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烧饼作文500字
1我最喜欢的小吃——周村烧饼
山东有很多特色小吃哦。比如:周村烧饼、油饼、把子肉、杠头火烧、酥皮肉火烧、朝天锅、福山大拉面、单县羊汤、德州扒鸡等等。
其中,周村烧饼是最有名的,周村烧饼以小麦粉、芝麻仁、白砂糖、碘盐等为原料,周村烧饼据有“酥、香、薄、脆”四大特点,很有营养,老少皆宜。
但是,使周村烧饼具备今天所说的“薄、香、酥、脆”四大特点的却是在最近。传说,最早的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的“胡饼”,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生产历史。到了明朝中叶,周村商贾云集,多种小吃应时而生,用胡饼上贴烘烤的“胡饼炉”此时传入周村,当地饮食店户的师傅结合焦饼薄、香、脆的特点,加以改进,创造出大酥烧饼。到了清朝中末期,周村成为当时重要的商业“旱码头”,随着人口集中,消费增长,饮食业的熟食加工很快发展起来,烧饼作为物美价廉、携带方便耐保存的食品。
现在的周村烧饼,是由当时一位叫郭云龙的先生在一种马蹄形厚烧饼基础上创制而成的。传说由于偶然的原因,郭云龙发现原来马蹄形厚烧饼上面鼓起部分薄而酥脆,而且带有芝麻,吃起来香而不腻,就试制起来,果然深受欢迎。于是,推而广之。
2周村烧饼特产
你知道吗?我们周村的特产是烧饼,烧饼圆圆的好像飞碟,他外表有一层芝麻,咬起来有酥有香,周村,隶属于淄博市,坐落鲁中。周村烧饼的由来,经历了一段相当漫长的历史。而周村烧饼这个词,其实是非周村地区人对来自周村地区的那种独特的烧饼的笼统称谓。地道的周村人,一般唤其为“香酥烧饼”或“大酥烧饼”等。
按照当前普遍的说法,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的“胡饼”,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生产历史。据史料记载,明朝中叶,周村商贾云集,多种小吃应时而生,用以胡饼上贴烘烤的“胡饼炉”此时传入周村,当地饮食店户的师傅采纳焦饼薄香脆的特点,用上贴烘烤胡饼的方法,创造出脍炙人口的大酥烧饼。它形圆而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布满酥孔,被人喻之为白杨树干叶,若失手落地,则会皆成碎饼。烧饼有咸、甜两味,可久藏而不变质。
我爸爸的公司离周村烧饼厂很近大约有200米,等着我和我爸爸到银座去看看那些人们都怎么制做烧饼,过年过节的时候烧饼可以吃还能送亲戚和朋友呢!
我觉得周村烧饼最大的作用是使我们周村这个小地方在全国更加有名了。
3周村烧饼
特点有“酥、香、薄、脆”四大特点的周村烧饼,富有营养,男女老少都可以吃。其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黑白色的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酥脆异常。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若失手落地,则会皆成碎片,俗称“瓜拉叶子烧饼”。周村烧饼制作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几经工艺改造,如今已是驰名中外,家喻户晓,深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喜爱!
周村烧饼以小麦粉、白砂糖、芝麻仁为原料,以传统工艺精工制作而成,为纯手工制品,有“酥、香、薄、脆”四大特点,富有营养,老少皆宜;其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酥脆异常。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若失手落地,则会皆成碎片,俗称“瓜拉叶子烧饼”。薄:在饼类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纸片之薄的烧饼,拿起一叠,有唰唰之响声,如风中之白杨。是以,又称为“呱啦叶子”烧饼。
酥:又是一大特色,入口一嚼即碎,不咯不皮,失手落地,即成碎片。
香:也是一诱人特色,入口久嚼不腻,越嚼越香,且回味无穷。
脆:脆与酥相辅相成,脆、酥合成,给人以美好难忘的口感,可使人食欲大增。
产地简介:周村古商城、江北、千佛寺、魁星阁、山东省、民俗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