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
时间: 12-27
栏目:心得体会
篇一:参观博物馆感想
对于博物馆的印象,最初是从上海自然博物馆里的那巨大的恐龙骨骼开始。那时,应该是我还很小的时候,爸爸利用某个周末带我去的。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恐龙,被这庞然大物震撼了,惊讶于她的巨大、不可思议,也有点被其有些可怕的面部吓住了。于是对于那时自然博物馆的印象,也只停留在了这恐龙上了,其他的就什么不记得了。
如今,上海的博物馆每年都有新的出炉,造型各异,主题不同,种类越来越细化,总之是各式各样,层出不穷。
从外型上来说,如今的博物馆早已不再停留在只是一幢四四方方的房子了。上海博物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青铜器、天圆地方的造型不仅成为都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与博物馆的主旨十分合拍,充分显示了设计者的巧思和用心良苦。
在内部设施上,随着各方面条件的快速发展,展馆的已愈发先进和人性化。宽阔明亮的展厅,玻璃的展品放置处,柔和、明亮而不刺眼的灯光,感应灯,室内良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这一切都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展品,同时也给我们参观者以很大程度上的享受。
除了这些硬件,博物馆里的软件也日益提高着。如今,很多博物馆都有电脑查询系统和介绍,你可以通过小小的显示屏就先概括而完整地了解整个博物馆的情况。当然,也可以通过登陆各博物馆的网站来了解。另外,每个博物馆都配有专业的导游,能较详尽地为游客作介绍,力求让人们看懂、理解些什么,才能物有所值。如果你不想请导游的话,也可以租借讲解器,可以更自由地按个人喜好随时放讲解录音,同样能很快地了解、获得知识。
博物馆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反映着上海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也是上海文化生活质量的一种提高。可喜可贺。
人们都说,上海的明天会更美好。而我坚信,上海那么多的博物馆的明天一样会更好。
篇二:参观博物馆感想
海南省博物馆的前身是1984年开始筹建的海南博物馆,1990年海南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海南省博物馆”,1996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挂牌成立,两者合署办公。因为当时海南刚建省,百废待兴,政府资金不足,筹建中的博物馆迟迟没有开工。
2008年11月15日开馆的海南省博物馆是海南省唯一的综合类现代化博物馆,位于海口市国兴大道68号,省文化公园东部,是我省重点文化基础设施。省博物馆工程占地面积60余亩,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主要包括陈列展厅、文物库房、技术用房、服务设施、办公用房。正在规划设计的二期工程建设面积约7000平方米, 将依托“华光礁I号”沉船的保护修复及沉船中出水的近万件瓷器,重点展示与南海历史、海上丝路、地缘政治和海洋生物矿产资源等方面有关的文物和标本。
馆内设有基本陈列4个,《海南馆藏文物陈列》、《海南历史陈列》、《海南少数民族陈列》及《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对海南的历史、少数民族文化、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遗存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目前已有馆藏文物2万多件。通过琳琅满目的文物、形象逼真的布景及多媒体手段的展示,观众可以全方位、多层次、身临其境地了解和感受海南独特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氛围。
馆内还先后举办了《开拓二十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成就展)》、《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风采》、《亚洲艺术水彩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国家宝藏展》、《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高新科技成果展》等近20场专题展览,共接待观众80余万人次,特别是先后成功接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等多位中央领导同志、以及来自12个国家地区的重要外宾共计130人次,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使海南省博物馆成为省会海口、乃至全省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众多省内外旅游者、包括外宾纷至沓来,为海南省旅游岛的建设做出了独特贡献。
近年来,我馆各部门的业务骨干对我省的文物资源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
由馆长丘刚同志担任主编的《海南历史文化大系 文博卷》已于2008年4月正式出版,该卷汇集了大学著名教授、文博研究学者及我馆多位业务骨干,向读者展现了海南古遗址、海南古建筑、海南古墓葬、海南古陶瓷、海南古村落等文物考古的各个领域。此外,我馆拟编辑出版《中国文物地图集 海南分册》、《西沙群岛文物普查报告》等;个人学术专著有:《三亚落笔洞》、《古书画仿制研究》等;参与编写《中国黎族传统文化》、《中国黎族》、《海南民族风情》、《黎族传统织锦》等;发表考古发掘报告、论文及黎族传统文化研究文章等数十篇。这些学术活动的开展为研究海南省的历史、文物、民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出了贡献。
海南省博物馆的建成开馆,不仅是我省重要的社会文明标志,对建设国际旅游岛和促进我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必将对全面推动我省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篇三:博物馆参观心得体会
5月25日晚8点半,全年级200多人在图书馆门前集合。每个人都是大包小包,还有很多提了箱子。这次去广州的只有三十多人,去西安的竟有浩浩荡荡有一百五十几人之多。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去广州的同学先上了车,我们互相道别。在通往火车站的路上,校车里也是一片欢声笑语。
