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人文纪录片解说词

时间: 03-20 栏目:广播稿

1大型人文纪录片《经典晋城》解说词

历山巍巍,淇水潺潺。舜耕历山和观棋烂柯的故事,在晋城浩瀚的民间传说中,只是“沧海一粟”。凝聚中国古人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精神的古代三大神话——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同样在晋城地区广为流传。

三晋热线-生活频道:大型人文纪录片《经典晋城》解说词之一文明肇始

画外音:这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我带领着我的部落,沿着绛水而行,来到这个水草肥美、气候宜人的地方。人们称我为神农氏,也称我为炎帝。当然,对于以后的人来说,这将是一个古老的故事。

解说:当您把目光投向中国北部和中部的交汇之地,您会发现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三条巨龙奔腾缠绕,沁河、丹河两条玉带蜿蜒贯通,这三山两河中镶嵌的这颗璀璨明珠,就是山西省晋城市。

晋城市位于太行山南端,山西省东南,地处津要,物产丰饶,下辖城区、高平、泽州、沁水、阳城、陵川六个县(市、区),面积9490平方公里,人口222万,既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又是一处历史悠久、适宜人居的福地。

晋城市旅游文物局局长刘金锋:八个特点,我们号称“八奇”。一是太行山水,雄奇壮美;第二大特点就是原始生态,奇幽妙境,我们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是蟒河自然保护区和历山自然保护区;第三个特点就是神话故乡,古老神奇;第四个特点就是围棋源地,石头传奇;第五个特点就是古建瑰宝,艺术奇葩;第六,沁河古堡,村落奇观;那么第七“奇”就是古战遗址,千古传奇;第八大特点就是当代创举,太行奇迹。

解说:山西,简称“晋”。而在山西省诸多城市中,以“晋”冠名的城市唯有晋城,这是为什么呢?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年,韩、赵、魏三个势力庞大的卿大夫瓜分了曾经强盛的晋国,“置晋君于高都奉祀”。在一个凄风苦雨的黄昏,晋国最后一名国君颠沛流离来到这里,勉强有了容身之地。

塔水河遗址的考古发现,早在两万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而高都遗址表明,早在七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了较为成熟的农耕文化。

晋城市旅游文物局文物科科长张建军:第三次文物普查以来,我市又涌现了许多古遗址。原来的统计资料记载有七十多处,“三普”结束以后增加到三百多处。这些古遗址分布在我市的丹河和沁河两大(黄河的)支流之间,从时间上来说,涵盖了仰韶文化以及春秋和战国文化。

解说:晋城曾称建兴、建州、泽州。公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19XX年4月,晋东南地区撤消,产生了新的晋城市。

这是中国北方的一个普通村落,但是19世纪70年代一批考古工作者在地下挖出了一些打磨过的石头,说这是古人类曾经用过的石斧、石刀。这些粗糙的工具上留着祖先们辛勤劳动的痕迹,经科学测定,距今已有16000年到23000年,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以细石器为特征的一种石器文化。这个发现,使这个村落的名字成为考古学上的一个名词:下川文化。

石磨盘,石磨棒,是下川文化遗址中最令人兴奋的,是我国现有最早的反映农业形成的萌芽阶段的考古资料。有学者认为,下川石磨盘“中间由于多次研磨而下凹,显然是加工谷物的痕迹”。更有学者断言:“石磨盘在下川文化中的出现,代表着黄河流域黍作文化的先声,我国饮食文化的前兆。”

而同时,被认为人类最早出现农业文明的埃及尼罗河流域也正用石镰收割野麦。

下川文化遗址的发现其实并不偶然。下川坐落在历山的半山腰上,传说历山是中华文明先祖舜帝的故乡,“舜耕历山”的故事在这里人人皆知。

历山属于中条山脉。舜王坪是历山的山颠,最高处海拔2358米。此地得名源于古代舜王在此犁耕和放牧的传说。在舜王坪最高处南天门,能望到逶迤远去的一线黄河。有诗曰:“古帝躬耕处,千秋迹已迷。……黄河遥入望,天际一红霓。”

在历山连嶂迭起的山峰中,掩映着华北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这里被誉为“华北动植物资源基因库”“山西省天然动植物园”。

也许是大自然的格外眷顾,在历山东面的阳城县境内,还有一处原始生态——蟒河。这里山青水秀,洞幽沟深,森林覆盖率达到82%,目前发现野生动植物285种,素有“山西省动植物资源宝库”之美称。

一面是最原始、最纯美的自然风景,一面又是最神奇、最悠久的农耕传说,一面又是现代考古学充分考证的农业文明的先声——下川文化,这些似乎是那么不经意地联系在一起,但似乎又有了某种必然。

晋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张秋旺:一个文明的最初发展,离不开大自然独特的先天条件,当然,更离不开人类的后天努力。历山、蟒河生态原始,物华天宝,正好为舜王“渔于获泽,耕于历山”的传说,提供了合理的生存空间,而下川文化的考古发现,又使这些上古传说变得更加合理,更加真实。

