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关于鲁迅的作文500字

时间: 03-19 栏目:话题作文

1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到这句诗,我们会想到一个受人尊敬的名字——鲁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鲁迅。

鲁迅是我国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1936年10月19日清晨5:20在上海市山阴路132弄9号因肺结核病逝。

鲁迅十分爱好写作,1921年12月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中篇小说《阿Q正传》。1981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鲁迅在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发表了小说集《呐喊》、《仿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鲁迅不但十分爱好写作,而且特别喜欢刻木刻。

鲁迅刻的木刻栩栩如生,他有许多学木刻的学生。鲁迅还被后人称为“现代木刻之父”。

鲁迅不论是在年轻时,还是在中年时,甚至在他的晚年的时候,都一直在用笔与敌人作暗中的斗争。他写的所有文章中,大多数都是反抗国民党政府和日本侵略者,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文章。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文学、奉献给了中国。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的这种受人尊敬的精神吧!

2我心中的鲁迅先生

伟大——这就是我对鲁迅先生的第一印象。他“俯首甘为孺子牛”日夜为改变民族的命运而忙碌着。身体瘦弱的他却是文学上的巨人。鲁迅先生幽默,且不乏亲切。他憎恨黑暗如魔鬼,而且处处为他人着想,淡化自己。在我看来,他是平凡而伟大的人!

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终年才55岁,却写出了无数经久不衰的书:《阿Q正传》、《狂人日记》、《彷徨》、《坟》等作品广为流传。但被世人所敬仰的鲁迅先生却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鲁迅先生的房间必定是最“热闹”的时候,他正演奏着“文字交响曲”希望这一首首动听的曲子能唤醒麻木不仁的中国人。

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时,意识到中国人“中国人的病不在身体上,而是在心理上。”于是他决定拿起笔,通过自己的文章来呼吁所有的中国人,所以有的人说:“鲁迅先生的笔是同黑暗作斗争最厉害的武器。”

人们把鲁迅先生誉为“民族魂”,原因是鲁迅先生或者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他给人民当牛做马,却毫不骄傲,更不曾骑在人民的头上高呼:“啊!我多么的伟大!”所以,群众们把他举得很高,很高。鲁迅先生从不突出自己的地位,卖弄自己的知识。他只是默默地接受人们给他的荣誉和赞赏。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文章永远是中国历史上最璀璨耀眼的光芒。

3我眼中的鲁迅

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关心进步青年,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做的多,珍惜时间的人,更是一个热于助人,关心、同情劳动人民的人。

在一个北风怒号的日子,一个拉黄包车的赤着搅在地上跑着,“哎哟”那个人痛苦的喊了一声,一屁股坐在地上,心里还骂道:他妈的,是哪个缺德的家伙,把碎玻璃乱扔,海德拉子回不了家。碎玻璃碎片扎在他的脚里,血流如注,天渐渐的黑下来了,那个车夫嘟嚷着:“谁来救救我呀,我家今天已经没饭吃了,如果没人来救我,我接啊就过不了日子了呀,那位好心人来救救我呀。”

这时,周建人带着小周晔到鲁迅家,周建人恰好碰上那个车夫,得知情况后,飞奔到鲁迅家跟鲁迅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车夫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鲁迅告诉车夫:“等一下夹玻璃会很痛,你忍着点。”车夫想了想说:“为了能活下去,你们放心夹吧,如果不夹不但会发炎,在这世道还有可能活不下去,夹吧,没事的。”随后,鲁迅和周建人不仅把他的伤口处理好,还掏出自己的钱给车夫,让他在家好好养着,车夫感动的说:“两位好心的先生,你们真是天兵天将下凡,我都不知道该怎样谢你么了!”鲁迅回到家里,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常常的叹了一口气,心想:还有千千万万的苦穷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我一定要拯救他们,帮助他们,打到反动派,用笔杆子与他们做斗争。

在我的眼中,鲁迅就是这样这样一个热于助人,关心、同情劳动人民的人。

4我见到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他这样一位大名人见面,是我梦寐以求的的事情。今天,我被什么东西给绊倒了,我一拿起来,一缕刺眼的光把我带到了鲁迅先生家。

我慢慢地走进门,只见鲁迅先生在迎接我,我有点不好意思,也有点紧张。鲁迅看出了我紧张,亲切的说:“小同学别紧张,我们来聊聊吧!”随后又请我坐在他的对面,我的采访就正式开始了。