坐上T2,我们几乎占了两节车厢,感觉很亲切。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去北方,又是去西安这座古城,心里的新鲜感就别提了。虽说我们上车时已是晚上10点多,我丝毫没有倦意。同学们都在讨论西安的景点和美食,也都没有睡觉的意思。车厢里的其他人都向我们这帮学生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到了下半夜,我在对西安的美好期盼中进入了梦乡。
26 日中午,我们到达了中转站——郑州。经过几小时的修整,我们再次上路。这次是慢车,又没有空调,坐在车里感觉不是很舒服。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心情。向车窗外望去,大片的麦田丰收在望。进入陕西境内,只在小学课本上看过的窑洞让我大开眼界。不远处的夕阳把天空印染得格外美丽。夜幕渐渐降临,远处的灯光时不时引发车厢内的欢呼和掌声。我们离西安越来越近了。
晚上九点半,我们的终点站——西安到了。走出火车站,高达的城墙引入眼帘,彩灯把城墙点缀得格外漂亮。紧接着,大家分批坐上通往临潼骊铁宾馆的汽车。死机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西安的美景。他的热情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了陕北人民的淳朴和好客。
在我们工作之前,兵马俑博物馆宣教部的王芸老师先给我们作了实习培训。她先教我们如何做人,让我们学会坚强,懂得珍惜缘分,更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多多学习。然后她给我们介绍了博物馆的相关知识。在培训最后提醒我们注意安全。
我们一共分成两组轮流工作,每个组工作一天休息一天,这样也有利于我们休息调整。我们此次在宣教部和票务部工作。完成规定任务之余,我们就可以找外国游客交谈,锻炼口语。万事开头难,我观察了很多外国游客,迟迟不敢上前。想了一会,我找上几个同学,人大力量大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话果然不假。我们几个终于鼓足勇气与一位年青人交谈起来。我们你问一句我问一句,交谈很融洽。在他的同伴到来之后,我们的谈话不得不结束了。开了个好头,以后的工作就水到渠成了。我们碰到了各个国家的游客,都聊得很愉快。
通过交谈,我发现了外国游客的很多共性。首先,他们很热情。只要我们和他们打招呼,他们都会笑容满面地回应。他们还都会说一两句中文,如“你好”、“谢谢”,就像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说“Hello”、“Thank you”一样。其次,来到这里的外国游客都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有些外国游客掌握的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甚至比很多中国人都多。还有很重要地一点,他们都会夸奖我们英语说得好。尽管他们只是出于礼貌,我们还是很开心。这也让我们增强了自信心。
宣教部的工作是做调查问卷,这项工作需要很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我们需要找准调查对象,通过察言观色知道说采访之人是否愿意接受调查,能否提出建设性意见。票务部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机械,但是需要良好的工作态度。我们边检票边说“欢迎光临”或“Have a nice day”,脸上还要保持微笑。时间一长,脸部肌肉都有些僵硬。总的来说,我们的工作很轻松,但要做好还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我们做的调查表中,游客们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游客们的建议涉及了博物馆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希望这些建议可以对博物馆的建设有帮助,让兵马俑博物馆永葆生机!
这次的实习机会是十分难得的。正如王老师说的,全国只有我们这群学生有机会来兵马俑实习。兵马俑是世界闻名的博物馆,我们应该珍惜机会,好好学习。通过实习,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可以用以下几点概括:
1.改变了对英语的认识。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工具,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人沟通。经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英语不是多背几个单词,多学几个语法,多做几道题目就能学好的。它是交流的桥梁,只有通过与人交流才能发挥其作用。学以致用,也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提高。今后我要抓住任何机会锻炼口语,争取更大的提高。
2.增强与人交流的能力。怎样开始一段谈话也许很容易,但如何继续谈话就是一门艺术了。拿我自己来说,我碰到了一群江苏老乡,很容易打开了话匣。我请他们作了几分调查表,寒暄了几句之后,我发觉无法继续和他们交谈了。不知说什么,我只能低头做问卷总结。直到他们要走,我才和他们说了句“再见”。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今后要多多学习如何与人交流。在后来与人谈话中,我注意多谈一些他们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很好地继续了我们的谈话。
3.提高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遇到了一位法国女孩,她的英文不是很好,说着说着就会冒出一句法语。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试着揣摩她的意思,并用英语向她证实。这样一来,我们的谈话进行得很顺利。
4.开阔了眼界。西安不愧为十三朝古都,拥有无数景点: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传说中杨贵妃的沐浴场所华清池、巧夺天工的大唐芙蓉园、历史悠久的钟鼓楼、号称天下第一险的西岳华山……这些景点让我们流连忘返。除了这些文化景点,西安还有着现代的一面。在比较繁华的街上,世界名牌比比皆是,有些在长沙都是没有的。此外,我还慕名去西安交大和西北工大参观了一番,认识到了差距,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西安交大与中南相比,文化底蕴更浓。这一方面是由于我校历史不长,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何增强我校的文化底蕴?这是我们作为中南学子要认真思考的。我们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自身修养,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提高自己,打造中南学子的新形象!