解说:在晋城市陵川县的东面,有一座山势峻峭、沟峡深邃的峰峦,称棋子山,或谋棋山、谋棋岭。最奇异处是山上有一片约6万平方米的地貌,山体表面布满一颗颗酷似围棋棋子的石头,真的可以称做“星罗棋布”。天然棋石圆滑光洁,正面微凸,底面扁平,颜色基本分黑白两种。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有天然棋石的地方。

棋子山上有一个天然岩洞,人们称之箕子洞。相传商末周初时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在这里隐居,曾在洞中推演天文,谋棋博弈。而民间流传的苇水村李老爹观棋“烂柯”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棋子山下这个秀丽的小山村就叫苇水村。李老爹是古时村子里的一个樵夫。传说有一天他去山上砍柴,见两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在青石上下棋,遂驻足观看。待樵夫准备离去时,却发现脚下的斧柄竟已朽烂。正是“山中才一日,世上已千年”。一局未竟,沧海桑田,令人感慨系之。

那么,陵川的棋子山,和中国围棋的起源有什么关系呢?

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杨晓国:我们目前研究认为,围棋起源与距离现在大约3000多年以前的先民们,观天象,观象授时活动有直接的关系。这个棋子山呢,又和商末的箕子有联系,这个在方志中都有记载,就是说棋子山是商代箕子的隐居地。直到明清时候,山上还保留着箕子的庙。在谋棋岭呢,自然的就分布着一些天然的、围棋形状的、黑白分明的这样一些石子。根据我们的看法,最早的围棋它并不是人工制造的,而应该就像陵川棋子山天然生成的,这样天然生成的石子,应该就是先人最早有了围棋之后的实际的棋具。因此,我们认为,陵川棋子山一带,也就是淇水的源头一带,应该就是我国围棋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解说:历山巍巍,淇水潺潺。舜耕历山和观棋烂柯的故事,在晋城浩瀚的民间传说中,只是“沧海一粟”。凝聚中国古人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精神的古代三大神话——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同样在晋城地区广为流传。

太行山古代又叫女娲山、皇母山。离晋城市区不远处有座浮山,山东侧有座山峰叫磨儿山,山腰处有一个簸箕状平台,青山环抱,宛若天设神龛。女娲宫正建于此。

东汉《风俗通义》中这样描述女娲:“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者,也。”意思是说,人是女娲用黄土造出来的,不论富人穷人都是土做的。而在西汉时的《淮南子》一书中又有女娲补天的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女娲宫北侧的山崖上,有“女娲氏炼石处”的摩崖石刻,这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处关于女娲补天的摩崖石刻,弥足珍贵。

女娲宫后面是“女娲窟”。

女娲窟是一个天然的崖石山洞,洞穴左侧有一道宽约半尺,从地面贯穿到顶部的巨大裂缝,让人联想到女娲补天神话中天顶塌陷的可怕情境。洞外陡峭的山崖上有一层“五花石”,黑、白、黄、赤、青相间,则让人想起女娲补天用的“五色石”。这里附近的山崖上,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洞穴,有的长达数里。洞中和洞前的台地,遗留有远古人类生活的堆积土层。据《大清一统志》《泽州府志》《凤台县志》等典籍记载,这里曾是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女娲氏和她的部落生活聚居之地。

山西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孟繁仁:太行山,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呢,占的地位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至高无上的。因为什么呢,因为据史料记载,太行山又名皇母,又名女娲。它最早的名字就是皇母山,女娲山。“皇母”就是历代皇帝的母亲,“女娲”就是女娲的名字,以她的名字来直接命名。那么女娲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伟大母亲,太行山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山。

解说:愚公移山是太行山的又一神话传说。愚公当年要移的两座山,一座是太行,一座是王屋,晋城恰好在两山之间。与《列子·汤问》记载的不同,这里流传的,却不是夸娥氏背山。

陵川古郊乡境内有两座窟窿山,两山相隔数十里,传说愚公感动了天帝,天帝派二郎神下凡把山担到了这里。类似的传说很多,所以在晋城看到许多二郎庙也就不足为怪了。

荷兰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上世纪70年代在中国用五年时间拍摄了一部763分钟的纪录片,就叫《愚公移山》,他觉得只有这个片名才能反映出中国人的精神。

晋城处于大山包围之中,走出大山,是晋城人祖祖辈辈的心愿。

这里是陵川县锡崖沟村,这条穿山而过、全长7。5公里的挂壁公路,是由几代沟里人,靠手挖肩扛,历经三十年开凿出来的。锡崖沟人被誉为当代愚公。有人说,这条路是人类意志的雕塑,是需要怀着敬意行走的。

