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普法修德心得2000字

时间: 06-13 栏目:心得体会

1普法修德心得体会

我区的普法教育通过多年的努力,基本产生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普法教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们开展的普法教育就很难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形势,因而在实施普法教育中就出现了对一些重点对象抓而不紧、对工作难点缺少办法和对盲点部位教育不到位等薄弱环节。如何搞好第六个五年普法教育,我认为:应当把工作重心放在突破重点、难点和盲点等薄弱环节上,通过攻克薄弱环节来提升“六五”普法教育的质量。“五五”普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约着普法教育的质量。

一是领导干部学法抓而不紧。领导干部是社会管理的决策者。他们的法律素质和学法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和一个单位的学法热度,关系到所属部门的法治化建设水平。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存在着重经济工作轻普法教育、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基层普法轻自身学法的问题。会上要求多,会下落实少,对下要求多,对己要求少的现象较为普遍。由于一些领导干部对普法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一些地区的普法教育发展不平衡。

二是青少年法制教育质量不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应该说,我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较为重视,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构建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组织网络体系,确保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规范运作。但是在工作运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诸如讲课内容缺乏针对性,且讲课形式单一,简单枯燥,导致普法教育没有切实发挥好应有的作用。由于青少年法制教育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一些学校和学生学法的主动性。

三是中小私营企业法制教育存在盲点。由于这部分企业范围较小且分布面广,一些业主本身素质不高和急于发展经济的心理,因而对自身的法律学习和对员工的法制教育难以落实,劳动合同纠纷、劳资纠纷、非法用工等问题时有发生。又缺乏对中小私营企业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工作难以渗透,以致普法教育在中小私营企业中存在盲点。

四是农村法制教育工作还不到位。多年来,我区一直将农民的普法作为重点来全力推进。特别是以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开展“综合示范村”以及“法律明白人”创建活动为契机,使普法教育在农村得到了有效推进。但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基本公共工程薄弱,地区发展不平衡,加上普法骨干紧缺和政府投入不够等因素,使普法工作很难落实到位。

“六五”普法要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理念。从“一五”普法的启动到“五五”普法的验收,我们已经在普法的道路上摸爬打滚了20年,每年都在普法,每年都在总结,每年都在讲创新。但事实上,在实践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在千篇一律,而很多工作确实是日常性的,具有重复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掘亮点,根据所处的环境对日常工作进行变通,这样,我们的普法才能连续创新和提高。要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促进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深入基层去调查和了解,从而知道群众最需要的什么。要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把为群众服务贯穿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全过程,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

创新载体。在认真总结经验、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探索新途径,丰富新载体,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在过去的经验里,我们充分借助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起到了主动的作用。但是,这些方法毕竟也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还有一些群众并不识字,没办法通过这些途径来了解法律。这就要求我们应当通过开展法律宣传进乡村和法律资料送到家,法律条文讲到家的活动,使广大农民朋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律熏陶。我们可以把临时性的活动变成固定的常态的活动,并将活动的时间和内容提前告知百姓,这样普法的面会更广,质也会更高。要采取部门联动的普法形式,各单位各领域所负责的领域不同,也对所辖领域的法律更加了解,在普法过程中有先天的优势。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形成一种由被动的法律宣传变成百姓主动学习法律的认识,从而营造一种浓厚的法治氛围。

创新机制。司法所是司法系统的基层组织机构,也是承担基层普法的主力军。但是,在过去的经验里,面临着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经验不足软实力的欠缺和司法所设备不全硬实力不足的问题。

一要建立培训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普法工作者进行培训,同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的宣传能力水平,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效果。

二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随着法制宣传工作的不断深入,基于法治方法上连续创新的要求,要从根本上解决普法经费紧张的问题,保障基层普法办基本的普法辅助设备,保证基层普法工作者在开展活动中有适当的经费去尝试现代的普法手段,从而保障普法教育活动正常开展,以提高普法的工作效率。当然,同时也要配套以监督机制,保障所有的经费都用到普法工作当中来。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全民普法活动,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也需要全民的共同参与。

