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心得体会
时间: 01-07
栏目:心得体会
篇一:师德教育心得体会
在今年的两次整顿中,我充分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强我们的专业素养,只有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的生活才真正地有意义。特别是这次整风的开展,使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所应该做到的。
首先在政治思想方面:虽然自己没有加入中国工产党,但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业务上的《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外,还应该学习《党章》、《江泽民文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让自己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在社会中为人师表。
特别要让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家校联系中与家长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
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计算机教师同样也承担着“育人”的责任,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新时代的师德应注入新的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
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上讲,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我们努力做到: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时时刻刻牢记“八荣八耻”。
通过这次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进一步认真领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杨县长和方局长的讲话精神,及时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上级保持高度的一致。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教师。 首先,作为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如果教师和蔼可亲,师生关系则比较融洽。师爱最受公众期待。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这都是教师为学生着想,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学生的尊重的。反之,教师也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
篇二:“师德,师爱,师风”个人体会
“师德”,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是历代教育家提出的师德规范。而今,我认为师德最直接的表现是师爱,即对学生的爱,对学生无私奉献、不计得失的爱。师德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师德就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中。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从严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师德观念,让师爱在学生心中闪光。
教师要慎言、慎行、严于律己,应诚信、守信。与学生相处应该坦诚相见,老师会什么,不会什么,老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应该清清楚楚地让学生知道。不要为了维护那么一点儿师道尊严而去欺骗信任你的孩子,否则很可能你会永远失去孩子对你的信任。比如在讲授《牧童词》这首每周一诗时,一个学生突然问“蓬蒿”是什么意思,在备课时我并没有准备这个表示植物的学名词语,一时语塞,但马上对学生如实相告,下课后马上查找,第二天一上课,马上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守信也很重要,学生永远都佩服说一不二的老师。一次,我说,月考核作业质量最好的三位同学将得到奖品,后来当我变魔术般地拿出奖品时,学生们都欣喜不已。答应学生的事情就应该尽全力做到,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心,赢得学生的爱。
学生们都喜爱知识渊博、才智过人的教师。在这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如果不及时学习新知识,为自己的头脑充电,那就很难与时俱进。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不致于被时代所抛弃。因此,在教学之余,我经常关注语文教学方面的杂志,如《语文学习》《语文教学与参考》等等。此外我目前在读华师大语文教育方面的硕士研究生,通过更近一步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理论修养,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其实本身就是给学生一个示范,能或多或少,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
师德也是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师德,就不会有对事业的责任心,就不可能对工作兢兢业业。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在批改学生古诗文默写时,有几次,我让2班的学生改4班的,4班的学生改2班的,虽然可以让学生对学生的作业有个直观的了解,并能从中吸取教训,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但其实私心中有想缩短改作业时间的想法,但这样做过两次以后,我发现,我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我失去了对学生最直观的作业面貌的了解,对我下一步的指导工作造成了障碍,后继的作业和措施变得无的放矢,虽然我节省了时间。后来,尤其在复习阶段,对于要默写的所有古诗文,我每首必是亲自批改,虽然很繁琐且重复性高,但我批改每一首诗就是在和每一个学生亲自当面交流,我能非常直观和直接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后继的指导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本次期末考试中,2班和4班关于默写方面的得分率分别为96.94 %和97.8%。大大超过教研组给我组每个班级定的90%的目标。因此,对每份作业对认真批改,这样虽然辛苦些,但可以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了解整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再有针对性的改进。学生见老师如此认真,自然也会认真学习,而不会随意糊弄,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三:小学师德建设的心得体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学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感到师德建设的学习对一个老师很重要,体会很深。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身正,在德育中尤为重要。其身不正,何以为师?教师是文明的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授业解惑”之人,更应为人师表,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模范行为来感染、影响并规范学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教书不育人”的教师因自身素质不完善,忽视了学生细小的举动。表面上看,这不过是小事,一不留意过去了。但如果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冷静地想一想,其实,这是一种“心罚”,它无意中伤害了学生的心灵。学生对教师的说教进行认知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教师自身的言行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评价。如果二者一致,学生就会乐意接受,反之,就会抱鄙夷甚至抵制的态度。的确,我们教育工作者自己并不真正具有的东西,便无法真正给予学生,因为教育不是演戏,假象逃脱不过学生明亮的眼睛。教师只有以自己言行统一、表里一致的美好品德为载体,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使他们在对真理的信奉中也对教师产生敬仰之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师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完善自身素质,才能让学生从高尚的人格魅力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小事”做好了,就能拓展教育空间,缩短师生距离,赢得学生的信赖,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将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篇四:师德师风学习材料
我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经20多年了。自从走上岗位后,深感责任重大,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中,我更深深的感到,一个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多么大的春雨润无声式的影响,甚至可以使他们终身都感到受益匪浅。长期以来,我所形成的座右铭是: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要自觉坚持用“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这两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自从选择了这个职业,在政治思想方面,能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把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 最高美德,时时激励我,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并用“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做家长认可,学生喜欢,学校放心的“三满意”教师。
在平时我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努力营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到底怎样做才能塑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让学生喜欢上你呢?我认为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学生喜欢的标志之一。王崧舟老师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是啊,一个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此,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
要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学生闹矛盾,我给予合理的处理;学生犯了错误,我耐心地进行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我还抽时间和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等等。热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平时我很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差生,给予更多的关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尽最大的努力使他们健康成长。我们小学老师,跟学生的接触尤其多,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他们。所以我们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
篇五: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古来就重视师德,不同时代对之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当今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1.爱岗敬业、奉献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有了这种成就感、幸福感,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奉献。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
