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绍兴作文初中
1游绍兴
4月18日的早上,阳光明媚,是一个快乐的日子,因为我参加了舟山晚报学记团组织的“寻鲁迅,访兰亭,跟着课本游绍兴”小记者寻访团。以前每次旅游都是爸爸妈妈陪我一起去的,这次是我第一次自己单独跟团旅游,心里既激动又紧张。
早上6点,当我来到报社门口时,已经有很多小朋友在排队了。在妈妈的千咛万嘱下,我们的旅游车出发了。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又唱又叫,兴奋不已。不知不觉,已经到达了目的地——绍兴。吃完丰富的午餐后,我们首先来到了三味书屋,穿上长衫,戴上瓜皮帽,跟着乡音浓重的私垫先生一起诵读《三字经》。
接着我们来到了鲁迅童年的乐园——百草园。顾老师让我们在那里寻找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到的:碧绿的菜,高大的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长着何首乌的泥墙根……我们坐在石凳上,认真的听老师讲鲁迅小时候的故事。我们一个个都听的入了迷。下午4点,我们,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鲁迅故居,在落日的余晖中坐上画舫,荡漾在水平如镜的绍兴换成河上,一边欣赏两岸的风光,一边细细的品茶,悠闲自在,感受着十足的水乡魅力。第二天,绍兴下起了蒙蒙细雨,在细雨中,我们欣赏了兰亭的风景。
在这里,我们和绍兴兰亭小学的小导游来了个亲密接触,在她们绘声绘色的讲解下,我们穿过了竹林,翻过三曲直桥,先到了鹅池,这儿曾经是东晋大书人王羲之题词的地方,池旁有座精巧的三角亭,亭内竖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鹅池”两个大字,刚劲有力。据说“鹅”字是王羲之写的“池”字是王羲之的宝贝儿子写的,一碑二字,父子合璧,被乡人传为美谈。随后我们还参观了兰亭,曲水流觞,王佑军祠隽各个特色景点,半天的兰亭游使得我们对王羲之这位大书法家的敬仰之情又增添了几分。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两天的快乐绍兴不仅使我们学到了知识,还放松了心情,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独立,真是好开心啊!
2游绍兴
今天,我终于可以去梦寐以求的地方——绍兴了。绍兴是著名的江南水乡,也是一些名人、先烈云集最多的地方。到了绍兴,我们买了多个景点的联票,便开始了我们“漫长”的旅程。
我们先去了大禹陵,这个陵园是建在山上的,每年的农历初一,四面八方的游人都会拥向那儿。大禹陵是因为大禹治服了洪水,老百姓很怀念他,所以为他建造了这样一个陵园祭奠他。接着,我们去了东湖,听我爸爸说,这儿原本是采矿场。我想,怪不得旁边的山看起来如鬼斧神工一般,只见那小小的乌蓬船在山洞中穿梭自如。
中午,爸爸的朋友请我们吃午餐,用过午餐,我们便急忙向我最想去的地方——兰亭进发了。到了兰亭,我们往里走了不多远便听到了一声声鹅叫。我跑过去一看,原来有六只大白鹅在水中洗澡呢!转眼一看,在一座三角形的碑亭中立着一块大石碑,上书“鹅池”两个大字。相传是父亲王羲之和他儿子王献之所写。再往里走走就来到了墨华亭。墨华亭中有“曲水流畅”,在它的右侧就是太字碑。这个太字碑还有一个故事呢?相传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自幼天资聪颖随父学书,书艺日进,颇受世人赞誉,献之常有骄傲情绪流露。一日,他把写好的几张字拿给父亲看,想得到父亲的赞扬。父亲看后,一言不语,在其所写上紧下松的“大”字中,随手加上一点。献之又拿去给母亲看,母亲说:“我儿子写了这么多字,依我看只有“太”字的一点写得最好。”献之一听,羞愧不已,自此虚心苦练,将十八缸水都写完了,成为一代书法大家。我们接着又去了书法陈列馆和御碑亭,之后便回城里的宾馆休息了。
第二天我们又去了鲁迅故居和周恩来故居。这些景点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了解了许多历史名人的事迹。绍兴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名符其实的江南水乡啊!
