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姜糖的作文
1驱寒的姜糖
天气冷飕飕,咳嗽声此起彼落,大家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都变成圆滚滚的大胖子,每个人都是胖嘟嘟,好像冬至圆滚滚的大汤园。不论在大街小巷或是校园四周,个个都是戴围巾、帽子,穿着厚重的大衣,全身包得密不通风。寒冷的冬天真的来临了!
穿着厚重的衣服真是不方便,拿个东西都困难重重,必须费尽千辛万苦、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得到。所以,我不穿大衣,也没围巾,而是我拥有驱寒的秘密武器──姜糖。每当天气一冷,我就拿出我最爱的姜糖,一次含个二、三颗,顿时寒气尽失,浑身发烫,整身暖呼呼,百寒都不能入侵我的身体。“姜糖”这个驱寒法宝,真的发挥很大的效用。
我从小就爱吃姜,所以当我第一次吃到姜糖,就爱上这个味道,几乎魂牵梦萦那辣辣又甜甜的滋味,好吃的滋味三不五时涌上心头,一股暖流窜烧全身,真是令人难以忘怀!我也终于深深的体会到什么是“望梅止渴”的心理,想到这儿,我好似全身暖呼呼了。
每当低温下探十度以下,或是寒流来袭,我都会随身携带一包,以备不时之需。别人是“有拜有保庇”,我是有“带”有保庇,绝对不会感冒打喷嚏!“姜糖”是方便又花费不高的避寒法宝,不但可以驱寒又可以当糖果零嘴吃,真是一举两得,加上轻巧、携带方便,真叫我乐开怀,哪怕同学说我是姜糖怪胎。
妈妈告诉我说,吃姜糖比吃其它的糖果好,既天然又健康,尤其寒冷的冬天吃更好,不会有四肢发麻,“失温”的情形发生,也不用特别花钱买暖暖包,既破费又伤身。谢谢妈妈替我准备姜糖,让我不怕寒流侵袭,吃上一、二颗,保证完全不会感到寒冷。妈妈的爱,让我在寒流来袭时,全身暖呼呼,说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2姜糖情缘
呵呵,星期五到了,真好!想着明天就可以吃上爸爸做的可口的牛肉、想着夕阳西下的时候又可以挽着妈妈的手腕一家人欢快地在湖心小道上轻轻漫步、窃窃私语,我心里美滋滋的。更让我开心得想哼哼歌曲的是又能尝到肖奶奶自制的那貌不惊人却让人牵肠挂肚、回味无穷的姜糖!
肖奶奶快八十了,可瞧上去一点也不像八十的老人,脸色红润,慈眉善眼,整天乐呵呵的,见到她你准会被她的好心情感染。她制的姜糖虽不及超市那些用五颜六色的纸张精心装饰过的各类糖果养眼,也没添加那些名目繁多的佐料来诱人,而且还看似很硬,但却是原汁原味——带着一丝淡淡的、纯纯的姜辣味,入口香甜可口。吃过一次,那味道就会像一句广告词——忘不了!
听妈妈说,我们家结识肖奶奶还源于她的姜糖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极目望去,映入眼帘的只有矮矮小小的土砖茅草房、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和穿得破破烂烂的面呈菜色的大人小孩。人们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饱的纯白米饭和几片猪肉,零食对于小孩来说绝对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
我外公在一单位工作,家境还算不错。一天,当时上小学的妈妈正在屋子里做作业,外面忽然传来一个女人并不很大的叫卖声:“姜糖哦、姜糖哦、姜糖五分钱一包哦、卖姜糖哦!”妈妈很兴奋地跑了出来。一个阿姨提着一个旧布袋正在院外叫卖,穿着补丁衣服,面容憔悴。妈妈急急进屋,小心翼翼地从她收藏钱的地方拿出五元钱来--那是过年时外婆给她的压岁钱,一直没舍得花呢!妈妈卖了两包姜糖,想着近段时间每天都能吃一颗姜糖,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高兴地进屋把糖放好,没来得及要剩余的钱,再出来哪里还有那卖姜糖的踪影!惊恐失措之后是痛悔不已!
好几年后,这事在妈妈的心中慢慢淡忘。一个星期天,已上高中的妈妈在家温习功课,轻轻的敲门声突然响起,打开门,看到一个陌生阿姨微笑着站在门外,面色红润、穿着入时,挎着一个鼓鼓的时髦手提包。妈妈微微一怔。
“姑娘,你都长这么高了!”阿姨微笑着和妈妈打着招呼,神色之间带着愧疚和难为情,“不认识我了吗?几年前我卖过姜糖给你呀。我是来找钱给你的呢,对不起哦,我迟来了好几年!”
