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外出听课心得体会
时间: 11-28
栏目:心得体会
心得一:数学外出听课心得体会
在玉田三中观摩了两位老师数学优质课,半天的听课学习我收获很大,下面就这半天的听课情况谈点自己的感受。
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趣的。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挑战,渴望挑战带来的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
二、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和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都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做到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不但要有准确的数学专业用语,让学生听懂理解知识,而且教师要有及时的课堂评价,随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多表扬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
五、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体现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以上是我听数学课的几点心得体会,因为各科的教学理念都是相通的,我以后要把通过听课学习到的优秀经验,用到自己的信息技术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让自己的课堂也更加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的教学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课的魅力!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心得二:数学外出听课心得体会
非常有幸能够参加“江西省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观摩了来自江西省各地市的12位小学数学教师的课,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位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感受到了参赛选手们的智囊团的重要性,更让我从中发觉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浅薄与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们学习。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第一、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
这12位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小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有的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有的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徐文艳老师用了学生们喜欢的小游戏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了三角形的世界--《三角形的特性》,姚晨霞老师用了“猜老师的年龄”的方式导入了《简单的推理》,熊英老师用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导入了《等量代换》……他们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到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第二、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在这12节课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徐鸿老师就创设了九江小学“红领巾小银行”的情境,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第三、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
教师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张毅老师的《确定位置》的教学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张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语言、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第四、教师评价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
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不断,如“把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谢谢你给课堂带来了不同的声音。”“因为你的错误使我们对小数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意的同学把你们的掌声送给他。”“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第五、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老师们都知道,数学课堂上运用课件的目的一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为了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次的课件制作水平相当高,而且使用效果好,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大多数都引用了视频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三天学习,共听了12节课,每堂课细细的听下来后,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当然,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心得三:数学外出听课心得体会
老师为大家呈现了扎实、有效而又颇有创意的课,课堂上,老师们把一堂堂课演绎的既朴素又精彩,既扎实又有效。几节课听下来,深感受益匪浅。同时,与做课老师精心设计准备的课堂相比,我感觉自己平时琢磨得太少。这3节课在设计时,少了许多华而不实的东西,更多的是关注课堂的“数学化”。下面我以马刚老师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为例,结合听课情况,浅谈一下自己收获。
1、教师通过多种学习材料的呈现,如小方块、绿豆、报告厅在坐的老师等。丰富了学生对于1000这个数的感官。让学生初步感受因为物体个体大小的不同,所以1000个物体的整体大小也会不同,多层次的进行了体验。
2、整节课上教师很好了展现了学生学习的状态,体现了学生学习中“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过程。在学习拐角数数时,先让学生看小正方体,再到学生自己数一数,然后一边数一边拨,再写数。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3、课的精彩在于对数学知识的梳理。从课的伊始,教师通过课件很好的呈现了学生数的方法,并对以前学过的100以内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很好的梳理;第2次对知识的梳理是在认识了1000之后,通过梳理1000以内数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头脑中完整的呈现出了1—10—100—1000这些数之间的关系。
4、图、计数器和板书三者有机结合,突破重点和难点。先数多媒体上的小正方体,在数的基础上到十调整小方块的位置,然后再读数,写数相结合。有了多媒体的依托,最后脱离具体的图形,进行尝试独立的数数、拨数,先同桌合作数,再个体数。做到人人过关,扎实有效。
5、注重估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课。课上先后出示了1000个小正方体,再到1000颗绿豆的呈现、报告厅能容纳500人,进而想象1000人是多么一大片,学生是有目的的想象,一节课上可能体现不出学生的什么,但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现在的数学课堂已经不再是一个承载着固有知识点的一潭死水,而是被学生活跃的思维激活的一眼活水,每天都在经历着更新,每一次的涌动都闪现着学生奇思妙想的思维火花。课堂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情感态度设计教学环节。课堂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只有有所需求的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及时调整教学预案,学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喜好,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种方法教学,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得到最大的收获。
每一次听课、学习都会使我感悟颇深,会帮助我改进教学方法。作为一名教师,教学的根本在于教材。教材所给我们呈现的知识大多是由问题情境中来,然后是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展示。其实教材不仅仅是对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与结果的展示,我们要深入教材,究其根源,才能对教材地真正理解。而我却忽略了这个探索的过程,有时是探索过程程式化,我关注更多地是结果的多样化及优化。这样的教学学生虽然也学会知识,却缺乏探究意识,缺乏在探索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成就感。我要深入地理解教材,挖掘教材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多方面地发展。
心得四:数学外出听课心得体会
本届自治区数学学科教学能手评选在松山一小举行,我有幸参加了一上午的听课学习。共听了四节课,四位老师分别来自通辽、牙克石、满洲里,她们都讲的是同一节课《乘法的初步认识》。本课是二年级的课,课型与设计理念及目标要求与我所任教的一年级的数学课有很多相似之处。四位老师都朝气蓬勃,她们的教学都充满了激情,分别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她们的