第一个问题:“鲁迅先生,你小时候为什么要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呢?”鲁迅笑着捋了捋胡子说:“我小时候,父亲有病,每一天早上都要去给父亲抓药。又一次,我迟到了,教书先生说:“以后要早到,不能再迟到了。”于是我就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激励我做事时时早,事事早。”

那您为什么要用鲁迅这个笔名写文章呢?鲁迅先生回答说:“用这个名字的原因之一,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我自己笨拙,无论做学问或者干事情,效率总比不上天份好的人,我只有勤奋,才能收到和别人一样的效果。小同学,你在学习中也应该这样。第二个原因是我母亲姓鲁。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我起身向先生告别,先生一直把我送到门口,并送我三本书,一本是《呐喊》一本是《阿Q正传》,还有一本是《热风》。我也向先生发出邀请,欢迎他到我们学校去作客。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大文学家。

5我读鲁迅

打小,一个伟大而神圣的身影便印在我的心房深处。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已渐渐长大,对鲁迅先生的印象也一天一天地加深,到现在,我读过他的作品已有十多本之多。

鲁迅先生一生写了许多作品,在那风雨如晦的战乱年代,“弃医从文,执笔为枪”。他的那些作品铿锵而有力、悲慨而激昂,他的作品感化了一些麻木的中国青年,唤醒了他们的良知,给予他们鼓舞与信心,使他们重新振作起来与各种各样的敌人战斗到底。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诗是他的真实写照。鲁迅对待国民党反动派不屑一顾,是“金钱”“权势”为粪土。而对劳苦大众,干愿做牛做马,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毫无怨言。如此崇高而伟大的精神足为万世楷模!

鲁迅先生让我懂得了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自知、自明,让我懂得了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好比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为这个分数的分子,而他的自我评价是分母,其分母越大,分数值就越小。

鲁迅先生的一生,挤出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勤奋读书,努力奋斗。只要我们义无反顾,背起青春的行囊,扬起理想风帆,一定会取得成功,一定会满载硕果的出现在人面前,正如鲁迅先生一样,成为一个成大业,立大业的人。

成功并不取决于一个人的遭遇,而是取决于他的努力奋斗。

6走近鲁迅

有没有一出戏,活色生香却又激流暗涌?

有没有一支笔,起伏跌落后仍静于喧嚣?

有没有一个灵魂,曲终人散后却永不寂寞?

他是一个奇迹,一个永恒、神奇的真实。你可以不相信神话,可以任凭那些说书的老人口中的传奇的人物在风流中流连,而只相信你所看见的。可是你不得不承认,在莫测的风云中,他就这样突破重重阻碍向我们走来,他的足迹注定将成为后人永世的追逐。

终于有一天,我寻觅着他的足迹来到他的故乡——绍兴,走他走过的路,感受他的人生,品读他的情怀。

百草园,他儿时所有的记忆,尽管那只是荒芜的菜园,但却是他儿时的乐土。踏上百草园的土地,那样平静的气息,细看来却也充斥着勃勃生气,如他一般,无需舞台,无需衬托,其本身就是主角。厚实的土地是他不可动摇的坚定,土地孕育的生命是他在坚定中的憧憬。

只是在富裕的家庭也难逃没落的命运。走出百草园,他经历了人间悲喜、世态炎凉,甚至经历了家庭落魄。他变卖家产,最后也只得在别人的帮助下逃离故乡躲避。难道上天也在嫉妒他的才情?但这些苦难丝毫无法阻挡他走向救国的道路。他弃医从文,原本只为使国人在精神上得到救赎,却意外的使自己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这是巧合,还是上天刻意的安排呢?

他一生坎坷,他用自己的文字逐渐积累,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永恒,可是他最怀念的的还是在百草园的童年。

7鲁迅精神

鲁迅是历史人物,也是永远的民族楷模。他用毕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灵魂。他的精神品质对今日的国人来说,不应仅仅是敬仰,而应是实实在在地学习和传承。

当纷纷扰扰的尘世一次次掀动生活的虚华,当此起彼伏的喧嚣毫无遮拦地淹没人类的思想,当浮躁、迷茫和虚妄充斥着人们的心灵,鲁迅究竟使我们想起什么呢?他难道仅仅是一个独异的“过客”吗?

