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游记作文800字
1寒山寺游记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朝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年绝唱使寒山寺中外闻名。可作为苏州人我却一直没去过,今天,我终于来到了寒山寺,圆了自己的一个梦。
漫步在寺院里,外公告诉我,寒山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原来叫做“妙利普明塔院”,唐代时有一个叫做寒山的高僧主持过此寺,因此又命名为寒山寺。这位叫做寒山的高僧还写过一首有趣的诗——《杳杳寒山道》,每句话都是AABCD式的,读起来很顺口: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雨,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寒山寺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桥、一塔、一碑和一钟。
“一桥”中的桥是江村桥,桥不长,拱立在寒山寺门口的小河之上。一千多年前,张继或许就坐着小船从这座小桥下穿过。不过,我没有来得及看到枫桥。现在的河边没有了枫树,而且水一点也不清,脏兮兮的,张继再来的话肯定写不出诗了。
“一塔”里的塔叫“普明宝塔”,一共五层,可是只开放到两层,其他都被锁住了。爬上二楼放眼远眺,寒山寺历历在目。我还看见有的人拿出硬币,往对面的屋檐上抛,扔中了并且不掉下来就算运气好。
“一碑”是院内的一座大诗碑,高16米。上面刻着张继写的《枫桥夜泊》,字是清代大学者俞樾题写的。这块碑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诗碑,在吉尼斯记录上榜上有名哦。
我这里隆重推出的是“一钟”。这口钟称得上是宇宙中最大的的佛钟了。高有8米,重量是——这个数字说出来简直吓人——108吨,有3600个我重呢!钟上还刻着7万字的经文,也不知是谁刻的,有那么好的精力。钟声浑厚悠扬,非常好听,我还没进寺时就已经听到了。敲这么大的钟一定要有很大的力气才行吧。
寒山寺虽然不大,但绿树掩映、古意盎然。走在寒山寺里,总是能想起张继,想起他写的《枫桥夜泊》。如果没有这首诗,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寒山寺,一首诗居然可以让一座寺庙流传至今,诗歌的魅力可真是神奇啊。明代诗人高启的一首诗写出了我的心声——
“画桥一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
2记江苏的寒山寺
20XX年国庆节,我在江苏苏州,游著名的佛教圣地——寒山寺。
寒山寺坐落于苏州市市区。因唐代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下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千古名句,使寒山寺名扬天下,游客络绎不绝。
进入市区大约十几分钟就可以到达寒山寺。碧瓦黄墙,几棵参天大树,随风飘来的香火味,还有那悠扬久远的钟声,让人感受到一股股浓浓的庄严和肃穆。
站在寒山寺的门口,我抬头仰望,只见“寒山寺”这几个带有书法韵味的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走进寒山寺的大门,踏上台阶,就能看见两个巨大的香炉。听导游说,能把硬币扔到香炉越高的那层,得到的福气和财气就越多。我试着扔了一下,耶!我居然扔到了最高的那层,看来我明天要发大财喽。当我还做着发财梦的时候,老妈和老爸早已跟着导游走远了,我连忙跟上他们的脚步,进了外殿。
外殿很窄,大约只有4米深。露台中央放着一个巨大的鼎,正面铸着一本正经,反面则着铸着百炼成钢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外殿里供奉着释迎牟尼佛金身佛像,佛像背面供奉着唐代寒山、拾得的画像。佛像前铺着垫子,供大家烧香拜佛。游客和香客多的时候,外殿更显拥挤,整个大殿烟雾缭绕,热浪翻滚。大家挨肩擦背,才能勉强通过。
走出外殿,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的树木枝繁叶茂,一缕阳光都透不进来,凉爽极了!
穿过正殿,眼前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古塔,大概有二十余米高。旁边有一条走廊,直通钟楼,我迫不及待地走进了钟楼,里面一片昏暗,只有窗边隐隐约约透进来的几丝光线。我只好小心翼翼地摸索着上了楼。哇!好大的一个钟啊,有一人多高,连三个大人都合抱不过来,据说有两吨重。在钟的旁边放着一根长约一米,直径大约30厘米的木棍。我将木棍轻轻地向前一推,“咚——咚——”,钟立刻就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响声,这就是钟楼。
天色不早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寒山寺。
3游寒山寺
我去枫桥,当然也是因为那首诗。
幼时初读,以为寺在一座叫寒山的山上,也以为寺距离桥会有那么一段遥遥的路程,那夜半钟声,悠悠地传到倦泊在河埠的客船上,传到了落第诗人张继的耳中。及至岁长,知道了寒山,拾得,知道了点儿隐士,禅宗,或者“道”……还有西湖孤山曲园堂内,看到的那块曲园先生书写的《枫桥夜泊》诗碑的拓印。所以,不亲自去看一趟,教我如何能释然?
