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平江路作文500字

时间: 04-04 栏目:话题作文

1平江路

早就听说平江路又有美食,又有美景,今天,我终于去“一睹真容”啦!

在平江路上,你总可以看到几个肩挎篮子,手端盘子的老妇人,那盘里装的是茉莉花。她们的装束都很简洁:头发盘起,或是短发;身着简谱的麻布衣,黑色的裤子,足蹬布鞋。时间的“年轮”已深深地刻画在她们的脸上,但在她们身上,你甚至找不到一丝“老态龙钟”的气息,她们的双手灵活的编串起无数的茉莉花手环,她们总会用善意的微笑对待每一个人。当她们走过你面前,用动听的苏州话问你“啊要买茉莉花?”时,他们的笑容加上茉莉的缕缕幽香,让你想拒绝都难。

在平江路上,小吃也是很有名的。做工最精巧的,大概就是“年年有鱼”了。这是个半透明的点心,在“鱼头”“鱼背”“鱼尾”处,各有不同颜色的斑点,和真正的鱼没什么两样。如果放进水里,仿佛就能游了。

如今的平江路,既保留了原来的古建筑风情,又添加了欧洲国家咖啡厅的韵味,还有日本书店的简约风格。国外游客也是越来越多,我为平江路感到高兴!希望更多的国际友人们来平江路,来传播苏州的文化!

2平江路

我走过许多街道,比如阳朔的西街,北京的王府井、前门大街,大理的洋人街,丽江的四方街等等。可那些地方除了热闹,就没给我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可苏州的平江路就大不相同了。在平江路上,你可以静静地观赏小桥流水的江南美景,静静地欣赏悠扬的琴声,静静地品味这清静古朴的生活气息。

平江路与观前街一巷之隔,但它的古色古香与咫尺外的鼎沸喧哗分明是两个世界。幽静的河道与粉墙黛瓦的房屋、楼阁、小桥、花木之间彼此借景,宛如一幅江南水乡图。偶然一根柳枝斜斜地点在河面上,颇有拂波之意。在现代化的都市,如此清静典雅的街道,已经不多见了。平江路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实属不易。

苏州两千多年的历史,仿佛都融入了这条粉墙黛瓦的老街。这一块块青砖,一条条流水,就像在对我们诉说着当年这平江路的风采。

平江路能吸引这么多人可不止是因为它古色古香,还因为它有各式各样的小吃。如果你是老苏州,可以去品芳,尝一尝正宗的苏式点心;如果你是年轻人,可以去吃“鸡脚旮旯”,去吃杨枝甘露,去喝老酸奶……

在平江路走一走,就可以净化你的心灵,感动你的味蕾。何乐而不为呢?

3再游平江路

貌似是上个星期,苏老师为了让我们写好习作,让我们去平江路欣赏他的粉墙黛瓦,平江路的韵味。而昨天,我和赵霄瑜两个人又去了一次平江路。

第一次平江路时,我有一千个不愿意不想去,但去过之后,让我再也不能忘记平江路的独特,相信很多同学也都很喜欢那。因为上一次我时间比较紧,没有走完全程,没看太仔细,这一次我便有很多时间去欣赏了。

我们漫步在石板路上,但也不知道到底该干什么,东看看西看看,其实花在路上的时间不多,大多时间都在奶茶店里。我们去的那家奶茶店是我见过最有吸引力的奶茶店。我们先是点了两杯奶茶,就走了进去,刚走进去就看见一个不算大的鱼池,里面有一些或大或小的金鱼。起初我们就坐在那里,随便看看那些鱼。但后来太阳比较大,我们又走了进去。本以为就是几张桌子,但是里面的装潢实在好看。在右边有一个像院子一样的地方,那边还有一个秋千,我们就坐在上面玩了一会。后来又转移了“地形”,去了里面的几个似包厢一样的小房间。那里面的布置有点像日本的那种感觉,人都是要盘腿坐在那里的,铺在地上的绿色地毯也毛绒绒的。整个小房间差不多都是一片绿色。我们在那玩了很久的ipad,知道快到回家的时间才离开。

