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豆糕的作文
1红豆糕
近来,心灵手巧的姥姥在我家小住。这下,可把我高兴坏了,因为姥姥做的小糕点特别好吃,有的酥酥甜甜,有的幽香糯软。在这其中,红豆糕便是我的最爱了。
这天,姥姥已经准备好了红豆糕的材料,打算解解我的馋嘴。不料,垂涎欲滴的我请求和姥姥一起做红豆糕,在征求了姥姥的同意之后,我们便开工了。
首先,只见姥姥把雪白的糯米粉分成两堆,一堆与水揉成糯米团,另一堆与蜂蜜调成了糊状,盖上一个大盆,放在一边,并叫我看着时间,十分钟左右即可。嘱咐完之后,便开始拿擀面杖捶打糯米团。我是十分不解,问道:大家不是说越揉才越有弹性吗?您怎么用打的方式呢?姥姥笑着回答:揉的方法是在面团上比较显著,糯米团黏性比较大,越揉反倒越紧实了、越难以数了。而打的方式恰巧可以达到我们所要的结果——松软,所以我们要打而不揉!原来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这时,十分钟到了,我连忙告诉姥姥,姥姥揭开了大盆,只见雪白的糊已经变得金黄漂亮,半透明的蜂蜜糯米糊颇有些水晶的味道,拿筷子一掂,还能掂出丝来呢!接着,姥姥又拿出了红豆粉与蜜豆,在把红豆粉调成糊的同时,让我把蜜豆放进榨汁机里榨均匀,于是,我熟练的榨出一杯浓稠的蜜豆汁。姥姥把所有东西放进了那盆蜂蜜糯米糊,使劲的搅拌着。不一会儿,红豆糕的原型便出来了。剩下的步骤便很简单了。我在姥姥的指导下把糕点的形状做了出来,并烤熟了红豆糕。
香喷喷的红豆糕新鲜出炉。我吃着色香味俱全的红豆糕,不由得百感交集:平日里只顾着吃却从未想过小小一块红豆告制作起来竟如此麻烦,今天,我只是看姥姥怎么做便眼花缭乱了,要是真做起来。而我平时吃的时候姥姥却从未尝过一块红豆糕,有时,我吃不了的便掰成小碎块拿着玩,何曾想过这是姥姥辛苦劳动做出来的。感谢红豆糕让我明白: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要珍惜每一个人的劳动的成果,不要随意破坏别人的心血。
2红豆糕的记忆
这是我自己动手做的红豆米糕,是老家的特色小吃,虽是第一次尝试着做但却很成功。晚米粉是阿姨上几天从老家带过来的,当天我便泡了红豆做成一锅米糕,当掀开蒸锅盖时一种久违的香气随着热腾腾的雾气散发出来直诱得人忍不住口水四溢,没来及待它稍稍冷却,已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块尝了,米糕又香又粘依旧是记忆中的味道。
多少年过去了,红豆米糕一直是我记忆中的美味,伴随着美味的红豆米糕,外婆的口中的那颗亮灿灿的金牙还有飘散在她脑门的那几根白发也成了我永远的记忆。每每做红豆糕时,外婆总用上下门牙咬住棉纱线的一头,这时右边的一颗金牙就完全暴露出来,我便上前问外婆这是不是用真金做的,是不是值很多钱,外婆因为咬着纱线总是含糊不清地嘟嘟几句也不知道说什么,而我的注意力其实更在米糕上,所以也不会再问下去的。因为揉面的时候要很用劲,外婆的身子也一前一后摆起来,此时她脑门上飘散的几根白发总会随之轻轻抖动起来。其实外婆是个极爱干净的人,每天早上梳头的时候我总能看见她用木屑沾着水在头发上摆弄很久,然后把所有的头发往后笼起用长头绳扎住再在头顶盘个小髻,整个头上每天都光鲜亮丽,而她的脑门更是显得光滑,但为了做米糕外婆总也顾不得头发是不是散落下来,所以在我记忆中印象是极深的。
外婆做的米糕形状很圆很规整,整形好的窍门其实就在于用棉纱线来割米粉片,因为用力均匀所以不会引起变形,而我在家因为找不到棉纱线就用刀来切片,便让米糕显得有那么些不规整了。虽说在整形上稍稍让人感觉技不娴熟,但我依旧太喜欢自己做的红豆米糕了,不仅是因为那熟悉的味道,更是为了那颗亮灿灿的金牙,还有那几根飘散着的白发。
3我爱故乡的红豆糕
我的故乡在广州市郊区,我爱吃故乡的红豆糕。
红豆糕是红色的,中间是红豆,其他的是马蹄粉。如果马蹄粉的品质不好,有粘性,做出来的糕也会有粘性,就不是好糕。如果马蹄粉好,做出来的红豆糕有弹性,吃的时候还会有脆脆的声音,你一定越吃越爱吃!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问:“红豆糕是怎样做出来的呢?”其实很容易。先要准备好红豆和马蹄粉,然后把马蹄粉倒进锅里,加点水,再放进红豆,最后把水烧开,煮熟后就好了!
我有一次回到故乡,看见乡亲们的家里有很多红豆糕,馋得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乡亲们就说:“那你快吃吧!”
我爱故乡的红豆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