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吃驴打滚的作文
1北京小吃——驴打滚儿
北京小吃是各种各样,小吃一条街更是人来人往。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驴打滚儿”!
“驴打滚儿”,是北京特色小吃中比较古老品种之一。
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里面加入水蒸熟。和面时多加些水,和时会软和些。另外再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然后,将蒸熟的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再擀成片,然后抹上豆沙馅(红糖也可以)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
制作这个也要有功底的,还有要求呢!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这样才正宗哦!
为何称作“驴打滚儿”?这肯定有些寓意。如果前面的步骤完事了,还要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就像郊外真驴打滚儿似的,因此得名“驴打滚儿”。这是深受群众们喜爱的美食哦!
现在北京的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但大多数已经不用黄米面,改用江米面了。“驴打滚儿”的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
外面那金黄的外套顿时为这道美食增添了色彩,那垂垂欲滴的豆沙,就像捉迷藏似的遮住了半张脸,让人看了不禁流口水。咬一口,黄豆粉的香味扑鼻而入,浓浓的豆沙不失甜味。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啊!真是美味……
2驴打滚
北京有各种各样的小吃,炸酱面、豆汁、北京烤鸭……,五花八门。而我爱吃的北京小吃是香甜可口的——驴打滚。
有人一定会问:“为什么它叫驴打滚呢?”想知道驴打滚名字的由来,就得先知道它的做法。做驴打滚的厨师们先把糯米面擀成像带子一样的薄片,根据要做成的味道再刷上一层相应的馅料,然后把它卷起来,切块,最后粘上点黄豆面,就做好了。所以“驴打滚”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在制得后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郊野真驴打滚儿似的,故而得名。
驴打滚做好了,就可以吃了。但决定它好不好吃的关键是“色、香、味”。我吃的驴打滚好吃,就是因为它的颜色是棕黄色的,而我吃过的糕点很少有棕黄色的。不光颜色独特,还有一股糯米加巧克力的清香,两者加在一起,正是一对独特的“伴侣”。它的味道甜甜的,香香的,口感虽粘但不粘牙,所以才那么招人喜欢。驴打滚那么好吃,你也来吃吧!
3驴打滚
众所周知,“驴打滚”是老北京的传统小吃之一,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煞是诱人。因其最后一道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的野驴在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得名“驴打滚”。而我要说的“驴打滚”非彼“驴打滚”……
“加油!滚啊!快滚啊!马上就第一了!!”听到这呐喊,你是否觉得我们在打架?不过你要失望了,而是我们六年级“重量级”种子选手的“翻滚”大赛:只见草坪的上方,一排穿着绿色校服男生齐刷刷地躺在那儿,用双手交叉捂住后脑勺。“开始!”郑老师一声令下,大家又齐刷刷地滚了下来:大家就像一个个木桶拼了老命似的向下翻滚,有的像是醉酒的老人,时滚是停;有的像是无头苍蝇四处乱撞,这不,方嘉乐的脚踹在了徐展恒的头上,池大肥(我们班的拔河王)压在了一班的某个人身上;还有的人身上似乎抹了润滑油似的,“蹭蹭蹭”滚的非常快;而在这其中,我们班的“战斗机”许桐发挥了他圆滚滚身材的优势,遥遥领先,把身后的一群男生甩在后头,毫无疑问——“战斗机”第一了!
看着男生们玩的不亦乐乎,我和尹安娜两位“suppergirl”也跃跃欲试,这不,机会来了,终于轮到了我们女生的翻滚大赛……想知道我的成绩吗!?——第一我会乱说。
滚过草坪扬起的尘土飞扬,但,我们的笑声也随着这尘土升高,荡漾在整个孤山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