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糖的作文
1做“花生糖”
放假啦!终于可以跟外公外婆一起做“花生糖”了。
在正月初三,我和妈妈早早地就来到了外公家。外公拿着米到街上去做爆米花,准备下午做“花生糖”用。爆好的米软软的,放在嘴里一会儿就融化了,淡淡的。
刚吃完午饭,大家都忙着给花生去皮,把芝麻炒熟,准备好了糖。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接着,把爆好的米、花生和芝麻适量地倒进一个大盆子里,用手拌一下。外婆正在把油和糖烧融,我也来帮忙,想把盆里的东西再拌一下,可是,一些都洒到了外面,妈妈生气地说:“去,越帮越忙!”我可不甘心,还是若无其事。油和糖都烧融了,真是“万事俱备,只欠放锅了”。
我们又把盆里的东西倒进一口大锅里,用一根比手腕细一点的棒,在锅里拌,这可是个力气活儿,所以,我们让外公来做,他拌了一会儿,也觉得累了。于是,我自告奋勇,大声说:“我来!”一开始,我还不知道这么费力,刚拌七八下,就气喘吁吁了。终于拌好了,用铲子把粘乎乎的“混合物”从锅里铲到一个超大的袋子上,把它压压平,再翻个身,放上一个尼龙袋,用脚在上面踩,这当然是我来做了。我站了上去,哇!真软,像海绵毯一样。于是,我使劲儿蹦。外婆见了,着急地说:“这踩也有讲究的,你看,踩得高低不平!”外婆站了上去,真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踩完了,我一看,真平啊,外婆的经验真丰富!
接下来,把踩好的“甜饼”放进一个大盆子里。准备切,粘粘的,可难切了,所以要晾干。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终于晾干了,妈妈来切,她说:“切的时候,要按顺序,不可以随便切,切出来,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她一边对我说,一边切,可还是切得那么好,妈妈真细心。
切好了,又香又甜的“花生糖”就做完了。我们一连做了6锅,还带了点回家。吃着“花生糖”,我心想:明年还要一起做。
2做花生牛轧糖
今天下午有我盼望以久的”我要学厨艺”活动。”
下午第二节课后我和史俊杰理完书包,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到了教室。教室里在坐的每一个同学都兴奋得不得了,都在不断地议论今天会做什么美味佳肴呢?我会学会吗?
不一会儿,老师来了,她今天教我们做花生牛轧糖。老师请了史俊杰和另外两位同学来当助手,我们看了非常羡慕。老师拿出一个很小的称,让第一个助手称出50克奶粉,50克花生,再让史俊杰把花生放进袋子里密封好,只见史俊杰用擀面杖在袋子上使劲地压着,由于他的力气很大,一会就碾碎了。
最后一位助手把一袋棉花糖倒进碗里,放进微波炉用中火,中高火,高火共加热一分钟。这时的棉花糖已经膨胀开了,很粘,把奶粉和花生碎屑粘在了自己身上。老师快速地搅拌,直到拌均匀,就把它放进保鲜膜上并且盖好压平,再放冰箱里冷冻一小时,由于时间不够,我们不能吃到美味的牛轧糖了!
老师好象知道我们的心思,从包里拿出一个装满牛轧糖的罐子,我们上去一抢而空。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美味又不添加防腐剂的牛轧糖,真是好吃又安全。
3制作花生糖
一天,教室里溢满了花生香味,同学们正在交换品尝他人的花生糖,尝完花生糖后,也不忘对这块花生糖品头论足一番。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学习完《落花生》后,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手工作业——制作花生糖。
首先,我尝了小欣的花生糖,她的糖味道很独特,把花生粘在一起的居然是化掉的巧克力,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小萱的也很不错,她是以糖为主,在一块甜丝丝的糖块上粘着几粒花生米,看起来非常美观。不仅这样,她还细心地准备了一大堆塑料手套,使我们的手不用因为粘上糖而变得粘兮兮的。
我自己做的也费了许多心思。第一次,我按照老师教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做,等到做好后,才发现花生放得太多了,和糖的比例失衡,以失败而告终。于是我继续努力,首先把花生米倒入不放油的锅里干炒一会儿,熟了之后,再把花生放到案板上,把花生碾成小颗粒状,但不能碾成粉状。第二步先放少许油,再把糖放进锅里,等成了糖稀后,把花生颗粒最后放进去,与糖一起翻炒。最后往案板上抹油,把刚才做好的东西放上去,等完全冷却后,用菜刀把它切成小块。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终于成功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勇于总结,勇于实践,就会离成功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