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安昌古镇作文700字
1 游安昌古镇
假日的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绍兴安昌古镇旅游。
一下车,抬头就望见一座高大的牌坊,牌坊的正中镌刻着四个大字:安昌古镇。我们穿过牌坊,越过小桥,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长长的街。这是一条古老的大街:青石板铺成的路,已高低不平,踩下,每一块石板都会有松动的“咯吱”声,仿佛在欢迎远方而来的客人,又好象在讲述一个久远的故事。商店的墙壁和屋顶呈黑色,大概年代久远之故吧!店门口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小商品,真是琳琅满目。而映入我眼帘的只有那奥特曼、孙悟空、游戏机等儿童玩具。我想买,可爸爸没同意,我只好作罢。
临街是一条小河,岸边停靠着几只乌篷船,我没见过这么小,这么“精致”的船。我嚷着要乘船,这一次爸爸终于同意了,爸爸与船主讲好价钱后,我坐船头,爸爸坐船中,那船主头戴毡帽,身着一件旧的中山装坐在船尾。咦,划船怎么不用手的?用脚划——真稀奇!小船在河上悠悠的前进,我的玩性来了,一会儿把手伸进水里,抓漂浮物,一会儿站起来,看看岸上的景象。一站一倾斜,小船摇晃了几下,吓的老爸直喊:快坐好,快坐好,别乱动。其实我心里也挺害怕,但口里却说:“爸爸,你怎么这么胆小!”河水真是清澈,河底的水草也依稀可以看见。碧波荡漾,此时,我坐在这小船上,抬头望望天空,天很蓝很蓝,看看水面,水很静很静。再瞧瞧街面,偶有几个游人在拍照留影,啊,一切都那么悠闲,安静。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鸣鹤,我的家乡也有一条绵延数里的古街,临街也是一条河,河上也是一座座姿态各异的石桥,也许我的家乡没有安昌有名,然而,无论历史、人文、风情、习俗,还是景观、特色,我的家乡是毫不逊色于安昌,只是我的家乡还在沉睡,我不知道我的家乡什么时候才能醒来?
乘船结束,已近傍晚,爸爸说:“时间不早了,我们回去
吧!”我这才依依不舍地告别这座千年古镇。
2安昌古镇游记
年前,我随爸爸妈妈到绍兴安昌古镇游玩,从杭州到安昌古镇只需要四十分钟,一下车,我就被它的美景吸引住了。
早晨,整个安昌镇都是清亮清亮的,明媚的阳光透过淡淡的、清新的晨雾,温柔地洒在小桥上、石板路上,洒在古镇人家正在晾晒的香肠腊肉上,别有一番令人赏心悦目的感觉。正值寒冬腊月,快要过年了,镇上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家家户户都制作了酱香肠、腊肉……晾晒在小溪边,垂挂在屋檐下,就像一块大大的“酱窗帘”,还散发出浓浓的香气。大大小小的窗上、门上,还贴上了大大的“福”字,愿来年幸福平安。
这时,旁边的小溪又把我的目光吸引了过去。古镇的房屋依水而建,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一座座造型各异的石板桥、几艘别具古镇气息的乌篷船,已成了安昌镇的标志,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绍兴的乌篷船不得不提下,因为它的船浆一长一短,长的让船前进得更快,就象汽车的“油门”,短的就象汽车的方向盘是用来把握方向的。戴着乌毡帽的船夫坐在船尾,一手扶着短浆掌控着方向,双脚一上一下地划动长浆,偶尔咪口小酒,一幅悠然自在的样子。当一艘船与另一艘反方向行驶的船“交位”时,长长的船浆不但不会打架,而是象约好似的“你上我下”地擦肩面过。
岸边屋前,长长的石板路两边摆着农家年货,中间熙熙嚷嚷的挤满了游客,游客们不时驻足询价购物,一幅繁荣热闹的景象,我随着人流慢慢地闲逛着,一路观看了社戏,坐了船,品尝了当地特色——扯白糖、茴香豆,感受着古镇人们的热情,感受着古镇浓浓的年味。
不知不觉到了下午该返程的时间了,我们带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和对古镇的不舍踏上了归程。
3安昌古镇
这个寒假,我们去了绍兴的安昌古镇。这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著名江南水乡古镇,也是绍兴有名的四大古镇之一,是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安昌古镇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多次焚毁,又于明清时期重建。
那天,阳光明媚,暖风习习,冬天里难得有这样温暖如春的天气,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安昌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广场。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些美食摊了,瞧,在铁板上“滋滋”作响的烤鱿鱼,在油锅里泛着金色的臭豆腐,还有冒着热气的棉花糖……看看都让人垂涎欲滴。
