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完美作文
1不必完美
成功,是每一个追求者向往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吸引下,人能够被激励、鞭策,能够奋发向上,向美好的目标前进。然而,如果脱离现实,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可望而不可及,那么,结果往往会使自己感到压抑、忧虑和失望。
在现实生活中,完美主义者要比那些非完美主义者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他们会因但心失败而内新充满焦虑和忧愁,不感冒险,患得患失。结果,他们并没有获得成功。
我所说的“完美主义者”是指哪些人群呢?它并不包括那些为美好的理想执著追求的人们。因为没有客观的目标与科学的态度,成功是难以实现的。完美主义者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为自己设定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强迫自己去实现。
四个字“不必完美”。
2不必太完美
完美,是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的,因为完美,代表这美好,无暇,不过,我觉得,人生,不必太完美。
每个生命都会有欠缺,不必作太多的比较,每一种生活都有其乐趣,不必完全统一。宽心地接受,并享受过程的美好,因为,我们尚能拥有生命。人生不必太圆满,有个缺口流向别人其实也是挺美的一件事。人不必拥有全部的东西。当苦难来临时我们会显得更加的从容不迫,能更坦然地体会到生命的缺口。当我们回首受伤过的伤口,痊愈的地方就长出新的思想来了。
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相:一个大脑袋上棕红色头发耷拉着。两个肩膀之间耸着一个大驼背,前面的鸡胸给予了平衡。从股至足,整个的下肢扭曲得奇形怪状,两腿之间只有膝盖那里才勉强接触,从正面看,恰似两把大镰刀,在刀把那里会合。宽大的脚,巨人的手。这样的不成形体却显露出难以言状的可怖体态:那是精力充沛、矫捷异常、勇气超人的混合,这是奇特的例外:公然违抗力与美皆来自和谐这一永恒法则。这简直是把打碎后重新胡乱拼凑成堆的巨人。(雨果《巴黎圣母院》)他的长相虽丑陋,可世间的一切都是被他尽收眼底,他的眼睛看到了常人看不到了的真谛,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和“俄国革命的镜子”。于是人们忘记了他的不完全美,将他在自己心中定义为“伟大的人”。
余秋雨先生在《赤壁突围》一文中写到: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就了苏轼。做不了一展经天纬地之才的政治家,“寂寂东坡一病翁”自叹同样令历史铭记了这个潇洒的男人。无法入仕得意,却在“乌台诗案”的暗淡下选择了赤壁。前后赤壁赋——永留文史。看这个潇洒的男人如何过着恣意的生活也镌写“不完美”的人生。
我最喜欢的一句广告词: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何必刻意去追求完美?又何必把人生的终极目标定义为完美?
等我们的东西还有很多、沿途的驿站还很美、生活开心就好,不是吗?
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完美,也不是每一种精彩都叫做完美。
但是,生命有自己的色彩就足够精彩,不是吗?
所以,人生不必太完美,这样的人生才会显得更加的精彩与独特。
3不必苛求完美
为等待一株泛青的麦穗而失掉所有成熟的金黄,这是最愚蠢的选择。
人生犹如麦地,正是一点残缺构成了人生的真实,而使拥有更显珍贵。所以,我们不必苛求完美。
不必苛求完美,因为人生本来就不可能有完美。
我们惊艳于他笔下的康桥柔波,他的衣袖一挥,俘获了天空中所有的云彩,然而,张幼仪却并未俘获他的心。他痴迷于“人间的四月天”,但与林徽因终究只能擦肩而过。再工于诗句的诗人面对现实,不也只好词穷吗?
再如鲁迅、季羡林、李清照,在他们人生那片金黄的麦地里,无不醒目地挺立着一株泛着青色的麦穗,而且这麦穗鲜艳夺目!麦芒刺在胸口,而夜莺岂能因此停止歌唱!鲁迅并未因此放弃在文坛的披荆斩棘;季羡林不完美的人生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代国学大师;李清照则为所有女性树立起坚强和自尊的丰碑。
不苛求完美,才能更好地拥有所有。
失去双臂的刘伟,惊觉到双脚的存在,而没有放弃弹奏和歌唱;失去孩子的张宝艳,更清楚希望的美好,帮他人苦苦寻觅。倘若他们一味缅怀那已不存在的双臂,那已杳无音讯的爱女,他们的人生必将失去更多!
无论是无法得到的,还是已然失去的,人生的残缺是一种常态,而珍惜拥有是最明智的选择。
不苛求完美,才会懂得欣赏人生的全部风景,才会拥有乐观豁达的胸怀。
当残酷的的战争欲置人于死地,当安定的生活成为奢望,毛泽东慨然发出“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呐喊;当在万众瞩目之下黯然离场,身后留下质疑和不解的目光,刘翔依然相信“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能打败我”。人生风景有晴有阴,有风有雨,欣赏风景的心情却始终如一,正是因为这份乐观豁达,这份心胸宽广!
一点残缺算什么,一次失败算什么,于是,毛泽东“敢教日月换新天”,“翔飞人”于“广运会”以王者之姿强势回归!
与其为整容丧命不如绽放自信的笑容,因为你本来就很美;
与其为高考失利痛苦不如选择继续上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与其抱怨生不逢时,不如展开双翼给自己一片天,因为逆境也是一笔财富。
只要你相信,不完美之中,依然有另一种完美。
麦子熟了,赶紧收割吧!