篇四:参观航空博物馆心得体会
5月3日,我院开展了“践行核心价值勇担青年责任”主题活动,组织青年干警前往中国航空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学习。一路上,我想大家都是和我一样:带着一份沉重,怀着一份忐忑,揣着敬重,来到了这一神秘的地方。
上午九时许,我们赶到目的地,首先参观了运输机、直升机、特种飞机、伟人座机、轰炸机和高炮等系列展区。通过参观,大家加深了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的了解,强化了国防意识,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接着,在航天碑刻前,面对鲜红的团旗,进行了集体宣誓,重温了入团誓词。
这次参观加深了我对中国航空历史的了解,我要用航空精神筑牢“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根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知与行的关系。青年检察干警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用科学的理论和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青年检察干警要注重把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知行合一。要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注重检察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把大胆创新的勇气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紧密地结合起来,致力于研究检察工作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的开展检察工作,把学习的成果体现到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实际工作中,体现到推进昌平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创先进位上。
二、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奉献是一种境界,在检察机关奉献是一种常态。为事业、为他人我们常常要付出比其他社会成员更多的责任、爱心和义务。因为为公平正义奋斗的事业是崇高的,选择了崇高就选择了奉献,检察机关是行使国家法律监督权的机关,工作在这个机关内的人都掌握而不是拥有一定的国家权力,权力是人民的,我们不过是代表他们在行使而已,权力的不正当使用可以带来利益,如果以索取心态,用手中的权力去换取利益,就不仅仅是对权力宗旨的背离,而且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为社会主义法治而奉献”,不仅仅是口号,是理念,需要我们为之付出汗水、心智,甚至热血。我们的付出换回的不仅是薪酬,还有公信和崇高,这其实是我们最希望得到的回报。
三、组织需要与个人理想的关系。青年检察干警要在服从组织需要中实现个人价值。牢固树立“以检察事业为上、以长远利益为重”的思想,使个人的志向服务、服从于检察事业的需要,与检察事业共成长,充分发挥自身的专长、优势和聪明才智,出色地做好每一份工作。要把组织上的工作安排,当作是多岗位锻炼自己的机会,去努力实践提高;当作是对自己党性修养的考验,去正确对待和把握,尤其是当个人志愿与检察事业需要发生矛盾时,要有舍小我,顾大局的气魄,勇于牺牲自己的个人喜好,以宽广的胸怀,超然的态度,服从组织的安排,扎扎实实把本职工作做好,以检察事业的成功赢得理解和尊重,实现人生的价值。
四、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的关系。远大的目标是一个人不断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作为青年检察干警应该确立自己崇高的人生追求目标,否则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但能否正确把握目标和现实的关系,既是一个青年检察干警成长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青年检察干警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青年检察干警既要确立宏伟的人生目标,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去追求,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陷于“空想主义”而无所作为。要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干一行成就一行。要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是对自己一次难得的砺练,一次难得的机遇,一次人生的积累,要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履职尽责,从现在做起,从具体的工作做起,用勤奋和智慧筑起通往理想的康庄大道。
作为检察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我会进一步加强学习,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在成长中完善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检察官。
篇五:交流:参观博物馆的一点心得体会
1,
有朋友在MSN上笑:邹老师真勤奋哦,阳光明媚的大周末还在上网伏笔耕耘啊?