在今年的两次整顿中,我充分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强我们的专业素养,只有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的生活才真正地有意义。特别是这次整风的开展,使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所应该做到的。
首先在政治思想方面:虽然自己没有加入中国工产党,但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业务上的《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外,还应该学习《党章》、《江泽民文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让自己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在社会中为人师表。
特别要让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家校联系中与家长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
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计算机教师同样也承担着“育人”的责任,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新时代的师德应注入新的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
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上讲,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我们努力做到: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时时刻刻牢记“八荣八耻”。
通过这次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进一步认真领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杨县长和方局长的讲话精神,及时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上级保持高度的一致。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教师。 首先,作为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如果教师和蔼可亲,师生关系则比较融洽。师爱最受公众期待。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这都是教师为学生着想,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学生的尊重的。反之,教师也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
篇二:“师德,师爱,师风”个人体会
“师德”,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是历代教育家提出的师德规范。而今,我认为师德最直接的表现是师爱,即对学生的爱,对学生无私奉献、不计得失的爱。师德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师德就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中。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从严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师德观念,让师爱在学生心中闪光。
教师要慎言、慎行、严于律己,应诚信、守信。与学生相处应该坦诚相见,老师会什么,不会什么,老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应该清清楚楚地让学生知道。不要为了维护那么一点儿师道尊严而去欺骗信任你的孩子,否则很可能你会永远失去孩子对你的信任。比如在讲授《牧童词》这首每周一诗时,一个学生突然问“蓬蒿”是什么意思,在备课时我并没有准备这个表示植物的学名词语,一时语塞,但马上对学生如实相告,下课后马上查找,第二天一上课,马上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守信也很重要,学生永远都佩服说一不二的老师。一次,我说,月考核作业质量最好的三位同学将得到奖品,后来当我变魔术般地拿出奖品时,学生们都欣喜不已。答应学生的事情就应该尽全力做到,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心,赢得学生的爱。
学生们都喜爱知识渊博、才智过人的教师。在这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如果不及时学习新知识,为自己的头脑充电,那就很难与时俱进。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不致于被时代所抛弃。因此,在教学之余,我经常关注语文教学方面的杂志,如《语文学习》《语文教学与参考》等等。此外我目前在读华师大语文教育方面的硕士研究生,通过更近一步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理论修养,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其实本身就是给学生一个示范,能或多或少,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
师德也是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师德,就不会有对事业的责任心,就不可能对工作兢兢业业。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在批改学生古诗文默写时,有几次,我让2班的学生改4班的,4班的学生改2班的,虽然可以让学生对学生的作业有个直观的了解,并能从中吸取教训,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但其实私心中有想缩短改作业时间的想法,但这样做过两次以后,我发现,我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我失去了对学生最直观的作业面貌的了解,对我下一步的指导工作造成了障碍,后继的作业和措施变得无的放矢,虽然我节省了时间。后来,尤其在复习阶段,对于要默写的所有古诗文,我每首必是亲自批改,虽然很繁琐且重复性高,但我批改每一首诗就是在和每一个学生亲自当面交流,我能非常直观和直接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后继的指导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本次期末考试中,2班和4班关于默写方面的得分率分别为96.94 %和97.8%。大大超过教研组给我组每个班级定的90%的目标。因此,对每份作业对认真批改,这样虽然辛苦些,但可以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了解整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再有针对性的改进。学生见老师如此认真,自然也会认真学习,而不会随意糊弄,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三:小学师德建设的心得体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学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感到师德建设的学习对一个老师很重要,体会很深。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身正,在德育中尤为重要。其身不正,何以为师?教师是文明的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授业解惑”之人,更应为人师表,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模范行为来感染、影响并规范学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教书不育人”的教师因自身素质不完善,忽视了学生细小的举动。表面上看,这不过是小事,一不留意过去了。但如果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冷静地想一想,其实,这是一种“心罚”,它无意中伤害了学生的心灵。学生对教师的说教进行认知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教师自身的言行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评价。如果二者一致,学生就会乐意接受,反之,就会抱鄙夷甚至抵制的态度。的确,我们教育工作者自己并不真正具有的东西,便无法真正给予学生,因为教育不是演戏,假象逃脱不过学生明亮的眼睛。教师只有以自己言行统一、表里一致的美好品德为载体,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使他们在对真理的信奉中也对教师产生敬仰之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师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完善自身素质,才能让学生从高尚的人格魅力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小事”做好了,就能拓展教育空间,缩短师生距离,赢得学生的信赖,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将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篇四:师德师风学习材料
我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经20多年了。自从走上岗位后,深感责任重大,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中,我更深深的感到,一个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多么大的春雨润无声式的影响,甚至可以使他们终身都感到受益匪浅。长期以来,我所形成的座右铭是: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要自觉坚持用“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这两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自从选择了这个职业,在政治思想方面,能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把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 最高美德,时时激励我,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并用“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做家长认可,学生喜欢,学校放心的“三满意”教师。
在平时我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努力营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到底怎样做才能塑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让学生喜欢上你呢?我认为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学生喜欢的标志之一。王崧舟老师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是啊,一个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此,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
要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学生闹矛盾,我给予合理的处理;学生犯了错误,我耐心地进行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我还抽时间和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等等。热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平时我很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差生,给予更多的关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尽最大的努力使他们健康成长。我们小学老师,跟学生的接触尤其多,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他们。所以我们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
篇五: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古来就重视师德,不同时代对之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当今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1.爱岗敬业、奉献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有了这种成就感、幸福感,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奉献。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