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依法自主办学工作总结

时间: 03-24 栏目:总结

1初中依法自主办学工作总结

今年我校被确定依法自主办学试点学校以来,认知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增强“开拓创新,多元管理,特色卓越,个性发展”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自主性发展目标开展工作,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特色日益凸现。逐步走向基础实、品位高、个性强的现代化学校。稳步推进依法自主办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1、指导思想

以完善学校法人治理体系为核心,按照“整体规划、全面推进、持续完善”的思路,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工作原则

依法治教、简政放权、以人为本、创新发展。

二、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办学权。

1.学校用人自主权。校长在核定的副校长职数内,按规定程序提名聘任副校长,校长按规定程序自主设置内部机构,聘任中层干部;健全以岗位聘任为核心的教师职务职称聘任和聘期合同制度,规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等各项具体制度,学校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技能人员实行岗位管理,由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在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内自主确定岗位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自主聘用人员。规范教师聘任和专业发展管理,并将师德档案作为教师档案的必要组成部分。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与目标管理制度。

2.建立学校绩效分配激励制度。完善重能力、重实绩,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用人机制和绩效工资制,增强教职工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面向教师的评优表彰,按照主管部门分配指标、学校自主推荐的方式产生人选。学校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作风建设纪律要求,可自主安排人员参加教育考察、学习培训、学术性会议等业务活动。

学校制定各种系列奖励政策,激励先进,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扩大学校教育教学自主权。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加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二次开发力度,增加校本课程,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选择需要。学校可在每周总授课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调整课程安排和每节课的授课时间,并按规定报批备案。学校根据学科特点大胆创设连堂课,如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有些内容一节课完不成而知识是连贯性的,如果分开学生知识就会断链,所以成立大课堂教学即80分钟一节课实验教学,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工作小组。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积累课改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4.扩大教师教学自主权。学校制定完善教师课堂行为准则,保障教师充分、正当地行使教学自主权。把评价学生、课程进度、教学方式等权力还给教师,释放教学活力。建立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标准和程序,保障教师的研究、学习和学术自由。成立教师申诉调解委员会,及时调解处理教师申诉和意见建议等。教师申诉调解委员会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成员须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年度健康查体等职工关爱制度。

(二)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

1.依法制订学校章程。学校根据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充分听取和尊重各方意见,充分尊重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意愿,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突出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依法制定办学章程,章程制定、修订后到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或备案。向社会公布章程,严格按章办学,接受社会监督。

2.健全学校内部治理制度。学校依法自主管理,建立决策、执行与监督健全的学校治理结构,构建起以学校章程为依据,以校长负责制为主体,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民主参与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明确组织的职责、议事规则、管理制度、相互关系及学校自主管理权限、决策程序和监督机制等。

(1)健全校长负责制。完善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完善学校决策机制。完善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对学校发展重大事项的决策咨询和审议功能。

(3)推进校务委员会建设。校务委员会作为学校行政工作的咨询议事机构由学校行政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社区人士、和教育专家等人员组成。校务委员会实行工作例会制,每学年集中开会至少两次,通报学校办学、管理和发展情况,就学校发展重大问题提出咨询意见建议,重点审议涉及学校发展和师生、家长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4)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收入分配方案等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制度、事务,要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要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要扩大教职工对学校领导和管理部门的评议权、考核权。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主渠道的作用。

(5)健全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组织。制定家长委员会章程,明确家长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创新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作用,为家长委员会运作在场地、经费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

(6)自主设立学术委员会。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设立教科室,对学校教科研规划、学科建设、教学研究等重大学术问题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提出意见和建议,体现专家治学的办学思想。

学校内部资源配置、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岗位聘任、学术业绩评价和各种评优表彰、推荐选拔活动,依照上级有关规定,自主制定实施方案,经全体教职工85%及以上同意后组织实施,确保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强化民主监督。

