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大课间实施方案
时间: 10-15
栏目:方案
方案一:阳光大课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响应“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切实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活动口号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三、学习内容
1、眼保健操
2、广播操
3、校园集体舞
4、队形队列
四、实施目标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及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坚强和有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
2、开展阳光大课间体育运动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
3、开展阳光大课间体育运动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在每天都能到室外去,保证学生每天能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4、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阳光大课间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班级给予表彰奖励,以唤起全体老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支持阳光大课间体育运动的开展。
五、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
上午:第二节下课10:00——10:30
下午:第二节下课15:40——16:00
2、活动方法
大课间活动由各年级班主任和副班主任组织,在做眼保健操、广播操和校园集体舞时,每班要保证有两名领操员领做,在做队形队列运动时,每班要有一名领队员,并喊出本班的口号,班级的纪律和队形由每班的班主任在前面组织纪律,副班主任在后面组织纪律。
六、落实情况
学校制定考核表,由校少先队大队委每天考核,周五汇总,评出本周的“优秀体育班级”并颁发流动红旗。
方案二:阳光大课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计划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二:活动主题
我运动我健康我参与我快乐
三、活动要求
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学校有评价
四、活动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五、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全体性原则。大课间活动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参与大课间活动。
4.因地制宜原则。因为场地的限制,分区域,分年级进行活动。
5.安全第一原则。要加强安全教育,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六、活动实施措施
1.时间保障。学校作息时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40—10:10,早操不包含在大课间活动中,下午4:30--5:20。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若遇阴雨天就改在室内进行,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活动。
2.制度保障。为使大课间活动有章可循,杜绝活动开展随意性,学校教务、学生科、体育组联合制订大课间活动,班主任、体育教师负起职责,建立领导督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体育教师指导制、大课间活动评比制等制度。
3.人力、物力保障:学校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自己也是活动者,这既体现全员参与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大课间活动器材除了学校提供外。更提倡每个班级自制自带自备活动器材。各部主任协助体育组负责器材的发放、整理和保管。
4.安全保障。学校分部,分班级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造成乱串、乱跑等混乱现象。
5.组织保障。学校加强了该项活动的领导,使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学校成立了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七、组织领导
成立大课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以学校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中层领导和部主任分部负责,正副班主任、任课教师精心组织,体育教师分工指导,人人参与、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
(一)领导小组
组长:建转锋
副组长:王景让张永胜索晓辉
成员:中层领导、部主任、正副班主任
器材负责人:乔林威马伟玲
音乐控制:楚玉乾
(二)大课间活动督导、指导小组
组长:索晓辉
副组长:马伟玲
成员:乔林威楚玉乾张振武史耀武石金戈张君颖
八、活动流程
1、集合:50秒
2、出操:3分钟
播放进行曲,以此作为开始活动的统一信号。各班按顺序列队到学校各区块集中。要求做到静、齐、快。排好队列后,在原地整队,横、纵、斜都要求整齐。
3.广播操:4分10秒
广播操《时代在召唤》。这是原来都要做的广播操,这也是固定的。该操以动作潇洒、节奏明快、音乐强劲、动感强烈而体现时代特色。
4.分班活动:15分钟(音乐)
班级特色体育。这部分内容有从学校提供的活动中自主选择,学校根据不同专业学生专门设计许多体育活动项目,做到每部有内容,活动也有各班自主创编的,有来自民间体育的。体现了自主健体与创新的新课程理念,突出了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参与,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锻炼。当然,我们也可以结合学校的传统项目来编排相关内容,以体现学校的特色。
5.放松操:2分钟(音乐)
6.退场:5分钟(音乐)
九:在人员安排方面,每班以班主任为主负责,并分配一个跟班老师,每个体育教师负责相应的部;在场地划分方面,要讲科学,充分考虑学生做操后的流动情况以及活动的项目,尽可能缩小集体活动与自主活动之间的范围,尽可能减少学生无效的行走,因此,我们常把自主活动场地安排在普通教室的附近,同时还要考虑到楼层等因素。
十、大课间体育活动场地体育教师安排
微机部在培训楼后(彭艳林)机电部在大操场篮球场(王博)
高考部在小操场(孙国兴)幼师部在主教学楼前(郭晓静)
十一、建立激励机制
1.实行考核激励:教务、学生科对各班大课间活动进行评比、表彰和奖励,对把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评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
2.鼓励活动创新:大课间活动除时间统一外,学校鼓励班主任协同任课老师发挥资源优势和自身特长,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开发和创新,打造班级特色,丰富大课间活动内容。
十二:活动注意事项
a)大课间活动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或早退。
b)室外活动时间班主任、搭班教师必须管理到位。
c)由于我校学生人数多,户外集体活动开展起来难度较大,为了能更好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活动前和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d)活动全程有广播音乐指挥。