鲁迅是一位文学家,但他的志趣并不在文学本身,而是想利用文学的力量来改造社会,来改造人们的心灵。所以,他无论是写什么文章,都着重在对社会批评和对文明批评。但他越是这样的想去改造社会,社会就越是对他进行压迫。他是屈服,还是顽强地斗争?这,就是一个人精神的所在。换句话说,鲁迅不仅仅是一位作家,他更像是一位斗士,他向一切黑暗挑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尊重与学习。

在那个时代,鲁迅的不平,鲁迅的斗志,鲁迅的激昂,鲁迅的自省,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至少屈指可数。

近些年来,有人质疑鲁迅,有人辱骂鲁迅,可是,他们真正地了解鲁迅吗,他们真正知道鲁迅的内心世界吗?我想没有。在国家衰败时,在大多数人不敢于抗争时,偏偏出了这样一位勇士,用锋利的笔尖,攻击每一个庸人的心灵。难道,这不足以称之为伟大吗?

鲁迅是民族的英雄,是国人的楷模!

8念鲁迅

周末,闲暇时间,看着书柜上的《朝花夕拾》上印着三个大字“鲁迅着”。心中不禁闪过一个疑问——鲁迅先生留给我们什么?

是啊!鲁迅先生留给了我们什么?鲁迅先生留下来财富、一笔巨大的财富、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物质上的财富是用的完的、无论你有多少金银、或者金山银矿,总有一天金山会消失、银矿会枯竭。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却可以用之不竭,取之不尽。

有人曾说过,鲁迅是一名战士,他的一生都在为革命而战,用笔而战!鲁迅人生的转变是在他21岁学医那年,他在日本学医,却明白了与其学医让中国人体质变强,不如弃医从文,改变中国人的精神。从此,他一生变了。

他创造出了一本本巨作,我从《狂人日记》读出了鲁迅正在用一颗火热的心去感化、唤醒每一个中国人。鲁迅的心是炙热的、充满力量的,因此他的文章、句子,甚至每一个字都是有力量、炙热的。如果说,当时中国人的心是冰块,那么鲁迅就是一团火。他用自己火热的心去消融每一个中国人那冰冷的心。

他成功了,他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句子都是敏锐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人的现状,刺痛也刺醒了每个中国人的心。

鲁迅先生,您是位伟大的战士。

鲁迅先生,您留给我们一笔巨大的财富。

鲁迅先生,您的财富我的一生将受用无穷。

鲁迅先生,我歌颂您的伟大和那颗炙热的心!

9秋天,鲁迅

秋天,清凉碧透的风轻轻飘柔着翡翠般的树叶片,“唰唰”美妙动听的旋律,让我思虑万千,联想飘荡起伏。

突然回想起了鲁迅,伟大的红印——“民族魂”,今年竟是您诞辰130周年,您出生于秋季也病逝于秋季。

鲁迅,您宛如秋天里凉爽的一场雨,让干枯的大地彻底吸允甘甜的卤汁,喝个痛快,湿个痛快,终于挣脱炎热的铁链,自由自在支配自己而活。

鲁迅,您的目光如秋天一样深邃分明,映衬出当今世界黑暗的角角落落,毫无保留的揭露出放荡的罪罪恶恶,那丑陋凶残腐败的身影被您锐利的笔尖所戳穿,消失得无影无踪,世界逐渐变得安宁纯洁。

鲁迅,您深沉的思想如皎洁的月光闪闪发亮照向世界,一切都被展露在眼前,暗中的花花草草在矫健地跳着舞,唱着歌,急匆匆划过黑暗的人群,他们的汗珠,他们的疲惫一目了然,殷切地走向回温暖的家的路。

鲁迅,无数的秋天如走马灯般流逝了,您离开我们已有整整130个年头了,您冰冷的身体虽已沉入冷酷无声的大地,但把丰硕的精神食粮无私给予了我们,这无价的宝藏对于稚嫩的我们虽还很生疏,但它经历得住长远时间的冲刷而不褪色,我坚信,这份闪耀将永恒发扬传承下去!

秋天,鲁迅,每回想起你们,我都会感触一丝又一丝的暖流流淌在我全身,这是一股极强的动力,带我飞驰在通向壮丽日出的源头!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