3.大力推进学校的扁平化管理,切实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积极推进校务委员会、学生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等专业化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三)完善对学校的监管机制

1.切实加强学校党建工作。按照参与决策、推动发展、监督保障的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健全党组织运行机构和机制,凡涉及重要决策、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党组织必须全程参与。完善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党建创新项目开展、优秀党员评选等党建工作制度。落实学校党组织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2.建立完善学校“底线”管理基础性指标、创新发展性指标和办学满意度评价相结合的学年度考核制度。健全完善教职工认可度、学生和家长满意度评议制度,促进提升学校办学的群众满意度。

3.推行底线管理和契约管理机制。在推进学校个性化发展的背景下,由教育行政部门切实管住底线,监管好学校“应该办好、必须办好”的重点事项,保障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建立教育改革风险清单制度,制定改革风险防控预案,在确保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契约式、协商式评价机制,认真落实《潍坊市中小学管理“负面”清单(试行)》(见附件),并作为对学校办学行为的底线管理要求。

4.建立理事会运行机制。在校长负责制前提下,积极探索理事会的组织形式和运行规则,发挥其在学校决策、执行中的监督保障作用。学校有关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提交理事会审议通过。建立完善职能部门论证、专家咨询、专业机构或教育主管部门测评相结合的办学风险评估机制。

5.建立向家长和社会公开报告工作情况制度。每学期结束前,校长通过多种方式向全体学生家长或家长代表介绍工作情况,自觉接受家长的评议监督。校长的学年度工作报告通过学校网站发布、家长公开信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对家长和社会其他利益相关者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建立台帐,逐一研究,积极吸纳,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2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人为本,发扬传统,打造品牌,追求卓越”的办学方向;自觉规范办学行为建立自我约束、自主发展的机制不断加强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密切结合学校实际,广泛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的进程,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学校重大事故和违法犯罪率为零。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协调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法制校园环境。

一、健全机构,明确职责。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宪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积极维护师生的合法利益,维护学校的稳定和师生的安全,我校建立了“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始终把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依法育人工作做为头等大事,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日程,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之中,定期研究、总体部署,努力做到抓严、抓实、抓好。通过专题学习、宣传、讨论等活动,帮助领导、教师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职责,按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任课教师课堂抓”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外聘法制副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普法、执法领导小组,以德育为主体,以班主任为骨干,以少先队组织为依托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健全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各自职责,把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形成了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负责的良好局面。

二、建章立制,完善管理。

学校注重依法建制,逐步建立、完善了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学校行办及各处室根据本部门的实际制定了相应的行政、教育、教学、后勤等管理制度,明确了学校各中层干部、教职工岗位职责。为强化学校内部规范管理,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上级行政部门、业务部门的具体要求及其他有关部门教育法律、法规,制定了《学校办学章程》并认真遵照执行。在此基础上,学校内部体制的改革也不断深入,在《章程》的指导下,适应课改需要的和民主管理的师生申诉制度和教育教学工作考核办法相继出台,各种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充实与完善。这些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适应了学校在新形势下管理的需要,有力地推进法制建设工作,形成了学校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一)“三位一体”,强化管理学校实行校长全面负责,校务会保证监督,教职工代表大会参加学校民主管理的“三位一体”的学校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强化了校长的责任和权利,校长有职、用权、有责任。有效地改变了职权不明,效率低下的状况,促进了学校管理的科学化。1、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校制定并执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完善校长决策程序,学校的重大事宜由校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凡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热点话题,经教职工民主讨论、教代会审议表决,进一步促进了校务管理的规范化,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会议期间发动全校教职工广泛提出意见和建议,关注学校发展。教职工每年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学校尽量采纳。2、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制度。为了切实增强教育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对于一些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制定了具体的校务公开实施方案并予以执行,在干部推荐、职称评定、教职工评优等热点工作中,做到“四公开”指标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在收费方面,坚决执行一费制。同时,我们聘请“行风监督员”,对学校收费、资料订阅、师德师风等领域进行监督,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管理层。做到学校收费公开、财务收支公开,有利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推动了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的深入开展。3、建立校内意见箱制度。根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关于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的规定,学校设置了《校长信箱》《食堂意见箱》《小卖部意见箱》,校长每月开箱一次,了解教师、学生反映的情况,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给予答复。这样,极大地维护了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为学校稳定和发展探索了新路子。4、建立家长、学生来信来访接待备忘制度。学校网站公开,办公电话公开,明确负责领导,对学生、家长的来访、投诉都做好记录,严格按程序办理,限期调查核实、作出相应处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待。推动依法治校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办学活动。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聘任教师、设置课程、制定教学计划、安排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在今年的教师绩效工资考核过程中,我们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经过两次教代会讨论,并实行校公示,让全体教师签字同意。