丹河是一条美丽而清澈的河流,它由北而南,蜿蜒于晋城境内约数百里之长,而后汇入黄河。

沿丹河溯流而上,便来到坐落于高平市西北的发鸠山,也就是中国古代神话《精卫填海》的发生地。

《山海经》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名精卫,相传炎帝少女游海溺死,化为鸟,常取西山之柘木填海,每夕常闻风雨声,日月不辍。”

这个传说,拾起一个弃失了的故事或史诗的碎片,说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溺死,于是化作精卫鸟,日夜从发鸠山上取柘木填海,要把大海填平。古代诗人陶渊明在《读山海经》诗中云:“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晋城人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精卫鸟身上寄托了他们的志气。其实,较精卫而言,晋城人最推崇的则是她的父亲——炎帝。

数千年前,一支人类部落在炎帝神农氏的带领下,游牧渔猎于古太行太岳一带。这里的地理、气候、自然环境像一个天然的孵化巢,很适合人类的生存。于是神农氏和他的部落定居下来,别渔猎,烧蛮荒,制耒耜,教稼穑,拓土开疆,奠基农桑,从此荒芜的土地成为良田,农业成为大多数人赖以生存的职业,农民亦成为我们世代的衣食父母。

画外音:我常常望着天空,看着我的女儿飞来飞去。我和我的部落留在了这里,在我们采集到的众多植物中,发现了一种“黍”的谷物,可以春天种植秋天收获;我们还发明了叫做“耒”“耜”的农具,还驯养了一种温顺的动物“羊”。这样,我们就不用四处狩猎和漂泊了。

解说:炎帝神农氏和他的部落当时并不知道,他们所做的是人类进程的一件大事情,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那么,农业文明的曙光为什么会产生于这片古老的土地?

解说: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距今8500~3000年被称之为“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据推算,当时的温度比现在大约高两度,是全新世以来气候最佳适宜期,为农业的孕育起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温床。具体从下川遗址的生态环境条件看,至今依然存有原始森林,植物繁茂,动物众多,说明远古时期禾本科中的一些植物很可能已经成为人们采集并进行栽培的对象。

晋城境内的高平市,是目前我国有关神农传说、神农遗迹最为集中的区域,被誉为一个罕见的文物繁密、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品位很高的神农文化区。

高平市神农镇,以前叫团池乡。19XX年6月,在团池一古墓中发现的墓志铭上刻有“泽州高平县神农乡团池村”字样,刻石时间为九百年前的北宋时期。后来又相继挖出五代后晋和唐代天佑年间两块石碑,均有“神农乡”名字。于是,20XX年,团池乡更名为神农镇。

从神农镇往北走,就是羊头山了。羊头山又名首阳山。19XX年这里考古发现了旧石器文化遗址,证明人类的脚步已经踏上这里。而这里,历来就是传说中炎帝活动的主要区域。

这里有北魏时期留下的造型精美的石窟和造像塔。石塔四面造像,均刻一佛二菩萨,塔身之上为四坡水式塔顶,基座为罕见的羊头状。羊头山名的来历,据说就是因为神农氏族的羊图腾而得名。

“羊头夕照”是高平八景之一。透过夕阳金色的抚照,羊头山上俯拾即是的炎帝神农氏活动的遗址遗迹,随处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明代《羊头山新记》所说:“上有古城遗址,谓之神农城,城内旧有庙,今废。”《后魏风土记》载:“神农城在羊头山,其下有神农井,皆指其地也。地名井子坪,有田可种,相传神农氏得嘉谷于此,始教播种,谓之五谷畦。”

高平市炎帝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津:据现代咱们考证下来,在古代,高平祭祀炎帝的庙宇就达100所,咱们高平原来是“百里”,100个里,那么每一个“里”都有一个庙,叫“百里百庙”。到现在为止,发现的炎帝庙宇还有34所,这34所(庙宇)里面记载着神农炎帝发明五谷、记录生活的古碑,从唐宋元明清,包括北齐的,现在还有上百通。大量的这些记载呀,还有一些遗址遗存,都能够证明神农炎帝就是在羊头山上发现的五谷。

还有神农泉、神农庙、炎帝陵、炎帝行宫,千百年来,仿佛一直诉说着炎帝神农氏的故事。

同期:高平鼓书《谷子好》。

黍、稷是晋东南地区十分普通的农作物,曾因独特的品质闻名全国。所谓“沁州黄”“泽州香”,皆为旧时宫廷贡品。羊头山所产黍子,则更是被载以史册。《隋书·律历志》上说:“上党之黍,有异他乡,其色至乌,其形圆重,用之为量,定不徒然。……即以调律钟,并用均田亩。今以上党羊头山黍,依《汉书·律历志》度之。”宋朝时,黄钟定律曾一度取京县之黍,结果“其声犹高”,只好再“取羊头山禾巨黍上送于官,照乃自为律官之法。”

这块唐碑是20XX年8月28日当地一位农民在上寺遗址挖出来的。碑面刻字有“泽州高平县羊头山清化寺碑”,立于唐天授二年,即公元691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碑文由唐牛原敬撰并书,开首第一句即是:“此山炎帝之所居也。”内文记载炎帝在此“遍徙群山,备尝庶草;届斯一所,获五谷焉”。

