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糕作文
1香甜的酸枣糕
我家对面的小河旁边,有一棵酸枣树,因为有丰富的养料,充足的阳光,所以长得枝繁叶茂。我们对这棵树有着浓浓的爱意,因为在炙热的夏天,它不但不畏惧毒辣的阳光,反而长得更加茂盛,为我们撑开一片绿荫。很快,它有了自己的“子女”——酸枣,一个个挂在高高的枝头,像一个个绿娃娃,风姑娘一到,它就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展示自己优雅的身姿。
秋天来了,秋姑娘给许多善良、天真,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孩子”穿上了金黄色的新衣,其中就有酸枣果,它们记住了秋姑娘的教诲,要继续为人类做贡献:有的落在地上,等待着小朋友去捡;有的在枝头露出金黄色的笑脸,等待着人们去摘;有的悄悄躲在树叶下说:“小朋友,快来找我呀,我就在你旁边呀!”这时,你会忍不住地摘下一个来尝一尝,轻轻咬一口,就露出了鲜黄鲜黄的果肉,让人直流口水,酸溜溜甜滋滋的。酸枣果虽然很好吃,但却比不上酸酸甜甜的酸枣糕。
酸枣糕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做法简单。先把酸枣放入水中煮开,煮到用手轻轻一捏,感觉松软了,就可以出锅。接下来就是去皮,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趁热,不然凉了,果肉粘在皮上,就很麻烦了。去皮后,就要开始取出里面的核了,取核不需要一个一个的弄,而是把去皮的果肉装在一个大盆里,用手来回搅动,里面的“小淘气”——果核就会自动出来了,是不是很有意思呢。用这种方法一大锅的酸枣很快就肉、核分离了。最后在去核的果肉里加入白糖、桂花,搅拌均匀,再把它均匀地铺着簸箕上,放到阳光下晒上几天,再切成一块块菱形的小片,浦城的特产——美味的酸枣糕就制作成功了。
拿起一块看看,哇!酸枣糕在阳光下显得更加晶莹剔透,金光闪闪,像一只带着满身金粉的蝴蝶。咬上一口,酸中带甜,甜中带香,越嚼越觉得美。告诉你,酸枣含有丰富的果胶、维生素C、氨基酸、葡萄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制成的酸枣糕不仅果味浓郁,嫩糯细腻,酸甜可口,营养丰富,还可以治感冒,有止咳化痰之功效呢!家乡人外出打工,走亲访友都爱带上几包。
嘴馋了吧,欢迎到我们浦城来做客,我一定请你吃个够。
2说起家乡的酸枣糕
过了七月半乡下便是做酸枣糕的时候,每年到了这个时节,家家户户都为做酸枣糕忙不赢。这时候你若走村串户,请你吃的便是这各家风味都不同的酸枣糕,酸酸的、甜甜的、辣辣的,但味道都是那样的好。说起家乡的酸枣糕,或许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宁乡特产了,在下宁乡的东湖塘、花明楼、道林等地尤为著名。酸枣糕不仅好吃而且还有生津止渴、提神健胃、增进食欲之功效呢!
这酸枣糕吃起来好吃,做起来却颇辛苦烦杂。制作的程序有煮、拌、晒、蒸四道。看准了天气,先一天妈妈们彪叫最好玩的少年顽童用竹篙从酸枣树上打下黄黄的、青青的酸枣,然后煮熟,挤出核子,与剁好的藠头、煮烂的南瓜糯米粥以及紫苏叶搅拌在一起,再撒些糖、盐和那红红的辣椒。在盆子里放上一晚,第二天一黑早便将它敷平在铺有芭蕉叶或薄膜的门板上,一张又一张,然后还洒上些甘草粉。这样如果太阳好的话到晚上便可以吃的。不过这吃起来还硬结了点,于是又将剪好成一片片的酸枣糕闷在锅里蒸一下,这时味道才真正的柔和细软,酸辣可口,那模样也是黑里透红,配上那几点红红的辣椒,便真的是:万黑从中红几点,人间美味不闲多!想起来腮帮鼓胀,垂涎三尺。哪家哪户有亲朋戚友在外地,总不忘寄上几大张,“久在异乡为异客”的亲人吃着这家乡的特产,更激起了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对亲情的切切眷恋。
问起那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家,这酸枣糕么子时候做起,老人家扳起手指头说,早的很呢!历史可久啦!不过以前只有那些地主、殷实人家才有条件做着吃,穷苦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哪还能做这些东西吃。妈妈告诉我乡下真正兴起做这东西还是你们小的时候80年代。
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久在深闺人未识的酸枣糕终于羞答答的揭开自己的面纱,从花明楼旅游区的店铺,直到繁华的县城街头都可见到它独特的风采。让那些远道而来的游客对宁乡又有了更身的了解,除了诞生了一位伟人外,还产有这吃了还想吃,吃了还要兜着吃的酸枣糕!