在玉田三中观摩了两位老师数学优质课,半天的听课学习我收获很大,下面就这半天的听课情况谈点自己的感受。
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趣的。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挑战,渴望挑战带来的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
二、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和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都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做到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不但要有准确的数学专业用语,让学生听懂理解知识,而且教师要有及时的课堂评价,随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多表扬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
五、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体现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以上是我听数学课的几点心得体会,因为各科的教学理念都是相通的,我以后要把通过听课学习到的优秀经验,用到自己的信息技术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让自己的课堂也更加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的教学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课的魅力!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心得二:数学外出听课心得体会
非常有幸能够参加“江西省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观摩了来自江西省各地市的12位小学数学教师的课,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位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感受到了参赛选手们的智囊团的重要性,更让我从中发觉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浅薄与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们学习。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第一、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
这12位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小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有的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有的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徐文艳老师用了学生们喜欢的小游戏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了三角形的世界--《三角形的特性》,姚晨霞老师用了“猜老师的年龄”的方式导入了《简单的推理》,熊英老师用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导入了《等量代换》……他们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到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第二、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在这12节课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徐鸿老师就创设了九江小学“红领巾小银行”的情境,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第三、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
教师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张毅老师的《确定位置》的教学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张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语言、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第四、教师评价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
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不断,如“把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谢谢你给课堂带来了不同的声音。”“因为你的错误使我们对小数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意的同学把你们的掌声送给他。”“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第五、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老师们都知道,数学课堂上运用课件的目的一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为了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次的课件制作水平相当高,而且使用效果好,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大多数都引用了视频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三天学习,共听了12节课,每堂课细细的听下来后,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当然,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心得三:数学外出听课心得体会
老师为大家呈现了扎实、有效而又颇有创意的课,课堂上,老师们把一堂堂课演绎的既朴素又精彩,既扎实又有效。几节课听下来,深感受益匪浅。同时,与做课老师精心设计准备的课堂相比,我感觉自己平时琢磨得太少。这3节课在设计时,少了许多华而不实的东西,更多的是关注课堂的“数学化”。下面我以马刚老师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为例,结合听课情况,浅谈一下自己收获。
1、教师通过多种学习材料的呈现,如小方块、绿豆、报告厅在坐的老师等。丰富了学生对于1000这个数的感官。让学生初步感受因为物体个体大小的不同,所以1000个物体的整体大小也会不同,多层次的进行了体验。
2、整节课上教师很好了展现了学生学习的状态,体现了学生学习中“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过程。在学习拐角数数时,先让学生看小正方体,再到学生自己数一数,然后一边数一边拨,再写数。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3、课的精彩在于对数学知识的梳理。从课的伊始,教师通过课件很好的呈现了学生数的方法,并对以前学过的100以内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很好的梳理;第2次对知识的梳理是在认识了1000之后,通过梳理1000以内数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头脑中完整的呈现出了1—10—100—1000这些数之间的关系。
4、图、计数器和板书三者有机结合,突破重点和难点。先数多媒体上的小正方体,在数的基础上到十调整小方块的位置,然后再读数,写数相结合。有了多媒体的依托,最后脱离具体的图形,进行尝试独立的数数、拨数,先同桌合作数,再个体数。做到人人过关,扎实有效。
5、注重估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课。课上先后出示了1000个小正方体,再到1000颗绿豆的呈现、报告厅能容纳500人,进而想象1000人是多么一大片,学生是有目的的想象,一节课上可能体现不出学生的什么,但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现在的数学课堂已经不再是一个承载着固有知识点的一潭死水,而是被学生活跃的思维激活的一眼活水,每天都在经历着更新,每一次的涌动都闪现着学生奇思妙想的思维火花。课堂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情感态度设计教学环节。课堂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只有有所需求的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及时调整教学预案,学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喜好,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种方法教学,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得到最大的收获。
每一次听课、学习都会使我感悟颇深,会帮助我改进教学方法。作为一名教师,教学的根本在于教材。教材所给我们呈现的知识大多是由问题情境中来,然后是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展示。其实教材不仅仅是对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与结果的展示,我们要深入教材,究其根源,才能对教材地真正理解。而我却忽略了这个探索的过程,有时是探索过程程式化,我关注更多地是结果的多样化及优化。这样的教学学生虽然也学会知识,却缺乏探究意识,缺乏在探索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成就感。我要深入地理解教材,挖掘教材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多方面地发展。
心得四:数学外出听课心得体会
本届自治区数学学科教学能手评选在松山一小举行,我有幸参加了一上午的听课学习。共听了四节课,四位老师分别来自通辽、牙克石、满洲里,她们都讲的是同一节课《乘法的初步认识》。本课是二年级的课,课型与设计理念及目标要求与我所任教的一年级的数学课有很多相似之处。四位老师都朝气蓬勃,她们的教学都充满了激情,分别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她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