由于学校严格按照规章办事,及时化解了许多矛盾,教师心服口服,多年来学校无一例上访或信访事件发生。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按照新课程改革精神,切实搞好国家、地方、校本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强化法制教育,培养师生法律素质,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强全校师生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只有全校师生对法律法规的条文学习到位,才能提高法律意识,认识到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校坚持对教职工和进行法制教育,做到计划、课时、教材、教师“四落实”。我们的体会是:要将枯燥的法律条文与师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切实体会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重要性,从而对学习法律法规产生兴趣,变为主动行为。

1、领导在决策中学习,增强依法治校意识。

学校领导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决策者,我校提出领导班子依法决策的要求,促进领导班子成员自觉学习法律法规自觉强化法律意识、自觉依法办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习法律与依法行政成为班子成员的主动行为,为搞好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全校师生依法治校起到了表率作用。

2、教师在交流中学习,增强依法治校意识。

教师是依法治校的关键执行者,教师的法制意识与法律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法制教育效果。因此,强化教师自觉学习法律法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围绕《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反复研讨,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

3、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法制意识。

在教师配备上,我们认真研究,选定班主任担任法制教育教师,因为它们对学生了解,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结合学生行为习惯、思想表现及时进行法制教育,有针对性、时效性。同时要求各学科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法制教育。真正把法制教育与日常教学工作、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法制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有机渗透,使法制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接受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主动学法、守法、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自觉守法、宣传法。

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在语文、数学、英语、社会和思想品德等学科的教学中,老师们根据学科特点,不失时机地渗透法制教育内容,寓法于教。数学是最难与法制教育相渗透的课程,然而老师们还是想方设法地予以融合。如在二年级教学货币单位核算时,介绍如何保护人民币的法律知识;在三年级教学克、千克知识时,介绍禁毒的有关法律知识;在六年级“百分数的应用”教学中,介绍依法纳税的法律知识,使小朋友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法制教育。

四、开展活动,强化意识

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从而提高师生的法制意识,让师生懂法、守法、爱法、护法、会拿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学校每年都组织师生观看光盘:“预防青少年犯罪”、“交通安全案例”,“交通安全图片展”,同时让学生收看法制频道的节目,让学生从真实的事例中受到启迪,吸取教训,珍爱生命。为了强化学生的法制安全意识,学校请法制副校长做法制知识讲座,开展法制知识竞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法律安全知识教育,增强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远离网吧,远离毒品。学校还把“校园小广播”作为法制教育平台,向全体师生宣传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学校德育处开展“文明伴我行”的活动,引领全体师远离邪恶,走进文明。

我校坚持依法治校,坚持“学用结合、法理并举”的原则把依法治校同教育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新途径,学校的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生机,师生法律观念和和法律意识大大增强,依法治校的水平明显提高,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3小学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学校现有教职工26人,共有教学班66个,学生75。20XX年9月经县教育局验收并授牌为“示范学校”。

近几年来学校坚持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明校的办学思路,受到了社会、家长、学生以及上级党政部门的好评,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依法治校保证了良好的教育研究环境,学校教育研究成果明显提高。