3学做酸枣糕
我的家乡在宁乡的一个小村,那里非常盛行宁乡一大特产——酸枣糕,说是酸枣其实一点不酸,只是枣酸。我们这的酸枣可别有一番风味,有的人把它做成动物形状,有的人做成交通工具形状,非常精致。
我家院前有一颗酸枣树,每次望见酸枣树和眼前院里晾晒的酸枣糕,好奇心就驱使我想摸清它的做法,在我的苦苦哀求之下,奶奶终于答应教我做酸枣糕了。
奶奶先叫我打点枣子下来,我拿着一跟长竿用力一挥,桂圆大小的枣子向下雨一样落了下来,就连无辜的枣叶也沸沸扬扬落了下来。奶奶一本正经的说先要把枣子放在锅里煮,然后又说这枣煮久了就不好剥皮了,所以稍煮一下就行了。
然后就要剥皮,把脱掉外衣的枣放在桶子里,奶奶一下就剥完了。我慢吞吞的剥了半天。慢就算了,在我剥皮时,连肉也不放过,本来一个胖小子,被我一剥就减肥了。
剥完皮后,奶奶拿来两根筷子,然后又语重心长的说:接下来,这里就是最难的地方了,先把剥好的酸枣放到碗里然后使劲搅拌酸枣把它们的‘骨头---核挑出来才行。”话音刚落,奶奶手握筷子,飞快搅了起来,一边搅一边把骨头给挑了出来。我也二话不说也搅了起来,奶奶搅得均匀而快速,我却乱搅一通,枣泥像子弹一样向我射来,我一手遮脸一手则拿着筷子在碗里猛戳。一番激战后,奶奶的垃圾桶里全是枣核,我的垃圾桶里却全是枣肉。奶奶一见我狼狈的样子哈哈只笑,我却在旁边沾沾自喜。
接下来是放糖去酸味。奶奶又告诉我这放糖也是有技巧的,放多了太甜,放少了酸味就没有根除,要根据枣泥的多少放适量的糖。我便拿起勺子伸手就是一大勺,奶奶顿时就急了,连忙用勺子把表面的糖挖掉,我一见奶奶那手脚慌乱的动作便在一旁哈哈大笑,奶奶对着我翻白眼,我连忙停止了大笑。
终于等到我们姜家秘方出场的时刻了。只见奶奶拿出一碗红姜,然后又要我去邻居家借点桂花来。农历七八月正是桂花飘香时,栩栩如生的桂花在空中翩翩起舞真是美丽至极。借来了桂花后就和姜一起放在枣泥里搅。我也帮着奶奶搅拌,奶奶是从外面往里面搅拌,而我就是用手去抓,奶奶一看,瞄准我的手就打下来,我本能的缩了回去。奶奶又严肃的说:“用筷子搅。”我只好无奈的拿起筷子搅了起来。做完以上工序就只剩最后一步啦,奶奶让我拿着装枣泥的碗往板上一摊开再铺平,再就是给它盖上一层被子——一层薄膜。在晾晒期间我还要提防小虫小鸟也来尝鲜,为了美味的酸枣糕我豁出去了。那满天飞舞的桂花好像在为我庆贺,阳光穿过枣树射在酸枣糕上形成了一丝微笑。
等到酸枣糕能吃的那天了,我迫不及待地尝上一小块,甜滋滋酸溜溜的感觉让我难忘,好像童年的味道……
4酸酸甜甜好滋味——家乡的特产:酸枣 酸枣糕
我的家乡位于海西经济区、福建的北大门——浦城。走出家门,转个弯,一棵枝繁叶茂的酸枣树就映入你的眼帘。这是棵近50年的老树了,粗壮的枝干,尖而硬的刺,小小的密密的叶片,在阳光下无不显示出勃勃的生机。
每当秋末,这颗酸枣树上就挂满了一个个小小的黄灯笼。饱满的果实闪耀着诱人的光泽。一阵秋风拂过,枝叶沙沙,熟透的酸枣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从枝干上纷纷坠下。可是等待酸枣自然成熟是多么熬人的事啊!馋嘴的孩子们常常经不住眼巴巴的等待,在酸枣还是青中带黄,甚至一身青绿色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拿来长竹竿,敲起树上的酸枣来。你知道吗?打酸枣可是件有趣的活儿呢!我就最喜欢打酸枣了。在收获酸枣的日子里,每次从大人手上抢过竹竿,屏息往酸枣最密集的地方敲去的时候,我周围的大人小孩总是叫着笑着四处逃散,动作夸张常常惹人发笑。我也是敲一下就立刻抱着脑袋东逃西窜,嘴里却“哎呦哎呦”不停,这可不是在叫着玩哦,是被一颗两颗冒失的酸枣击中了。要知道沉甸甸的酸枣掉下来就和下冰雹一样,满头满脸的砸过来,指不定让人满头包呢!
村里的人们挎着篮子各自捡些酸枣回家,有的生吃,但大部分都是准备做酸枣糕的。要知道酸枣糕在我们家乡这,由于它的酸酸甜甜好滋味,由于酸枣的养肝明目清心独特药效,酸枣糕已经变成了过年款待亲戚朋友和馈赠的佳品了。年年做年年吃,冷不丁一年没做,过年吃不到它,就会像过年没贴对联一样,大家都会觉得少了点什么的。
制作酸枣糕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首先,烧一锅水,等水煮开了把酸枣倒入锅中煮个五、六分钟后捞起来放在一个足够大的盆里;然后趁热把酸枣的果肉挤出来留在盆里,再把皮和果核挑出来。呵呵,其实酸枣皮也可以做酸枣糕,不过做出来的酸枣糕颜色有点黯淡,口感也不细腻,不过把皮晒干了可以烧火呢!接下来就是把果肉和白糖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均匀来,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想吃甜的就多放点糖,想吃酸点的原汁原味点的,白糖就洒少些。如果家里有桂花,还可以放点桂花进去搅拌,这样做出来的酸枣糕不仅带着桂花特有的清香,红红的桂花还点缀在米黄的酸枣糕中,别提有多诱人了。最后,就是把搅拌均匀的酸枣肉分成薄薄的很多份,可以做成你想要的图案晾在簸箕上,拿到烈日下晒个五六天,美味的酸枣糕这就算做成了。
朋友们,来我的家乡,和我一起采酸枣,做酸枣糕,跟我一起尽情品尝我家乡的特产——酸枣糕吧!你一定会爱上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