后来我们又去买了两份酸奶酪,一份烤肉,味道还不错吧。

4漫步平江路

苏州,我自出生至今一直生活的地方。不知不觉,十二个年头过去了。

这里,我几乎没留下太多的游玩足迹。一想到去过那么多地方,却连自己待的地方都没好好玩过,为之惭愧。如果别人问我说,去过哪些地方?这时我会自豪地一一解说。那自己一直生活的地方呢?问到这个问题,估计我只能红着脸,呆呆地站着了。

苏州素有”江南水乡”之称。小桥流水人家,每一处都值得品味。平江路就是展现特色的地方。

漫步在平江路上,低头看看,脚下的路由大小不一的石块铺成,走在上面有些硌脚。环顾四周,旁边的平常住宅,粉墙黛瓦。幽静的河道与房屋、阁楼、小桥、花木之间彼此借景,宛如一幅绵长的画卷。偶然,一枝柳树斜斜地倚到河面上,颇有拂波之意。一旁的河道里,常有人划着船,用吴侬软语唱着苏州民谣。除了用古老、宁静这类词来描写平江路,其他的还真不太合适。也因为一直有着这样的景色,四方游客才会纷至沓来。

说它古老,一点不错。旁边的住宅几乎没有翻新过,保持着“神秘感”。就连一些书店、酒吧什么的店铺,从外面看,它就是普普通通的居民住宅,没有过多的包装。这也是绘画、摄影爱好者们常来这儿选择取景的缘故吧。

我曾问自己,为什么喜欢苏州。现在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我就是喜欢它的“小桥流水人家”……

5平江路游记

今天,我参加了由“蝴蝶妈妈读书会”组织的吴文化活动——探访平江路。平江路共有1606米长,18座桥,我们主要参观了状元故居、评弹博物馆和昆曲博物馆。

状元故居是清朝乾隆时期潘世恩的家。他高中状元后,一直作到宰相官位,而他的孙子后来也考上探花,所以他们家是苏州有名的科举和仕宦家族。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家的门槛非常高,高过了我的小腿,好多小朋友要费力地跨才能进去。大门两侧还有一对大大的石敢当,据说有门当户对的说法。这些都说明他们家的地位非常之高。

评弹博物馆展示了评弹是一门历史悠久、优美动人的说唱艺术。昆曲博物馆则展示了昆曲的文辞典雅、曲调优美,真不愧是“百戏之师”、“中国戏曲的活化石”。评弹和昆曲都被列入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最令我惊叹的是昆曲博物馆里的古戏台。这是世上最大最古老的露天戏台。它的顶俗称鸡罩顶,有回音共鸣的作用。这个穹顶是由632块不同形状的构件组成的,共18圈,有324只蝙蝠和306朵祥云。整个古戏台雕刻精美,装饰华丽。

通过这次活动,我增长了不少知识。那里还有好多景色和知识点,等待我们去发掘,有空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6平江路一游

今天,我和妈妈、爸爸一起游平江路。

平江路实在是一条历史悠久的道路。它出于宋代,故称:“水陆并行,河街相邻”,今天的平江路依然保留着这样的格局。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在乌黑而破旧的墙壁上挂着一些红灯笼,我被这浓浓的苏州古风给迷住了。这时,一阵“阿要买栀子花、白兰花、茉莉花……”充满浓郁苏州味的吆喝声吸引了我,我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我们继续往前走去,我又看见了“猫的天空之城”这六个大字,这家书店在网上可出名啦!怪不得中外游客纷纷拍照留念,这就是它的与众不同。过了一会儿我又看见一块石碑,说右边这座桥原名“思婆桥”,用苏州话说和“师婆桥”同音而改名。我们走进了一条巷子,那巷很宁静,让人很踏实,我们踏在石板路上,吃着小吃,乘着凉,真像天堂里的神仙一样。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夕阳下的平江路,灰色的天空偶然透出一丝慵懒的阳光,穿过柳树叶照在石板上,让石板变得银亮银亮的,经过岁月洗礼的井口变得坑坑洼洼,井绳软软地挂在井里,这一切让平江路变得古老与神秘。一排排老房子似乎又鲜活起来了。房子、井、小桥、流水真像一幅水墨画。

我真希望这诗情画意的平江路能永远地保存在天堂的苏州。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