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鱼腥草的高中作文
1樟树上的鱼腥草
我家后山上林木青葱,树的品种也五花八门,松树、枫树、桃树、李树等等,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一棵樟树,樟树非常大,要三四个小伙伴才能合抱住,樟树很高,有两幢房子叠起来那么高。
儿时的我总喜欢跟着奶奶去田间,奶奶用大锄头锄草,我用小锄头挖鱼腥草草根,奶奶地锄好了,我也挖的差不多了,有满满一篮子了。回到家以后,奶奶把根摘下,将叶子放在樟树上晒干,据说晒干的鱼腥草用水煎服可以治感冒。
因为有几次下雨前忘了将鱼腥草收回,它吸饱了水分后竟在樟树生根发芽,又因樟树上有地衣科植物常年生长留下的物质,所以鱼腥草长的很旺,密密麻麻的。
一年深春,我见樟树上的鱼腥草长的那么旺,心想,它上面的根该有多长呢,于是我行动起来,搬来小梯子,爬上树去,轻轻的翻开地衣,看见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地衣的常年生长与死亡,使那一层厚度不过5公分的“土”变的十分肥沃,鱼腥草因为有强大的后勤供应而长的十分茁壮,那庞大的根系变的很粗,足足有手指直径的四分之一,这可把我乐坏了,你不知道,在我们村,基本上都喜欢吃凉拌鱼腥草,当然也包括我。
我把那层“土”翻到边上,不让他掉下去,然后用手一根根的将其抽出,到快要抽完时用手一拉,离叶子还有4公分的时候拉断,这样既得到了根,又给鱼腥草留了活路,我也乐此不疲,过了十分钟,已经有一大把鱼腥草根在我手上了,我一看,这差不多有两盘了,就把鱼腥草根放在一个树杈上,又重新将地衣盖好,压实后从梯子缓缓爬到树半腰高的地方,一伸手将先前已经弄好的鱼腥草根抓紧,然后跳到地上,拿回家后爷爷见有这么多,便笑着问我哪儿来的,我把刚才的经历和他说了一遍后,爷爷对其他环节不感兴趣,只对我在离叶子5公分的地方拉断感兴趣,并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凡事不可做的太绝,要给其他人留一条后路,就像给鱼腥草留下根一样。当时年幼的我并不知道这番话的意思,只是呆呆的点了几下头。现在想起爷爷的话,我明白了,爷爷说的并不是单单的只针对鱼腥草说的,其中还包涵着如何为人处事的待人之道。
又是一年春深时,望着樟树上的鱼腥草,我耳边仿佛又响起了那句深深的教诲:“凡事不可……”
2甜丝丝的鱼腥草
到家了。我蹲下身子,仔细瞧那盆鱼腥草。盆里的草儿早不像以往那般旺盛,只稀疏地长了几排。此时已是深秋,凛冽的秋风把一夏的葱茏都卷走了,这一盆快要枯败的草儿,却勾起了我的回忆。
墨绿色的一滩叶子,几根白茎,还有一碗浅绿的草汤。这是能止咳的鱼腥草,每次我一有咳嗽感冒的症状,就喝上几碗,喉咙会舒服很多,不再时常觉得咽喉里有小虫在爬了。
这是母亲为了我脆弱的呼吸道而熬的鱼腥草汤。小时候,我最恨的便是母亲的鱼腥草汤了。“咕咚咕咚”地喝完有怪味的汤,我还得咽下剩余的草渣。我看着它其貌不扬的卖相,一开始就退缩了:“我不吃,一看就知道很难吃!”母亲于是扬起手中的筷子,夹了一些鱼腥草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多甜啊!‘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光看着,不试吃怎么知道不好吃?来,尝尝。”我将信将疑地接过勺子,小心翼翼地伸出舌头舔了舔。刚入口时,还没什么感觉,过一会儿,舌头上泛出一股又酸又苦的味道,我本能地张开嘴,想要吐出草渣。
可是母亲拦住我,她严肃的目光令我心里直发虚:“把草渣吃掉比只喝汤要有效多了。你想不想快点好?想就吃下去,要是感冒不快点好,别说还要吃鱼腥草了,你就只能喝粥,水果什么的也不要吃了。”我只好硬着头皮,把草渣全吞了下去。这是标准意义上的“吞”,我嚼也不嚼一口,直接把鱼腥草塞进嘴里,然后深吸一口气,让它滚进肚子里。你说我不懂品尝美食也好吧(这种草四川人很喜欢拿来凉拌着吃),可我就是受不了那种感觉:一咀嚼草渣,就会有一股酸水在我的口腔内乱窜,像是在向我示威似的。吃它,简直是在忍受酷刑!
