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螺蛳的外形的作文
1螺蛳
昨天早上我去河里抓了十一只螺蛳,他们的外壳是青褐色的。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安置在玻璃鱼缸里。
中午三点钟,我去看望它们,发现有一只螺蛳爬了上来,还有几只用吸盘紧紧地吸在玻璃鱼缸上,好像怕别人把它们抓走似的。不一会儿,它们见没动静了,就悄悄地把头探出来,只见它的头也是肉质的,上面有两个很小的触角,这大概是用来辨别方向的吧。触角的下方有两只像小米粒似的眼睛,真有趣!它那连着吸盘的头左右转动着,好像在察看有没有敌人伤害自己。
有一次,我伸手去捉,它迅速地把头缩了回去,不再动弹了。我把它放在手心里,把手伸进水里,过了一会儿,他便偷偷地伸出了头,向四周望望,在我的手上爬行起来。
多可爱的螺蛳呀!
2螺蛳
今天下午,外婆买了一些螺蛳。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袋子一看,螺蛳像一个个小小的海螺。
螺蛳浑身长着螺纹。看上去像一只只背着重重的壳的蜗牛。
不一会儿,在水里的螺蛳生了一些小宝宝。那些小宝宝可爱极了!都小小的。
螺蛳烧好了,香喷喷的气味钻进我的鼻子里。我尝了一颗螺蛳肉又鲜嫩又可口,好吃极了!
今天,我吃了一顿螺蛳大餐。
3螺蛳
今天爷爷从街上买来了一盆螺蛳来。
我很喜欢这些螺蛳,就观察起来。
哇!螺蛳的样子真是太奇特了:它的壳像小屋子一样,别的新发现使我大吃一惊。螺蛳的头上,片儿分泌出了一种黏糊糊的白色的像棉花糖一样的东东,有些螺蛳的头上没有这些东东就伸出触角,我吹了一口气它也逃到了很里面去。
我发现了一些很小很小的螺蛳总是粘在大螺蛳的壳上,这应该就是螺蛳之间的母爱吧!还有些卵。
而且这些螺蛳的屁股上是没有壳的。
我好不舍得吃这些小生命。
4螺蛳
螺蛳生活在河底或湖底,长相很难看,但一上餐桌就成了一道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了。
螺蛳的壳形状十分奇特,远远望去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像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像一台正在工地上工作的钻地机,又像一顶厨师的高帽子……近看,像一阵阵令人望而生畏的龙卷风,像能吞噬大船的漩涡,还像互相交错的盘山公路……你们说螺蛳的样子是不是很奇特?
螺蛳的壳不仅样子奇特,颜色也十分漂亮。螺蛳的壳呈青绿色,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望洞庭》中把树木葱茏的君山比作小巧玲珑的,看来青螺在唐代已经家喻户晓了。仔细一看,咦,螺蛳的尾部怎么会是白白的呢。哦,原来是它常年在湖底打交道摩擦而成的。
螺蛳的壳十分粗糙,凹凸不平。如果你用手一捏,就会发现它的壳很硬。根本捏不碎。但是我不服气,心想:就这个破螺蛳还能难倒我这个堂堂男子汉不成?于是,我模仿李小龙用尽九牛二虎之力去捏,嘴里还不时发出:“啊!呀!”的声音,脸涨得通红通红的,牙齿“吱吱”的,手上出现了螺蛳印,可是它却安然无恙,纹丝不动,还神奇活现地对我说:“想捏我,没那么容易”。我只能甘败下风。
螺蛳的盖是棕褐色的,呈水滴形,上面的纹路像年轮,蚊香,跑道,指纹。你可别看它薄薄的,它可是忠实的的贴身保镖,不管你用手指抠还是用笔挑,它的身题就是不出来。
螺蛳的身体是白色的,下面有一个扁平的吸盘,它上面有一对触角,触角的下面是一双小眼睛。只要你用手轻轻碰它的触角,它就会猛地把身体缩回去,非常胆小。
一盘味道鲜美的螺蛳上桌了。吃在嘴里,肉软软的,很有弹性,嚼在嘴里就像在吃QQ糖,吃了还想吃。真是饕餮美食啊!
螺蛳还有药用价值,可以消热,利水,明目。
螺蛳,螺蛳,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5螺蛳
螺蛳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长的像陆地上的蜗牛。
如果,把螺蛳拿到地上我便会当成蜗牛;但把蜗牛拿进水中,我就会当成螺蛳。吾家一螺蛳两只,大小不一,颜色不同。小螺蛳的头上的颜色十分深,它越后面越浅。颜色中带一些条纹,弯弯曲曲,歪歪扭扭,象哪一条条深黑色的小龙,许许多多的,一下子根本数不过来。它壳后面是深黑的但也有一点呈红色,偏向深紫色。它的个头仅仅只有笔盖头的一半大,可想而知,它就多大了。大一点的那只螺蛳和前面那只差不多,只是个头大一点。物品洗好一个玻璃瓶,再往那里放一些水。当我要把螺蛳放进瓶里时,因为他太小了,我怎么抓也抓不住,于是我准备了两根牙签把它们夹到瓶里去。可刚碰到它们的壳,它们就把身子缩了回去。本来它的身子又小又滑,这下就更不好夹了。我可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们弄到瓶子里。
这天,我心血来潮想:螺蛳是不是和蜗牛一样走路呢?恩,我一定要看个明白,我下定决心。于是,我把瓶子放到桌子上开始观察。它们先小心翼翼伸出触角引路,肌肉紧贴着瓶壁,借着足面两侧的肌肉交替伸收缩的动作,匍匐地行走。我终于知道螺蛳是怎么行走的,它们和蜗牛是一样的行走方法。
我真高兴,螺蛳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带给了我许多快乐!