二是,依法治校保驾护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教育教学综合质量稳居全县第一;2、校本管理在年终督查中,总分稳居全县第一;3、体育运动会团体总分、教师上教学比武课,都获全县第一;

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宣传力度、提高法制意识确立依法治校思路.20XX年9月,学校研究确立了依法治校的新思路。制定依法治校的计划方案,掀起了学习宣传教育等法律法规高潮,开展一系列教育宣传活动。

首先是搞好教师的法制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法制水平和法制素质。加强教师队伍的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观念,并把此项工作与师德建设结合起来,我们坚持每周例会的法制学习制度和假期的政治学习,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和讨论法律法规常识,要求教师有认识做笔记,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比赛、撰写心得、论文进行交流,要求全体教师学好法律,用法律来维护工作,保护学生,保护自己,确保学校的不断发展。同时抓紧抓好教师每年的普法考试工作,进行法规知识竞赛。学法使全体教师提高了认识,促使自已沿着正确的法制规道开展教学工作,提高了法制水平。

二是搞好社会宣传,推广法律法规知识,提高社会、家庭、学校的法律意识。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上街游行,开展反法轮、拒邪教活动,主办普法教育宣传专栏,办好十“贯彻十六大精神,坚持依法办学”板报,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签名活动,组织中高年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

三是办好红领巾广播站,组织主题班会、队会,增强校园法制氛围。充分利用每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队会、年级组会不断地学习宣传校纪校规、法纪法规,比如:同时我们又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不断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

学校建立以校长负责制为主体的依法治校领导小组,落实一名副校长具体抓,校委会成员一起抓,年级组分段抓,全体教师共同抓,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参与,形成了严紧有序的依法治校新格局。1、把握教育基本法规,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学校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教师资格条例》、《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意见》等法规政策,认真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政策,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教育活动。

⑴开展保护环境,珍惜生态主题教育活动。建立自然生态教育实践基地。每学期根据小学年级要求组织进行实践活动,从小养成珍惜生态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同时进行保护环境保护法的教育宣传,形成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意识。

三四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维护师生的共建制度。学校与教师、家长、学生分别签订《安全稳定教育工作责任书》和《文明卫生教育工作责任书》,执行“学生行为监护制度”等。

四五是,结合以德治校,规范行为。建立了“文明育人公约”,“文明卫生行为公约”,“争做文明市民公约”。开展争做文明小市民宣誓活动,举行宣誓仪式,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城关镇领导亲自参加宣誓仪式,学校师生形成了规范的自觉行为、树立了文明师生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三、开展主题活动,不断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㈠、创建安全文明卫生校园,促进育人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安全,教师安宁,家庭幸福;学校文明,人才百出,社会满意;卫生洁净的校园,孩子成长的乐园,教书育人的天堂。这是学校提高育人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我们于20104年9月开展了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建安全文明卫生校园”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1、举行全校总动员教育活动。学校校长做了以“展开自己的翅膀尽情的飞翔吧!”主题的动员报告,提出学校的指导思想和要求,部署主题教育活动工作。2、举行“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从幼儿开始”为主题的家庭、社会、学校研讨活动;3、组织学生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演讲活动;4、举行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思想道德建设五项基本要求》、《文明卫生行为十不准》、《思想道德行为十条禁令》、《学生礼仪常规》为基本内容的知识竞赛活动;5、建立制度,加强对教师和学生权益的保护意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督,建立了《学生行为监护制度》、《安全文明卫生巷道管理制度》、《对学生下河洗澡的禁令》、《教师文明育人公约》、《学生文明行为三字经》等;6、家庭、学校、教师、学生分别签定了《安全稳定教育责任书》和《学生文明行为教育责任书》;7、在上学巷道口悬挂“为了孩子安全,接送孩子车辆,请留步!”警示牌。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全体师生的法制观念得到了彻底转变,以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指导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学校校长、教师和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质有明显提高;建立了完善的权益救济渠道,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尊重并维护学生的人格权和其他人身权益。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校园安全的法律及规定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依法得到保障,形成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实现教育的公平,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依法治校的观念得到了彻底转变,以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指导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几年来,教师的师表形象,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表现等得到了社会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学校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师生违纪犯罪率为0,学校周边环境良好,校群关系密切,各项工作蓬勃发展。

巴音库鲁提乡小学

20XX.7.