听到她这番深表歉意的话、看着她递过来的钱和从提包里拿出来送给妈妈的姜糖,妈妈激动不已,之后细听阿姨的一番话后才恍然大悟当初的事。
这位阿姨姓肖,当年她丈夫有病,终年不但无法劳动还需要治病,孩子还小,一家六口主要靠她一人维持生计,入不敷出,生活十分艰难。她就在劳动之余自制姜糖卖点钱。当时她看到一小孩竟有五元钱零花钱、并且看样子这家条件也不错、刚好小孩又忘了让她找钱就进屋了,觉得这家少了这四元多钱不会有太大的难处,而却可以救救自己的急,自己不如先用上这钱。结果这钱还真帮了她一把。土地改革后她们一家承包了几十亩责任田,国家贷款扶助他们搞多种经营,近几年收入不菲,她和其他人家一样住上了楼房,丈夫的病也治好了,生活得很惬意。肖阿姨很开心地说是党的好政策才让她一家有了幸福的今天。
肖阿姨看到我妈妈谅解的眼神后长长吁了口气,像放下了一副重担。
之后,肖阿姨和我外婆家就成了朋友。
改革开放以来,她家办起了专业养殖场,日子越过越红火。
她虽早也不卖姜糖,但依然会自制些姜糖尝尝,也就常常开车送些姜糖到我外婆家,大家也就常常可以一饱口福。
每次品尝姜糖时,我心中总会有一种温馨的感觉:我们何止只是品尝到了姜糖的香甜,我们还品味到了党的政策温暖人心和社会主义的美好啊!
3美味的凤凰姜糖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县,它已经有几千年年的历史了。
凤凰城有许多好吃的东西,但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最有名的凤凰土特产——姜糖。你们肯定会感到很奇怪,姜糖我们这儿也有,而且味道也不错。说凤凰城的姜糖好,那肯定有它好的地方,到底好在哪呢?我来给大家列举几点:一、他们那里的姜糖不黏牙,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嚼;二、他们那儿的姜糖虽然没有我们这边的辣,但姜的香味儿十足,这也是那儿姜糖的一大特点;三、他们那儿生产姜糖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通过不断地改正和创新,已经非常完美了。那儿的姜糖不仅口感好,而且对身体非常好,所以吃姜糖也成了我的一大爱好。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垂涎三尺了吧,如果真是这样,请你亲自去美丽的凤凰古城品尝一下美味的姜糖吧。
4品尝姜糖
在凰古城你可以看到很多卖姜糖的铺子。我们住的客栈旁边就有一家,每天早晨起来就能闻到浓浓的姜糖味。
我经过姜糖铺子的时侯,都会停下来看。为了吸引顾客,他们总是将熬好的姜糖拿到门口,挂在一个特制的大钩子上,开始拉姜糖。刚开始拿出来的姜糖是软软的、黏黏的,非常烫手,这时做姜糖的人就不停的拉呀拉,否则凉了就变硬了拉不动,那样制作出的姜糖就不均匀,不好吃了。
每次看他们拉姜糖,他们都会给我揪一点尝尝。当我接过手时,姜糖烫极了。真不知道他们怎么就不怕烫呢?还拉的那样顺手。这时我总是非常的高兴,边品尝边欣赏。姜糖有两种,一种颜色是米黄色的,它是甜的,带一点点姜的辣味。还有一种是深色的,这种姜糖辣味重一些。很多人都吃不惯,喜欢吃甜的那种。我两种都喜欢。
5焦作产的手工姜糖
下午,我们又向云台山的最高峰----茱萸峰进军,妈妈怕我太累了,身体吃不消,就和我在山下休息。休息了半小时,我们又有精神了,妈妈带我逛商店去了。我们从商业街的一头逛到另一头,尝了刚刚做好的山药酥,热呼呼的,咬上去粘粘的、硬硬的,真有嚼劲。特别吸引我的是两个叔叔做的手工姜糖。
我看见他们都戴着手套,先把一团黄色的糖糊挂在大门的一根柱子上,然后把糖糊向下拉,再往上甩,一人累了马上换另一人,重复这样的动作好多遍,叔叔们额头上都冒出了汗,他们用手一甩,我发觉汗水都滴在糖糊里了,好脏啊!原先黄色的糖糊变成银白色了,在阳光下还亮晶晶的,我戴着墨镜看过去,姜糖变成金黄色的了,真是好看。
这时,其中一个叔叔从糖糊的中间拉出一段和妈妈手臂差不多长的糖糊,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又有一个叔叔和一个阿姨把这段粗粗的糖糊撮细,用剪刀剪成一颗颗的,姜糖就这样做成了,我觉得很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