解说: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山村,神农镇庄里村。

传说炎帝在羊头山采药,因误吃断肠草中了剧毒,到了今天换马村的地方,疼痛难忍,便下马由人抬着走;走到今天的北营村,炎帝已不能应声,所以北营村当时唤作“不应村”;停灵的河湾叫“卧龙湾”,“装殓”处叫“装殓村”,根据谐音,庄里村得了这个村名。

炎帝陵,亦称神农冢,当地百姓也管这里叫“皇坟”。炎帝陵后面的五谷庙,单就这条周长六米的柏树根推断,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东厢房后墙上这通“炎帝陵”碑,是明代万历三十九年一位姓申的道统所立。据考证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炎帝陵碑。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五谷庙的庙会,传说这一天是炎帝诞辰日,因此也是祭祀炎帝的日子。相传这种祭祀活动早在黄帝时就有了,据明·嘉靖碑记:“炎帝神农氏陵庙,历代相传,载在祀典。”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四月八,神农活,炎帝子孙都记得,祖先种地都靠他”的歌谣。

“巍巍炎帝,煌煌德王,华夏之祖,位列三皇”。公祭炎帝的活动,礼仪隆重,热闹非凡,历数千年不衰,深入后辈人心。

画外音:我不仅在土地上移动,还在时光里漫游,只是时间太久远了,我已经不能确切记得第一株黍子是怎样得到的。但是,当我把他们一颗颗埋进太行山的这片土壤,到了秋天,满山遍野都染成了金黄。我想,人就像这种子吧,年复一年,一代一代延续下来了。

2《庐山·人文圣山》央视大型人文纪录片解说词

依山林借静读书,择胜地纳徒讲学,曾是古代众多儒者的愿望。庐山多彩的人文历史之中也有着因儒兴学的一章。如果说周敦颐在庐山莲花峰下兴建濂溪书院起源于个人对庐山环境的钟爱,那么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则带有深重的个人使命感。他们共同奠定了理学思想、教学理念在中国传播至今的基石。这些儒学大家的功绩,不仅在于使庐山成为宋明理学萌芽和传承的家园,更使庐山成为中国古代不同哲学思想相互交流的学术乐土。而另一方面,陆九渊、王阳明等思想大家,也在历史的不同时候,把人生的重要足迹留在了庐山,从而丰富了宋明哲学与庐山的渊源。

依山林借静读书,择胜地纳徒讲学,曾是古代众多儒者的愿望。庐山多彩的人文历史之中也有着因儒兴学的一章。如果说周敦颐在庐山莲花峰下兴建濂溪书院起源于个人对庐山环境的钟爱,那么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则带有深重的个人使命感。他们共同奠定了理学思想、教学理念在中国传播至今的基石。这些儒学大家的功绩,不仅在于使庐山成为宋明理学萌芽和传承的家园,更使庐山成为中国古代不同哲学思想相互交流的学术乐土。而另一方面,陆九渊、王阳明等思想大家,也在历史的不同时候,把人生的重要足迹留在了庐山,从而丰富了宋明哲学与庐山的渊源。

【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

拄杖夜撞青天开

明正德十四年八月初五戌时,庐山文殊台。

时值中秋,隐起的山风让人些许有些凉意,然而,家仆送来寒衣却丝毫不能引起那个夜观天象之人的注意。这个人,便是明代著名心学大师王阳明。

“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王阳明参理星文,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行为,成为文殊台上的传奇之一,一同流传下来的,还有种种猜测:那一晚王阳明独立秋风,有何心意呢?

王阳明,就在他登上庐山的几个月前,刚刚平定了危及大明江山的宁王之乱,赢得了“大明军神”的美誉,但同时也落下了功高盖主的结论,王阳明在重压之下,只得将全部功劳归于无能的皇帝明武宗。可以对话苍穹,参悟天地的他也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就在庐山秀峰脚下,王阳明亲自为平叛庆功撰写的记功碑就树立于此。记功碑上的通篇文字把本应该属于自己的战功,全部归于皇帝的英勇英明。这些文字根本无法让人联想到那个夜观天象的世外高人形象。

文殊台上通大道,秀峰脚下锁近忧。就在一山上下的两处,这位心学大师却留下了极其复杂矛盾的心理印记……生前战功无数的王明阳,死后只落得了“用诈任情,坏人心术”的评语。曾因际遇坎坷而发出“浮名于我迹何有”感慨的王阳明也许没有意识到,他的死对于自己可能是个解脱,但他所代表的儒家心学流派在他死后的渐渐没落,却是中国思想界一场影响深远的变化。

心学的没落成全了已经与之争锋了几百年的老对手——理学,从此,中国古代思想界的“双雄争锋”变为“一枝独秀”,理学确立了官方哲学的地位,统治中国达六百年之久。非但直接左右了当时人文、经济以及社会形态各个方面,及至今天,它对中国社会余存的影响力,也是千丝万缕,纠缠不清的。然而人们并不一定知道,理学的思想便发端于庐山。