穿过广场往里走,就到了安昌桥,眼前的建筑变得古朴雅致,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一条石板砌成的小街一眼望不到头,小街两旁店铺林立,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一条护镇河静静地穿镇而过,只见河上飘过几只乌蓬船,带着毡帽的船工手脚并用,熟练地用手掌舵,用脚划撸,船撸有节奏地敲击着水面。小船来来往往,船工们都相互认识,听见他们用地道的乡音相互问候,让人从心里感受到小镇的宁静和快乐。到了饭点的时候,那些临河的桌子边就坐满了游客,大家一边谈笑风生,一边品味着特有的美食,尽情地享受着舌尖上的古镇文化。酒饱饭足后,我们又参观了镇上的中国银行旧址,古镇第一家箍桶店……镇上有一家著名的老字号——仁昌酱园,它始建与光绪十八年,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酱油制作工艺,想起刚才古镇上满眼都是酱鸭,酱香肠,酱猪头,到了这儿,一切都似乎找到了答案。
可惜,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去酱园内参观,在一阵阵的酱香中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安昌古镇这个难以令我忘怀的地方。有机会的话,请您去安昌走走,您一定也会喜欢那儿的。
4安昌古镇
古色古香的安昌,一直是一个令我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有香气扑鼻的自制腊肠,有十分特别的乌毡帽,还有小巧玲珑的乌篷船。然而,今天我终于游览了安昌古镇,领略了那儿的风光,风景,让我还知道了一些关于安昌古镇的小知识。
安昌古镇是绍兴有名的四大古镇之一。它位于绍兴县境内西北端。开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多次焚毁,又于明清期重建,其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特色,一依带水,古朴典雅。
看完介绍,我迫不急待的跑进小镇。一进镇上,就看见了一条小河。河两边是两条街,街上摆满了小摊,各种各样的商品看得我眼花缭乱,不时的还能听见小贩的吆喝声:“安昌腊肠哟““此白糖!卖此白糖喽!呲白糖?呲白糖是啥玩意儿。于是,我就带着好奇心买了一包尝一尝。嗯,真好吃,很有嚼劲。我一边吃,一边向前走去,前面一个破旧的小屋子,一盏点着的油灯,大概是茶楼吧!我便进去看个究竟。还真是,里面坐的都是一些老爷爷,他们三五成群的,有的在一起谈天,有的在打牌儿,还有的在一起品茶,让人觉得好不惬意呀!长胡子的老爷爷,灰暗的油灯,破旧的小楼,好像让人回到复古时代,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走出茶馆在往前走,那就是绍兴有名的仁昌酱园了,我一走进里面,我就看见一缸缸的酱油,我大约估计了一下有50多缸的酱油,上面还盖上盖子,听说得放180天才能吃。走出仁昌酱园便看见有几只乌篷船在水面划动,打破了平静的水面。
下午3点钟了,我带着喜悦离开了这里。虽然今天游玩的时间不长,但安昌古镇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
5我来到了安昌古镇
我来到了古色古香的安昌古镇,这里的明清风貌至今还保存完好。这里有依河而建石板铺砌的三里长街,姿态各异的石桥,错落有致的小竹楼,古老凝重的大门,相连廊棚下的店铺、小道上成群的“毡帽”,座座石桥下穿梭着的乌篷船和溅起的碧水微波,仿佛陈年老酒,细细品味着尘风的往事……
老街、拱桥、乌蓬船、店铺、古朴的老人、孩子……这就是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之美誉的古镇。“水乡古镇游”的风靡,让周庄、西塘和乌镇,在媒体、在荧屏、在无数游客的嘴上缤纷绽放着。惟有安昌古镇,似一轴浓郁的水墨画卷,在江南水乡,小家碧玉般地将日子打发得像流水一样平常。
安昌这个典型的江南小城婉约、怀旧。穿行在湿润的、青石板铺成的小巷里,耳边听着那绵软的呜哝细语,望着绿树掩映下淡雅、古朴的小茶馆,看着安昌,仿佛自己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过去某个时代,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平静、愉快。
我踏着被历史尘埃侵蚀过的石阶,看着乌篷船和艄公头上的毡帽头,还有穿行在古城里蜿蜒而去的小河,以及小河两边一座座错落斑驳的民居。江南古镇的沉静和沉静释放出来的独特韵味,让我深深的沉醉在里面,似乎这是我曾经梦中有过的地方,如今,这些真的在眼前了,这一切的真实,令我激动不已。
我沿着青石河堤慢慢地走着,流了千年的水依然不尽地流淌着,岸边,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太太依然在捣着衣裳,古老的八字桥依然承载着人们来来往往,精巧的乌蓬船依然荡漾在碧波之中……我有幸让自己的足迹踏上了这片古老、安祥土地,体会着这片片零落的历史遗痕,感受着安昌古镇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思量,不愿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