4全面改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工作总结

潍坊市现有普通中小学校1137所,在校生102.4万人,教职工8.4万人。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按照“管办评分离”的价值取向,基本建立起“政府依法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区域教育呈现出“城乡比较均衡、课业负担较轻、教育质量较高、社会认可满意”的良好状态。承担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考改革、探索校长职级制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特殊教育综合改革、教师队伍管理、教育人事综合改革、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等9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和14项省级改革试点任务。为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市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211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校舍标准化工程、市区学校提升工程、“全面改薄”工程、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工程等一系列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工程。其中, “全面改薄”工程截止11月底已投入资金15.81亿元,占2014—2018五年规划总投入的111%。已开工项目建设学校306所,占总规划项目学校数97%;已竣工282所,占比89%。已开工校舍面积80.54万平方米,占规划的102%;已竣工校舍面积63.16万平方米,占五年总规划的80%。设备购置共支出资金1.58亿元,占规划设备购置资金的100%。全市中小学校舍、体育运动场地、以及教学仪器图书、音体美器材、教育信息化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内部配备全部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基本实现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全市12个县市区均已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认定。具体做法是:

一、坚持规划先行,把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我市以省政府实施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为契机,着手编制面向2020年的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要求按照省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为设计依据,明确各类学校的建设地点、用地和建筑规模、四至边界以及拆迁建设成本估算,规定城乡各层次规划必须提前预留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控制用地,并建立起教育部门前置审核制度,经过审批的布局规划,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至2011年底,各县市区都编制完成了《县域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2011-2020年)》,并按程序依法进行了报批;2013年市政府审议通过了《潍坊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2013-2020)》,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留足了空间。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我们结合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以及二孩政策等现状,中期又修订完善了《布局专项规划》,把破解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工作、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工作、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作等有机结合,既推动了学校建设,又确保了规划贯彻到位。

二、坚持统筹协调,分类推进改善办学条件各项工程的实施

我市按照“统筹推进、分类实施”的原则,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统领,与省教育工作示范县的创建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创建紧密结合,推动各项相关工程实施。自200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7年将校舍安全工程、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农村小学校校新进一名大学生教师计划、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等列入《市委工作要点》,作为市《政府工作报告》每年承诺重点办好的惠民实事之一,倾情倾力推动。其中:2009年实施“农村小学每校新进一名英语教师计划”,2010年实施“完成938所中小学新建改建和加固任务”,2011年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计划”,2012年实施“完成400所农村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2013年实施“全面完成剩余328所农村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2014年实施“新一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和“为全市608所农村小学每校配备一名急需的艺术或体育教师”,并启动全面改善449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工程、农村教师镇街周转宿舍建设工程,2015年实施“市区34所重点中小学建设提升工程”和“120所中小学校食堂改造提升工程”,2016年实施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新建改扩建207所学校工程等。

