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团作文350字
1包青团
听到包青团,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但要包好青团可真不容易。
清明节前,我家也准备包青团,把从田野上摘来的艾青煮熟后和米粉加上适量的水用力均匀地揉在一起,然后就把米粉拉出来一小块,裹成圆形,再把它弄成窝窝头的形状,最后放上馅子包成圆形。我仔细观察大人们的操作过程,然后开始包着第一个青团,看看简单,但包起来真不容易,特别是手不听使唤,用力过大,米粉捏得不均匀,馅子就会往外流,馅子太少就会变成空心团,如果搓得不好就会变成好几种不同形状的团。经过多次实践一个个小巧玲珑、形态各异的青团在我的手中诞生了。这时妈妈就拿把包好的青团去蒸了,过了二十分钟左右,一阵阵诱人的清香扑鼻而来,等妈妈拿出来蒸好的青团,我就奔上前去品尝了我自己包的青团。啊!可香啦!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都夸我包的青团,和大人所包的差不多,我心里乐滋滋的。
清明,踏青、包青团、祭祖,已成了我们国家传统文化。
2包青团
今天是清明节,刚吃过午饭,我就高兴地大喊:"准备包青团了"!可妈妈却嫌我碍手碍脚,不准我插手。嘿!看来今年包青团又没我的份了。看他们忙得不亦乐乎,我的手直发痒。
只见爸妈边干活边说话,我趁他们不注意,拿起了一团青团粉,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它放在左手心上,接着用小勺挖了一勺芝麻糖,放在青团粉里,可能是芝麻糖太多了,怎么也捏不起来。我又挖出了一点芝麻糖,这下行了。我把它捏成了一个扇形的偷偷放下。爸爸妈妈光顾说话,包青团,谁也没注意到我包的青团。看看妈妈包的青团大小一样,模样相同,虽说整齐,但却缺乏新意。我想:何不趁此机会多包些别的形状?说干就干,我学着美术课上捏橡皮泥的办法,包出了帽子形的、四边形的、圆形的等许许多多形状。
等他们发现了,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妈妈说:"你包的青团芝麻太少,不过却很漂亮。我说:"我包得是花样青团"!
3做青团
清明节到了,瞧,又下起了牛毛细雨,这让我们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诗:清明时节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在今年清明节,我们一家扫墓结束后,妈妈要自己做青团让我们尝个鲜。我也洗干净了双手,兴致勃勃地学做起青团来。
开始做青团啦!妈妈先把绿油油的菠菜在水中煮熟。接着又熟练地把煮好的菠菜放进一个又大又深的铁盆。再往里面放雪白雪白的糯米粉加一点沸水。妈妈将糯米粉和菠菜用力揉捏,过了好久终于揉好,成了一个绿绿的糯米团。然后我们每个人掐了一点糯米团搓圆,捏成小碗状往里面放了香喷喷的黑洋酥,再把口“封”起来,最后,我们把青团放进了锅里去蒸。还没蒸熟,一股香味已扑鼻而来。“真希望快点好。”我一边想着,一边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厨房,等待吃了!终于好了,我发现青团的颜色变成了墨绿色。吃着自己做的青团,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清明节,它不仅让我们追忆已故的亲人,续亲情,还带给了我们一份悠闲,一份难忘。
4包青团
“包青团喽!”我兴奋地扯着嗓子喊着。
你看,厨房里,奶奶正把洗干净的艾青放到锅里煮熟,再把煮熟的艾青和水放入糯米粉中搅拌。奶奶用力搅拌着,糯米粉很黏,每次都随着奶奶的手一起黏上来,奶奶就又加了些糯米粉。终于,雪白的糯米粉和碧绿的艾青融为一体,最后变成面团乖乖地躺在盆底。
开始包馅儿了。奶奶把大面团分成一个个小面团。我学奶奶的样子,先拿起一个小面团,把它揉得圆圆的,再把大拇指插入面团中间,想掏了一个洞放馅儿,可面粉像一个黏人的小娃娃一样总是黏着我的手。不得已,我只能请教奶奶。奶奶说:“你只要让你的手指蘸点水就可以了。”果然,我将蘸水的大拇指插在面团中间就能飞快地转起来,很快变成一个圆柱形的洞,再放入事先炒好的酸菜笋丝肉馅,然后把洞口合起来,最后把青团搓圆。本以为一个青团大功告成了,可是,那馅儿就像是跟我作对一样,我这边搓着,它那边露出馅来。我只得拿起面团往露馅的地方补上去,终于,一个并不完美的青团包好了。有了第一个青团的经验,接下来的青团就包得一个比一个圆满了。
最后是蒸青团了,随着从锅里飘来的香味,半小时过后,青团就烧好了。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青团,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5包青团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外婆又在忙着包青团了。看着外婆那熟练的动作,跟我平时玩橡皮泥差不多,我也想学一学。于是我就问外婆怎么包,外婆给我做了示范动作,先拿一小团粉,不断地搓揉,再用拇指在粉团的中央打一个洞,然后向四周捏开,口子不断扩大,四周的粉也越来越薄时,把豆沙放进去,然后封口。接着把封好口的粉团放在青饼印里一印,就印出不同花纹的青饼来了。我第一次做由于馅放得太多了,有不少豆沙露在外面了。吸取了教训,我又做了几个,一个比一个有进步,看着蒸笼里一个个漂亮的青团,就像一个个可爱的绿色小精灵,我会心地笑了。
经过这次包青团,让我知道了,只要你去认真做,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
6第一次做青团
清明节吃青团是我们这一带的风俗。清明节那天,外婆要做青团,我也第一次尝试了做青团。
外婆把处理过的艾青嫩叶和糯米粉和好,就开始包馅了。我看外婆和妈妈都做得又快又好,禁不住手痒痒也加入了。
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包起来。可不知是我面粉用得太少还是馅儿裹得太多,这个青团就是团不起来,不是这边漏陷了,就是那边破口了,我反反复复补了许多次“洞口”终于被我堵住了。和外婆的放在一起,我的青团就像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将军”,怪模怪样的。
我不甘心又做了一个。这回,我请妈妈帮忙团了一个大小适中的粉团。先把粉团捏成碗型,然后把芝麻陷放入,再用面粉裹住馅儿。哈哈,这次没有露馅。我把它搓圆又压扁,青团就做好了。
我看着青团心想:“煮熟之后一定很好吃!”想到这,我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