2《修德与守法》心得

一、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

1、让自己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首要前提。面对我校的学生,我们都必然要面对很多难题和困惑,如果我们经常抱怨,时间久了自己的心情会很糟糕,心态也会不好,而且问题像是故意和我们作对一样越来越多。我觉得,工作占去了我们生命中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作为一个新时代青年、一名新时代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在工作中寻找乐趣,感受工作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如果工作不快乐,生活也许无法幸福。如果,我们总是消极的抱怨,工作给我们带来的根本就是无尽头的痛苦和烦恼。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智商是最高的,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也是最强的(当然,身体状况也好)。而且,人在快乐的时候也是最漂亮的、我们应该调整好心态,做个有朝气、有活力、快乐的教育者,用我们自己火热的激情和对工作积极进取的劲头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向上。快乐的老师容易被学生接受、容易和学生相处的很好,只有保持快乐的情绪,我们才会让自己变得更有智慧,做个有智慧的班主任我们才具备了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前提,我们才能够从工作中享受快乐,学生才能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幸福,学生才会愿意接受教育,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而我们只要用我们的智慧我们就可以实现真正的教育。有教育专家说过“教育的美丽不在于你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多少学生,而在于学生在这所学校里内心情感的愉悦程度”,而我们是能带给学生愉悦最多的人,当我们给学生带来快乐的时候,我们自己也是快乐的。

上海市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王晓岚老师在她20XX年走下讲台时,有一个最深刻的体会“做老师一定要做班主任,作班主任是‘苦中有乐,乐在苦中’”。(记得我最后的带班经历里,我最享受的是每个周五晚上学生走时的一声声“费老师再见!”,虽然每次考完试都很晚了,可是我为了一声声的“费老师再见!”感觉那是非常幸福、快乐的时候,后来,组里安排我每次巡视,我还为此感到失落呢。)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心理老师),可以单独开展,也可以和心理老师配合开展。社会大环境的变革、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文化的发展、独生子女增加、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承受着心理压力,而学生还不完全甚至不具备承受这些压力的能力。经常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点。

3、开展德育活动课,最理想的德育是无痕德育,让学生在设置的情景中经历情感体验,价值观的体验,实现学生的自主教育(德育活动课从准备到开展活动,整个全程都是对学生的教育,所以德育活动课的目标和内容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真实,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R22;R22;)。通过开展德育活动课,让教育效果占主导地位,使我们从琐碎的管理中脱身,真正的教育工作是“育为首、管为辅”。K12教育空间-miN0JKU

4、有效地解决问题,班主任每天会遇到很多问题,有序、有效地解决问题是班主任能力的具体体现。面对诸多问题时,要知道轻重缓急(如学生之间的矛盾处理)。

5、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应该学习必要的班主任工作知识、他人经验,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展德育活动课的知识,还有教育法规等。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指导实践工作,并且有助于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智慧和实效。

二、善待学生我们要热爱学生、善待学生、用宽容的心对学生。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爱不等于教育,但没有爱,肯定没有真正的教育(用心体会一下“教育”这个词吧!教书和育人及更多的内涵够包括在这个词汇中了)。若要拥有真正的教育就要先学会爱学生,用真心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细节(学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学生才会从我们的爱开始学会爱别人(有时候我们只看到了学生不懂得爱,不懂得关心,我们是不是要反思一下,我们有没有用我们的行动教给过他们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工作是教书育人,教书对象是学生,我们不但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教学生做人的原则。通过教书育人是师德修养的核心的学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当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加强教学法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

而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的所作所为,恰恰违背了“为人师表”。其言行不分场合、不分对象。

师德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因为爱岗敬业是对一切职业的共同要求,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它是师德的基础。教书育人是对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专业要求,它是教师工作的具体内容,师德所引发的效果如何,必须由此而体现,所以它是师德的载体。为人师表是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所承担的职责具有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比一般职业道德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人格、品行所具有的感召力,在此得到充分表现,故而它是师德的支柱。

