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
时间: 01-07
栏目:心得体会
篇一:听师德模范报告心得体会
今天听了四位师德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报告,让我受益匪浅,说受益匪浅太老套了,但是四位教师的人格魅力及那种榜样的精神力量,将成为我今后工作中的楷模。
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四位教师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爱、去帮助班级里的弱势群体。学生生病了,是老师嘘寒问暖带他们去医院;下雨了,是老师叮咛他们不要着凉,将自己干爽的鞋送给孩子穿。为了班级里那一张张充满渴望的小脸,老师们放弃了陪孩子一生一次的高考,放弃了自己的节假日,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为了能让学生多学一点知识,老师们是出了浑身的解数;为了能让学生迷途知返,他们更是付出了超出父母给予的关心和爱护,这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这都是真真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身为一名课任教师,我也甘愿当一片衬托红花的绿叶。将自己的每一节音乐课都上得充实、生动,让我的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小音乐家。让我做一棵树吧,播洒绿茵的同时也壮大着自己;让我做一条河,灌溉田地的同时也丰富着自我;让我做一条路,虽然千压万踏,也能延伸自我。
当“爱”成为生活的主题,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爱自己,才会爱他人,让我们不断丰富自己,我了更好的去生活;让我们珍惜自己,我了更好的去拼搏。
篇二:2012年师德报告心得体会
学生怎样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呢?听了四位教师的师德报告后,我深有感触,并深受启发,更是深受教育。四位老师年龄各异,经历有别,但有一个共同的情感——爱心——使他们走到了一起。爱心,成为他们塑造崇高师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杨维泽和吕宜民两位老师不远千里,克服种种困难,在条件艰苦、余震不断的灾区支教。承载着组织的信任,同事的关心,家人的支持,这是一种大爱,是一种真爱;李雪梅老师每天面对不同的学生满含微笑,帮残扶弱,尽心竭力,吴顺峰老师十几年如一日任劳任怨,超负荷工作,展现给学生的是挚情,是真情。不可否认,如果说名师的造就离不开一定的机遇和条件的话,即使有,也只会垂青于那些一贯勤奋与努力的人身上。
决心以这次报告为契机,强化主人翁责任感,深入扎实、有创造性地落实好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也引发了几点思考。
一、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管是师德标兵还是优秀教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因此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加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进一步研究《新课程标准》,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更新自己的观念,提高教学效率。
二、要加强师德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
三、要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更加高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所存在问题要勇于承认,勤于创新。通过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提高素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篇三:“不如乐业”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
2010年8月21日下午,区教育局特邀请山东师范大学任者春教授为全区中小学教师作了一场题为“不如乐业”专题报告。任者春教授的报告以乐业为主题,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与会教师深受启迪。任教授在报告过程中不断与教师开展互动交流,讨论敬业、乐业和课堂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问题,整场报告生动活泼,令人耳目一新。老师们不时报以热烈掌声,气氛热烈。
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存的途径.为什么当老师呢 因为崇拜、模仿偶像或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个人能力才选择教师职业,树立起为学生成才而就当“蜡烛”、当“人梯”、当“铺路石”的职业理想。我想作为特殊教育战线上的一员,不论当初是何原因,让你踏上了这方净土,你就有了业。既然选择了,我们就要敬业和乐业。
一、痛并快乐着。
作为教师我们可能因为清贫,因别人的不理解,因心理压力大,而发“当教师苦,当特教教师更难”的叹息,是的,不论寒假冬夏,有时为了纠正一个小问题,我们会喊干嗓子,收获甚微,可是我们和那些无业人土比起来,他们有时真不知把自己身置何处,心摆向何方才好,他们的日子那才真是难。,人们常说,笑着也是一天,哭着也是一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努力,趣味自然会”。我们为何不在一步步的奋斗中前进,从刻苦中将快乐分享。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二、“乐而忘忧”,做学生最爱欢迎的教师。
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教师那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他们喜欢渊博知识型的老师,更希望自己的教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在亲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倡导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给予“无限关爱”,这也需要乐业,“无限关爱”表达的是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关心爱护,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这既包括了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又包括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平的、公正对待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更不能讽刺、挖苦乃至体罚或相体罚学生,对待学生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甚至比对待自己的子女更耐心,这种“无限关爱”学生的行为,如果作为一名教师你不乐业,你不愿与你的学生同行,你能做得到吗?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我相信我的同行和我同行,在特殊教育这方乐土上默默耕耘,尽职尽责,敬业乐业。