6小螺蛳记
我的手中现在有一颗小螺蛳,因为我以前只是吃,还没有好好地观察过它,所以我准备好好地观察。
小螺蛳是一个宽圆锥体。我手中小螺蛳有点大,长有45——50毫米,宽有25——27毫米左右。小螺蛳的壳顶,又尖又小,螺层与螺层之间的缝合线,颜色比螺层的颜色深:它一共有5层螺层。在它的身上,最有趣的就是它的那个螺层了。它的螺层好似一个一个的小鼓堆积起来的,它的边向外膨胀。小螺蛳有一个神奇的厣,它有很多很多的螺纹组成,厣中也有无数同心圆,厣是一近似的圆。我这个小螺蛳是一只黄黑色的小螺蛳。由此,我便知道了小螺蛳的“娘家”,应该是非在水池边的泥中。
我禁不住摸了一摸小螺蛳,它的壳有些粗糙,壳上有一竖路一竖路的纹,几乎看不见它们之间的缝隙,这只小螺蛳的竖纹又细又密,也几乎看不见它们之间的缝隙。小螺蛳的生活方式十分奇特,没有水的时候,小螺蛳一动也不动,伏在原地,用厣紧紧地把自己的“门”给罩住了,样子十分像一个小螺号。如果小螺蛳正巧生活在有水的地方,那可就不一样了。它先小心翼翼地把厣给一顶,伸出自己的那对小巧的触角,往外探了一探情况,如果没有事,那小螺蛳就伸出自己的腹足,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它先把那腹足吸在光滑的表面。小螺蛳的腹足是透明的,上面有很多花纹,很是漂亮。
我觉得小螺蛳十分“不讲卫生”。你看,那一只小螺蛳一边慢慢地爬行,一边随地大小便,它的排泻物是又软又稀的泥巴,它爬起来一扭一扭地,很微弱的动了动,它也就跟随往上爬,但速度很慢。我尝试着把小螺蛳从瓶上拿下来,可是平时轻松地拿下来,可在小螺蛳因为吸在瓶上,我就得多用一些力气,才能把它从瓶上剥下来。
为了更好地观察这小螺蛳的软体,在把它拿下来之后,我又想把它的厣给拿下来,让它与软体分离。我想“不就是一个小小的厣嘛,我这个人不知道是那个厣的几倍呢!小菜一碟!”可我太轻“敌”了。我先用手想把厣给剥下来,可是不管我用多少力气,也不能让它与软体分离。后来,我上网查阅资料,我明白了:如果把厣给剥下来,厣宁可把自己变得粉碎,也不把软体给暴露出来。可真有一种“粉身粹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的精神。
小螺蛳真可爱。
7我爱螺蛳
看,在那湖里有一颗颗墨绿色的螺蛳。我把手伸进湖里,摸了一个大大的螺蛳上来,准备当一回研究人员,好好研究一下螺蛳。
螺蛳的样子可奇特了!远看仿佛一座高耸入云的宝塔,又象高山上令人望而生畏的万丈悬崖,更好似古代兵临城下将士们吹起冲锋的号角,又如同春雨过后冒出的春笋… …凑近细看,它是螺旋形的,仿佛肆虐的台风,又好像海底深藏不露的杀手――漩涡,更像一台正在运作的钻机。螺蛳的形状真是与众不同呀!
螺蛳的颜色是青绿色的,尾部有一点白色,所有人们又把它称作青螺。这种说法可以追溯到唐朝,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著名诗句:“遥看洞庭山水色,白银盘理一青螺”,至于尾端的白色,十有八九是因为长年累月和泥巴打交道,而被磨损的吧。
用手摸一摸螺蛳,它的壳可粗糙了,还凉凉的。用手推一推,哼!居然一动不动!堂堂男子汉叫你,你头动也不动,是在向我挑战吗?我噌的一下火了,用在电视里学到的招数向他打去,呀啊啊啊!一掌下去,它居然毫发无损,不服气地又打了几下,直到我累得气喘喘吁吁,可它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而且好像在说:“我可是金钟罩铁布衫不坏之体第53代传人,我的壳你用火箭炮才炸得开。”虽然不服气,但我也无可奈何了。壳真是螺蛳的“守护神”呀!
螺蛳还有一扇“盾牌”。细看这枚“盾牌”,它呈水滴形,上面年轮一样的圈,像夏天点燃的蚊香,又像一圈圈美丽的涟漪。“盾牌”虽然薄,但可以抵御敌人的进攻。我用指甲抠、用笔挑,企图攻下这城堡,可“盾牌“象是被施了魔法似的怎么也打不开,我只得放弃。“盾牌”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把螺蛳放在水里泡一会,螺蛳身上的那股恶臭就会去掉,滴上几滴香油,螺蛳身体内的泥巴就会乖乖地吐出来。然后放到锅里蒸、煮、炒,再加上些佐料拨几下,一道诱人的美食就完成了。它们让你垂涎三尺,馋涎欲滴!
我爱螺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