为了躲开吃鱼腥草的刑罚,我努力不让自己生病,即使病了,我也要努力地休息,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好转。母亲似乎对这种状况挺满意的,也不让我喝鱼腥草汤了,做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招待”我。她还常常寻了能使我身体强壮些的方法,比如让我带上布制口罩啊,给我炖“红枣银耳汤”和其它一些稀里古怪的东西。
记事之后,我就发现母亲与其他人的母亲有着极大的差别。她对我的身体健康比对我的学习成绩更上心。
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呢?”
她仍然埋头擦着桌子:“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要身体健康才行。身体好了才有条件谈其它事。妈妈现在就是身体差了,都经不得累。有什么用?我希望你身体好些,不用像妈妈这样。你要记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呀!”
想起每次生病时母亲的责备,想起每次天冷时母亲的唠叨,想起每次喝鱼腥草汤时母亲的厉色,我忽然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夕阳下,那盆鱼腥草,闪着诱人的光芒。那口原本苦涩的鱼腥草汤,突然漫出一丝丝的甜蜜,和着母亲的叮咛,浸湿了我的眼眶,溢满了我的心田。
妈妈,您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我要让您也健康快乐!
3挖折耳根
在这个快乐的寒假里,我身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趣事,但有一件事,我觉得最好笑。
我们一月二十七日回到了外婆家,我外公和我妹妹一月三十日办生日,我们一家子都在做准备。一月三十日的上午,大人们又忙碌了起来:我外公外婆在杀鸭子,破鸭子;我舅舅从市上买了一背篼菜,正在理菜呢;我舅妈正在清洗碗碟,爸爸妈妈在帮忙搬桌椅。看着大人这样忙碌,我和妹妹也忍不住想做点事情了,我和妹妹便到田野里去挖折耳根,我们来到田野边,用手挖出了一把折耳根,最长的,竟然有半米长。
我们回去吃中午饭,吃完了还感到不是很过瘾,我们便扛着小锄把,提着口袋,又走到了田边,这时,我看到了一块半干的田,便灵机一动,想,要是从这里走过去,岂不是近很多,我用脚踩了一下试试,挺硬,就对妹妹说:“我们从这里走过去吧。”然后,我几步跨进田内,走了过去,妹妹也跟了过来。我们开始挖了,我把锄头举起来,然后相田坎锄去,啊,我看见折耳根了,我便用锄头贴着折耳根的根向下挖,它好长,挖了好一会儿,才挖到底,我把它拿起来交给妹妹,我们继续找,又发现了一小块长着折耳根的斜地,可地下面也是一块半干的田,踩着肯定陷下去了,但我非常想要这些折耳根,那田坎上有许多干泥巴形成的硬土块,妹妹就推了一块下去,唉,有了,“妹妹,来,帮我把这些硬土块儿推下去。”嗯,够了。“妹妹,你下去,踩在这些硬土块上面。”然后我们就踩在土块上面挖折耳根。
挖完了,又换地方……我们辛苦挖了一阵子后,带来的口袋已被装得满满的。我们满载而归,然而,我们谁也没料到,会栽在一块半干的田手里:我们又来到那块“安全”的田前面,我拿着锄头,和一口袋折耳根向对面跑去,咦?怎么有些不对劲,这田好像软了很多,最后几步差点没踩稳,吓的我一身冷汗,我想叫妹妹别走了,一转身,刚想叫,可妹妹已经走进这块田了,已经过了中点了,可是妹妹的鞋陷进田里去了,怎么用力,也拿不出来,哎呀,这可怎么办呢?
这时,我们被大人发现了,他们有些生气,叫我们先回去,他们去拿鞋子。我们此时此刻完全走不动了,只是在那里不停地笑,多有趣啊!我想帮妹妹拿出鞋子,就跑到妹妹的鞋子边,抓紧鞋帮,用力地往外扯,可我是出了吃奶的劲儿,也扯不出来,这时。妹妹笑着说:“别扯了,我们先回去,等大人来取吧!”我放下鞋帮,想:妹妹说的有道理。我便向前走,可这时,我摔了一跤,想走也走不动了,我爬起来往脚下一看,呀,刚才时间耽误太久,我的右鞋子也陷进去了,我用力地拔出右脚,鞋子却还陷在里面,唉,没辙,只好穿着袜子走上去了。虽然我们一身弄得全是泥,但是,我和妹妹还在笑,还在笑。
回去以后,我看见妈妈铁青的脸,可是我和妹妹还是忍不住,偷偷地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