学习教书育人是师德修养的核心后,我觉得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其次要教书育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问题的解惑者,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会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学生体现在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教育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好好学习,以便将来报效国家,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普法、修德、守法心得

在学习了校园网上设立的学法律、学德育、学校纪、学文明专题,链接法律、德育与校纪主要知识条文等内容后,我深刻的体会到守法、修德、守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应该铭记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法治、爱国、诚信、友善等内容;做到知法守法懂法;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宿舍安全管理制度等。首先,我们要了解,法是什么?《说文解字》中讲,法的本意“从水”,表示法律公平如水。现代概念则认为,“法”是国家意志和社会公意相结合的产物。纯粹法学派创始人凯尔森讲:“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的秩序”。的确,有了法律,社会才有公平和秩序,否则,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极度混乱的世界里!

有人说,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法律。的确,法律和我们每个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从个人到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到企业的生产运营、国家的政治经济,都离不开法律。法律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它给遵守者带来诸多的“不便”,但从长远和整体的角度来讲,却给整个社会包括遵守者本人带来毋庸置疑的益处。正如交通公益广告中说的那样:“没有红灯的制约,便没有绿灯的畅通。”法律是生活的百科全书,它告诉我们处事之方、待人接物之法、安全立命之道。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正常的运行。

也许有些人对此会不以为然,认为人应该拥有自由,而自由是由自己来决定的。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一个有规则、有规矩的社会中生活,你能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这样的自由吗?当然不能!做为一个社会人,你不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因为在这个社会里,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我们所拥有的自由是在法律约束下的自由,如果没有法律,或者不遵守法律,那么我们也不会拥有自由。法律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离不开它的束缚。有了法律,社会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则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混乱的世界,想象一下就知道那是一件多么可怕和痛苦的事情啊!我认为,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唯有知法才能守法,唯有让守法成为一种习惯,社会才能更和谐!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守法的典范。有一次,总理去开会,在路上,司机违反了交通规则,交警批评司机却耽误了总理开会的时间。同车的干部想和交警交涉,总理严厉制止说:“这怎么行?交通规则是政府颁布的,政府总理应该带头遵守。总理不遵守,就是带头破坏制度”。直到交警放行,总理一行才离开。守法必先严于律己,这是一种行为操守,更是一种道德修养。

犹如我们应该把守法成为一种习惯,对于校规校纪,我们应该保持同样的态度。人们常说,“大学就是一个缩小版的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校规校纪就是我们的“法律”,当我们做出违规行为,同样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其次,是关于德育方面我的理解。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文明之邦”、“礼仪之都”的美誉。荀子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生活的根基,良好的纪律是我们学习的保障。这对个人来说,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秩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文明礼仪之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知识重要,修身更重要,当然健康也是不容忽视的。

修德为立命之本,知识乃养身之资,身体是创业之基。

三者缺一不可,皆有所憾。所谓“三好学生”,便是如此。假若不能兼得,只能取一,当先取“德”,修德为要,岂不见三好学生奖状上以“德”居首吗?无此立命之本,纵才高八斗,亦是枉然。更甚者,祸国殃民。因此,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是先修养道德作为首要任务,这就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然,练武者可杀人;学医者亦可杀人;当官,从事影视及其它行业的皆可祸害国家与百姓。反之,便可利益众生。故尔,德为立命之本,其它都为次。

通过这次的“普法修德守纪”教育我充分认识到修德守法守纪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责任和义务为此作出努力。为此,我愿作出郑重承诺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自主学习,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做到有事请假,严格履行请假手续;

第二,教室是学习的环境,教室内不玩手机,不看与学习无关的课外书,不听MP3,不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不做其他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

第三,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服从任课教师的管理,不得顶撞老师;第四,专心学习,建立良好正常的同学关系,学会自我管理;

第五,尊重并听从班委的管理;

第六,继续学习法律知识,加强法律意识。

同学们,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向往崇高,崇尚美德,是我们的愿望;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是我们的职责。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做一个守法、守纪律、讲文明的大学生,无负于未来,无负于这教育我们的美丽的校园。

为你推荐
2017-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