e)广播操结束,室外活动由班主任、搭班教师直接带至活动场地进行活动。结束时,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能乱跑。
f)体育教师进行巡视与指导,活动项目由体育组负责解释说明。
方案三:阳光大课间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为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能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变原有单一集体活动形式为年级、班级、项目、场地等多种活动形式并举。进一步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提倡自制器材和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学生能在大自然中、在阳光下、在操场上体验活动的乐趣,调动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推动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为学校增添活力。同时也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融育智、育德于健体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一、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欧加刚
副组长:李昌晓
成员:各年级组长以及体育老师
职责:负责组织领导“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指导、检查和评比工作,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二)工作小组
组长:李昌晓
副组长:苏守珏刘军
组员:仲兆仓秦泗军仲崇柱吴军王桂芹房芳于宗义
职责:负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具体实施,包括拟定方案、编排动作、制作音乐、组织训练等。
二、管理责任制
1、领导负责制: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主管体育领导任副组长;校长、行政领导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体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
2、体育老师负责制:
(1)负责安排、音乐选择和制作;(2)负责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3)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4)负责普及项目培训。
3、班主任负责制:
要想提高大课间的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因为班主任是凝聚力的核心,有相当强的感召力和约束力,而这些都是由班主任的特殊身份决定的。班主任的主要责任是组织本班学生按时、按要求出操,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正确引导并以身作则;指导学生活动,在大课间活动中负责本班二路纵队的组织。(每日对班主任的检查将纳入月工作考核)
4、跟班教师负责制:
科任老师必须按照学校的规定,利用每日晨练的时间认真组织学生做操;配合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按时认真参加大课间活动;在大课间活动中负责本班二路纵队的组织。(每日对跟班老师的检查将纳入月工作考核,跟班具体安排待定)
5、少先大队部负责制:
负责组织评比(1)检查出操人数;(2)检查进退场秩序是否整齐,是否有说笑、混乱现象;(3)检查出操速度;(4)检查出操质量;(5)检查每班所带器材情况;(6)检查活动是否积极主动;(7)检查班主任是否跟班,是否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
6、指导老师职责:
(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按《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4)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出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6)及时做好活动记录,随时接受各级督查。
(7)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不能做与活动无关的事情。
三、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安全第一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严密场地、器材管理,落实值周、班主任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定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在整个活动中,指导老师除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外,必须注重学生活动安全,特别是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在老师亲自指导下合理使用,杜绝一切哪怕是微小的体育伤害事故。
2、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本着由小到大科学运动规律安排运动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将艺术、体育、特色创建融为一体,寓教于乐,寓练于乐。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活动开展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学生体质,体现学生特长为根据,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根据学生的特长,通过相应的训练,使爱好成为特长。活动注重学生个体特长的形成,又要注重班级特色、年级特色的形成。
4、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场小,在校学生多,人均占地面积不足的特点,采取以年级为单位,室内、室外分组活动的形式。室外以学校快乐体育训练为主,群体竞赛为辅;室内以班级特色创建为主,室内游戏、室内体育活动为辅。
四、活动保障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达成共识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主旨,组织老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制的意见》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深刻反思自己,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老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工作观。
2、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
以将快乐体育、趣味体育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并建立“日志周评月结”制度,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
