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描写南京明城墙的作文

时间: 04-21 栏目:话题作文

1南京明城墙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我从小喜欢明城墙,周末总要缠着爸爸带我去城墙上玩。几年时间,我玩遍了南京的各处城墙及城门,它给我的课余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

有一次,爸爸带我经过富贵山隧道附近时,我突然眼睛一亮,发现前面露出了少许城墙。我们顺着城墙根,骑车缓缓前行,然后顺着一级一级的台阶走下去,如诗如画的琵琶湖如世外桃源般出现在我们眼前。带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我们发现琵琶湖的四面除了入口,其他都被城墙围了起来,我想在古代这应该是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吧!

还有一次,我们在一座城墙下发现了一个隐蔽的洞口,里面可黑了。好奇的我坚持要爸爸带手电筒陪我进洞瞧瞧。带着既害怕又好奇的心情,我们曲折前行,有些地方要弯腰才能通过,十几分钟后才到尽头。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明城墙所特有的藏兵洞,每个藏兵洞能容纳一百多名士兵呢,真想不到古人设计城墙时考虑得这么周全呀!在城墙的城砖上我还发现了许多字或符号,还有鬼脸,真有趣。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也喜欢南京明城墙的话,就和我一起去探究吧!

2南京明城墙

南京是六朝古都,也时2014年青奥会的举办方,我作为东道主,大家介绍介绍南京的风景名胜——明城墙。南京古城墙修筑于明朝,仅内城周长就达33.7公里,比周长仅29.5公里的巴黎城墙还长。古城墙是朱元璋经过3年准备,经历4个阶段共21年时间才建成的。朱元璋为了建造南京古城墙曾下令5省、20州、118县烧制城砖。为了保证质量,每块砖上都要打上烧制的州、府、县及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如不合格一律退回重做,再不合格就将治罪。可见严格之极。这些城砖长40~50厘米;宽20厘米左右,厚度不少于10厘米。其总数约为3亿5千万块。这些数字也显示出了明城墙的宏伟。

南京的城墙,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中国万里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明城墙的13座城门的上部,都建有高耸的城楼,而以聚宝门最为雄伟。聚宝、三山和通济三座城门各有城墙四道,每两道之间的空间称为“瓮城”,可作为战时的防守之用。聚宝门是这些城门中最坚固的一个,城楼以下部分基本保存完整,而且有所谓“藏军洞”的特殊设施。“藏军洞”实际上就是里端封闭的砖券门洞,在战时可供兵士休息和用来存放军事物资。这种“藏军洞”在聚宝门最南一道的城墙上计有两层共13个,左右两侧的城墙下部又各有7个,加起来有27个。据说,每洞可容纳兵士100人以上,共可藏兵达3000人以上。这种设施在中国古代的其他大城中是极为少见的。

每座城门都有内外两道门,外面一道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面一道则是木质再加铁皮做成的两扇大门。在平时,行人车马都从城门洞里通过。

明城墙的历史悠久是南京人的骄傲!

3南京明城墙

来到南京,你会看到高耸的紫峰大厦,屹立的紫金山^但有一样你绝对不能忽视,那就是——南京明城墙。

明城墙建于1366年,历时20年才建造而成,至今仍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全长35.3公里。有城门13座、水关2座、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每座城门上都建有城楼,内设鼓楼、钟楼。明城墙有两个绝无仅有的设计——瓮城和藏兵洞。每两座城门间便有一座瓮城,当敌人攻入,千斤闸便会落下,将敌人困在瓮城中,藏兵洞中的士兵便会倾巢而出,从城门上向下射箭,扔石头,“瓮中捉鳖”这个词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去年,我登上了中华门城堡。中华门城堡又名聚宝门,据说当时建筑时屡建屡塌,后来将沈万三的聚宝盆埋于其下方才建筑成功。走在城门下,爬山虎“爬”满城头,头顶上的空槽原本用于装千斤闸现在却是黑漆漆的一片。瓮城里,青砖缝隙都长出了小草,砖面上凹凸不平。顺着马道(专用于行马的道路)向上走,一个巨大的拱形洞窟——藏兵洞,出现在我的眼前。走进去,里面是关于明城墙的介绍,令我惊奇的是,虽然当时是六七月份,但洞内却十分凉爽,原来,城墙的砖块与砖块之间,使用的粘合物是一种特殊的糯米汁,这样便能使洞内冬暖夏凉。登上城楼顶部,放眼望去,整个南京尽收眼底。