3游绍兴
今天,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去绍兴游玩。在车上我们个个都很激动,又有点紧张。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独自一人出来游玩。
我们一下车就看见了一排派郁郁葱葱的树木,非常美丽。第一天我们首先来到了柯岩。柯岩以岩石闻名,最为奇特的是云骨石,云骨石拔地而起,形体曲折,耸立如锥,号称天下第一石,上面刻有“云骨”二字。导游跟我们说,这块云骨石有一个传说:有一天,天上的云神看见地上的矿工挖矿很辛苦,就给了他们一朵云,并且告诉他们不要去碰,否则它会变得僵硬无比。矿工听了连连点头,可还是有人不听碰了它,结果云朵就变成了“云骨”。
听完了导游的讲解,我们又到了大天佛像,大佛盘腿而坐,面目和善,十分高大。饶过大天佛像我们来到了一个池塘,里面有许多鱼在悠闲地游着。看着它们如此可爱,我们忍不住想给它们喂食。后来老师发给我们了一些鱼食叫我们去喂给鱼吃。我一把鱼食扔下去就有很多鱼围拢过来,像一群士兵去战场打仗一样你争我夺,特别激烈。
喂完了鱼,我们又去了莲花听音。人站到大荷花中间对着墙大声喊叫就会有回音。后来我们去乘了乌蓬船,乌蓬船的船身黑黑的,上面有一个黑蓬子用来遮风挡雨。久而久之,当地人们称它为“乌蓬船”了。它就是绍兴有名的三乌之一,现在我来告诉大家另外两乌吧,那就是乌毡帽,乌干菜。游览了柯岩,我们又坐着乌蓬船来到了鲁镇。那里的房子瓦片弯弯的,角往上一翘像两撇胡子。走进屋子,地面是用青石铺成的,窗户全是用木头做的。走在里面有一种很古老的感觉,像回到了古代一样。
夏令营的第一天我们就游览了这么多景点,了解了许多有关绍兴的文化知识,我十分高兴,期盼明天的夏令营活动快点来到。
4游绍兴
今天,万里无云,是个出游的好天气。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安昌古镇游玩。
古镇的房子大多是六、七十年代的老屋,十分简朴,清素。黑瓦、白墙相映成趣。沿着小溪,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蜿蜒曲折。青石板大小不一,最大的有17米长,4米宽,走上去还发出“啪、啪、啪”的声音,好像是多重奏。
吃过午饭后,我们来到了“绍兴师爷馆”。绍兴师爷在历史上十分有名。他们能言善辩,运筹帷幄。刚进门,我就看到了一尊铜质的师爷雕像。“他”手里拿着扇子,眼睛凝视远方。走近“他”的身旁,似乎还能感觉到轻微的呼吸声。
参观完“绍兴师爷馆”,我们又坐上了乌篷船。乌篷船在水中慢慢滑过,留下了一圈圈还在荡漾的波纹。那翠绿的爬山虎,爬满了岸边低矮的老房子。极目之处,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扯白糖的师傅拿着雪白的糖在木桩上缠来绕去。等到糖被扯成两指宽的白带时,便用刀把它均匀地切成小块,装进袋子里。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桂花糖的香味。许多游客被这甜香吸引,停下了脚步,围着老师傅,饶有兴趣地边看边学。不知不觉,乌篷船缓缓向岸边靠去,我们一个接一个小心地上了岸,走上平坦的石板路继续往前行。
不一会儿,一个个卖臭豆腐的摊点出现了。臭豆腐散发着一股特别的气味,可是买臭豆腐的人络绎不绝。妈妈也迫不及待地掏出钱,买了几串,站在一边吃得津津有味。我以前没有吃过臭豆腐,看他们吃得那么开心,我深吸一口气,尝一块。哇!外脆里嫩,热气裹着香气扑鼻而来,很香!好吃!
