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年度铁路职教工作总结

时间: 04-11 栏目:总结

120XX年上半年职教总结

20XX年以来,我段职教工作按照段年度职教工作计划安排,以确保安全生产为目标,以提高职工整体业务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为中心,以培养高速铁路、既有线主要行车工种人员为重点,以规范职工培训为手段,健全培训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创新教育方式,突出过程控制,提高培训质量,为确保我段安全生产提供适应队伍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保障。

一、强思路,规划全员培训目标

基于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认真落实路局《郑州铁路局职工教育工作三年规划》、《郑州铁路局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规定》,继续发扬“负责、认真、主动”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安全大如天,万事排在先”的工作理念,脚踏实地,精心实施“一三三三一”职教模式。具体内容为:突出一条主线:学习型班组常态规范;建好三个平台:专业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培训、青年职工成长;夯实三项重点:培训制度、培训基础、培训质量;强化三种方式:集中培训、现场送教、委外培训;实现一个目标:筑牢素质支撑,确保安全生产。

同时,段下发了《洛阳工务段20XX年职工培训工作计划》(洛工段教R22;20XXR23;15号)文件,为保证职教工作的全面落实,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二、重培训,强化基础教育机制

今年以来,我们着力抓住关键岗位人员,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培训,使一线班组的关键岗位真正成为放心岗位。

1.春运安全培训。根据路局《关于做好20XX年春运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郑教职电[20XX]45号)文件要求,元月份,我们成立了三个安全教育培训小组,到各车间班组开展劳动安全“大教育、大讨论、大检查”活动,并对全段2931名干部职工进行了春运及劳动人身安全知识培训考试,确保了春运工作的顺利进行。

2.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围绕春运安全、集中修施工安全,自2月18日至3月6日,我们充分利用施工停点的间隙,通过专题会议、点名会、视频会及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分批、分期对段575名各业务科室、车间工班长及安全检查员进行了系统培训。5月3日,对167名车间安全员、工班长、安全监督检查员进行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知识业务抽考,对13名考试不合格人员强化培训、补考,为今年的施工安全提供了有力保证。

3.班组长培训。根据《郑州铁路局20XX年度职工培训计划》,自1月28日至3月6日,我们举办一期后备工班长资格性培训班,培训70人次;现职班组长适应性轮训班三期,培训141人次,全面提升了工班长队伍整体素质。

4.适应性培训。为严格落实“先培训、后上岗”制度,我们认真抓好在岗职工岗位适应性培训,自1月27日至3月5日,共完成车间自办适应性培训班40期,培训20XX人次。其中既有线线路工适应性培训班25期,培训1288人次;桥梁工适应性培训班3期,培训152人次;高铁线路工适应性培训班4期,培训176人次;高铁桥隧工适应性培训班1期,培训41人次;铝热焊适应性培训班2期,培训39人次;探伤工适应性培训班3期,培训162人次;轨道车司机适应性培训班1期,培训53人次;后勤工种适应性培训班1期,培训76人次。

5.新职人员的培训。月份我们对来段实习的名学生进行了岗前培训,5月份又对名复退军人进行了岗前培训,保证了持证上岗,合格率达到100%。

6.防护员培训。针对现场可能出现的故障,我们认真抓好防护员的资格性培训工作。专题办班,模拟现场故障仿真考试,提高了学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非正常情况下运统46的登销记能力。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防护员培训班三期,培训139人次。

7.高铁路桥维修技术资格性培训。为贯彻落实部定高铁一线关键技术岗位准入制度,自3月18日起,我们受局工务处、人事处委托,连续举办两期高铁路桥维修技术专职岗位任职资格实践培训班,共培训32人次。本次培训通过采取连续跟班作业、面对面现场授课、每天实践作业写实、“五小结一总结”、考核答辩等形式,给学员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确保了培训质量。

8.防洪知识培训。为全面做好汛前培训工作,4月份,我们一是提前组织26名防洪骨干学习20XX年段防洪文件、汛期行车措施等知识,为防洪知识“送课到一线”活动做好了充分准备。二是继续开展“送课到一线”活动。深入到各个班组,与职工面对面的学习培训防洪知识,提高了职工防洪安全意识和防洪巡视、处置能力。三是对全段74名雨量员进行了防洪培训,并颁发了“雨量员合格证”;对管内20处既有线、9处高铁Ⅱ级防洪地点的58名看守人员进行了培训考试,全部合格。截止4月27日全段共举办防洪培训48场次,共计培训3081人次,为确保20XX年全段汛期行车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9.持证上岗培训。4月份,我们统一组织全段2456名行车主要工种的在岗职工进行了持证上岗考试,由段领导、职教科、机关干部共同监考,合格率100%,做到了全员持证上岗。

