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创业典型事迹(2)
时间: 07-03
栏目:事迹材料
做出来的红薯粉味美有韧劲。听到这里,易安全顿时灵光一闪,想到家乡人一直有种紫红薯的传统,每年都会把收来的红薯送往外地卖,但是销售并不紧俏也相当廉价,有时市场趋于饱和还会有大量的红薯积压,如果把这些堆积的红薯制作成红薯粉、红薯片等食品不是既能赚钱又解决了乡亲们的难题吗?说干就干,易安全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并以房子做抵押,贷款近百万元购买机器设备,并以政府提供的中和村闲置的小学教学楼作为厂房,“安全红薯粉厂”正式登记注册。之后,易安全到各村农户家中,挨家挨户与乡亲们签订种植合同,并拟定最低保护价,年底时将农产品全部回收进行深加工。这样,易安全的举措不仅防止了原料的流失,也让加工厂的原料有了保障,乡亲们的收入比以前更多,他们再也不用担心会有大量的红薯堆积而造成经济损失了。
易安全一边马不停蹄地组织工人培训,与多家加工厂签订合同,承揽加工业务等;一边和家人到处打听厂商,联系各大销售渠道和网点,还在深圳布吉租了两间门面。每天晚上,易安全都扛着重达25公斤的红薯粉,沿街跑夜市和酒店。有时,因为太累了,他就睡在大街上。这样销售了一个月时间,除去门面费等开支,他虽然没有赚钱但也没有亏本。
回到洪江半年后,易安全的销售情况开始有了显著变化,一个个订货的电话打给了他。
为了方便农户往工厂运送红薯,易安全实行定点收购方案,在全乡共设5个集中点收购红薯并进行淀粉加工,这样不但减少了农户们的劳动强度,更减低了其运输成本,从而间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有了大量订货单,易安全开始扩大加工规模。2007年,易安全又加大投入几十万元增开了一条生产线。因为规模的扩大,原料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如今,易安全的红薯粉厂共签了上千亩的种植合约,红薯粉年产量高达800多吨。
易安全成功了,荣誉也接踵而来。2010年,他被评为省劳模。
促进当地“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就业
易安全对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功不可没,特别是促进了当地“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的就业。
在易安全的红薯粉厂上班的人中,40岁以上的妇女约占40%,30岁至39岁的妇女约占50%,20岁以上的女工约占10%,她们基本都是本地人。
红薯粉厂实行计量工资和按劳计酬制,技术熟练的工人月收入1500元左右,一般工人月收入1000元以上。还有10多个60岁左右的老年妇女,她们白天要接送孙子孙女上学,还要在家做饭做家务,无法定期定时来上班,厂里同意他们在自身条件允许下来工厂上班,附带着挣钱。
一些农民工因金融危机被迫返乡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安全红薯粉加工厂”热心地接纳了他们。听说厂里的工资不比沿海低,洗马乡很长一段时间还掀起了一股“返乡热”。
如今,易安全已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薯王”。
易安全一边马不停蹄地组织工人培训,与多家加工厂签订合同,承揽加工业务等;一边和家人到处打听厂商,联系各大销售渠道和网点,还在深圳布吉租了两间门面。每天晚上,易安全都扛着重达25公斤的红薯粉,沿街跑夜市和酒店。有时,因为太累了,他就睡在大街上。这样销售了一个月时间,除去门面费等开支,他虽然没有赚钱但也没有亏本。
回到洪江半年后,易安全的销售情况开始有了显著变化,一个个订货的电话打给了他。
为了方便农户往工厂运送红薯,易安全实行定点收购方案,在全乡共设5个集中点收购红薯并进行淀粉加工,这样不但减少了农户们的劳动强度,更减低了其运输成本,从而间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有了大量订货单,易安全开始扩大加工规模。2007年,易安全又加大投入几十万元增开了一条生产线。因为规模的扩大,原料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如今,易安全的红薯粉厂共签了上千亩的种植合约,红薯粉年产量高达800多吨。
易安全成功了,荣誉也接踵而来。2010年,他被评为省劳模。
促进当地“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就业
易安全对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功不可没,特别是促进了当地“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的就业。
在易安全的红薯粉厂上班的人中,40岁以上的妇女约占40%,30岁至39岁的妇女约占50%,20岁以上的女工约占10%,她们基本都是本地人。
红薯粉厂实行计量工资和按劳计酬制,技术熟练的工人月收入1500元左右,一般工人月收入1000元以上。还有10多个60岁左右的老年妇女,她们白天要接送孙子孙女上学,还要在家做饭做家务,无法定期定时来上班,厂里同意他们在自身条件允许下来工厂上班,附带着挣钱。
一些农民工因金融危机被迫返乡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安全红薯粉加工厂”热心地接纳了他们。听说厂里的工资不比沿海低,洗马乡很长一段时间还掀起了一股“返乡热”。
如今,易安全已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薯王”。
农民工创业典型事迹五:
孟平儒,今年33岁,是孟家村里的领头人之一。09年2月从广东顺德制衣厂返乡后自己坚持自主创业养殖土鸡增收。今年他的土鸡已经出栏好几百只,现圈舍里仍然剩有土鸡1000只左右,并且将逐步扩大规模。谈起刚创业的情景时,他脸上没有一点的后悔,哪怕是说到困难时刻,也是一脸的坚毅神色!
一开始孟平儒不懂技术,按照传统的方法养殖。由于鸡只多了容易传染患病以及圈舍、温度等其他方面的原因,他养殖的土鸡接二连三的死去。孟平儒夫妻两人并没有气馁,而是打定主意继续养殖。不过这次他不在打无把握的仗,而是通过多方努力学习养殖土鸡的方法。通过学习,孟平儒懂得了养殖技术,养殖土鸡顺利了,开始有了一小笔纯利润。看着有了收益的土鸡,孟平儒信心倍增,扩大了规模,目前养殖土鸡1000只,每只土鸡平均能卖50元,还有一部分卖土鸡蛋的收入。所谓“算好一笔帐”,除开养殖土鸡购买饲料等成本,像孟家儒这样自主创业比一般外出务工的收入更高。现在他把养殖业作为主业,正在规划进一步扩大规模。预计今年在四个地方建立新的圈舍,新增总面积200平方米来发展商品鸡,计划在年底出栏3000只土鸡。由于村里养殖的土鸡都是在山坡上自然放养,不仅土鸡的营养好,而且吃起来口感甚佳,销路就不成问题。
以上只是百丈乡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一个缩影。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沿海地区劳动力需求紧缩,大量农民工被迫返乡。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该乡一些返乡农民工不等不靠,白手起家,利用在外打工积累的经验和学到的技术,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