3、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学校党政工作团结一,紧密合作,教职工全员协作,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内容,纳入领导、班主任、老师、学生系列考评中,以唯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响应“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切实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活动口号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三、学习内容
1、眼保健操
2、广播操
3、校园集体舞
4、队形队列
四、实施目标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及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坚强和有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
2、开展阳光大课间体育运动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
3、开展阳光大课间体育运动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在每天都能到室外去,保证学生每天能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4、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阳光大课间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班级给予表彰奖励,以唤起全体老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支持阳光大课间体育运动的开展。
五、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
上午:第二节下课10:00——10:30
下午:第二节下课15:40——16:00
2、活动方法
大课间活动由各年级班主任和副班主任组织,在做眼保健操、广播操和校园集体舞时,每班要保证有两名领操员领做,在做队形队列运动时,每班要有一名领队员,并喊出本班的口号,班级的纪律和队形由每班的班主任在前面组织纪律,副班主任在后面组织纪律。
六、落实情况
学校制定考核表,由校少先队大队委每天考核,周五汇总,评出本周的“优秀体育班级”并颁发流动红旗。
方案二:阳光大课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计划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二:活动主题
我运动我健康我参与我快乐
三、活动要求
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学校有评价
四、活动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五、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全体性原则。大课间活动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参与大课间活动。
4.因地制宜原则。因为场地的限制,分区域,分年级进行活动。
5.安全第一原则。要加强安全教育,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六、活动实施措施
1.时间保障。学校作息时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40—10:10,早操不包含在大课间活动中,下午4:30--5:20。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若遇阴雨天就改在室内进行,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活动。
2.制度保障。为使大课间活动有章可循,杜绝活动开展随意性,学校教务、学生科、体育组联合制订大课间活动,班主任、体育教师负起职责,建立领导督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体育教师指导制、大课间活动评比制等制度。
3.人力、物力保障:学校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自己也是活动者,这既体现全员参与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大课间活动器材除了学校提供外。更提倡每个班级自制自带自备活动器材。各部主任协助体育组负责器材的发放、整理和保管。
4.安全保障。学校分部,分班级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造成乱串、乱跑等混乱现象。
5.组织保障。学校加强了该项活动的领导,使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学校成立了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七、组织领导
成立大课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以学校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中层领导和部主任分部负责,正副班主任、任课教师精心组织,体育教师分工指导,人人参与、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
(一)领导小组
组长:建转锋
副组长:王景让张永胜索晓辉
成员:中层领导、部主任、正副班主任
器材负责人:乔林威马伟玲
音乐控制:楚玉乾
(二)大课间活动督导、指导小组
组长:索晓辉
副组长:马伟玲
成员:乔林威楚玉乾张振武史耀武石金戈张君颖
八、活动流程
1、集合:50秒
2、出操:3分钟
播放进行曲,以此作为开始活动的统一信号。各班按顺序列队到学校各区块集中。要求做到静、齐、快。排好队列后,在原地整队,横、纵、斜都要求整齐。
3.广播操:4分10秒
广播操《时代在召唤》。这是原来都要做的广播操,这也是固定的。该操以动作潇洒、节奏明快、音乐强劲、动感强烈而体现时代特色。
4.分班活动:15分钟(音乐)
班级特色体育。这部分内容有从学校提供的活动中自主选择,学校根据不同专业学生专门设计许多体育活动项目,做到每部有内容,活动也有各班自主创编的,有来自民间体育的。体现了自主健体与创新的新课程理念,突出了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参与,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锻炼。当然,我们也可以结合学校的传统项目来编排相关内容,以体现学校的特色。
5.放松操:2分钟(音乐)
6.退场:5分钟(音乐)
九:在人员安排方面,每班以班主任为主负责,并分配一个跟班老师,每个体育教师负责相应的部;在场地划分方面,要讲科学,充分考虑学生做操后的流动情况以及活动的项目,尽可能缩小集体活动与自主活动之间的范围,尽可能减少学生无效的行走,因此,我们常把自主活动场地安排在普通教室的附近,同时还要考虑到楼层等因素。
十、大课间体育活动场地体育教师安排
微机部在培训楼后(彭艳林)机电部在大操场篮球场(王博)
高考部在小操场(孙国兴)幼师部在主教学楼前(郭晓静)
十一、建立激励机制
1.实行考核激励:教务、学生科对各班大课间活动进行评比、表彰和奖励,对把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评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
2.鼓励活动创新:大课间活动除时间统一外,学校鼓励班主任协同任课老师发挥资源优势和自身特长,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开发和创新,打造班级特色,丰富大课间活动内容。
十二:活动注意事项
a)大课间活动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或早退。
b)室外活动时间班主任、搭班教师必须管理到位。
c)由于我校学生人数多,户外集体活动开展起来难度较大,为了能更好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活动前和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d)活动全程有广播音乐指挥。
