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我爱家乡的红枣作文

时间: 05-05 栏目:话题作文

1我爱家乡的红枣

我家在河北沧州,沧州最有名的就是“金丝小枣”。沧州出产的小枣和别处的味道大不一样。它圆溜溜红澄澄,晶莹剔透,且皮薄肉厚核小,味道甘美。因含糖量高的缘故,掰开能拉出金黄色的蜜丝,故得“金丝小枣”之名。

大家一定都看过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个“纪大烟袋”就是沧州人。他的《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余乡产枣,北以车运京师。”纪公爱吃家乡枣,据说桌前枣常备,随手就吃。老先生也不是白吃枣,光是“枣咏”就写了好几首:“八月剥枣时,檐房晒红皱,持此奉嘉宾,为物苦不厚。桂子不可食,馨香徒满袖。”

金丝小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人称“百果之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本草纲目》上说:“枣味甘性温……甘能补中,温能益气”,民间相传有“天天吃三枣,一辈子不见老”,“五谷加小枣,胜似灵芝草”之说。这些话虽然有点夸张,但说明了金丝小枣营养是多么丰富。

今年秋天我们英语学校组织同学们一起去沧县摘枣,枣树上的小枣像一串串红玛瑙,坠弯枝条,带来丰收的欢欣。我们边摘边吃,看起来一样的树,味道却各不同,有的甘甜,有的微酸,我捡着最红最大的尝,尝来尝去,兜子未满,胃口已提出抗议。导游告诉我们,小枣不是越大越好吃。那滴溜圆的、颜色红得发黑的、看起来脆生生的是最甜的。我其实最喜欢吃那种在树上熟得已经半蔫的,枣肉已经由绿变成略黄,甜得满口生香。看我们摘得慢,导游拿竿子开始打枣,地上铺上塑料布,竿子轻轻在树梢上一挑一颤,枣儿就纷纷坠落。让站在树下的我们享受了一场“落枣雨”。这可是我第一次在枣林打枣,觉得很有意思。

沧州金丝小枣,不仅好吃而且多产。在全国有很大的知名度,枣农们把小枣加工成蜜枣、脆枣、醉枣、枣茶、枣酒等受人欢迎的食品。不仅在国内销售,还出口到东南亚、韩国等二十多个国家。

沧州金丝小枣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可是小枣的品质不变,永远朴实无华甘甜如饴,像沧州人的热情质朴的性格。

2我爱家乡的红枣

我非常喜欢家乡的红枣,因为它脆脆的、甜甜的,很有滋味!

夏天,红枣就像那夏天的太阳,彤红彤红的,大都已经熟透了。我摘下一颗,张口就要放进嘴里,爷爷看见了,赶紧跑过来,“不能吃!”我愣住了:“红枣有什么不能吃?”我奇怪地问。“你不知道吧,没洗的红枣不能吃呀!”我突然醒过来了,我吵着爷爷赶快把红枣冲洗干净,我口水都流下来了。

“好、好,马上就来!”“爷爷快点!”

不一会儿,一盆水灵灵、红彤彤的枣子就新鲜出炉了。我迫不及待地跑上去,抓起一大把就往嘴里送,“呀,真甜!”我的声音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妹妹,妹妹和我一起抢红枣,因为红枣好吃得实在难以形容。

不信,你也来尝尝!

3我爱家乡的红枣

我的家乡盛产红枣,它皮薄、肉厚、味道甜。

春天下过一场雨,桃花、杏花都开了,小草露出土来呼吸新鲜空气,杨树、柳树都抽出了嫩芽,只有枣树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身上长出了许多花纹,就像老人的脸。

阳春三月,下过几场雨后,枣花开了,勤劳的小蜜蜂就会来采蜜。听大人们说枣花蜜的营养价值还很高呢!

