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家乡的酥糖作文

时间: 05-10 栏目:话题作文

1家乡的桂花酥糖

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城徐州名优特产美食品种很多,资源丰富,有樊家鼋汁狗肉、小儿酥、麻片、花生糖、蜂糕、山楂条……数不胜数,但我最喜爱的要数桂花酥糖。

桂花酥糖是徐州的著名特产糕点,有上千年的制作工艺了。家乡徐州的桂花酥糖包装相当讲究,为传统纸质包装,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白底红字的普通纸,内层为防潮的蜡纸包装。一包包酥糖包装成棱角分明、大小一致的长方体形状。

桂花酥糖不仅外表包装讲究,内里更是制作精益求精,主要以芝麻,精面粉,蜂蜜,麦芽糖,白砂糖,南桂花等经熬糖、打糖、烘烤等十几道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味道香甜可口,可直接食用,也可沸水冲饮,因其香气馥郁,营养滋润,有润肺、健胃、止咳的功效,是人们十分喜爱的甜食。

我喜欢桂花酥糖不仅仅因为它香甜美味,更因为它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北宋年间,苏东坡任徐州知州,黄河决口,洪水直抵徐州城下,眼看就要漫过城墙,民间纷纷传言,只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跳进黄河,大水才会退去。苏东坡十三岁的女儿苏姑闻讯后,焚香祷告:“只要能拯救徐州老百姓,她情愿舍身抗洪”祷毕便从城墙上纵身跳入水中,洪水慢慢退去,徐州城保全了。

为了纪念苏姑,人们争相购买桂花酥糖来祭祀苏姑。“酥”者,“苏”也,这难道只是名字上的巧合吗?不信你看看酥糖的形状,每块酥糖的长宽高的形状和古代城墙砖是多么相似啊!

美味的酥糖伴着这美丽的传说一代代相传,家乡的人们都知道:包包酥糖中包进去的是我们徐州人甜美幸福的生活。

2家乡的特产——豆酥糖

说起我的老家三北啊,就必须提一提这儿的特产——豆酥糖。

在老街上走走,随处可见卖豆酥糖的小贩,也有手工做豆酥糖的师傅在忙活,往往可以见到或红或黑的豆酥糖,包装上是红色印章的就代表原味,包装上是黑色印章的就指芝麻味,它们一个个用纯天然的纸包着,鼓鼓的,就好像再往里面加一点儿就包不住了。这些胖嘟嘟的豆酥糖一个个整齐地排着队,就像我们出操一样,令人很想把它们全都带回家去呢。

我求妈妈带回去一些,妈妈自然很乐意。刚买好,我就迫不及待地抓出一个胖娃娃似的豆酥糖,折开它的“衣服”就瞧见了里面躺着的小可爱;黄色的皮肤,方方正正的,像块小奶酪,闪着光泽,也带了些粉末,轻轻地吸了吸鼻子,香香的味道扑鼻而来,有属于黄豆浓浓的味道,也有面粉的香味,让人觉得心里甜甜的。

光是闻闻就那么甜,那么吃起来当然是超极棒喽!我毫不客气地咬了一大口,一股黄豆的淳香溢满了口腔,我觉得顿时自己的嘴巴成了鼻子,各种各样的香味使我嘴巴吃得更起劲了。一咬,一些黄豆粉就洒了出来,又马上化了,味道真不错!不一会儿,连粉带“肉”的都吃光了,只剩下一层薄薄的糖皮,那糖皮甜得出奇,我幸福得想飞起来,真好吃!

“瞧,胡家出了一只小花猫了呢!”妈妈在一旁打趣道,哈哈。

又香又甜的豆酥糖不只是家乡的美食,也是我的美食哟!

3宁波豆酥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产。我的家乡也有许多著名的糕点,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宁波豆酥糖了。

宁波豆酥糖又称三北豆酥糖,是典型的宁式茶食,是浙江宁波地方传统名点之一,老小皆宜,名扬江浙地区和海外。每逢年末,宁波地区农村大都做年糕以备春节期间享用。宁波豆酥糖创始于清代,一直是宁波“三北”的名点。

据说在一百多年前,陆埠镇上开有一家叫“乾丰”的南货茶食店,豆酥糖是由其中的一位宁波师傅试制成功的,由于配料考究,加工精细,制作的豆栈糖香甜可口,松脆无渣,入口即化,不粘牙齿,且香味独特,食后令人口齿留香,回味无穷,一时顾客盈门,名噪浙东,方圆数百里慕名争购者,络绎不绝。

上市以后,受到人们广泛欢迎,一时声誉鹊起。豆酥糖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并且能长久保持香、甜、酥、松的特点,这也是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豆酥糖的做法其实也很简单。先将一定数量的黄豆粉、熟面粉、糖粉混合拌匀,过筛。再将饴糖、棉油下锅熬制,根据气候不同,一般要熬到一百一十至一百二十摄氏度左右,即成老糖。接着将混合粉用锅炒热,取出少量撒在操作台上,放上老糖,表面撒上热粉,用擀杖擀薄,再放入热粉,如此重复折叠三次,最后用手捏成长条,顺直,切成四方小块,用木条挤紧压实。用纸把豆酥包好即为成品。因豆酥糖容易受潮,所以贮藏于铁皮箱内最好。

宁波的豆酥糖真是让人难忘。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