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桑葚作文
1家乡的桑葚
我的家乡在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野厂村,村子不大,也许你没听说过这个小村庄。但是,一提到甜甜的桑葚,你可能就知道了……
桑葚可是我们这个小村庄的宝贝啊。关于桑葚,姥爷还给我讲了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东汉光武帝刘秀兵败后,逃到我们家乡的这片桑树林里,此时正赶上桑葚成熟的季节,饥饿的他就是靠吃桑葚而保住了自己的性命。由于有了这个动听的传说,这片桑林从此也有了名气,也有了个好听的名字——“御林古桑园”。
每年的早春时节,嫩嫩的桑叶儿抱着小小的青桑葚一起成长。在春姑娘的爱抚下它们生长得特别快……你听,布谷鸟又开始叫了,小满节气到了,“小满葚子黑,芒种吃打麦”,这时桑葚宝宝们脱去了绿色的外衣,换上了白外衣和黑外衣,摇身一变,成了又胖又甜的白桑葚和黑桑葚。它们在绿叶中间晃来晃去,馋得小孩们直流口水,大吃一顿是肯定的了。
桑葚成熟时,也是我们这个小村庄最热闹的时候,很多人都来这里品尝和观赏这可爱的桑葚,听着各地游客用不同的语言夸我们家乡时,便有一股自豪感涌上心头。
我爱我的小村庄,我爱桑葚遍野的故乡,你要是想来看看,我一定领你去吃桑葚,让你吃个够。
2家乡的桑葚
我的家乡在苏北农村,我爱家乡的桑葚。
阳春三月,桑树的叶子贪婪地吮吸着这春天的甘露,在春雨的滋润下,显得格外有精神。
清明节过后,桑树上就挂满了桑葚,它的形状、颜色、滋味都非常惹人喜爱。桑葚是长圆形的,遍身长着小刺。放眼望去,星星点点的,像似一个个红宝石。等到桑葚成熟后,小刺就软了,汁水也就多了。桑葚先是青绿色的,接着变成了红色,随后变成深红,最后红得发紫,看上去近似黑色。如果你咬开它,嘴唇和舌头上就会同时被汁水染得通红通红的。成熟的桑葚,形状像一个个胖胖的毛毛虫,呈黑色,味道好极了!你若摘一个放带到嘴里,轻轻一嚼,滋滋的甜味儿,就会一直流到心里。没有成熟的桑葚是酸的,想吃也行,就是吃了可要酸掉牙的。
桑葚虽称不上是什么水果,但是却受到农村人的喜爱。如果你有机会来我的家乡,我一定会摘最甜最大的桑葚给你品尝。
3我爱故乡的桑葚
我上幼儿园时,和爷爷奶奶住在老家,家乡的养蚕业非常发达,所以村子周围都是桑园,桑园里,桑树挨挨挤挤,它的枝干上可以长出一种果子,就是桑葚。
桑葚开始长时,它和桑叶一块长出来,开始,它很小,遍身长着小刺,这时它是绿色的。慢慢地,它长得和黄豆差不多大了,小刺也变成了疙瘩,它长到了2—3厘米,有的还长了4—5厘米,它变成了白色。后来,它变成了红色,这时候摘一个放到嘴里,就会感到酸溜溜的,最后它变得像吃胖了的虫子一样,浑身都是紫色,它这时就甜津津的。每逢“六一”儿童节前夕,家长们都会带着孩子们去采摘桑葚,还有城里人也来采摘桑葚,村子里的一位大爷还把它们拿到集市上去卖,可以赚不少钱呢。
这就是我家的桑葚,我爱故乡的桑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