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顾正红纪念馆观后感(2)

时间: 09-18 栏目:话题作文
她很想把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东西托付给亲人。可是,来自海外的弟弟却对这小木箱里的东西不感兴趣。1987年,胡金娣去世前,又把这传家宝给了女儿女婿。看着丈母娘不放心的眼神,黄时刚跟妻子一起郑重其事地保证,绝不会把这些东西扔掉,一定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捐赠出去。20多年过去了,黄时刚一直在为小木箱找“娘家”,终于联系到了顾正红纪念馆。2010年,正逢“五卅运动”85周年,黄时刚代表妻子严惠珠和妻兄严惠忠把这箱经专家鉴定,拥有很高历史价值的革命文物捐给了顾正红纪念馆。黄时刚说,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这段历史,希望这些物品能够教育下一代,让大家不要忘记先烈流过的血。
    杨晓林是复旦大学博士后,现任同济大学电影学院研究所执行所长,经他创作和改编的影视剧有许多,但让他改了20多稿,耗费了相当精力的,却是一部小成本电影———《先驱者》,而主角正是顾正红和“五卅运动”。
    当初接到这个任务时他很犯难,因为正面写一个共产党员容易“高大全”,人性中的缺点不好反映,一不留神就会写得很假。最后,他借鉴了《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的叙事模式,通过“五卅惨案”引起世界震惊后,各国领事组成的调查委员会在法庭上审理的过程,来一层层剥开事情的真相,还原顾正红事件和“五卅运动”。
    杨晓林说,今年各地送上去的献礼片就有200多部,《先驱者》能被广电部审查通过,作为建党90周年的献礼片,很值得庆幸。他说,顾正红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有理想有信仰有血性。他希望走进影院的年轻人能从中得到启示。
    顾正红纪念馆的副馆长钟经纬是个年轻的博士。他说,纪念馆虽小,影响却可以辐射全国。有一位北京市民,专门研究“五卅运动”的,收集了很多相关照片。在网上看到上海有这么一个顾正红纪念馆后,主动跟纪念馆联系。去年来上海参观世博会,他特地找到纪念馆,把一部分照片捐给了馆里。
    纪念馆有本留言簿,上面留下了很多参观者的心声。来自甘肃的、新疆的,来自顾正红家乡的,甚至是德国的、日本的参观者,都表达了自己对顾正红的敬仰。一次参观,或许会影响和改变很多人的一生。
    顾正红烈士已经牺牲87年了,但这里的人民还在纪念他,全国的人民,还在纪念他。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