我倒诚实: 没写东西,呵呵,在看别人写的,检查一下自己的不足……
人家继续:那还是勤奋……
哈哈,其实,阳光明媚的大周末俺既懊恼自己没有早点起来出去去什么博物馆看看,也没什么想法可以写得出来的,只好在网上看别人的博客。
主要是看别人写去博物馆的观感。一般人其实很少去博物馆的。只要去各种博物馆看看就知道了,各类博物馆一般都是没啥人去,显得冷冷清清的。
去过的人,一般都是会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把去看的过程写出来。我看着颇得教训和启发:有些博物馆,看别人的叙述之后,我其实就不太想去的了,有些则更加有兴趣;还有的也太不正规的了,比如人家遇到了找钱给假钞什么的,我要去的话,就得小心了,事先准备好零钱;还有的朋友照片照得比我的好,我也研究一下是相机问题,还是角度问题,或者怎么样补救光线的不足?还有,大家去的都是一个博物馆,但看到的东西,很多的观感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那些我没有看到想到,怎么样使自己的目光和思维得以改进?想法很多,看得多,得到的也多,这里大致总结一下:
2,
要解决“为了看什么而去博物馆”、“去哪些博物馆”、“在博物馆怎么看”、“看完之后如何变成有用的知识”这些问题之后,博物馆才真正实现了其社会价值。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点一滴去做,需要长期努力,还需要回顾和检讨改进。
北京168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点缀着大大小小140多家博物馆。一百多家博物馆,市外的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市内的闹中取静,不失幽雅。天气适宜的周末,参观博物馆既能学知识,又能活动活动玩得开心。
博物馆参观窍门是:安排好时间和路线,博物馆一般闭馆较早,要想一天多去几个,最好早点起,早出门,并安排好行程;还有就是提前往想去的馆点打个电话,落实一下是不是开馆,有些博物馆正在装修改造中,如果贸然前往可能扑空,还有就是关注当天的天气和调整好自己的体能了,呵呵。
再有,一定要安排好行车路线,能节省不少时间和体力!还有要了解博物馆大概有多大,根据自己的兴趣等判断大概要花多长时间,附近有没有其他博物馆,回来什么路线,中午到哪里吃饭等等。
最后,出发的时候别忘了换一双舒服的鞋子,女性朋友最好穿平底鞋。北京很多博物院的各个展馆比较大,要细致地观看一遍,可能要花费好几个小时,小心别让自己的脚受委屈。还有,衣服要可以穿脱的,因为很难讲那个博物馆的温度会怎么样,有的过热,有些很冷,我都遇到过。
3,
博物馆不同于公园:博物馆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很多,如果把参观博物馆等同于逛公园,那就错了。逛公园,为的是单纯的欣赏风景,娱乐放松身心,那走马观花地玩是最主要目的。博物馆参观就不同了,它是以一定的展览主题为背景,通过观看和接触展品,对某一个领域的知识作一定的了解,进而扩大视野增加个人的文化素养。参观博物馆是一种知识的熏陶和观察自然与社会的一种方式,通过这个窗口渗透进历史、人文、科学知识的源源活水,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还得有点认真的态度才行。否则,走马观花的看,您的参观只是为博物馆增加人气,买票参观的话只是为GDP的增长做贡献,自己的收获不大。
参观博物馆要想有更大的收获,参观前最好做一些相关的知识准备。有些展出可能是我们从来不知道的,会有些深奥枯燥,最好提前查阅一下相关的知识。最好参观时能将知识和展品实物相结合,最重要的是激发兴趣,调动眼睛去观察,耳朵去听(最好能找讲解员讲解或者租用自助导览设备),主动地思索问题。目前北京地区许多博物馆已焕然一新,早已是散发无穷魅力融声、光、电、多媒体和互动体验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体的现代化馆点,好多博物馆提供动手区域(DIY)如果可以也多争取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4,
了解博物馆的功能和价值,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学习,进行知识的深化,要有一定的物质准备,比如水,比如笔记本和笔,比如相机,带了这些最好存包之后再入馆参观。因为博物馆的每件展品都有其丰富的内涵,认真看完整座博物馆的展品需要大量时间,因此携带包、袋就需要花费相当的体力。
留意博物馆内的提示牌,非动手区的展品不能动手摸,万一摸坏了俺们陪不起。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本厚重的教科书,仅靠一两个小时的自行参观,很难有真正的收获,而通过倾听讲解员的讲解,边听边看,参观效果会更好。最好能听讲解员讲解、跟着讲解员一起走,听他们的讲解会让你受益匪浅。
当然听他们解说之前后,自己也可以一个人安静地浏览一遍,因为解说不会每个展品都解释的,很多他们会省略,那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展品可以随意看个够。然而最惬意的应该是跟解说互动,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求教和讨论。
语音导览器,看情况吧,如果自己看不懂,就要去租的,一般都是租用一次20元左右。
5,
参观中带着相机、笔记本等可能更好,因为这样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拍摄或记录下来。现在很多博物馆不仅允许参观者携带各种
对于博物馆的印象,最初是从上海自然博物馆里的那巨大的恐龙骨骼开始。那时,应该是我还很小的时候,爸爸利用某个周末带我去的。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恐龙,被这庞然大物震撼了,惊讶于她的巨大、不可思议,也有点被其有些可怕的面部吓住了。于是对于那时自然博物馆的印象,也只停留在了这恐龙上了,其他的就什么不记得了。
如今,上海的博物馆每年都有新的出炉,造型各异,主题不同,种类越来越细化,总之是各式各样,层出不穷。
从外型上来说,如今的博物馆早已不再停留在只是一幢四四方方的房子了。上海博物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青铜器、天圆地方的造型不仅成为都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与博物馆的主旨十分合拍,充分显示了设计者的巧思和用心良苦。