三、坚持多元投入,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我市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坚持多渠道、多形式,不拘一格筹措资金,较好地保证了工程建设需要。一是坚持政府投入主渠道。各级财政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全力加大学校办学条件投入,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补助资金,连同中央、省专项资金“捆”在一起,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拉动县、镇配套资金投入。近两年来,市财政先后统筹资金10多亿元用于“全面改薄”工程和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工程。今年市财政安排专项预算资金2.6亿元用于学校建设工程,其中安排用于“全面改薄”和解决大班额工程1亿元。各级财政教育支出占比连续10年保持在25%以上。县级财政发挥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近年来用于学校办学条件的专项资金达到60多亿元,并出台了一系列奖励办法,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调动镇街政府投入。如寿光市财政依据各镇(街、区)财力状况对学校建设项目按工程造价30%、50%、70%进行奖补。高密市对镇街区改造校舍给予40%的财政补贴,并按建设资金20%拨付启动资金。安丘市对校舍建设项目按每平方米不少于500元的资金进行补助。二是充分调动镇(街)、村两级办学积极性。把学校建设作为基础设施,与新农村建设和社区建设结合起来,鼓励镇(街)独立办学、镇村联合办学、强村独立办学和村村联合办学,2009年以来,全市镇村两级已投入的校舍建设资金50亿元。三是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创新民办教育办学体制,提出了包括混合制发展、政府支持公办师资、落实民办教师待遇、投资者奖励性回报等10项创新性举措,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学校建设。仅今年以来,全市已新建改扩建民办学校15所,吸引社会资金达到30多亿元。四是通过土地置换等方式建校。结合城镇化建设,统筹学校规划布局,利用老校与新建校的土地差价,通过土地置换、联合开发等方式,运用市场化运作,盘活土地资源融资。在城乡土地增减挂钩试点中,积极稳妥地从“合村并点”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建校资金,并较好地解决了新校急需的用地问题。五是创新融资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将PPP模式全面应用于学校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贷款。省财政厅共批复我市“全面改薄”和解决大班额学校建设融资项目112个,拟贷款金额52.6亿元。目前,省国开行和省农发行已对我市36个贷款项目完成授信额度15.5亿元,近期即将到位。

四、优先解决学校建设用地

市、县两级国土部门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2011—2020年)》中教育用地需求,连续两年将土地指标重点用于学校建设。仅潍坊中心城区两年内单列学校建设土地指标1500多亩,保证了12所新建义务教育学校建成投入使用。2014年市政府印发《市区34所学校建设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潍政办字〔2014〕161号),新建8所学校涉及的800亩政府储备地,由市财政予以回购,全部用于学校建设。去年以来,全市共落实解决大班额和全面改薄学校建设新增用地达3178.75亩。

五、建立新教师补充长效机制

成立了市专业技术人才编制服务中心,利用精简压缩和事业单位改革等方式收回的编制保障编制资源和政策重点倾斜教育。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潍办发〔2014〕33号)精神,对全市中小学足额安排用编进人计划,实行“有编即补、退补相当”的原则,对全市中小学足额安排用编进人计划。鼓励县市区探索采取聘任制方式引进紧缺师资,按照学校提报计划,人社、教育部门组织招考,财政保障工资待遇,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托管人事关系的模式引进聘任制教师。两年来,全市解决大班额共计招录教师5928人。

六、落实各级责任,强化工作调度和考核评价

从2009年开始,在每年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市政府都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年度《重点工程目标责任书》,将学校建设、条件改善、新教师引进等任务目标层层落实分解到县市区、具体到学校,纳入市对县市区的年度教育工作综合督导和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在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我市组织专家在全省率先制定了《潍坊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8A级学校)达标验收标准》,提出了等级表达、分项评价的达标验收理念,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市标准化学校建设示范县市区、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为推动“全面改薄”和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市委主要领导专门做出批示,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市政府定期每季度对学校建设工作进行专项现场督查。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每月向各县市区党委政府通报“全面改薄”和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进展。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00多人次亲自调度推动学校建设工作,而且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仅10月份党政主要领导共调度20人次。将“全面改薄”和解决大班额规划和实施方案向社会广泛宣传,通过大众网、潍坊电视台、潍坊日报和晚报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监督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已印发51期解决大班额和全面改薄学校建设工作简报,既交流工作经验,又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并报送省教育厅、市政府和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解决大班额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016年12月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