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麦作文500字
1马家烧麦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极为丰富的,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食文化,例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北京的糖葫芦。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种我们沈阳的美食——马家烧麦。
烧卖这种面食在中国南北方都有,品种繁多,在江苏、浙江、广东一带,人们把它叫做烧卖,而在北京等地则将它称为烧麦。烧卖在中国,历史悠久。沈阳历史最悠久、最有名的烧卖当然是有200年多历史的马家烧卖喽!
马家烧卖用料讲究,选用上等的面粉制作烧卖皮,以新鲜牛肉脂盖、三叉等部位作馅,制馅前蹬筋去皮。面皮手工制作,开水烫面,大米面做铺面,将面皮压成菊花形花边,采用传统的“墒水馅”工艺,即以清水浸煨,加调料拌匀不搅,使之呈稀疏状的水馅,这种水馅的特点就是鲜嫩醇香。与众不同的更在包馅的手法上,拢包时不留大缨,有一小小的透口,可以看到内里的馅肉,更能勾起食者的食欲。成熟后皮面亮晶,柔软筋道,馅心松散,醇香味好,形如只只吐籽石榴,又似朵朵含苞的牡丹,令人望而生涎,爱不释手。一口一个烧卖,再喝一口加香菜的羊汤,是很多老沈阳对马家烧卖美好的回忆。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也垂涎欲滴了呢?那就快来沈阳,来品尝这美味的马家烧卖吧!
2一个烧麦
在我们学校,有一个小富贵,家境很好,衣服、鞋子都是名牌,而且每次都是干干净净的;吃得都是好东西,我曾经在“肯德基”里面碰到过他,他买来的东西多得惊人;住得是两层楼。天天来上学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都给他五元钱(这是听说的)。他的生活铺张浪费。不过,他的成绩很差——全班倒数。
一次,他带着十元钱来吃早点,他先买了一个肉松面包(两元钱),然后,又跑到买牛奶的地方,买了一袋牛奶(三元钱),又买了四个烧麦(一元钱),剩下的钱放口袋里,他慢慢地用。
我们学校每天都有“文明监督冈”,他们在学校的门口守着,不准别人带着吃的东西进去,只允许你吃完了东西再进去,他们还要你带着红领巾,要不然,也不让你进去。于是,那个小富贵只好在门口吃,他边吃边喝,让那些在我们学校门口乞讨的人,馋涎欲滴,他旁若无人地吃完了面包,大口大口地喝完了牛奶,又吃完了三个烧麦,他大概是吃不下去了吧,就用袋子把烧麦包起来,却不知道应该往哪儿放。他看到了那些乞丐,狡猾地一笑,把烧麦故意扔在乞丐的旁边,有个乞丐去拿。他带上红领巾,便进去了。
那个乞丐先用手抚摩着烧麦,然后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看来他是非常的饿呀!那个小富贵真不应该,烧麦吃不完,可以带回家呀!
这一个烧麦,让我们知道了这个人的品质!
3烧麦
十字街口的烧麦味道鲜美,大小适中,价格也便宜,真是做到了“价廉物美”,我很喜爱吃。加上老板娘的笑容可掬,每天她的店铺前总能吸引不少食客,而她做的烧麦也总是一销而空,不会有后顾之忧。春节期间她回老家过年,我路过店铺,还总是想着烧麦,盼望着她早点回来。这不,前一阵她又带着一身的家乡气息回来了……
这天一放学,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响,妈妈也刚回来,还没煮饭,就拿了1元钱让我去买烧麦。我自然乐不可支,一蹦一跳地下楼了,心里还在筹划着,我吃两个,还有两个给妈妈……
来到烧麦店,老板娘依旧笑容满面,可出乎我的意料:烧麦太小了!跟以前的相比,似乎是“母子关系”。我问了价格:不变,一元四个。我本想不买了,可肚子里的蛔虫在喊:“我要,我要!”我抵不住“饥饿”,还是买了……回到家,妈妈问我:“怎么、买了5角钱的?”我莫名其妙,再看看袋里的烧麦,才明白,由于烧卖缠在一起,又小,看起来只有两个烧麦似的。妈妈又问:“怎么这么小?”我反问妈妈:“我还正准备问你呢?”妈妈叹口气说:“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啊……”
我似懂非懂,只顾着吃着烧麦:一口一个,一转眼吃光了!我很惊讶:以前吃完4个,我都是打着饱嗝,今天怎么还觉得是饥肠辘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