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牦牛作文
1野牦牛
又到我自然小专家科普动物知识的时候了,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野牦牛。
野牦牛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四肢强壮,身被长毛,胸腹部的毛几乎垂到地上,可遮风挡雨,舌头上有肉齿,凶猛善战。是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为青藏高原特有牛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间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中,是食草动物,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野牦牛体形笨重、粗壮,但比印度野牛略小,体长200~260厘米,尾长80~100厘米,肩高160~180厘米,体重500~600千克,雄性个体明显大于雌性个体。
好了,时间不多了,今天的野牦牛知识就科普到这里。
2珍稀动物之野牦牛
野牦牛是家牦牛的祖先,曾经分布很广泛,现在仅存在青藏高原上。野牦牛体重可达1000公斤以上,身体呈黑褐色,体侧下方和腿部有浓密的长毛,适于严寒环境中生活。野牛一年四季住在山坡,喜欢吃柔软的邦扎草,夏季里用牙啃,冬天就用舌头舔。野牛多刺的舌头十分厉害,也是它的武器之一。野牦牛通常20-30只在草原上游荡、觅食,有时也会结成200-300头结成大群活动,据说为了保护牛犊。有人亲眼见到十三头母野牛一律头朝外围成圆圈,保护圈内一群小牛,对抗圈外的四头恶狼。野牦牛一般不主动进攻人,它硕大的体格、从容不迫的风度,显示一副端庄、憨厚的模样。
野牦牛在高寒草原或荒凉的寒漠地区,每天大部分时间均在进行摄食,边食边漫游,无十分固定的栖居地,只有大致的分布区。在严寒的冬季,由于植物被冰雪覆盖,因而常在较大范围内做短距离的迁移。善奔跑,时速可达40公里以上。禾本科及莎草科植物是野牦牛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野牦牛舌构造特殊,可以长期以垫状植物为食,因而成为特别耐粗食的物种。野牦牛的主要天敌是狼群,后者常在冬季以围攻的方式将老龄、幼龄和体弱的野牦牛追遂到冰上,待其滑倒后群起撕食。
野牦牛至今仍生息在藏北高原、唐古拉山麓和通天河畔。野牦牛的躯体重达数千斤,力大无比,它简直就是天地间生命力的象征。同时,高原牧民的衣、食、住、行都仰仗于牦牛,所以他们把牦牛当作保护神来崇拜。
3我爱家乡的牦牛
我的家乡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这里有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五颜六色的花、清澈见底的小河,四季各不相同的景色,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壮景。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就居住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上。
我爱家乡的一切,然而我却更爱为家乡人民默默奉献一生的耗牛。
耗牛大多是黑色的,身上长着厚而长的毛,头上顶着一对弯弯的角,一双大大的眼睛显得那么温顺。
耗牛和家乡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耗牛是草原上主要的运输工具。藏族人民吃的酥油、手抓肉、喝的奶茶,还有生活必备用品——帐篷,耐寒的土制皮衣、皮鞋都取之于耗牛。
改革开放的今天。耗牛为家乡的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家乡新兴的奶粉厂、肉联厂、工艺品加工厂等都离不开耗牛。奶粉厂生产的用营养丰富的耗牛奶加工制成的奶粉畅销全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鲜嫩可口的耗牛肉在国外也小有名气;利用牛角、牛骨加工而成,具有草原特色的工艺品、装饰品博得了中外游人的喜爱。这一切给广阔的草原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给人民带来了福音,使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改善,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器。
家乡人民的功臣——耗牛,仍旧如过去一样,漫步草丛,偶尔也“哞、哞”地长叫几声,表示它内心的欢喜……
牦牛为人们献出的很多,索取的却很少。它吃的是草,献出的是宝,它这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