临走时,我抚摸着城砖:“谢谢你,带给我们这段历史,这段记忆。”

4游南京明城墙

寒假里,我和家人来到了充满历史味道的南京城墙,刚见到它便洋溢出了一股悠久而古老的气息。它是那么庄严地伫立在南京这片土地上。我又摸了摸它那饱经风霜的墙壁,在日月雨水的洗礼下,已失去了那曾经的平整与光滑。墙壁是那么的粗糙,更是历史的见证,像一位鬓发霜白的老人,任由岁月在他的脸上无形的刻下了一道道生的皱纹。

正当我看的入神时,黄昏也悄悄的来临,丝绸般委婉的余晖轻轻地洒在那城墙上,如母亲的双手抚摸一般那么的轻柔。在余晖的映照下,它已不再那么的威严,而是深深地被余晖所折服,显得那么的温柔与和谐享受着“母亲”的关怀,与大自然也显得更加亲密无间。显然易见,在时间的“教导”下,它已学会能屈能伸。

回家后,我细细回味了今天的所见所感,思绪万千。这座虽已不华丽的城墙去却给了我那么多的感悟与认知,这是不枉此行呀!

5南京的明城墙

4月17日,我如愿以偿地踏上了通往明城墙的路。我要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建造城池的。

不一会,我们便到达乐明城墙。只见明城墙高大宏伟,气势磅礴,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这儿,守护着南京。我不禁有了疑问,如此好大的工程,现在完成都很困难,而在几百年前的明代,科技不是很发达,究竟是怎样建起来的呢?想着想着,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了明朝。我仿佛看见了几十万人冒着酷暑严寒,背着一块又一块的刚烧制出来的石砖,爬上一个又一个陡峭的台阶。往往一趟回来,手已被石砖烫得通红。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工人们住在简陋的房子里,度过了二十一个春秋……

我走上城墙,看到石块的缝隙中钻出了一颗颗小草,城上也长懑了青青的台癣,这些都充分显示了明城墙历尽沧桑,历史悠久。在清军攻打南京时,明城墙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虽然南京最后还是被攻破,但是消耗了清军的兵力和粮草推迟了对首都北京的进攻,明朝也没有短时间内灭亡。还有建文帝时期,朱棣率兵来到南京城时,大吃一惊,连忙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当他得知守金川门的是李景隆(号称花花公子)和兄弟谷王守时,紧绷的神经才放松。看来,如果守金川门的两位仁兄不投降的话,朱老四是根本不可能攻下南京,建文帝的统治也不会被推翻。

看来,明城墙是南京的最好屏障,它不仅是南京的象征,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6仰望南京城墙一角

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不少名胜至今仍保存完好。例如,南京的集庆门城墙,它应当是明朝所建,可是如此破旧的城墙,谁能想到,它既是明朝的守护者,又是一位自明代以来中国历史的见证人!

我默默地仰望着这南京城墙的一角,忽然感到它曾经经历和见证了许多历史的沧桑。例如南京大屠杀,让中国人民无比悲愤的抗日战争......

我凝视着那城墙上密密麻麻的弹孔,仿佛穿越时光又回到了那些苦难的岁月,回到了那个令人心酸沉痛的年代。

据记载,当时中国军队虽然顽强抵抗,但终因日军的强大攻势,他们用重炮攻克了南京城墙的一大段,使我军寡不敌众,于是日军象野兽一样涌入了城中,一场惨绝人寰、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就这样发生了。悲惨啊!