而其实,我去枫桥,去寒山寺,更因为了寒山。
我尚未能去浙东的天台山,谒拜国清寺,找寒岩洞,在寒岩洞外坐一坐,吟诵他写的:“独回上寒岩,无人话合同。寻究无源水,源穷水不穷。”那么就先到枫桥,这个他并未来到过的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的寺庙,却以他之名改为“寒山寺”,一睹他与拾得的雕像,看一看寒拾殿,还有和合泉。
晚唐,台州刺史闾丘胤在他的《天台三圣诗集序并赞》一文中,写寒山子者,“不知何许人也……或长廊徐行,叫唤快活,独言独笑……形貌枯悴,一言一偈,理合其意,沉而思之,隐況道情;凡所启言,洞该去默。乃桦皮为冠,皮裘破弊,木屐履地……”一个在当时世人甚至僧众眼中疯疯癫癫的像是和尚却又不曾真正剃度出家的隐士,在身后名声鹊起,被誉为“诗僧”,诗作与其行事之风备受推崇。寒山,到底是怎样一个隐士?我徘徊于寒山寺里,普明塔高高矗立。寺院的墙壁上到处挂着寒山子的诗。我寻找寒拾殿,当走到殿前,却看到令我倍感失望的现象——寒拾殿正在维修之中。想必心向往之的事物总是会有些曲折,有些多磨的意思,也就劝慰自己了——以后还可以再来一趟,这便是理由。
在三十而立的年龄,寒山迁隐天台山,在这之前他已有家室,饱读诗书,多次应举不第,彼时正逢安史之乱,而禅宗在中国开始兴盛,六祖慧能的“南宗禅”大兴天下。也许原因还有很多,寒山,从此开始隐居并皈依了佛。
寒山的隐居,是彻底的隐居。他从趋名逐利的士子生涯中解脱出来,成为一名禅师,这种角色的转换,是寒山的觉醒。他写道:
众星罗列夜深明,岩点孤灯月未沉。
4寒山寺
“咚——咚——”几百年前,失意的诗人张继独自泛舟河上,听着寒山寺中传来那空灵悠远的钟声,写下了千古绝句。几百年后,那绵延不绝的钟声依旧回响在人们心里。今年暑假,我有幸来到姑苏城的寒山寺,品味那不一样的钟声。
一进入寺中,我就立刻被它独特的气氛所吸引。黄色的围墙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已是斑斑驳驳,透露出时代变更的沧桑;淙淙的流水仿佛述说着它非凡的故事。宏伟的大雄宝殿,神秘的侧殿,豪华的金色宝藏,奇妙的观音石。处处散发着古老的气息。漫步窄窄的小道,耳边传来的,是浑厚而动听的钟声。那钟声不断地萦绕在我的耳畔,意味深长。
缓缓步入大雄宝殿,它恢宏的气势令人震撼。正中,高大的观音像全身镀金,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在这庄严肃穆的宝殿中,她的笑容是多么和蔼。由正中慢慢向左走,首先看到的是十八尊罗汉像。这十八尊罗汉像各有千秋。有的笑容满面,有的面无表情,还有的煞如凶神。他们被刻画得惟妙惟肖,十分精致。我们随着人群继续向前走,来到了大殿的后方。这时,我们发现,正对着后门挂了一张画。这画看似普通,却暗藏玄机。
导游先让我们站在画的左侧,用3分钟仔细观察,并把它深深记住。我抬头看着这幅画,它出自名家罗聘之手,笔锋细腻独到,线条柔美。画上的寒山与拾得被称为“和合二仙。寒山右手指地,谈笑风生;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此时,他们的脚指向左边。看完后,我们低着头快速走过这幅画,来到它的右侧。抬头一看,我们惊奇地发现:画中人物的脚竟奇迹般地转向了右边!至此,我们不的不钦佩画师高超的技艺!
据说,文化大革命时期,寒山寺是造反派的司令部。一位法号为性空的和尚为了保护寺中珍贵的文物把几百尊罗汉像藏于地下,并把这幅画以及其它碑文刷上白漆,写上毛主席语录,这些珍贵的文物才得以保全。如今,已90高龄的性空长老仍旧居住在寒山寺中,鲜少露面。
参观完寒山寺,我才了解到中国佛学的博大精深。寒山寺作为中国著名佛寺之一,将永远被世人铭记,佛文化的奇迹,将一直被延续!
“咚——咚——“寒山寺的钟声再度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