e)广播操结束,室外活动由班主任、搭班教师直接带至活动场地进行活动。结束时,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能乱跑。
f)体育教师进行巡视与指导,活动项目由体育组负责解释说明。
方案三:阳光大课间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为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能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变原有单一集体活动形式为年级、班级、项目、场地等多种活动形式并举。进一步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提倡自制器材和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学生能在大自然中、在阳光下、在操场上体验活动的乐趣,调动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推动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为学校增添活力。同时也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融育智、育德于健体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一、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欧加刚
副组长:李昌晓
成员:各年级组长以及体育老师
职责:负责组织领导“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指导、检查和评比工作,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二)工作小组
组长:李昌晓
副组长:苏守珏刘军
组员:仲兆仓秦泗军仲崇柱吴军王桂芹房芳于宗义
职责:负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具体实施,包括拟定方案、编排动作、制作音乐、组织训练等。
二、管理责任制
1、领导负责制: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主管体育领导任副组长;校长、行政领导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体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
2、体育老师负责制:
(1)负责安排、音乐选择和制作;(2)负责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3)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4)负责普及项目培训。
3、班主任负责制:
要想提高大课间的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因为班主任是凝聚力的核心,有相当强的感召力和约束力,而这些都是由班主任的特殊身份决定的。班主任的主要责任是组织本班学生按时、按要求出操,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正确引导并以身作则;指导学生活动,在大课间活动中负责本班二路纵队的组织。(每日对班主任的检查将纳入月工作考核)
4、跟班教师负责制:
科任老师必须按照学校的规定,利用每日晨练的时间认真组织学生做操;配合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按时认真参加大课间活动;在大课间活动中负责本班二路纵队的组织。(每日对跟班老师的检查将纳入月工作考核,跟班具体安排待定)
5、少先大队部负责制:
负责组织评比(1)检查出操人数;(2)检查进退场秩序是否整齐,是否有说笑、混乱现象;(3)检查出操速度;(4)检查出操质量;(5)检查每班所带器材情况;(6)检查活动是否积极主动;(7)检查班主任是否跟班,是否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
6、指导老师职责:
(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按《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4)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出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6)及时做好活动记录,随时接受各级督查。
(7)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不能做与活动无关的事情。
三、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安全第一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严密场地、器材管理,落实值周、班主任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定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在整个活动中,指导老师除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外,必须注重学生活动安全,特别是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在老师亲自指导下合理使用,杜绝一切哪怕是微小的体育伤害事故。
2、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本着由小到大科学运动规律安排运动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将艺术、体育、特色创建融为一体,寓教于乐,寓练于乐。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活动开展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学生体质,体现学生特长为根据,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根据学生的特长,通过相应的训练,使爱好成为特长。活动注重学生个体特长的形成,又要注重班级特色、年级特色的形成。
4、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场小,在校学生多,人均占地面积不足的特点,采取以年级为单位,室内、室外分组活动的形式。室外以学校快乐体育训练为主,群体竞赛为辅;室内以班级特色创建为主,室内游戏、室内体育活动为辅。
四、活动保障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达成共识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主旨,组织老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制的意见》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深刻反思自己,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老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工作观。
2、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
以将快乐体育、趣味体育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并建立“日志周评月结”制度,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
3、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学校党政工作团结一,紧密合作,教职工全员协作,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内容,纳入领导、班主任、老师、学生系列考评中,以唯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