10.送外培训。为了保证送培人数,我们克服施工繁忙、人员紧张的种种阻力,截止目前共送外培训261人次。

11.日常学习培训。为了规范职工的日常学习和培训,我们采取了“两提高一督促一考核”的工作模式。“两提高”:

一是提高专职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规定了每月下现场的天数,每季度上报信息的篇数,每月以考核表的形式安排重点工作,实行月度考核。二是提高车间兼职职教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年初,组织兼职职教员开展教学资料评比活动,以评比促提高。“一督促”:要求专职教师每月发现职教方面的违章不少于1件,每周轮流抽查10个班组的“五个一”活动。“一考核”:兼职教师每月发现职教方面的违章不少于2件,参加班组季度技术练兵比武不少于1次,未完成者严格进行考核。通过段、车间的严格督促,促进了班组日常学习、演练的日常化和规范化。

三、盯过程,强化职工素质

为了缓解工学矛盾比较突出的状况,我们按照“主动适应、主动服务”的方针,不断改进培训方式和方法,强化职工素质。一是丰富学习形式。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竞赛活动,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通过季度岗位练兵活动,给职工提供脱颖而出的机会,激发职工学习业务的积极性。二是制定职工日常学习培训考核办法。每周一、周五作为高铁班组、既有线班组业务学习的“天窗”点,继续推行业务学习抽查制度,并将其纳入到《段违章违纪范围》,由段、车间职教人员追踪检查,确保“五个一”活动落到实处。三是通过评选季度“业务之星”活动,有力地提高了职工现场操作能力和业务理论水平,为段培育优秀后备人才提供了保障。四是加大工班长季度抽考力度,继续推行奖励机制,强化对工班长应急处理指挥能力的培训。五是利用段局域网进行学习、培训。我们将段专、兼职教师的授课教案(课件)以及事故案例等内容发布在职教专网上,供职工学习,也可以由职工提出不同意见,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分享。

四、找根源,提高培训质量

1.集中办班不能满足需求。由于工种多、岗位分散,在培训方法上虽做出了一些努力,但仍缺乏创新,存在培训“一锅烩”的现象。

2.兼职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滞后于生产实际,不能满足培训针对性、实用性的要求。

3.由于一线人员紧张,遇一些需脱产培训或委外培训的情况,工学矛盾非常突出。

4.培训过程中重理论,轻实作现象突出,与现场实际存在一定的脱节。

五、求发展,完善培训目的

1.开拓培训思路。根据段现状及发展目标,放眼未来,改变培训形式,结合当前生产,采取集中培训和送教上门等灵活、生动的培训形式,解决好工学矛盾。

2.强化教育意识。从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加强职工教育工作,切实提高现场职工的业务技能和工作素质。

3.加大培训学习监督。充分发挥职教科对车间班组职教工作的管理职能,坚持重点培训项目现场督导、每周电话抽查、每月现场检查、每季考核评估制度,因材施教,促进职工日常培训学习的规范化。

4.完善职教考试系统。充分利用段局域网,继续完善职工教育考试系统,实现网上组卷、网上考试练习。

5.加强课件开发。在课件建设方面认真调研,加大力度,争取新突破。

今年以来,段设备故障件数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安全生产保持了持续稳定。

20XX年5月18日

2银川客运段20XX年职教工作总结

铁路生产力布局优化和高速铁路的相继建设与运营,使运输生产岗位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复杂程度大幅度提高,职工队伍必须及时有效地完成知识、技能的更新,才能满足铁路安全运输生产的需要。为此,在去年的职工教育工作中,我们很抓职工素质,坚持立足于运输生产实际,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我段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

一、年度办班情况今年以来共组织适应性培训191期,培训人数8556人次。

其中:春运培训30期,培训人数1322人;行规培训28期,培训人数1314人;资格性培训30期,培训人数1297人;暑期运输培训30期,培训人数1276人;新客规、细则培训30期,培训人数1426人;防寒过冬培训30期,培训人数1580人;技能鉴定前培训4期,培训人数35人;培训太中银新线培训9期,培训人数306人。办脱产培训班4期,培训人数255人,培训零星返岗及晋升人员累计78人。规范的应知应会抽考4次,计108人次。培训及抽考合格率均在100%。

二、学历教育情况今年入学的专科生有4人、本科生1人,在读的大专生有-3-111人,其中联手办学的大专生有62人,毕业的大专生有21人。

三、培训情况1.春运培训。根据路局电报要求,在全段范围内对乘务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春节运输培训。