篇四:听《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
学校里的每一位教师都有值得颂扬的感人之事。他们朴素的思想、正直的言行、平凡中彰显人性光辉的事迹都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XX年12月3日下午,我校组织织教师观看了远程“视频教育”《师德报告会》,认真听取几位来自一线的教师,真实生动、感人肺腑的个人先进事迹,我受益匪浅,感触很多。下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第一、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只有爱孩子的教师,才能教好学生,教师的爱会使学生受到感动,更能使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互相信赖的桥梁。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要时时刻刻关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决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对学困生要“爱”字当头,格外偏爱,偏爱能更好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实际出发,有目的地进行教育。
第二、 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选择受教育者,必须面对现实,我们所有教育的基础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真诚地热爱每一个生命,以尊重与爱去构筑学生健康的人格,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生命基石。作为教师,我们还应当懂得欣赏,欣赏每一个不同的个性,欣赏丰富多彩的生活,善于发现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与成功,为他们真诚喝彩,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支持他们充满信心地走向下一个人生驿站。
篇五:听《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
近日,学校组织教师观看了《师德报告会》的相关录像,使我如此近距离地聆听了来自我们教师群体中的最优秀的同行的心声。这些优秀教师的代表对我们所从事的这个职业的最平凡最深刻的解读让我面对这份工作时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
其实,在我的身边,与我朝夕相处的同事们中间,每天都在发生着类似这样的事情。我身边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
王毅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生活中,她处处体现出大姐姐的细致呵护、无微不至;工作中,她更是倾心传授,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作为校本课程,书法课有着它的特殊性,教师除了要集体讲解,更多的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辅导。一堂课下来,常常是口干舌燥,腰酸背疼。对于身患高血压、心脏病的她来说,辛苦可想而知。但每次上课她都是认真对待,耐心指导。她的这种任劳任怨、忘我的工作态度值得我学习。
张静华老师是学校年纪最大的班主任。她对数学的谙熟与精湛的讲解让我佩服,但更让我感动的是她爱生如己的高尚师德。韩雪是学校帮扶的一名特殊的学生。由于家境贫寒,十二岁的她才刚刚走入校园,和新入学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一起读一年级。虽然韩雪不是张老师所教的学生,但作为一名老教师,她看
今天听了四位师德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报告,让我受益匪浅,说受益匪浅太老套了,但是四位教师的人格魅力及那种榜样的精神力量,将成为我今后工作中的楷模。
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四位教师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爱、去帮助班级里的弱势群体。学生生病了,是老师嘘寒问暖带他们去医院;下雨了,是老师叮咛他们不要着凉,将自己干爽的鞋送给孩子穿。为了班级里那一张张充满渴望的小脸,老师们放弃了陪孩子一生一次的高考,放弃了自己的节假日,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为了能让学生多学一点知识,老师们是出了浑身的解数;为了能让学生迷途知返,他们更是付出了超出父母给予的关心和爱护,这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这都是真真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身为一名课任教师,我也甘愿当一片衬托红花的绿叶。将自己的每一节音乐课都上得充实、生动,让我的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小音乐家。让我做一棵树吧,播洒绿茵的同时也壮大着自己;让我做一条河,灌溉田地的同时也丰富着自我;让我做一条路,虽然千压万踏,也能延伸自我。
当“爱”成为生活的主题,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爱自己,才会爱他人,让我们不断丰富自己,我了更好的去生活;让我们珍惜自己,我了更好的去拼搏。
篇二:2012年师德报告心得体会
学生怎样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呢?听了四位教师的师德报告后,我深有感触,并深受启发,更是深受教育。四位老师年龄各异,经历有别,但有一个共同的情感——爱心——使他们走到了一起。爱心,成为他们塑造崇高师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杨维泽和吕宜民两位老师不远千里,克服种种困难,在条件艰苦、余震不断的灾区支教。承载着组织的信任,同事的关心,家人的支持,这是一种大爱,是一种真爱;李雪梅老师每天面对不同的学生满含微笑,帮残扶弱,尽心竭力,吴顺峰老师十几年如一日任劳任怨,超负荷工作,展现给学生的是挚情,是真情。不可否认,如果说名师的造就离不开一定的机遇和条件的话,即使有,也只会垂青于那些一贯勤奋与努力的人身上。
决心以这次报告为契机,强化主人翁责任感,深入扎实、有创造性地落实好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也引发了几点思考。
一、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管是师德标兵还是优秀教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因此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加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进一步研究《新课程标准》,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更新自己的观念,提高教学效率。
二、要加强师德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
