感受到,平时拥有的一切,都需要我们去珍惜、爱护。因为生命在危难面前时那样脆弱,生死也在一瞬间,所以,不要认为,我们年纪还小,有的是时间挥霍,一定要珍惜拥有,珍爱生命,才是对爱我们那些人最好的回报。
    1、教学内容要有时代特点,要贴近儿童生活。
    设计本课前期,我国四川汶川刚刚发生8.0级大地震,地震后的伤亡场面让人惨不忍睹。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生命有了新的规划。学生也从电视等相关报道中了解此事。因此把这样的新闻事件纳入教学中来,不但具有“新”意,而且贴近生活,学生很容易被吸引。
    2、教育主题要鲜明。本节课,我就是要教育学生珍爱生命,题目就叫:珍爱生命。从如何自护和自救两方面展开教育。通过实际上课,我感觉时间超长,教学的节奏到后来就有些失衡。所以,如果再上这样的课,可以只从如何“自救”这个角度谈。设计的内容不宜贪多,否则容易详略不当,教育主题被淡化。
    3、体验活动要做细、做精,才会达到教育效果。由于本节课上“生命大营救”的体验活动设计时,考虑不全。因此我感觉活动进行的不尽人意。比如:生命线有些多余,学生没有很好的操作。活动的要求还是应该用大屏幕打出来让全体同学看到。(写在之上,活动的同学没能顾及看,下面的同学又不到他们该干什么)。所以,在活动的设计上要把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都精心设计好,可以事先试讲两次,进行修改。
    4、活动结束,要让学生进行充分地反思表达。体验后的反思,是学生对体验的理解,是老师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因此,学生进行充分的表达,充分地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是非常有必要的。本节课上,学生说的时间短,谈得不透,所以显得教育没有得到升华。
    5、课前的演练是有必要的。我总是想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呈现出最真实的一面,因此,课前很少对孩子们进行渗透。而对于本节课来说,后面的点蜡烛,站心形,就因该在课前进行排练,这样课堂上就可以节省时间,场面也不会乱。
    以上是我对自己设计的这节课的反思。针对课上的体验活动,我又作了新的梳理和改进,待日后有机会,再上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时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