这次培训结合我段对标、达标活动,从开始部署到执行结束,整个培训过程一直处在段领导的督促检查之下,从而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为良好的完成春运工作奠定了基础。

2.资格性培训。为严格岗位资格准入制度,全面落实局《关于对主要行车工种人员进行岗位资格性培训考试的通知》的要求,我段于2月1日至5月25日,对在岗的行车工种职工进行了理论和实作的培训,共集中进行了27场授课,完成了规定的授课内容。培训中为了保证培训质量,还对广播员和厨师工种进行了外出学习的培训。培训结束后,由段统一组织了单人单桌的考试,段领导、职教科、机关干部共同监考,试后职教科又对理论或实作不及格的人员进行了再次培训和考试,最终合格率达到了100%。

资格性培训是一年中最大的培训,全段上下非常重视,对在培训中出现问题的车队和班组进行了通报批评,职工的考试成绩也一并进入了一体化和“点、线、面”的考核。

3.新职人员的培训。春运期间,我们对来我段援助春运的-4-40名多经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四月份又对来我段进行实习的70名学生进行了岗前培训;八月份又对来我段进行实践锻炼的145学生进行了岗前培训,保证了今年来我段的255名新职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合格率达到了100%。

4.全面完成了委外培训任务。今年共委外送培133人次,其中列车长和值班员的培训就有74人。列车长和值班员是我段的主要工种,人员非常紧张,为了保证送培人数,段上还是想尽一切办法超额完成了送培人数。

5.围绕安全生产,按需施教。为更好的让培训服务于安全,我们从实战出发,组织车队深入开展岗位技能演练,增强职工的岗位作业能力。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就安全专题举办了4期防火演练;举办了6期应急处理演练;举办了18期事故案例讲座;举办了20期安全知识讲课。通过这些培训使职工明确了各自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责任,深刻认识到了火灾的危害性和做好火灾预防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掌握了消防管理的基本要求和火灾预防的基本方法。

四、做好职教评估完善站段、车间、班组三级职工培训网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当前职工培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在职教工作的管理上花了力气,重新界定了段、车队、班组的管理功能,-5-划分了工作重点,明确了责任主体,并根据《银川客运段职教工作评估实施办法》,坚持了段每季对车队的职教工作进行评估,车队对班组每月进行职教工作检查的管理制度。每季由主管副段长及职教科人员组成考评小组,采取抽查、检查、考评、测试的方法进行,全面检查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对班组的评估,由车队职教领导小组成员组成考评小组,采取日常检查、考试、测评的方法进行。这项工作的进行,极大的督促了车队、班组职教工作的开展,使车队、班组的职教台帐逐渐规范,培训工作有序进行,考核工作有据可依,检查结果纳入了段“一体化”考核。

五、丰富教学手段1.加大教材开发、管理、配备力度。目前全路的旅客运输有关培训教材非常缺乏,给职工培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方便乘务员学习,优化培训教材,我们对各工种岗位的教材进行了清理和规范,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融入有关规章制度、标准化作业、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理以及人身安全等应知应会内容中,为职工编写了列车非正常情况的问题处理、防寒过冬培训教材、临客人员培训手册、铁路乘车证违章使用处理和大量的实作案例,为职工购置业务书籍人均4本,解决了职工日常自学的问题。

2.千方百计的解决职工难题。长期以来由于一线人员紧张,对职工进行脱产培训会有许多困难,靠日常的学习培训,时间又-6-很有限,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让职工掌握用得上的知识和技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而车队的职工日常培训抓的力度不够,又是影响职工培训质量的难点。为此,我们实施了以下几点做法

(1)利用局域网进行培训。我段共有专、兼职教师30名,分别担任着不同工种和岗位的培训工作,为了充分利用这支师资力量,我们规定每个车队可以向分管你的教师索取由你命名的教案(课件)并将其发布在网上共享,也可以请教师为班组授课。

教师发表教案(课件)、进行授课的次数将作为年度教师评定的依据,对表现优秀的教师要给予一次性奖励。

(2)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答疑。职教科在互联网上开辟了“你问我答”园地,教师、职工可以采用视频、语音等形式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同时还为职工存放了有关的学习资料、职教动态等为在乘务中的职工提供了一个学习讨论的平台。

(3)确定车队干部的授课数量。车队长、书记每月的授课时间不能少于6个课时,副队长每月的授课时间不能少于10个课时。每次的授课内容及时间要向职教科上报,对全月完不成课时的人员将在干部绩效考核中进行考核。用授课数量来督促车队级的职教培训工作。