出淤泥而不染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几句话,出自北宋思想家周敦颐撰写的名篇《爱莲说》。自从有了那篇传世佳作,后世文人的处世态度,就有了牡丹与菊花之外的另一种借喻。

一生笃爱莲花的周敦颐,同样对庐山情有独钟。他曾做诗“庐山我爱久,买田山中阴”,以抒发对庐山的热爱之情。自从他第一次游览庐山,便有了一见钟情之感,庐山清幽的环境,令平生恋慕自然的周敦颐念念不忘,以至在为官之时,就打算离开官职后,终老于庐山这青山绿水间。果不其然,在周敦颐告老辞官后,他并没有还乡湖南,而是留在了庐山莲花峰下。

在当时,依山林借静读书,择胜地纳徒讲学,是很多儒者的梦想。周敦颐也不例外,他凿池种荷,同时开讲授徒,建立了供读书讲学之用的濂溪书院,因此周敦颐也被后世称为“濂溪先生”或周濂溪。周敦颐在庐山莲花峰,完成了宋代理学的奠基之作《太极图说》和《通书》,并且培养出了历史上两位理学鸿儒,程颢和程颐兄弟,日后更是得到了朱熹等人的顶礼膜拜,被后世称为理学的开山祖。

在庐山栗树岭,有个以周姓为主的村子,这里生活着周敦颐的后人。自明代弘治年间开始,周敦颐的子孙后裔,尊朝廷旨意,离开老家湖南道县,在庐山为周敦颐护坟守墓,到今天,已有五百余年历史。这里也曾是濂溪书院的一处旧址,曾几何时,黄庭坚、苏轼、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等大家无不来此拜谒先儒。而庐山,也因为周敦颐和濂溪书院,开启了理学传播与书院教育相结合的趋势,为之后理学思想在庐山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海内书院第一

位于庐山身边,掩映于参天大树之下的白鹿洞书院,与衡阳石鼓书院、长沙岳麓书院、商丘应天书院并称中国四大书院,曾被誉为“海内书院第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白鹿洞”三个字,传闻是因为唐朝文人李渤豢养白鹿于此陪伴读书而得名。南唐时期,这里被称为“庐山国学”,或白鹿国学,兴盛一时。北宋时期这里更名为白鹿洞书院,但因那时执政的宋真宗规定“不入官学不能应举”,因此书院日渐凋落,风光不再。

及至公元1179年。这一年的秋天,已经荒废了125年的白鹿洞书院,终于等来了一位有缘之人。然而此时的白鹿洞书院,残砖断壁,杂草丛生,洞门犹在却已盛名不负,一切景物让这位来客心生感慨。

这个人就是朱熹,后世把他尊为“朱子”,称其为“六百年理学集大成者”。

原本是慕名而来,结果却是怅然若失,白鹿洞书院的景象令朱熹辗转难寐。他上书朝廷:庐山佛堂数百,废坏者无不有人修复,而儒生读书之地,只白鹿洞书院一处,却破败百年无人过问,实在可惜。于是恳请重修白鹿洞。

就在这一年,中国的北方,历史上最伟大的可汗掀起了统一草原、开疆拓土的征战。而在南方,广州等地的农民暴动亦时有发生,令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权一筹莫展。因此可想而知,朱熹虽两次上书朝廷,得到的却是帝王的冷淡,和同僚的讥讽。

所幸的是,朱熹并未因此而停止自己兴复书院的理想。他决心凭一己之力重修白鹿洞。从置田筑屋到筹措资金,从延请老师到发榜招生,朱熹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只为春天到来时,白鹿洞书院能够重新启用。这一年,朱熹已经49岁……

朱熹重修白鹿洞

春天,自然万物开始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庐山周边的村民们开始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光,整个严冬的乏味与慵懒被甩得一干二净。生命的芬芳开始荡漾在田间垅头,欢腾的流水在亿万条沟壑中穿行,把欢乐铺撒到满山遍野。这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800多年前,同样充满希望的春天里,白鹿洞书院开学了。

在开学当天,第一个登上讲台的老师,便是朱熹本人,这一堂课所讲的是《中庸首章》。从此刻开始,白鹿洞书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朱熹推行的诸多教育理念,也为后世的人才培养塑造了重要的模式。

今天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在800多年前的朱子看来,正处于人一生中最危险的年纪。他认为,道德习惯如不在人的儿童阶段培养,不仅贻误个人,还有害于社会。

朱熹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密切关联的阶段。儿童教育在于培养“圣贤坯璞”,即雕琢璞玉,在朱熹看来,此时若不能正确教育,长大后就有可能做出违背伦理的事情来。具体方法是“教事”,即小到穿衣戴帽的规矩,大到孝悌忠信的纲常,当学子到了十五岁以后,即要接受大学教育,重点在于教理,即探求事物之所以然。