在内部设施上,随着各方面条件的快速发展,展馆的已愈发先进和人性化。宽阔明亮的展厅,玻璃的展品放置处,柔和、明亮而不刺眼的灯光,感应灯,室内良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这一切都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展品,同时也给我们参观者以很大程度上的享受。
除了这些硬件,博物馆里的软件也日益提高着。如今,很多博物馆都有电脑查询系统和介绍,你可以通过小小的显示屏就先概括而完整地了解整个博物馆的情况。当然,也可以通过登陆各博物馆的网站来了解。另外,每个博物馆都配有专业的导游,能较详尽地为游客作介绍,力求让人们看懂、理解些什么,才能物有所值。如果你不想请导游的话,也可以租借讲解器,可以更自由地按个人喜好随时放讲解录音,同样能很快地了解、获得知识。
博物馆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反映着上海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也是上海文化生活质量的一种提高。可喜可贺。
人们都说,上海的明天会更美好。而我坚信,上海那么多的博物馆的明天一样会更好。
篇二:参观博物馆感想
海南省博物馆的前身是1984年开始筹建的海南博物馆,1990年海南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海南省博物馆”,1996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挂牌成立,两者合署办公。因为当时海南刚建省,百废待兴,政府资金不足,筹建中的博物馆迟迟没有开工。
2008年11月15日开馆的海南省博物馆是海南省唯一的综合类现代化博物馆,位于海口市国兴大道68号,省文化公园东部,是我省重点文化基础设施。省博物馆工程占地面积60余亩,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主要包括陈列展厅、文物库房、技术用房、服务设施、办公用房。正在规划设计的二期工程建设面积约7000平方米, 将依托“华光礁I号”沉船的保护修复及沉船中出水的近万件瓷器,重点展示与南海历史、海上丝路、地缘政治和海洋生物矿产资源等方面有关的文物和标本。
馆内设有基本陈列4个,《海南馆藏文物陈列》、《海南历史陈列》、《海南少数民族陈列》及《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对海南的历史、少数民族文化、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遗存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目前已有馆藏文物2万多件。通过琳琅满目的文物、形象逼真的布景及多媒体手段的展示,观众可以全方位、多层次、身临其境地了解和感受海南独特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氛围。
馆内还先后举办了《开拓二十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成就展)》、《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风采》、《亚洲艺术水彩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国家宝藏展》、《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高新科技成果展》等近20场专题展览,共接待观众80余万人次,特别是先后成功接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等多位中央领导同志、以及来自12个国家地区的重要外宾共计130人次,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使海南省博物馆成为省会海口、乃至全省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众多省内外旅游者、包括外宾纷至沓来,为海南省旅游岛的建设做出了独特贡献。
近年来,我馆各部门的业务骨干对我省的文物资源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
由馆长丘刚同志担任主编的《海南历史文化大系 文博卷》已于2008年4月正式出版,该卷汇集了大学著名教授、文博研究学者及我馆多位业务骨干,向读者展现了海南古遗址、海南古建筑、海南古墓葬、海南古陶瓷、海南古村落等文物考古的各个领域。此外,我馆拟编辑出版《中国文物地图集 海南分册》、《西沙群岛文物普查报告》等;个人学术专著有:《三亚落笔洞》、《古书画仿制研究》等;参与编写《中国黎族传统文化》、《中国黎族》、《海南民族风情》、《黎族传统织锦》等;发表考古发掘报告、论文及黎族传统文化研究文章等数十篇。这些学术活动的开展为研究海南省的历史、文物、民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出了贡献。
海南省博物馆的建成开馆,不仅是我省重要的社会文明标志,对建设国际旅游岛和促进我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必将对全面推动我省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篇三:博物馆参观心得体会
5月25日晚8点半,全年级200多人在图书馆门前集合。每个人都是大包小包,还有很多提了箱子。这次去广州的只有三十多人,去西安的竟有浩浩荡荡有一百五十几人之多。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去广州的同学先上了车,我们互相道别。在通往火车站的路上,校车里也是一片欢声笑语。
坐上T2,我们几乎占了两节车厢,感觉很亲切。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去北方,又是去西安这座古城,心里的新鲜感就别提了。虽说我们上车时已是晚上10点多,我丝毫没有倦意。同学们都在讨论西安的景点和美食,也都没有睡觉的意思。车厢里的其他人都向我们这帮学生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到了下半夜,我在对西安的美好期盼中进入了梦乡。