3.层层比武选苗子。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竞赛活动,掀-7-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给职工提供脱颖而出的机会。班组每季要进行一次岗位练兵,选拔业务技术尖子参加车队每半年一次的技术比武,车队选拔尖子参加段一年一次的技术比武。

段对在比武中进入前3名的选手作为技术苗子进行重点培养,并制定学习推进计划,由车队对制定的推进计划进行督促和监督,使他们更加精通理论知识和实作技能,作为参加技能大赛的准选手进行储备。

六、完善培训制度1.为了使职工培训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们根据职工培训的需要,结合实际制定和修改了我段职工培训的各项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坚持了一些过去的好做法,也改革掉了一些繁琐或不实际的要求,在执行上具有简便、易懂的特点,为职工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加大了班组学习的检查力度。职教科每月至少对班组的学习情况、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等进行不少于10次的抽查,并将抽查情况列入车队职教工作评估的内容。

3.为选拔、培养人才,要求车队、班组建立了人才库台帐,对一些技术能手、苗子进行登记,以“吃小灶”的形式进行培养。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8-1.集中办班不能满足需求。由于工种多、岗位分散,在培训方法上虽做出了一些努力,但仍缺乏创新,存在培训“一锅烩”的现象。

2.兼职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滞后于生产实际,不能满足培训针对性、实用性的要求。

3.由于一线人员紧张,遇一些需脱产培训或委外培训的情况,工学矛盾非常突出。

4.三级教育网的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好。从培训情况看,职教科能够及时按照路局部署和段上的要求,因时而宜的提出培训计划,认真组织专兼职教师备课、授课。但在车队和班组级,职工的培训时间有时得不到保证。重生产、轻教育的思想在有些干部中仍然存在。

八、20XX年的工作思路针对目前我段职教工作的现状,我们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1.开拓培训思路。

(1)培训计划要有系统性,根据段现状及发展目标,系统制定培训计划。

(2)培训内容要有前瞻性。培训不仅仅是为了目前的需要,更要考虑将来的长远发展,培训内容是否适当是培训是否有效的-9-关键因素。因此要做好培训前的需求分析。

(3)课程设置要“有的放矢”。把握好培训目标,在一定时期内,还需要目标明确、中心突出。培训形式要灵活、生动,易于职工接受,避免单方面的灌输。

(4)培训工作要和当前生产相结合。采用集中培训和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解决好工学矛盾。

2.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和日常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车队职工教育工作,切实提高车队职工教育工作的能力,提高现场职工的业务技能和工作素质。

3.加大对日常学习和培训的监督、考评力度。把职工培训纳入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管理,纳入科室、车队和班组月度考核,纳入每日交班和日常检查动态管理。

4.积极开发、编写教材,为职工培训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在年内对现行的规章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出一册规章讲义,为每名职工购置3册业务规章书籍。同时针对新客规的出版,修改和完善试题库。

5.对日常的适应性培训要分层次施教。日常培训通常采取的方法是集中教学,因职工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的难易度不好掌握。今后应分对象进行施教:对尖子人员请专家定期培训;对骨干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对班组长进行管理培训;对一线职工由-10-班组长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时培训;必要时分工种培训。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车间级的师资队伍客运业务比较贫乏,授课水平也难以胜任培训工作。因此,培养一支以专职为主导、兼职为主体的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成了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我们打算把一些现场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按工种挑选出来进行教学方法的培训,并作为准教师进行储备,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大学毕业生中挑选一些有计算机基础的人员进行课件的制作和运用,专门与准教师匹配使用。同时从现场管理人员、工人中择优录用教师,按AB角配备,定期考核,满足需要。

7.加大教学硬件的投入。各车队现用的教学设施比较陈旧,已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在新的一年,我们将加大对学习条件的改善,使职工的学习环境有一个改观。

3铁路工务段职教工作总结与明年工作计划

今年,在段、段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段职教工作从零开始起步,紧密围绕段安全生产中心工作,坚持“紧贴安全、紧贴生产、紧贴现场”的原则,发挥段、车间、班组三级职教网络作用,以送培、段脱产培训及车间日常适应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把好岗位准入关口,为我段安全生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20XX年职教工作总结如下。

一、从制度规范职教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1、制定职教管理制度。

一是段三月份成立职教后,立即进行了整章建制工作,在《西安铁路局职工教育保障体系》的大框架下,共下发了16个职教管理文件,使我段职教工作能够按照规章制度开展。二是在车间、班组职教管理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段职教专职人员指导车间对段发职教文件进行学习并细化本车间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了段三级教育网络。