三、要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更加高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所存在问题要勇于承认,勤于创新。通过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提高素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篇三:“不如乐业”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
2010年8月21日下午,区教育局特邀请山东师范大学任者春教授为全区中小学教师作了一场题为“不如乐业”专题报告。任者春教授的报告以乐业为主题,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与会教师深受启迪。任教授在报告过程中不断与教师开展互动交流,讨论敬业、乐业和课堂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问题,整场报告生动活泼,令人耳目一新。老师们不时报以热烈掌声,气氛热烈。
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存的途径.为什么当老师呢 因为崇拜、模仿偶像或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个人能力才选择教师职业,树立起为学生成才而就当“蜡烛”、当“人梯”、当“铺路石”的职业理想。我想作为特殊教育战线上的一员,不论当初是何原因,让你踏上了这方净土,你就有了业。既然选择了,我们就要敬业和乐业。
一、痛并快乐着。
作为教师我们可能因为清贫,因别人的不理解,因心理压力大,而发“当教师苦,当特教教师更难”的叹息,是的,不论寒假冬夏,有时为了纠正一个小问题,我们会喊干嗓子,收获甚微,可是我们和那些无业人土比起来,他们有时真不知把自己身置何处,心摆向何方才好,他们的日子那才真是难。,人们常说,笑着也是一天,哭着也是一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努力,趣味自然会”。我们为何不在一步步的奋斗中前进,从刻苦中将快乐分享。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二、“乐而忘忧”,做学生最爱欢迎的教师。
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教师那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他们喜欢渊博知识型的老师,更希望自己的教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在亲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倡导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给予“无限关爱”,这也需要乐业,“无限关爱”表达的是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关心爱护,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这既包括了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又包括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平的、公正对待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更不能讽刺、挖苦乃至体罚或相体罚学生,对待学生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甚至比对待自己的子女更耐心,这种“无限关爱”学生的行为,如果作为一名教师你不乐业,你不愿与你的学生同行,你能做得到吗?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我相信我的同行和我同行,在特殊教育这方乐土上默默耕耘,尽职尽责,敬业乐业。
篇四:听《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
学校里的每一位教师都有值得颂扬的感人之事。他们朴素的思想、正直的言行、平凡中彰显人性光辉的事迹都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XX年12月3日下午,我校组织织教师观看了远程“视频教育”《师德报告会》,认真听取几位来自一线的教师,真实生动、感人肺腑的个人先进事迹,我受益匪浅,感触很多。下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第一、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只有爱孩子的教师,才能教好学生,教师的爱会使学生受到感动,更能使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互相信赖的桥梁。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要时时刻刻关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决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对学困生要“爱”字当头,格外偏爱,偏爱能更好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实际出发,有目的地进行教育。
第二、 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选择受教育者,必须面对现实,我们所有教育的基础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真诚地热爱每一个生命,以尊重与爱去构筑学生健康的人格,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生命基石。作为教师,我们还应当懂得欣赏,欣赏每一个不同的个性,欣赏丰富多彩的生活,善于发现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与成功,为他们真诚喝彩,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支持他们充满信心地走向下一个人生驿站。
篇五:听《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
近日,学校组织教师观看了《师德报告会》的相关录像,使我如此近距离地聆听了来自我们教师群体中的最优秀的同行的心声。这些优秀教师的代表对我们所从事的这个职业的最平凡最深刻的解读让我面对这份工作时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
其实,在我的身边,与我朝夕相处的同事们中间,每天都在发生着类似这样的事情。我身边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
王毅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生活中,她处处体现出大姐姐的细致呵护、无微不至;工作中,她更是倾心传授,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作为校本课程,书法课有着它的特殊性,教师除了要集体讲解,更多的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辅导。一堂课下来,常常是口干舌燥,腰酸背疼。对于身患高血压、心脏病的她来说,辛苦可想而知。但每次上课她都是认真对待,耐心指导。她的这种任劳任怨、忘我的工作态度值得我学习。
张静华老师是学校年纪最大的班主任。她对数学的谙熟与精湛的讲解让我佩服,但更让我感动的是她爱生如己的高尚师德。韩雪是学校帮扶的一名特殊的学生。由于家境贫寒,十二岁的她才刚刚走入校园,和新入学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一起读一年级。虽然韩雪不是张老师所教的学生,但作为一名老教师,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