下午,我们还参观了鲁迅故居、百草园、沈园……拍下了许多精彩的瞬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今天所到之处人山人海,参观的游客川流不息,每个景点都要排队才能进去。环卫工人在不停地打扫卫生,保持干净。
文明参观、爱护环境是多么重要啊!如果大家在参观过程中随意乱丢垃圾,大声喧哗,那么古镇的小溪将不再清澈,宁静的小镇生活将不复存在。我们要带回小镇的美景,不要把垃圾留下。
5游绍兴
早就想去大文豪鲁迅的故乡走走,可一直没有机会。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台州晚报组织的“跟着书本游绍兴”活动,我受益匪浅。
第一站是柯岩风景区,它展示给我们的是岩石文化。一根石柱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石柱上刻着“云骨”二隶书大字,字比人高。一尊大佛盘坐在演示中间,高20多米,开凿于隋朝,用了一百多年才雕刻而成,是浙江四大石佛之一。此佛别具一格,大佛两耳相同,可容一个儿童往来自如,据说“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一语,就是由这个大佛而出的。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回音壁了。我站在一个圆点上,面对着墙随便说一句,地下就会传来震耳欲聋的回声,真是不亦乐乎。
第二站是鲁镇。鲁镇是一个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镇,那是鲁迅外婆的家乡。街道两边店铺林立,有祥林嫂饭店,有孔乙己酒店,有阿Q刀枪店……有卖茴香豆的,有卖鲁迅书的,有卖阿Q雕像的……满眼都是和鲁迅有关的,我仿佛是在鲁迅的作品中游。街边的小湖中停泊着许多乌篷船,船头微微翘起,紧紧地贴着小桥静静的浮在水面上。远处的拱桥下,一位老翁带着毡帽悠闲的划着船,水面荡起层层涟漪,给小镇增添了几分诗意,
第三站是鲁迅故里。鲁迅笔下的百草园风景如画,我迫不及待地直奔那里。哇,一畦畦青菜绿油油的,还带着水珠呢!石井栏摸上去光滑得像一块玉。高大的皂荚树枝繁叶茂,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怪不得鲁迅当年不肯离开百草园,去三味书屋读书呢!三味书屋在鲁迅家的斜对面。透过木窗,我找到了鲁迅当年坐的那张桌子。虽然看不见“早”字,但我仿佛看见鲁迅当年发奋学习的情景。
“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鲁迅的这句名言鼓励着我奋发向上。
6游绍兴
今天阳光灿烂,天气很好。
我们班级组织去绍兴游玩,早上,我们先去学校门口集合,等人都来齐了,大家一起上了中巴车。在路上,我们的导游小王姐姐在路上给我们讲了很多知识,小王姐姐讲好后,让我们走前面去表演,可惜我没有表演到,但我还是很开心。一路上,大家欢歌笑语,不知不觉就到了绍兴了。
我们第一个景点是兰亭,我们刚走进兰亭,就看到翠绿的竹子、五颜六色的小花,还有高大挺拔的大树。
兰亭里面有四块碑,有王羲之和王献之写的鹅池,有王羲之写的兰亭序,有康熙大帝写的御碑。王羲之是一个很有名的人,他是一个书法家,曾经住在兰亭。
我们游了兰亭,就去鲁迅故里。在那里,小王姐姐告诉我们:“鲁迅是文学学、思想家、革命家。”我们游了三味书屋、百草园,还吃了绍兴有名的臭豆腐和回香豆,告诉你们,我吃了两盒臭豆腐,还买了十几包回香豆呢!这些真是太好吃了!
第二天早上,我们8点30分集合,小王姐姐又带我们去了柯岩,柯岩的景色可好了!我们走过了三座桥,绍兴有三乌,分别是“乌篷船、乌毡帽、乌干菜”。我们游好了柯岩,坐乌篷船去鉴湖,到了鉴湖,那里的人可多了!妈妈在那里给我买了小钢琴,那个小钢琴可以弹出美妙的音乐。游好了鉴湖,我们又坐乌篷船去鲁镇,在鲁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把漂亮的小花伞,我们还在那里看了一场阿Q的戏。
到了吃中饭的时间了,我们吃过中饭就回家去了。
精彩的日子,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就像坐火车看风景,转眼即逝。绍兴真是太好玩了,我还想再去一次!