2、建立了职教工作信息化网络。

在段网搭建的“职教园地”的平台上,及时发布职教工作动态,并将各种培训教材、多媒体课件实时公布上网,为职工学习提供方便。

二、加强日常适应性培训,做到在岗人员一人不漏。

1、组织职工开展月度业务学习。段职教科每月初根据段“十五三”对规项目,结合季节性重点工作,制定并下发职工月度业务学习计划,指导车间班组职工按计划进行学习。

2、抓好季节性培训。

一是做好车间、班组职工的季节性培训工作。今年我段共组织了一号文件、防洪、防胀、安全风险管理、违法上道、防寒过冬、上岗资格确认等适应性培训23批次/2324人次。按照适应性培训的步骤,有通知有安排、有培训组织、有考试验印、有总结分析等,确保了季节性培训工作能落到实处。二是经常组织机关干部培训。针对季节特点及段阶段性重点工作,除适应性培训外,还不定期的组织机关干部学习段当前重点工作,聘请段领导、专业工程师讲课,提高机关干部的业务素质。今年职教科组织机关干部培训共270人次。

3、抓好了协议工及劳务工的培训。

一年来,我段对176名生产一线的协议工,能比照正式职工进行培训,确保了协议工能随时掌握各项作业对业务素质的要求。全年共培训协议工1056人次。对参加大型施工的劳务工,也能全部进行培训,做到一人不漏,今年对参加大机捣固、声屏障施工的劳务工都进行了培训,共培训劳务工130人次。

三、严把脱产培训关,确保重点岗位持证上岗

今年职教科共举办脱产培训班13期/479人次,其中雨量员两期共23人;后备工班长三期45人,段级施工负责人三期43人,B级防护员四期共75人、新工岗前安全培训一期293人。为了确保脱产培训的效果,段聘请各科室业务技术好,能力强的兼职教师对各类脱产班授课。一是严格培训教材的审定,每期脱产培训都提前通知授课教师,给足充分的时间制作培训教材,教材编写完成后由职教科进行审核、定稿,制作成PPT课件进行学习。二是对培训过程进行控制,在课程安排上,理论、实作课时按4:6分配,理论培训过程中教师与学员进行互动,通过提问、示范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突出了培训实效,每期培训后都进行了严格的考试,合格后填写上岗证书,持证上岗。

四、加强新职人员的培训,严格“三卡死”制度

加强对293名新工的重点培养。一是日常历练,通过参加班组组织的日常业务学习和实作跟班作业,掌握标准化作业程序,提高实作动手能力;二是聘请专业人员对新工进行定职前的实作培训,提高新工技能鉴定的通过率;三是新工定职后,将表现好、责任心强的人员在班组中挂职班组长,提高班组管理能力。四是卡死“三新”人员培训,对转岗、晋升、新工,全部按照段、车间、班组三级教育网络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全年共培训新工293名,转岗、晋升人员3人。

五、抓好送外培训,提高职工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技能。

今年,对行车主要工种的资格性培训及强化培训,全部采用送局培训的方式进行,共培训160人次。其中,A级防护员送培6人,现职工班长轮训18人,施工安全监督检查员培训39人,技师考前送培5人,轨道车司机年审培训8人,轨道车司机资格培训1人,轨道车指导司机培训1人,GYK运技培训4人,起重设备培训2人,桥隧工基本技能培训20人,线路工业务骨干送培20人,轨道检测技术送培6人,小型养路机械修理送培8人,大型施工机械配合送培10人,铝热焊接培训12人,其中送铁道部培训4人。

六、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对新工进行强化培训。

为了突出培训实效,提高新工技能鉴定的通过能力,段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培训,今年11月底,段聘请兄弟高级技师来我段对新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主要教授新工技能鉴定实作项目及班组管理知识,截止12月18日共培训新工240人,使受训新工基本掌握了线路中级工实作知识,提高了业务技能水平。

七、明年的打算

明年,职教工作要全面贯彻“以严治段、科学管理、求真务本、夯实基础”的指导思想,扎实开展“强化基础管理,深化学标明责”活动,以抓作业标准、生产组织管理、技能竞赛为手段,加大力度对新工的培训,从优秀的新职人员中挖掘人才,为我段极度缺乏的管理岗位和主要行车岗位输送高质量的人才。主要设想有以下8项。

1、夯实基础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纵横联动,合力共为,“软硬兼施”,构建职教新格局。

3、强化日常培训,深化学标明责。

4、严控脱产培训,注重培训实效。

5、注重高技能人才培养,优化队伍技能结构。

6、大力开展岗位练兵,促进职工技能提升。

7、以安全风险管理为指导,强化安全风险控制。

8、健全职教工作奖惩制度,激发职工学习的动力。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