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古镇沙溪作文600字

时间: 04-20 栏目:话题作文

1古镇沙溪

如果说把沙溪比作夜晚的天空,那古镇便是这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

沙溪古镇这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虽已化作尘埃,但是人们却并未忘记曾经在这古镇上发生的动人故事。就说古镇的三大名桥:庵桥,义兴桥,新桥。可你们是否知道,义兴桥的原名曾家桥,伴随这次改名的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有个沙溪人到京城当官,却不幸客死他乡。他的狗因为要为他送信到家,所以劳累过度,在曾家桥上吐血身亡。人们为了纪念狗对主人的忠义之情,把曾家桥改名为义兴桥。

动人的故事还发生了许多,但迷人的春天却在古镇上停下了旅途的脚步。

春天的古镇,热闹非凡。清晨,各种各样的店铺在鸟儿的声中对各路游客张开了怀抱。我们能看到晨练的老人边散步,边聊天,干练的中年人忙这忙那,善良的妇女或做家务,或教孩子牙牙学语,可爱的小孩子们,在被花草包围的古桥与精致的古屋边追逐打闹。春天的到来,使一切充满了生机。

与之相媲美的,便是冬天的景致。

冬天的古镇,白雪皑皑。雪精灵调皮地落到屋檐上,小桥上,铜像上,雪白的墙更与雪融为了一体,映衬出了乌黑的屋檐与窗户,绘出了一幅黑白水墨画,让人们沉醉在黑与白的美好幻想中。大雪也飘落到了古桥上,人们撑伞踏过这雪白的地毯,留下一个个脚印,也留下了对古镇的美好回忆

古镇的美好景象,永远留在了人们记忆的深处。

2古镇沙溪

我的家乡古镇沙溪是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今天我就当一回导游带各位到古镇上兜一圈,饱览一下独具特色的“明清一条街”。

沿着石板铺成的街道步入古镇,犹如进入了一幅美妙绝伦的画卷之中:两旁临街的明清古宅,粉墙黛瓦,错落有致,一扇扇油漆的木门,雕花的格子窗,别具匠心,巧夺天工,一条条幽深蜿蜒的弄堂,仿佛诉说着古老悠远的故事。

这些明清古建筑上面住人,下面是商店,有出售古玩字画的,有替人量身订做衣服的,有出售竹编制品的。还有卖沙溪土特产的,哇,那里出现了一条“长龙”。定睛一看,原来是即将返程的游客在购买古镇的特产:猪油米花糖、桂花麻雀蛋,糯米八宝糖糕。我最爱吃的当属猪油米糖——咬上去松脆无比,还有炒米的清香,味道真是好极了!

老街的中部有几尊精美的铜人像,它们有的在修鞋,有的在磨刀,有的在拉黄包车。这些铜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细细地打量那拉黄包车的车夫,他身着短褂短裤,双手紧握车把,弯着腰迈开双腿,似在奋力地向前奔跑。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显露出深深的皱纹。他依靠辛勤劳作,追求自己美好的生活,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临街的戚浦河,河上有三座石拱桥,半圆形的桥孔和水中的倒影连起来,远远望去像天空的一轮圆月。

我的家乡沙溪古镇处处散发出古朴的魅力,是世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江南水乡的一颗璀璨明珠,我爱你,沙溪。

3沙溪古镇印象

沙溪位于太仓中部,这是江南的一个古镇,虽不繁华,却宁静、清新,独具一种古朴的美。

古镇中心有明清一条街,街道旁一尊尊人物铜像,有拉黄包车的、修鞋的、打油的……细细地打量那拉黄包车的车夫,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显露出深深的皱纹。他身着短褂短裤,双手紧握车把,弯着腰迈开双腿,似在奋力地向前奔跑。豆粒大的汗珠从他的脸颊上滚落,那搭在脖子上的毛巾,好像早已被汗水浸湿。虽然生活非常艰辛,他依靠辛勤劳作,追求自己美好的生活,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从这里向前走100米左右,来到了沙溪文史馆。这是一座二层小楼,底层东面陈列了许多图片,介绍沙溪的历史。沙溪从明代起就是一个繁华的小镇,源自它得天独厚的长江口岸的地理位置。底楼南面有众多沙溪名人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真是没有想到,古镇竟有这么多的名人,真是人杰地灵。

离开沙溪文史馆,向左转个弯,就看到一座木头搭建的“老木桥”。站在桥中央望去,一边是白墙黛瓦的古宅,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古宅下方的河上,停泊着几艘乌蓬小舟,镂空雕花的窗棂,蓝底白花的窗帘,挂着一串红灯笼,颇有诗情画意。另一边的岸上是一长排迎春花,虽然已过了早春时节,但那绿油油的枝条纤长、柔美,娇黄的花儿星星似的点缀在一片新绿之中。小河静静地流淌着,清脆的流水声犹如琴音舒缓连绵。古宅、乌蓬小舟、鲜花嫩草都倒映在水面上,真是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卷。

4沙溪古镇赶集

我们玩完尼赛村后,在束河古镇住了两天,然后又来到了沙溪古镇姨妈的住处。

第二天,正好碰上镇里的趁墟日,姨妈打算去买菜回来准备晚上的烧烤,我们听说有赶集马上跟着姨妈一起去看热闹。

我们来到趁墟时,这里已经是人来人往。路的两旁布满了小商贩。我们在集市入口附近吃了早饭后,就分头钻进了人堆里。

集市里面的物品应有尽有,水果、蔬菜、衣服、鞋子、玩具、本地特产……跟我们城市里的超市不相上下。

只听见左一声卖钱包了;右一声衣服大减价,快来抢购吧。叫卖声此起披伏,热闹非凡。

我们进了疏果市场后,跟着姨妈走。我们只走了三分之一,可已经看见了梨、葡萄、苹果、橙、各种瓜、茄子……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东西。往回走的路上,不单止我们的背萝里面装满了战利品,看到许多相约来逛墟日的本地人也是满载而归呀!

每人都把买到的东西随手放进背后的竹筐里,一点都不担心会被别人偷走,这里的民风真纯朴呀!

回到姨妈的院子里,我们休息了一下,妈妈说:“今天我们看到的东西真多啊!”我说:“有可能我们还有一些精彩的东西没看到呢!”话音刚落,只见表哥骑着自行车回来向姨妈报告说:“妈妈,我去到马集时,驴马已经拍卖完了。”

我们听了,互相看了一看,无奈地笑了起来。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