26 日中午,我们到达了中转站——郑州。经过几小时的修整,我们再次上路。这次是慢车,又没有空调,坐在车里感觉不是很舒服。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心情。向车窗外望去,大片的麦田丰收在望。进入陕西境内,只在小学课本上看过的窑洞让我大开眼界。不远处的夕阳把天空印染得格外美丽。夜幕渐渐降临,远处的灯光时不时引发车厢内的欢呼和掌声。我们离西安越来越近了。
晚上九点半,我们的终点站——西安到了。走出火车站,高达的城墙引入眼帘,彩灯把城墙点缀得格外漂亮。紧接着,大家分批坐上通往临潼骊铁宾馆的汽车。死机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西安的美景。他的热情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了陕北人民的淳朴和好客。
在我们工作之前,兵马俑博物馆宣教部的王芸老师先给我们作了实习培训。她先教我们如何做人,让我们学会坚强,懂得珍惜缘分,更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多多学习。然后她给我们介绍了博物馆的相关知识。在培训最后提醒我们注意安全。
我们一共分成两组轮流工作,每个组工作一天休息一天,这样也有利于我们休息调整。我们此次在宣教部和票务部工作。完成规定任务之余,我们就可以找外国游客交谈,锻炼口语。万事开头难,我观察了很多外国游客,迟迟不敢上前。想了一会,我找上几个同学,人大力量大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话果然不假。我们几个终于鼓足勇气与一位年青人交谈起来。我们你问一句我问一句,交谈很融洽。在他的同伴到来之后,我们的谈话不得不结束了。开了个好头,以后的工作就水到渠成了。我们碰到了各个国家的游客,都聊得很愉快。
通过交谈,我发现了外国游客的很多共性。首先,他们很热情。只要我们和他们打招呼,他们都会笑容满面地回应。他们还都会说一两句中文,如“你好”、“谢谢”,就像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说“Hello”、“Thank you”一样。其次,来到这里的外国游客都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有些外国游客掌握的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甚至比很多中国人都多。还有很重要地一点,他们都会夸奖我们英语说得好。尽管他们只是出于礼貌,我们还是很开心。这也让我们增强了自信心。
宣教部的工作是做调查问卷,这项工作需要很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我们需要找准调查对象,通过察言观色知道说采访之人是否愿意接受调查,能否提出建设性意见。票务部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机械,但是需要良好的工作态度。我们边检票边说“欢迎光临”或“Have a nice day”,脸上还要保持微笑。时间一长,脸部肌肉都有些僵硬。总的来说,我们的工作很轻松,但要做好还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我们做的调查表中,游客们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游客们的建议涉及了博物馆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希望这些建议可以对博物馆的建设有帮助,让兵马俑博物馆永葆生机!
这次的实习机会是十分难得的。正如王老师说的,全国只有我们这群学生有机会来兵马俑实习。兵马俑是世界闻名的博物馆,我们应该珍惜机会,好好学习。通过实习,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可以用以下几点概括:
1.改变了对英语的认识。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工具,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人沟通。经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英语不是多背几个单词,多学几个语法,多做几道题目就能学好的。它是交流的桥梁,只有通过与人交流才能发挥其作用。学以致用,也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提高。今后我要抓住任何机会锻炼口语,争取更大的提高。
2.增强与人交流的能力。怎样开始一段谈话也许很容易,但如何继续谈话就是一门艺术了。拿我自己来说,我碰到了一群江苏老乡,很容易打开了话匣。我请他们作了几分调查表,寒暄了几句之后,我发觉无法继续和他们交谈了。不知说什么,我只能低头做问卷总结。直到他们要走,我才和他们说了句“再见”。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今后要多多学习如何与人交流。在后来与人谈话中,我注意多谈一些他们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很好地继续了我们的谈话。
3.提高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遇到了一位法国女孩,她的英文不是很好,说着说着就会冒出一句法语。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试着揣摩她的意思,并用英语向她证实。这样一来,我们的谈话进行得很顺利。
4.开阔了眼界。西安不愧为十三朝古都,拥有无数景点: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传说中杨贵妃的沐浴场所华清池、巧夺天工的大唐芙蓉园、历史悠久的钟鼓楼、号称天下第一险的西岳华山……这些景点让我们流连忘返。除了这些文化景点,西安还有着现代的一面。在比较繁华的街上,世界名牌比比皆是,有些在长沙都是没有的。此外,我还慕名去西安交大和西北工大参观了一番,认识到了差距,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西安交大与中南相比,文化底蕴更浓。这一方面是由于我校历史不长,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何增强我校的文化底蕴?这是我们作为中南学子要认真思考的。我们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自身修养,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提高自己,打造中南学子的新形象!
