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描写青团的作文400字

时间: 05-11 栏目:话题作文

1做青团

清明节时,家家都会准备好佐料做青团,这星期星期六,我家也要做青团。

妈妈连夜准备佐料,为了明天早点有青团吃。上午,我一进厨房,看见桌了上有一个巨大的粉团,旁边还有很多的馅料。只见妈妈站在桌前,用手抓起一小团的小粉团,把小粉团揉成圆形,用大拇指在小粉团中心压出一个洞,接着把洞变大,又把粉团捏的薄一些,用勺子把馅舀进小粉团中,最后把口“补”好。一个青团就大功告成了。我看妈妈很熟练,心想:妈妈都会了,我还怕不会。一股好奇心涌出心头,自己也想动手试一试。说干就干,我也学着妈妈的方法,抓出一把粉团,揉成小圆球,用手压出一个洞……但我做的青团并不很好,再把团捏薄的步骤中,小团破了一个洞,露了馅,失败了。我浪费了一些材料,不行,我得再试一次,我再次试了一次,还是失败了。也浪费了一些佐料。进过两次的失败,我清楚的知道,不能再浪费佐料了。心想:这还不简单,做得小一点不就好了。

我就把青团做的比妈妈做的小四分之一。除了把口补的不好以外,我以为这一仅是完美无缺了,可是等妈妈把我亲手做做青团烧熟以后,我咬了一口,竟没有咬到馅,我再咬了一口,算是要到了馅。原来是皮太厚了我知道做任何事都要认真对待!

2包青团

“包青团喽!”我兴奋地扯着嗓子喊着。

你看,厨房里,奶奶正把洗干净的艾青放到锅里煮熟,再把煮熟的艾青和水放入糯米粉中搅拌。奶奶用力搅拌着,糯米粉很黏,每次都随着奶奶的手一起黏上来,奶奶就又加了些糯米粉。终于,雪白的糯米粉和碧绿的艾青融为一体,最后变成面团乖乖地躺在盆底。

开始包馅儿了。奶奶把大面团分成一个个小面团。我学奶奶的样子,先拿起一个小面团,把它揉得圆圆的,再把大拇指插入面团中间,想掏了一个洞放馅儿,可面粉像一个黏人的小娃娃一样总是黏着我的手。不得已,我只能请教奶奶。奶奶说:“你只要让你的手指蘸点水就可以了。”果然,我将蘸水的大拇指插在面团中间就能飞快地转起来,很快变成一个圆柱形的洞,再放入事先炒好的酸菜笋丝肉馅,然后把洞口合起来,最后把青团搓圆。本以为一个青团大功告成了,可是,那馅儿就像是跟我作对一样,我这边搓着,它那边露出馅来。我只得拿起面团往露馅的地方补上去,终于,一个并不完美的青团包好了。有了第一个青团的经验,接下来的青团就包得一个比一个圆满了。

最后是蒸青团了,随着从锅里飘来的香味,半小时过后,青团就烧好了。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青团,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3做青团

清明节到了,瞧,又下起了牛毛细雨,这让我们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诗:清明时节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在今年清明节,我们一家扫墓结束后,妈妈要自己做青团让我们尝个鲜。我也洗干净了双手,兴致勃勃地学做起青团来。

开始做青团啦!妈妈先把绿油油的菠菜在水中煮熟。接着又熟练地把煮好的菠菜放进一个又大又深的铁盆。再往里面放雪白雪白的糯米粉加一点沸水。妈妈将糯米粉和菠菜用力揉捏,过了好久终于揉好,成了一个绿绿的糯米团。然后我们每个人掐了一点糯米团搓圆,捏成小碗状往里面放了香喷喷的黑洋酥,再把口“封”起来,最后,我们把青团放进了锅里去蒸。还没蒸熟,一股香味已扑鼻而来。“真希望快点好。”我一边想着,一边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厨房,等待吃了!终于好了,我发现青团的颜色变成了墨绿色。吃着自己做的青团,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清明节,它不仅让我们追忆已故的亲人,续亲情,还带给了我们一份悠闲,一份难忘。

4青团

青青的、碧绿的大圆子,我每年清明节都要吃。你知道那是什么吗?对了!那就是“绿圆子”——青团。青团,可是我最爱的小点心了!

青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它用青艾的汁与糯米粉一起,将豆沙馅、芝麻馅等馅料包入,做成一个个可爱的“小拳头”。不用我说,青团当然是青色的。那绿绿的皮儿,像碧玉一般,不甜不腻,却带有清淡而悠长的青草气,那散发着微微光彩的青团,让人吃了还想吃,简直停不了口。那么好吃的青团,当然也少不了里面的馅哦!青团的馅儿,花样百出,常见的有芝麻和豆沙馅,碧绿的皮子里包上香甜可口的豆沙,真是美味极了!青团的馅还有咸料的呢!比如猪油玫瑰馅、黑洋酥馅、金针木耳鲜肉馅---是不是很有趣呢?吃起来也一样爽口!那包着各式各样馅的青团吃起来像春天的味道!

去年清明节,我们一起吃饭,桌上摆着很多菜,当然也少不了青团。我们一边听奶奶讲吃青团的故事,一边吃着美味的青团,感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