白鹿洞书院教条

白鹿洞书院新的时代,不仅仅在于教学的恢复,朱熹还有效地把推广理学和书院教育结合起来,亲自为学院制订了学规,即今天在白鹿洞书院里可见的《白鹿洞书院教条》。这份学规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集教育目的、教育形式、教育法则于一身的教育方针。

《白鹿洞书院教条》充分体现了朱熹坚持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他针对当时的官学体系腐败,教育目的庸俗的混乱局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书院的办学和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们先明义理,尔后正其心、以修其身,然后行之于事,再推己及人,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理学家的理想人生。

白鹿洞学规出台后,几乎得到同时期其他书院的仿效和推崇,乃至官办学校,也都参照此学规推广或运用。可以说,朱熹制定的白鹿洞学规,成为影响中国教育几百年的最高法则和唯一准绳。而在日本,学校学生至今仍把白鹿洞学规作为校训。

朱熹教育思想中的树立远大理想,遵行道德规范等内容对于今天的教育仍有可借鉴的意义,但他推崇的收敛心性,“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显然与当代教育提倡的解放个性,鼓励发挥创造力的新内容有所出入。

朱熹与陆九渊之辩

朱熹与陆九渊关于“心性应该约束还是应该释放”的争辩也就是理学和心学这两大思想体系长达数百年学术争锋的焦点。

其实,天理与人性的矛盾,自古至今都是学者们争论不休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

事实上,早在1175年,也就是朱熹重修白鹿洞的四年前,他与陆九渊在上饶鹅湖寺就有过一次意义深远的对话。在治学方面有着极大分歧的朱熹与陆九渊和陆九龄兄弟,进行了长达三天的激烈辩论,最终不欢而散。史称“鹅湖之会”。

其实他们两个人的观点,分别在中国历史上代表了两个传统,朱熹代表了中国的传统叫“渐修”,就是逐渐修养,然后来领悟事物的道理和伦理至关重要的道理。而陆九渊代表的是我们另外一个观点是叫做“顿悟”,就是先体会道,这个道就在自己的心里面,或者是心当中的灵明,这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一个主要的区别。

公元1181年,白鹿洞书院恢复办学已经一年有余,书院的一切事务在朱熹的安排下有序地运行。朱熹自命白鹿洞洞主,主持学院教学。那时,理学初立,影响力尚小,但朱熹并不因为需要推广理学,而排斥其他学派。他不断邀请多方学者来白鹿洞讲学,以增添学子们的见识。就在众多邀请中,一个人的如约而至令他惊喜万分。此人就是心学掌门陆九渊。

陆九渊在白鹿洞的讲演,名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讲到高潮时,朱熹与旁听者无不感动得为之流泪。朱熹令人记下陆九渊的讲义,刻于石上——这就是今天这块石碑的来历。

就在朱熹邀请陆九渊来白鹿洞讲学的同一年,朱熹因解职回乡,离开了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的兴复和扬名,成为朱熹推广理学思想的重要标志。

公元1198年的时候,朱熹的学说被朝廷称为伪学。到两年后,1200年朱熹去世了,当时只有辛弃疾一个人去送葬。非常凄凉,也就是说,朱熹在死的时候,他一定也不会想到,他修订的四书会成为科举考试的正式教科书。又过了九年南宋政府才给朱熹恢复名誉。

思想界的一座丰碑

白鹿洞书院,不仅成为理学思想汇聚庐山的代表,更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一座丰碑。难怪近代学者胡适曾这样总结白鹿洞书院的价值——白鹿洞,代表着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

在今天的白鹿洞书院旁边,一座江西进士榜、状元柱引人注目。在这些因为个人努力获得功名的名字里,不乏一些在历史上彪炳千秋的名人,他们都曾访学或求学于此。他们让后人感叹白鹿洞书院的人才辈出,以及白鹿洞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做出的卓越贡献。

朱熹时代的小屋,已然完全不见,但是在书院自然环境里,却处处可见朱熹的痕迹。在石头上,在溪流下,在桥壁中。他遒劲有力的字迹,散发着来自遥远的气息,让人们回味无穷,也可以在这里瞻仰和凭吊当年。

更重要的是,因朱熹而复兴的白鹿洞书院,在近千年的历史更替中呈现出来的起伏兴衰,为我们民族文化的成长和深化提供了真实的记忆。

依山林、寻僻静的书院读书方式,已经因为时代的变迁一去不复返了,然而人们却习惯抓住一些往事的影子,去解读过去的人和事。今天的管理者认为,既然此地叫白鹿洞,就应该有白鹿,所以专门从地中海买到一对白色麋鹿,来书院参观的人几乎都要去看看这对白鹿。直到今天,一场场因白鹿洞开办的文化讲座,仍然丰富着人们的视听,这些延续白鹿洞书院兴学传统的活动,使现代人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将不自觉地沉浸在白鹿洞曾经的传说之中——书声琅琅之余,有呦呦鹿鸣为伴。

3人文纪录片《棋》解说词

用围棋元老陈祖德的话说:“围棋是最古老的,也是最年轻的;围棋是最复杂的,也是最简单的;围棋是最精确的,也是最模糊的;围棋是最中国的,也是最世界的。”

围棋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益智游戏,拥有深邃的内涵。我们试图运用纪录片的手法,探究这项运动的奥秘。

全片分为四集:

第一集:溯源

围棋是如何起源的?