篇四:参观航空博物馆心得体会
5月3日,我院开展了“践行核心价值勇担青年责任”主题活动,组织青年干警前往中国航空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学习。一路上,我想大家都是和我一样:带着一份沉重,怀着一份忐忑,揣着敬重,来到了这一神秘的地方。
上午九时许,我们赶到目的地,首先参观了运输机、直升机、特种飞机、伟人座机、轰炸机和高炮等系列展区。通过参观,大家加深了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的了解,强化了国防意识,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接着,在航天碑刻前,面对鲜红的团旗,进行了集体宣誓,重温了入团誓词。
这次参观加深了我对中国航空历史的了解,我要用航空精神筑牢“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根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知与行的关系。青年检察干警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用科学的理论和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青年检察干警要注重把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知行合一。要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注重检察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把大胆创新的勇气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紧密地结合起来,致力于研究检察工作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的开展检察工作,把学习的成果体现到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实际工作中,体现到推进昌平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创先进位上。
二、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奉献是一种境界,在检察机关奉献是一种常态。为事业、为他人我们常常要付出比其他社会成员更多的责任、爱心和义务。因为为公平正义奋斗的事业是崇高的,选择了崇高就选择了奉献,检察机关是行使国家法律监督权的机关,工作在这个机关内的人都掌握而不是拥有一定的国家权力,权力是人民的,我们不过是代表他们在行使而已,权力的不正当使用可以带来利益,如果以索取心态,用手中的权力去换取利益,就不仅仅是对权力宗旨的背离,而且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为社会主义法治而奉献”,不仅仅是口号,是理念,需要我们为之付出汗水、心智,甚至热血。我们的付出换回的不仅是薪酬,还有公信和崇高,这其实是我们最希望得到的回报。
三、组织需要与个人理想的关系。青年检察干警要在服从组织需要中实现个人价值。牢固树立“以检察事业为上、以长远利益为重”的思想,使个人的志向服务、服从于检察事业的需要,与检察事业共成长,充分发挥自身的专长、优势和聪明才智,出色地做好每一份工作。要把组织上的工作安排,当作是多岗位锻炼自己的机会,去努力实践提高;当作是对自己党性修养的考验,去正确对待和把握,尤其是当个人志愿与检察事业需要发生矛盾时,要有舍小我,顾大局的气魄,勇于牺牲自己的个人喜好,以宽广的胸怀,超然的态度,服从组织的安排,扎扎实实把本职工作做好,以检察事业的成功赢得理解和尊重,实现人生的价值。
四、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的关系。远大的目标是一个人不断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作为青年检察干警应该确立自己崇高的人生追求目标,否则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但能否正确把握目标和现实的关系,既是一个青年检察干警成长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青年检察干警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青年检察干警既要确立宏伟的人生目标,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去追求,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陷于“空想主义”而无所作为。要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干一行成就一行。要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是对自己一次难得的砺练,一次难得的机遇,一次人生的积累,要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履职尽责,从现在做起,从具体的工作做起,用勤奋和智慧筑起通往理想的康庄大道。
作为检察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我会进一步加强学习,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在成长中完善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检察官。
篇五:交流:参观博物馆的一点心得体会
1,
有朋友在MSN上笑:邹老师真勤奋哦,阳光明媚的大周末还在上网伏笔耕耘啊?