7游绍兴
经历了三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历史悠久的绍兴古镇,我们匆匆的吃过午饭就乘着船前往鉴湖,湖中有水葫芦,这儿一丛那儿一丛非常的多,游完船我们走上一座古桥,随后,我们在小路上走着,道路两边柳树挂着长长得柳枝,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一片宽阔的场地,在这一片场地上有一块奇石,上宽下窄,看上去只有一米左右,如果它万一倒下来课不得了啊,不过听说它已经经历了一千八百年了,经历了风风雨雨,你们不用担心了。在这里还有一座佛像,他是祖孙三代用了一百年的时间雕刻完成的,这座佛像的外面还有一块块石头搭起来的石墙,保护着那座佛像。
看完鉴湖我们又来到了鲁迅的故居和他的学校,百草园。我们先来到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的老师也是鲁迅的老师是寿镜吾老师,他的桌上还放着一把戒尺,那是上课用来打不听话的学生的,挤着人群我还看到桌子的左上角有个早字,关于这个早字还有这样一个故事,那年鲁迅的父亲生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一天,鲁迅迟到了,面对严厉的老师说我以后要早到,鲁迅就在桌子上刻上了早字。
看完了三味书屋,我们来到了鲁迅的故居,从三味书屋向前一百多米再过一座桥就到鲁迅的故居,这里风景优美,四季如画,现在与以前有很大的改变,以前这里一片茂盛,现在变成了一片荒芜的菜园了。
然后我们去了兰亭,首先我们来到了鹅池,一进去最引入注目的是鹅池的这块碑。第二引人注目的是湖中的四只鹅,全部待在石头上不下来,应该是人太多害羞了吧。接着来到了兰亭碑传,说这是康熙皇帝亲自提笔写的,随后来到了曲水流畅,相传这里也有一个小故事呢。在这里我就不说了,最后我们来到了太子碑,太子碑还有一个小故事,说王羲之的儿子练书法,练了五缸水就累倒了,随后写了个大字给他爸看,他爸爸在大字下加了一点,然后又要他给妈妈看,结果妈妈说;这一点最像你爸点的,王羲之的儿子感到很羞愧,从此他练习的更加勤奋了。
游完绍兴后我不禁感叹;它真是一座人杰地灵文化特色的古镇。
8绍兴游
昨天晚上,我太激动了,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到底怎么啦?嘿嘿,告诉你,今天我去绍兴游了。
我们全家趋车到了绍兴。这儿可真是个旅游胜地,每个景点都非常有特色:参观周恩来故居时,让我想起了他小时候说的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一直在我的脑里回荡;鲁迅故居是鲁迅少年时学习、工作、生活的地方,他的学堂叫三味书屋,这里还发生过一个故事:有一次,鲁迅的父亲病了,鲁迅因去买药而迟到,他就在自己的桌上刻了一个“早”字,这让我想起了赵王晨给我讲的一个笑话:鲁迅刻个“早”,天天不迟到;我在桌上刻了个“天才”,结果被学校罚了一万元。搞笑搞笑!
最有趣的当然是兰亭了。一进景点,我就看见一条明亮而清澈的小河静静地流着,那就是曲水流觞。相传古人把一种叫“觞”的酒器放进河水里,酒器漂到谁面前,谁就要做诗,做不出来就罚酒。再往前走,我看见十八缸水和一块立着的板,板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太”,导游告诉我,这有王献之和王羲之的一个故事:一天,王献之想知道书法的秘诀,就问父亲王羲之。父亲说:“只要你练完十八缸水就知道了。”王献之练了三缸后,就认为自己已写得很好了,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觉得其中一个“大”字特别难看,就加了一点,并说:“拿去给你母亲看吧。”王献之的母亲看了,只说了一句话:“吾儿练尽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我笑得直打嗝。不过,在欢乐中我确实学到了一个知识: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到底!
今天的旅游既有趣又让我学到了新知识,我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