巫术?围猎?开井?占卜?外星人?说法不一。

中国各地流传的围棋起源故事不胜枚举。

山西陵川的棋子山,华山的弈棋亭,各地的棋盘岭,山石上的棋盘刻线。

藏棋,西藏围棋是我们能够找到的距离我们最近的古代围棋实例,摄制组在香格里拉找到两位会下藏棋的喇嘛,在西藏拉萨博物馆拍摄到吐番王朝的十七路棋盘。

藏棋是汉围棋的前身?还是独立于汉文化,殊途同归?

我们试着摸索出围棋最基本的概念“眼”、“气”。

围棋职业九段万天丰在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围棋课,他在课堂上用“占座位”的方法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什么是棋盘上的“眼”。

刘文慧研制了围棋游戏软件,用卡通动画形象向幼儿讲解围棋的基本规则:何为“虎口”何为“气”。

围棋的规则复杂多变,最基本的“眼”可以理解为“求活”--棋有两只眼才能活。“气”可以理解为“生命力”--呼吸,延续生命。

也许自围棋成型,到围棋的今天,棋盘上的游戏都可以用“做眼”,“延气”来形容。

“两只眼成活”--人们可以生活下去的最低成本。

延气生长--我们可以追求的最大空间,最大限度。

当我们明白了这两个根本规律后,我们发现围棋自身已经证明了它的长寿,印证了它的生命力。

它几千年前被发明的原因和它几千年后依然存在的原因是一样的。

广州二中的高二学生陈明三岁时被诊断为脑瘫,父亲教授儿子围棋,儿子的智力被激活,尽管他的小脑萎缩,身体运动受妨碍,仍然成为广州二中优秀学生。

古力,当今中国的顶尖职业棋手,曾有顽劣的童年,做教师的父亲希望用围棋调教儿子的心性。在儿子成为顶尖棋手之前,父亲因病去世。古力把自己获得世界冠军的棋谱在父亲墓前焚化。

看到现今的故事之后,我们再来重复一下围棋起源的古老传说:古代、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儿子不事稼穑,不事祭祀,被族人视作顽劣的野人。为了让儿子掌握处世之道,父亲发明了围棋。这位父亲叫做尧,他的儿子叫丹朱,那么最早的围棋对弈发生在一对父子之间。

他们“手谈”的内容也许是巫师占卜星相;也许是猎人围捕野兽;也许是投骰子一样的简单游戏,也许是划地为界,落子企果的农耕。

第二集:烂柯

浙江中国美术学院雕塑家李玉普擅长用玻璃、琉璃制作艺术品,堪称大师。他的妻子毛昱辉是围棋职业五段。受妻子影响,他正在设计、制作一件“山水围棋”的作品。在透明的山水间,一局棋似乎穿越时空。

围棋是艺术品,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空灵的幻觉,所以琴棋书画并称,所以棋被称作“忘忧”。

忘忧,忘忧,围棋怎么让人忘掉那些“忧”?

浙江衢州烂柯山有个传说:樵夫王质进山砍柴,看见仙人对弈,在一边看,一局终了,他的斧子木柄已经烂掉了。他下山之后,发现物是人非,山中一局棋的时间,山下已经换了人间。

这个传说发生在东晋,与陶渊明写下《桃花源记》是在同一时间,两个故事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如果不能逃避忧伤,不妨试试忘记时间。棋盘就有这样的魔力,让时间隐身。

围棋的清幽之境是那个传说中的桃花源?

但那个桃花源多么虚无缥缈,它即使真的存在,也那么容易被破坏。人会被逼入死角,在死角里,像两块孤棋一样求生。

传说中淝水之战激战正酐时,东晋统帅谢玄正与对手弈棋,捷报传来,谢玄面不改色,落子如常。

棋盘让人忘记胜负?还是看破胜负?、

我们用小剧场的形式再现了“烂柯”与“淝水之战谢玄对弈”两段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试图以穿越时空的方式,试着穿过“忧”这道迷障。

云南云子围棋厂的厂长王质与“烂柯”传说中的的樵夫同名同姓,他的云子厂面临拆迁,他们要另寻安身之所。

毛昱辉担任着灵隐寺僧人围棋队的教练,棋道能帮助方外之人修行吗?