4你不必完美
消逝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渐去渐远的是青春的纯情与浪漫。不记得曾有多少雨飘在胸前,风响在耳畔的日子,只知道沧桑早已漫进了我的新,爬上了我的脸,这似乎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但这一切都告诉我:成长中你不必完美。
你不必追求完美,只需了解自我,相信自我,用一颗不屈的心擎起理想的千斤顶。国际数学大师只是因为别的什么都不会只好做数学;著名画家黄永玉只是因为别的什么都不会只好作画。真正的英雄就是在自我肯定自我相信中升起的伤痕累累的星。也许我们“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也许我们“小舟从此渐,江海寄余生”,也许我们“仰天大笑出门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但天生我材必有用!
是的,你不必完美。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命有否泰变化,年有四季更替。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世间万物自由属于自己的一片田地,生命的玄机使你不必追求完美,只需在绕树三匝后落在你自己的枝头。
如果我是山,不会要求自己巍峨险拔,势比五岳,我就站成一种尊严,让山花灿烂山风拂面,让每一处角落都渗透梦的语言,让我的价值在太阳底下展现;如果我是水,不会要求自己大江东去,惊涛拍岸,我就流成一种坦然,让小船远航,鱼儿欢畅,让每一股细流都一往无前,让我的价值迎风吟唱。
你不必完美,人生时而就像一盘颜料,要选择不同的色彩去点缀每一段岁月。像红,缤纷似火;像蓝,浓郁凄美;像紫,高贵凝重……然而,并不是每一种色彩都扮演的是生活的主色调,若你为了完美而调和每一种颜料装饰你的人生,它就会杂乱无章。
你不必完美,并不是让你去放弃追求,相反,我们在不完美的同时酝酿着精华,让我们更加有精力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前面有座大山,为何非要“愚公移山”把它移走呢?脚下一片汪洋,何必去把他填平?而这时你为何不去另辟蹊径?为了完美,遥不可及的目标和毫无意义的付出,只会让我们的奋斗变得碌碌无为。
你不必完美,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你不必完美,因为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再不必完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5人生不必完美
大多数人,总是盲目的。他们总会死死盯住生命中缺失的那一角,那不完美的一口缺陷。有人说,那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这个理由是这样的贴近人心,善解人意,又幽默可爱。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这个世界又有谁不需要找理由自我安慰呢?
上帝是个馋鬼吧?是的,上帝很馋,见谁咬谁。所以,人都是有缺陷的,有与生俱来的,有后天形成的,不同的是,有的人是上帝特别喜欢的,因此被狠狠地咬了一大口。既然如此,何不来个“既‘咬’之,则安之”,坦然面对,坦然接受呢。
人无完人,这是至理名言。是啊,缺憾总是完美的孪生姐妹。
维纳斯,罗马神话中爱和美的女神。这尊半裸美女的雕像曾一度失传后却又再度“从大地下复苏”,引来了无数世人的欢呼。但女神再度的“出世”却也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女神双臂残缺了。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女神尽管双臂残缺,成了断臂,却反而成就了她另类的完美。她给世人留下了无比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曾有那么一段时间,多少闻名世界的学者们齐聚一堂,进行绞尽脑汁的研究,要对维纳斯的手臂进行修补,但最后仍是功亏一篑。但是,从此却诞生了艺术史上最高深的艺术命题——残缺就是美。
遗憾,在艺术方面是常客。宝玉和黛玉生死相许却惨遭拆散,命丧黄泉的才子佳人的终生遗憾却成就了惊艳世人的红楼绝唱;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意相许,命运的诡谲却让他们阴差阳错地阴阳相隔。但梁祝化蝶的遗憾却成就了流传不朽的忠诚恋歌;牛郎与织女遥隔天河而相对,终生未能长相守,但是,却给多少痴情男女“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热切期盼……
曾经,缺憾使荆轲刺秦功亏一篑,使楚霸王乌江自决千古遗恨,使孔明六出祁山魂断难归……这就是英雄气短的遗憾。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到了这地步,怕是苍天也无语了吧?
也曾经,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纵观历史,凡成大事者必经波折考验。因此古人教诲我们说“天无绝人之路”,又说“柳暗花明又一村”。
曾经遗憾沉浸着痛苦,而如今顿悟的是,遗憾孕育着美丽。因为泪光的洗礼,这美丽多了一份哀怨,多了一份迷茫,更多了几分摄人的魅力。在这里我似乎看到了雨巷里那丁香般的姑娘穿梭而过。
所以,我明白了,完美无缺终究只是童话里的美丽泡沫,美中不足才是真正的生活。因为,牛郎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董永与七仙女……如果没有这些遗憾中华文明灿烂的星河也许就会黯然失色。生离死别,坎坷挫折,若没有对美的生活,美的情操,美的未来的执着追求,又怎么会有秦皇汉武的彪炳千秋,又怎么会又唐宗宋祖的文采武略,又怎么会又唐诗宋词的灿烂夺目,又怎么会有两弹一星、神七飞船?
以独特的目光看待不完美,才能发现世界趣味盎然和美好,所以,人生不必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