然而,在当时的日军军官松井石根---中国人民的死敌和战犯看来,中国民众的生命连猪狗都不如,在他的淫威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之下。那里,虽说是明城墙的一角,但那墙角下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民,在一阵阵机枪声后全都倒在了血泊之中。真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这时就连浩浩长江也因暴怒而汹涌,三十多万中国同胞,就这样惨死在日军的狼口之下。我凝望着南京城墙的一角,眼睛湿润了!

其实,那城墙上的弹孔分明是一张张嘴,它们在为那些来不及伸冤的无辜生命喊冤呢!那城墙上的弹孔分明似乎又是一双双眼睛,那些为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而牺牲的人们,正在用他们的目光注视着日益繁荣的中华大地。南京的古城墙虽已是残垣断壁,但它们正向人们叙述着那段令人心碎的历史。而那段历史正是让我们走向繁荣的铺路石。

仰望南京城墙的一角,也许我们可以从那些古老城墙所诉说的话语中,明白些什么!

7游南京明城墙

在端午佳节,我和父母去南京游玩。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就是清晨我和爸爸登上南京明城墙的那一幕。

南京市明城恒史博物馆,位于玄武湖西南湖畔的城根段,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它俗称“台城”所在地。这段城墙凭岗临湖,风景旖旎,集中体现了古都城墙融山、水、城、林为一体的特色风貌。该馆集中收藏、研究并展示了南京城恒相关历史文物与资料。

游南京明城墙

我怀着兴奋的心情登上了城墙。刚上不久,我发现道路斜坡上的砖块上边厚,下边薄,非常像台阶。我的心里充满了疑问。我问爸爸:“为什么这种斜坡上的砖会有厚度不同的现象呢?”爸爸指了指路边的告示石:“这是礓石察古道。这样设计是为了方便士卒、马匹登城。”我点了点头。

我们又走了一会儿。我忽然发现,对着城外的城墙上,有着一个个凹进去的口子,还有许多小洞,而对着城内的那一面墙却没有。我问爸爸这是为什么,爸爸说:“凹进去的口子叫‘垛口’。因为垛口和小洞都是用来观察敌情或者掩护士兵放箭用的,所以只有面向城外的墙有。这样巧妙的设计,使我们看得见敌人,而敌人却看不见我们。”听了爸爸的话,我开始暗暗佩服起古人的聪明才智来了。我通过垛口将头探出朝外望去:哇,玄武湖周围的风景真是太美了!玄武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郁郁葱葱的树木耸立在它的周围,似乎正在欣赏湖面上自己的倒影呢!

游南京明城墙南京城墙东连钟山,西据石头,南贯秦淮,北带玄武,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真是古代南京人的杰作!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钟头,我恋恋不舍地与南京明城墙告别了。

8明城墙参观记

明城墙是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它始建于1386年,是古代人民用来防御外来侵略的防御工事,我早就听说了有关它的故事了。这不,今天我就和爸爸一起去领略一下它的军事价值。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中华门城门口,只见明城墙十分雄伟壮观,城门足有十层楼那么高。走进明城墙内,我们顺着弯弯曲曲的石阶往上走,来到城墙上面。爸爸向我介绍说:“从这儿向下看,当敌军攻击时,我们先把敌人引进来,再把城门关上,这时,我们就从上面向下射弓箭,他们无处可逃,只好束手待毙了,这就是‘瓮中捉鳖’的战术。”“原来‘瓮中捉鳖’是这么一回事呀!”我边说边向下张望着。

沿着栏杆向前走,只见前面一排足有七个拱形圆洞。我心想: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藏兵洞”吧。我边走边拉着爸爸走进了第一个藏兵洞。里面摆放着藏兵洞的简介,据说,一个藏兵洞能藏700多个人。走进第二个藏兵洞,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字迹比较清晰的旧砖块。后面的几个藏兵洞,有的放着一枚大的铜钱,有的放着一个聚宝盆,还有的……

看完藏兵洞,接着向前走,我们还参观了植物盆景,练兵场等。原来那一支支精锐的军队就是从这个练兵场训练出来的。

通过今天的参观,我才知道原来名城墙不仅雄伟壮观,还有那么多的故事和它的军事价值。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