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一年级长征故事演讲稿

时间: 03-28 栏目:演讲稿

1关于长征故事演讲稿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

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

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

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

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2关于长征故事演讲稿

中国有现在的辉煌,都是我们的祖先用生命为代价、用拼搏的精神创建的。说到长征我们想到的是那些在战场上的英雄故事,可是谁又能想到在长征中那些平凡的成员之间感人的故事呢!

我听说一个故事让我十分的感动,它的名字叫《一袋干粮》。它讲述的是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跟随部队一起长征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在过一座桥时为了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一样。自己拔了许多的野菜塞进自己的挎包,用野菜做干粮。久而久之,她的身体不行了。护士长才发现她挎包中的干粮竟是野菜。大家不由自主的分一点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看到文中的小兰,再想一想现在的我们。同是一个年龄的人,可差别是多么的大。如果是我们没有粮食吃,一定会问人要,不会想到别人。而她却是想着他人的温饱,宁可自己吃野菜。她可以顾受伤的队员,而我们只会添乱。通过小兰我们也能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吃苦,坚强无私,热心……

不仅有小兰这一个无私奉献的人,还有许多的感动故事发生在长征途中。

1985年的秋天,有许多的同志得了肠胃病。有三个同志病的很严重都已经赶不上队伍。指导员派炊事班长来照顾他们,一开始他们吃野菜和青稞面,可不到半个月,食物就已经吃完了。有一天,他们来到了池塘边,老班长灵机一动,自制了鱼钩钓了好多鱼。自己却嚼着草根吃着鱼骨头。 

在长征中,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都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我们应该学习那些人的高尚品质,因为在现在的社会中,这样的人是少之又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心。

3小学生长征演讲稿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回顾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我们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少年,更是感触颇深。我的家乡——古蔺县太平渡,到处传颂着当年红军的故事,因为她是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的重要渡口,红军曾从这里几次渡过赤水河。

在每天每人吃三两毛粮的艰苦长征中;天险激流与雪山草地的恶劣环境下;在前截后追的强大敌人面前,凭着坚强的信念,无畏的精神,无比的辛劳,战胜了随时可能出现的生死考验。如果说,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一次关键举措,那么,四渡赤水则是长征中关键的关键。没有长征北上抗日,中国革命的胜利就要推迟。同样,没有四渡赤水调动了敌人,长征的胜利也不是那么的容易。

四渡赤水是毛主席战略战术上的得意之笔,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调动敌人,牵制敌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可说是绝无仅有。古蔺是一块光荣的红土地,七十年前,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举行了千古壮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赤水河畔谱写了“四渡赤水”的英雄史诗。“四渡赤水”期间,红军三次转战古蔺,途经太平、二郎、双沙等66个乡、38个场镇,历时54天。在太平渡和二郎滩等渡口进行了二渡和四渡赤水,在双沙召开了遵义会议后第一次由毛泽东主持的政治局会议,发布了《告全体红色战士书》,在二郎镇开仓分盐,救助劳苦百姓……赤水船工摇橹撑船。太平、二郎百姓下门扛木帮助红军渡河,纯朴的山民冒着生命危险救护红军伤员,张二婆收养了贺子珍在双沙生下的孩子,二郎滩人用郎酒劳军,全县有八百热血男儿随军北上,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不朽功勋。红军业绩千古流芳,古蔺人民永志不忘。

事实上,长征它体现出一种精神,向我们昭示,古蔺七十万人民将发扬红军光荣传统,以红军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向贫困宣战。“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二十一世纪,我们深信,古蔺人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古蔺这块红军走过的热土,建设得繁荣富强,赤水河一写会再度辉煌!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