灵隐寺围棋队里棋艺最高僧人叫演方,曾被让二子赢过俞斌九段,他在灵隐寺待了二个月之后又离开了。

李玉普设计的“山水围棋”玻璃雕塑一波三折,失败、退料、重新开炉。

第三集:黑白

围棋盘上,黑白对垒,势不两立,攻杀战取,你死我活。黑白世界注定惨烈相搏吗?黑白双方一定视对方为敌人?

中国围棋概念中,除了进攻、防守之外,还有更深层的思想:“地”与“势”,“虚”与“实”,进而演化出近代“中和”,“和谐”的围棋思维,从“你死我活”到“你我共存”。

河南邓州郊外三十公里的黑白村里,大多数住户不是姓黑,就是姓白,这里距离南阳卧龙岗很近,也距离南北征战的交界线很近,他们的姓氏与历史上的战况有没有联系?没人说的清。这个村落可能是战乱中的一枚弃子,也可能是某场对决中的一块要冲。

家住邓州的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是位棋迷,在他的小说里下棋常常与战事、权谋联在一起。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下棋也许是皇帝立嗣决定的参考。

邓州黑白村真的出过一位棋手,就是中澳混血美女棋手黑嘉嘉,她的母亲就出生在这个村子里,黑嘉嘉跟我们摄制组来到黑北村,也拜访了卧龙岗遗迹,还与二月河见了面。

黑白围棋在历史如何演化?

黑白棋子从一开始就是两军对垒的战士吗?

黑白世界难道就是杀伐世界吗?

黑嘉嘉作为嘉宾在北京客串了一个围棋话剧的排练,这也是围棋黑白世界的穿越之旅。

围棋在中国古籍中留下什么样的记载。

孔子、孟子、贾谊、班固曾经怎样描述围棋?

西汉文帝时代传说皇太子与吴王太子曾经御前对弈,两位太子把怒火从棋盘上转移到棋盘下,皇太子用棋盘砸死了吴王太子,这场因棋而起的谋杀据说是东汉内乱的起因之一。

棋盘,在王侯将相的眼里就是天下的缩影?

三国鼎立的初期,孙策割据江东,传说中历史上第一张围棋棋谱记录的就是孙策与谋士吕范的对弈。

围棋话剧中,演员,导演再现了历史上的围棋传说,贾谊面对棋盘前的纷争,力主禁止围棋。导演还把孙策与吕范的对局发生地放到了吴魏交界处的黑白村附近。在历史上,棋道与兵道、棋术与战术,曾联为一体。

今天的围棋是什么?今天的围棋只是一项运动吗?

20XX年,奥巴马总统访问中国时,送给*河蟹*主席的礼物是一幅美国生产的棋盘与棋子。

这份礼物引起人们无穷联想。

今天的世界不是三国鼎立,今天的社会也不是太子争雄的东汉,今天的中国也不是孔子“无所事事,不亦弈乎”的时代,围棋在今天扮演着什么角色?

浙江绍兴,酷爱围棋的俞雷把围棋思维运用到了商业营销中。泰国曼谷,世界华人围棋协会主席蔡绪峰认为围棋之道也是和平时代的立世之道。

黑白世界不是杀伐的世界,是共存的世界。

第四集:正解

中国邮电大学刘知青教授正在探究围棋智能软件,但围棋软件在专业棋手面前还显的力不从心。围棋运算的复杂,让棋手几千年来一直在探索正确的下一步走法--正解。

中国人在唐代就已经研究出“围棋十诀”,高度概括了围棋下法的规律。“围棋十诀”的发明人相传为王积薪,他是中国第一个“职业”棋手--棋侍招。

唐代已经有了中日围棋交流,传说中的棋手顾师言“一子镇神头”就发生在与日本棋手的交流中。

我们用小剧场话剧的形式再现了王积薪、顾师言的传说。中日围棋在十七世纪各自发展,中国清代中期的“当湖十局”代表着中国古代围棋的顶峰,并由盛转衰。而在同期的日本,五大棋所争夺御城棋战的桂冠,促进围棋理论有重大创新,代表人物是秀策的诞生。秀策也是中国“围棋十诀”的忠实继承者。

近代围棋的制高点在日本,中国一度落后。

我们走访了日本秀策的出生地、纪念馆,采访了以秀策故事为蓝本的动画片“棋魂”的创作者。

我们也拍摄了中日围棋交往的典型代表:孔令文,他是聂卫平的儿子,随母亲孔详明赴日,与日本棋手小林觉的女儿结婚,现在成为日本棋院工作人员,专门从事中日围棋交往。

追求“正解”,是棋手的心愿,“正解”是棋盘上的一手棋,比如聂卫平在擂台赛上战胜小林光一的那一手,比如秀策在“耳赤之局”的那一手,比如唐代棋手“一子解双征”的那一手,“正解”也是人们面对人事变化中的应对之道。比如在唐代战乱中的王积薪,危难之时是续是弃?

秀策在御城棋战中是战是退?

“正解”在哪里?

围棋软件还没有算清楚,机器算不过人,电脑算不过人脑,人间的正解在哪里?人脑算得清吗?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