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研究透镜教学反思(2)

时间: 12-28 栏目:反思

5.适时提出问题引入本课的学习活动。这里的教学设计很显然有一定的深度。在有趣之后又提出新问题,让学生带着兴趣思考更深一层次的和本次教学活动相关的内容。在思考后通过演示,再次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一直到整个课堂教学中。这里通过思考-激趣-再思考-再激趣-再思考,层层深入,把学生很自然的带进了一个从未知引进新知中。这也是在几次教学设计变动过程中,我始终使用这样的开头的想法。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验证了这样的引入方法是实际可行的,效果也是较好的。而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过程。通过几年来不同的方法改进,不同的上法,我深切感受到“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本课中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否聚焦的特点,虽然比较容易发现,但其原因是光线的行进路线改变了,却比较抽象、单调,这样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设法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单调的材料生动化,不断激发兴趣。所以,在教学新授部分经过几次改变后,我选择了“光束进行盒”来解决这个问题。

总之,要上好科学课,教师就要依据科学,努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在学生的思维和知识之间架设桥梁,让学生发现科学课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感到学习是一种需要而不是负担,并在愉悦中获取知识。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提升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能力。


篇四:研究透镜教学反思

《研究透镜》这课是在前两课认识光的直线传播及反射现象后,继续探究透镜的折射现象。在教学设计时,我采用问题导入——激发兴趣——逐层探究——拓展探究的教学环节,师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在问题导入这一环节上,我先提问学生前面的知识,通过回顾再引出光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学生先猜测,既而我让学生从上面和侧面看水中的吸管和铅笔,发现光进入透明物质后传播的方向都发生偏折,再引出透镜。继续提问:“想探究透镜吗?”在这一环节中,既回顾所学知识又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兴趣被激发,课堂气氛浓郁,为后面的探究打下来良好的基础。

在探究过程中,我共设计了四个实验。先让学生从镜片的特点入手,分清凸透镜和凹透镜,再联系实际,让他们找找生活中的透镜,学生根据特点很快就找出了放大镜和近视镜。使课内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让学生明白科学是服务于生活的宗旨以及学科学的重要性。

设计的其他几个实验,逐层探讨,步步深入,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做进一步研究。使学生的探究兴趣越来越浓。最后通过两种透镜的对比,使学生对两种镜子的作用了解很清楚。达到了教学预期的目的,学生通过对比,对两种透镜的作用掌握很清楚,特别是研究是否成像时,学生热情很高,当用凸透镜看到成倒立像时,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顾了做实验,纪律保持不好,有的忘了填写实验报告单,课堂秩序显得很乱。而我又忽视了

在师生合作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在语言组织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语言过于成人化,使学生有是怕概括特点不具体,不敢发表意见。也不敢放手大胆动手操作。再就是强调纪律时语言不够幽默。老觉得纪律没按自己的想法做,过分强调却适得其反。对学生表现好的也没有及时作出评价,对教学内容完成的好坏也没有评价只顾了赶教学进度。

总之,科学课除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外,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科学素养,因而,在这一环节中,我觉得在语言组织上,学生能力评价上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师生合作时,尽可能和学生融为一体,师导生做和谐完成操作。及时对优点作出评价,对出现的问题作出恰当的处理,使教学效果更加完美。


篇五:研究透镜教学反思

10月30日在开发区小学上了一节《研究透镜》,上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教学预设时周到的考虑了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学生学习的兴趣较为浓厚,学习效果较好。

在导入的过程中,以学生刚学过的光的直线行进和光的反射出发点,开发一一个亮点,当光线穿过透镜时的实验。用激光笔穿过透镜,光线会出现偏折和放大,现象非常明显,让学生有了对光的折射的第一直观印象,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很快的进入了学习状态,接着让学生做实验,观察水槽中的铅笔的偏着现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老师不需要的现象,如看到笔的水中部分放大,这是光的折射现象,但教师最理想的现象是看到水中的铅笔发生偏折,课堂中学生出现了其他的现象时,我是采取一带而过的处理方法,其实我想可以改变水槽为不透明的纸杯,可以有效的避免学生从侧面去过多的注意铅笔的放大现象而不是偏折现象。

在第一个实验,观察透镜并分类中,我考虑了学生可能在实验中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透镜的放大缩小的现象分和根据透镜的边缘和中间的厚薄不同分,课堂中学生仅仅按第一种情况分类,与我的教学流程出现一点偏差,我让学生再次实验,学生通过再观察、交流,明白了两种透镜的表面的不同特点,而我在处理学生的画侧面图时,较为粗糙,可以让学生展示画出的图片,这样更直观的呈现两种不同透镜的特点,学生的印象就更为深刻了。

在学生研究凸透镜的放大作用时,我不是简单的让学生用凸透镜观察物体,这样的实验没有挑战性,学生已经知道的实验让学生重复做,学生兴趣不会太大,我设计一个新颖的环节,做一个比较凸透镜的放大倍数的实验,学生参与提出猜想(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和什么有关),设计实验方案(怎样用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实验验证,实验后交流等整个探究过程,无疑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学生观察思考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提高,特别是让学生认识到日常常见的现象中,仔细研究思考还是有很多问题可以继续研究的这个重要的思想。

在凸透镜作用教学完成后,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研究凹透镜,学生兴趣浓厚。由于这两部分内容相近,教材中是让学生一起比较操作的。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组合,先带着学生简单的学习了凸透镜的放大和聚焦作用,重点研究了放大的倍数和成像,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研究凹透镜,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这节课的最后,望远镜的研究中,处理的还是略显粗糙,材料准备也不是很充分,没有让每一组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