我倒诚实: 没写东西,呵呵,在看别人写的,检查一下自己的不足……
人家继续:那还是勤奋……
哈哈,其实,阳光明媚的大周末俺既懊恼自己没有早点起来出去去什么博物馆看看,也没什么想法可以写得出来的,只好在网上看别人的博客。
主要是看别人写去博物馆的观感。一般人其实很少去博物馆的。只要去各种博物馆看看就知道了,各类博物馆一般都是没啥人去,显得冷冷清清的。
去过的人,一般都是会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把去看的过程写出来。我看着颇得教训和启发:有些博物馆,看别人的叙述之后,我其实就不太想去的了,有些则更加有兴趣;还有的也太不正规的了,比如人家遇到了找钱给假钞什么的,我要去的话,就得小心了,事先准备好零钱;还有的朋友照片照得比我的好,我也研究一下是相机问题,还是角度问题,或者怎么样补救光线的不足?还有,大家去的都是一个博物馆,但看到的东西,很多的观感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那些我没有看到想到,怎么样使自己的目光和思维得以改进?想法很多,看得多,得到的也多,这里大致总结一下:
2,
要解决“为了看什么而去博物馆”、“去哪些博物馆”、“在博物馆怎么看”、“看完之后如何变成有用的知识”这些问题之后,博物馆才真正实现了其社会价值。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点一滴去做,需要长期努力,还需要回顾和检讨改进。
北京168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点缀着大大小小140多家博物馆。一百多家博物馆,市外的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市内的闹中取静,不失幽雅。天气适宜的周末,参观博物馆既能学知识,又能活动活动玩得开心。
博物馆参观窍门是:安排好时间和路线,博物馆一般闭馆较早,要想一天多去几个,最好早点起,早出门,并安排好行程;还有就是提前往想去的馆点打个电话,落实一下是不是开馆,有些博物馆正在装修改造中,如果贸然前往可能扑空,还有就是关注当天的天气和调整好自己的体能了,呵呵。
再有,一定要安排好行车路线,能节省不少时间和体力!还有要了解博物馆大概有多大,根据自己的兴趣等判断大概要花多长时间,附近有没有其他博物馆,回来什么路线,中午到哪里吃饭等等。
最后,出发的时候别忘了换一双舒服的鞋子,女性朋友最好穿平底鞋。北京很多博物院的各个展馆比较大,要细致地观看一遍,可能要花费好几个小时,小心别让自己的脚受委屈。还有,衣服要可以穿脱的,因为很难讲那个博物馆的温度会怎么样,有的过热,有些很冷,我都遇到过。
3,
博物馆不同于公园:博物馆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很多,如果把参观博物馆等同于逛公园,那就错了。逛公园,为的是单纯的欣赏风景,娱乐放松身心,那走马观花地玩是最主要目的。博物馆参观就不同了,它是以一定的展览主题为背景,通过观看和接触展品,对某一个领域的知识作一定的了解,进而扩大视野增加个人的文化素养。参观博物馆是一种知识的熏陶和观察自然与社会的一种方式,通过这个窗口渗透进历史、人文、科学知识的源源活水,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还得有点认真的态度才行。否则,走马观花的看,您的参观只是为博物馆增加人气,买票参观的话只是为GDP的增长做贡献,自己的收获不大。
参观博物馆要想有更大的收获,参观前最好做一些相关的知识准备。有些展出可能是我们从来不知道的,会有些深奥枯燥,最好提前查阅一下相关的知识。最好参观时能将知识和展品实物相结合,最重要的是激发兴趣,调动眼睛去观察,耳朵去听(最好能找讲解员讲解或者租用自助导览设备),主动地思索问题。目前北京地区许多博物馆已焕然一新,早已是散发无穷魅力融声、光、电、多媒体和互动体验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体的现代化馆点,好多博物馆提供动手区域(DIY)如果可以也多争取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4,
了解博物馆的功能和价值,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学习,进行知识的深化,要有一定的物质准备,比如水,比如笔记本和笔,比如相机,带了这些最好存包之后再入馆参观。因为博物馆的每件展品都有其丰富的内涵,认真看完整座博物馆的展品需要大量时间,因此携带包、袋就需要花费相当的体力。
留意博物馆内的提示牌,非动手区的展品不能动手摸,万一摸坏了俺们陪不起。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本厚重的教科书,仅靠一两个小时的自行参观,很难有真正的收获,而通过倾听讲解员的讲解,边听边看,参观效果会更好。最好能听讲解员讲解、跟着讲解员一起走,听他们的讲解会让你受益匪浅。
当然听他们解说之前后,自己也可以一个人安静地浏览一遍,因为解说不会每个展品都解释的,很多他们会省略,那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展品可以随意看个够。然而最惬意的应该是跟解说互动,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求教和讨论。
语音导览器,看情况吧,如果自己看不懂,就要去租的,一般都是租用一次20元左右。
5,
参观中带着相机、笔记本等可能更好,因为这样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拍摄或记录下来。现在很多博物馆不仅允许参观者携带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