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古镇一日游作文
1游青龙古镇
青龙古镇位于太原北部阳曲县境内。深秋和友人约去游玩。出发前,上网做了点功课,了解到青龙古镇是山西去内蒙古的重要途经地。它有数百年历史,因当地到处疯长着青蒿起名青蒿嘴。清嘉庆年间,当地王姓富户给朝廷捐银百万,获赠牌匾和一锦旗,旗上绣龙,便更名青龙镇。
从太原到古镇大约半个小时车程。已近冬日,但阳光明朗,天气佷温暖。下了车,进入眼帘的是古镇周边到处遗弃的工地。穿过一座两层的牌楼便进入古镇,已翻修一新的街道整洁干净,街道两边的房子关门闭户,街道上游人稀少。
往前走,难得遇到一处没有上锁的房子,进去后才知叫“文化革命礼堂”,墙上的“文革”画隐约留下了那段岁月的痕迹。出来后仔细看才发现这是原汁原味的古迹,和那些刚修的所谓赝品古建品格格不入。说起古城保护,那是一门专业的学问,不是作为门外汉的我们所能说清的。一趟游玩下来,总觉得这样的古镇保护有点儿别扭。最好的文化保护是由当地老百姓在日常生活的传承。
这不由想到两个保护的例子,一个是榆次后沟村,一个是晋北古城平城。后沟村的村民仍然生活在祖辈生活的地方,当初也有人提出把村里的人全部迁出,幸运的是没走这条路。走到古镇尽头,一卖土特产的摊点,主人五十多岁,说起现在的古镇保护,他用三个字形容——胡求闹。我不解,和他聊了起来。他说,没保护以前,这里还有人居住,如今把人迁出去,修了这些古不古的玩意,除了偶尔忽然来几个外地人,平时死气沉沉。我说,以前房屋破旧不堪,不保护才完了。这位老人不紧不慢说,完就对了,其实它和人是一样有寿命的,祖辈在这生活了几百年,到如今,年轻人都走了,只剩下老人,再过几十年,这个村子就没人住了,这是正常的。
在古镇游玩下来,想想,除了看到一堆古董,还真不知文化的传承在哪里,倒是那个当地的豆腐干绝对地地道,只可惜不是在古镇的农家。
2到郊外的青龙古镇游玩
前段时间,妈妈和我一起到郊外的青龙古镇游玩。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终于到达青龙古镇。来到这里,我不禁有些失望,眼前一片荒凉,杂草丛生,我有点后悔来了。妈妈说:“再往前走走吧。”绕过一个小山坡,一座高大的塔楼展现在我眼前。我一下高兴起来,飞快地朝前跑去。站在塔下向上看,厚实的墙体上建有二层木构楼阁,青砖灰瓦,“青龙古镇”四个大字镶嵌在墙上,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十分醒目。
从塔楼中的门洞走过,一条用青砖石条铺成的小路,向前延伸。小路两旁是青砖青瓦的古建筑商铺,每个商铺门前都有两头石狮子,形态各异,门两边的墙壁上刻有花草、人物和鸟兽。沿着这条街一路走来,可以想象出当年那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继续向北走,是正在修缮中的文昌祠。站在小山坡上,远远看到古城墙蜿蜒起伏、连绵不断,在蓝天的映衬下十分雄伟,而青龙古镇则像一条巨龙,腾空飞起。看到这些,我不由得赞叹道:“这里真美!”
3青龙古镇一日游
今天是父亲节,原本想请爸妈去吃一顿美食,老公提议出去走走比吃顿饭更有意义,我举双手双脚赞成。于是开始挑选目的地,最终选中了太原市阳曲县青龙古镇。
我们早上七点出发,上石太高速,转阳泉绕城高速,进入盂县南枢纽上京昆高速,最后转二广高速,到达阳曲枢纽,就要注意看路标了,在阳曲下高速,一出收费站,直行500米向右后方转弯,之后沿大路就可以一路开到青龙镇。我们跟着百度地图,用时两个钟头就到达了景区。
景区还在建设中,所以不收门票,只收每辆车10元的停车费。这种古镇文化悠久,我建议大家请个导游,50元,这样可以带领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古镇文化。
青龙古镇,原名青蒿嘴。清嘉庆年间,村中王氏族人王绳中为大清捐银百万两,皇家偿赐一块“百万绅中”匾额和一面绣有“青龙”图案的大旗,示意满汉一家,从此菁蒿嘴便更名为青龙镇。
青龙镇两侧店铺林立,都是明清建筑,走在街上,处处感受到的都是古香古色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