秋天正是红枣收获的季节,那一串串的红枣挂在树上树上向刚出嫁的姑娘羞红了脸,又像一串串红红的灯笼。你可要记住哦,没成熟的枣可不能吃,等熟透了可好吃了,甜津津的。可以晾干了吃,也可以做成酒枣,储藏到冬天吃。

红枣是家乡人民的希望,它给家乡带来了财富。我爱家乡,但我更爱家乡的红枣。

4我爱家乡的红枣

“蓼泉的大米,沙河的梨,临泽的红枣有名气”这句俗语充满了人们对家乡特产的赞美和对红枣的钟爱。

农历三、四月间,春雨唤醒了枣树的叶芽。它们从褐色、多刺的枝条里钻了出来。无数个嫩绿的叶芽,好像一个个等待哺育的婴儿,静静地躺在枣树妈妈的怀里。

初夏,长得疯快的“婴儿”——叶芽长成了茁壮的“少年”——叶子。看那叶子椭圆形,绿得发光,绿得鲜亮。

在不知不觉中,枣树开花了。一夜之间,那星星般、淡黄色的枣花堆满了枝头,就像下了一场星星雨。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晶莹剔透的枣花还会眨眼呢。枣花散发出浓浓的鲜气,引来成千上万的蜜蜂,嗡嗡地奏起欢快的劳动曲。这时候,你来到枣园,花香会钻进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使你整个人浸泡在枣花的香味中,让你久久不愿离去。

没过多久,枣花凋谢了,结出一个个“小青豆”,那便是小枣。这些小枣长得非常慢。有些小孩总是嘴馋,说:“小枣啊,你快点熟吧!”

八月初,枣儿红了。枣树成了火树,成片的枣树变成了火海。你瞧,在绿叶中,胖胖的枣娃娃可调皮了,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风中打秋千,捉迷藏,玩得多开心,肚皮都笑疼了。

红枣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生吃,可以煮着吃,也可以晒干了吃,还可以入药呢。近几年来,枣乡的人民对红枣进行了深加工,制成了蜜枣、香心焦枣及系列饮料,“临泽太子枣”、“临泽公主枣”等枣产品已走向全国各地。枣乡人的生活也像红枣一样,一天比一天红火,一天比一天甜美。

5我爱家乡大红枣

我的家乡在陕北黄河岸边,是个依山傍水的村庄。那一泻千里的黄河,郁郁葱葱的枣林,构成了家乡独特的风貌。每逢收获季节,一颗颗大红枣就像一个个红灯笼,密密麻麻挂满枝头;河湾沟岔,到处红腾腾,甜丝丝。走进村庄,一排排新修的石窑上,挂满了枣排、枣串、枣囤子,家家户户院子里架着枣笆。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红枣的世界。

家乡的红枣,以它产量多、颗粒大、成色好、味道鲜等特点,给我们那偏僻的山区增色不少家乡的农民称之为一大“宝”。尤其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家乡的红枣又有了较高的经济价值。不少有经济头脑的农民,已将它加工成乌枣、酒枣、枣糕、枣酒等多种产品。我这个在枣堆里长大的骄子,有时也垂涎于甘美香醇的红枣产品。

深秋的一天,我收到了母亲捎给我的一包枣。打开一看,是一颗颗乌黑透红的乌枣,我知道叔父在家乡加工乌枣,想必是叔父让母亲品尝,母亲又转手捎予我了。我手捧着满含先辈深情的乌枣,热泪欲滴,仿佛又像儿时一样,偎依在母亲的怀里。

吃着这红枣,我品尝到了叔父的辛劳,又享受到了最伟大、最纯洁的母爱。

还是儿时,母亲常领着我去看人家娶媳妇。记得家乡不论谁家娶回新媳妇来,除了吃“儿女扁食”(即饺子)外,还有一个风俗:当夜深人静,看媳妇的人走了以后,男方的母亲将大把大把的黑油大红枣从门口扔进窑内,口中念念有词。这时,新郎和新娘抢着下炕拣枣。意思是说,母亲仍进来的是“送子枣”,谁拣得多谁好,双方吃了“早生贵子”。“枣”与“早”谐音,乡亲们用红枣,作为“美好”、“吉利”、“幸福”的象征,希望新郎新娘白头偕老。

红枣,给乡亲们带来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享受。它像淳朴善良的家乡人民一样,质朴无华,一点也不爱显示自己。可它带给人们的是欢乐、幸福……

我爱你——家乡的大红枣!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