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了猴的作文
1知了猴
今天傍晚吃过饭后,我和爸爸到公园玩,在公园里的树上我们捉了三只知了猴。
在回家的路上,有两只知了猴总是不停地在我的手上爬来爬去;另外一只却一动也不动,过了一会它的背部竟然鼓了起来,爸爸说:“应该是快要变成知了了”,我们加快脚步,回到家中。到家后那只一动不动的知了猴的背部已经出来了,我坐下来看它变化,发现知了猴蜕皮的时候是先蜕背部,再蜕头,然后蜕腿,最后是一种高难度的动作,一个翻身从壳里出来。它蜕皮的时候全身总是一抖一抖的。刚出来的知了全身是白色的;翅膀也很小,慢慢的才舒展开来。晚上8点左右另外两只知了猴也开始蜕皮。
第二天早上一起床我就去看它们,发现两只变出来的知了已经变成了黑色,另外一只却只蜕出来一半,可还活着。
知了猴真好玩,我对它的了解比以前更多了。
2我的快乐暑假之捉知了猴
暑假,我经历过无数次的快乐时刻,而捉知了的快乐更令我回味无穷。
暑假里,噪音大师——知了先生,又开始在它的“舞台上”唱起摇滚乐来。这倒勾起了我的食欲,知了猴(蝉蛹,我们这里称知了猴,蜕了皮的叫知了。)可绝对是美味佳肴啊!于是在一天晚上,我和几位女同学相约去捉知了猴。来到一排大杨树下,我们就开始了“警察捉小偷”的游戏。我们打开手电筒,在大杨树上寻找“摇滚乐手”的前身。突然,发现一个胖乎乎的东西在杨树干上蠕动,仔细一看,高兴的我差一点蹦起来。原来是一只“武装齐全的知了”(知了猴)刚爬出洞,看样子是想在杨树干上演一场“金蝉脱壳”戏。我毫不留情的把它“捉拿归案\‘,同伴们围着我狂欢一阵后,继续向前搜索。
我们统一关掉了手电筒。此时,田野里传来一阵阵蟋蟀和知了的合唱声。忽然,我听到身后有个东西掉了下来,立刻打开了手电筒。耶——又是一阵狂欢,原来是一只傻乎乎的知了猴,笨头笨脑的从树干上滑了下来。它正要夺命而逃,就被我抢先一步捕住了。瞧它,连吃奶的劲都使上了,在我手里拼命挣扎,两条后腿在不停的蹬呀蹬,最终还是没有逃出我的手心——乖乖的投降了。
不一会,我们竟又找到一个知了猴的老巢,可狡猾的“小狐狸”在洞里就是不出来。我们干脆用事先准备好的水往洞里灌,不到半分钟,“小狐狸”就忍不住了。它在洞里一露头,我们就把它俘虏了。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
我们在歌声中清理“战利品”,共捕获二十八只知了猴。尽管可恶的蚊子在我们身上咬了一个个小红包做纪念,但看着这些可爱的知了猴,我们大家都会心的笑了。
3捉知了猴
在地底下潜藏了3-5年后,夏天7、8月份,知了猴就要从地底下钻出来了,他们一般傍晚7点以后会破土而出,这时你如果去树林里捉的话,肯定会收获不少的呀。
夏日的一天傍晚,天异常的闷热快下雨了,这是知了猴出来的最佳时机,我和爸妈晚饭过后带好手电筒和矿泉水瓶(装知了猴)就来到了一片杨树林里。我们一人一排,分头耐心的一棵一棵的找,找的时候一定要耐心而且要小心,因为不小心说不定脚下还会
踩到正在往树上爬的知了猴呢。刚走到第三棵树时我就发现“呀,这里有一个,哈哈!”高兴的我真是手舞足蹈。我仔细观察发现它整个身体是棕色的,长约三四厘米,两个圆鼓鼓的大眼睛,头前面有两个大钳子,我想一定是出土时挖土用的吧?后面还有两对稍细点的脚。我拿起它放到手里,他就不停地爬起来,好像要逃脱的样子,非常痒痒,弄得我咯咯不停地笑起来,真好玩!正在这时,妈妈说“儿子,快过来,这里有一只。”我急忙跑过去,老天爷,这只完全被蚂蚁包围了,四脚朝天动弹不了。我用手动了他一下,还活着,我赶忙帮他把身上的蚂蚁赶走,装到了我的瓶子里。我们这样分头耐心的找了将近一个小时,收获还真不少一共捉到15只,听爸妈说回家用盐腌一下,再油炸是很好吃的,它含高蛋白一只知了猴的蛋白质含量是一个鸡蛋的六倍呢。
同学们,你们不妨有时间也去捉一下知了猴吧,你会发现其乐无穷的!
4暑假生活——捕知了猴
“知了,知了”知了大声的鸣叫着,暑假就在这炎炎夏日来临了,但这也正是捕捉知了猴的好时机。
所谓的知了猴,就是知了的幼虫,也就是还没有脱皮的知了。
捉知了猴的方法很简单:每天去树下看看,看有没有新挖开的洞。如果有,就将手指伸进去。当初我以为是蛇洞,就不敢,看伙伴,居然不是,我就敢了,有虫子钩住了手指,便轻轻地把手指从洞里抽出来,知了猴也就被带出来了。
可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能从洞里捉到知了猴。因为总是有蚂蚁抢在我们前面,将知了猴拖出洞口并咬死。因此,我们对蚂蚁恨之入骨。
有一次,我们又去捉知了猴。虽然发现了好几个洞,但里面一只知了猴也没有。我们又在树上找,树上也没有。这时候,我们发现地上有一条长长的蚂蚁队伍。我们顺着蚂蚁队伍看去,只见一群蚂蚁正在搬运一只脱了一半壳的知了。我们气极了,用石头将蚂蚁全部砸死,还用水将蚂蚁洞给淹了。如果我们早去几分钟,也许就能看到精彩的“金蝉脱壳”了。
这次的捕知了猴是不是很有趣呢,暑假生活的乐趣远远不止这些,只要你细心观察,你也可以有一个丰富有趣的暑假。
5逮知了猴
紧张的期末考试结束了,又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暑假,听着树上知了不厌其烦的叫声,我忽然很想知道它是用什么穿透厚厚的树干吸到树汁的,可它远在高高的树上,我又抓不着,于是我和爷爷决定抓它的幼虫:知了猴。
一天上午,我们来到天津大学湖边的大树下,认真地搜索着,只要发现有小洞,我们就用事先准备好的小棍儿往里面捅,直到百分之百确定里面没有才收手。这样过了30分钟,一点收获也没有。我灰心丧气,刚要打道回府,这时爷爷说:“这里面有一个!”我一听,急忙跑过来,兴奋地实施作战计划:小心地把洞周围的土挖开,只剩那一小部分时,让爷爷用小棍堵住出口,以免它逃跑,然后我把剩下的土全部挖开,将它生擒活捉。听爷爷说,知了猴一般在夏天的晚上从地下破土而出,然后慢慢爬到树上去“变身”的,于是我们商量着晚上再来一次“大扫荡”。
吃过晚饭,我们拿着超级武器手电筒重返战场,睁大眼睛四处扫射,不一会儿,爷爷大声叫起来,“众鑫,快来看!”我快速跑过去,果然看到树干上爬着一只又大又强壮的知了猴,它背着蝉壳,慢吞吞的样子,根不会逃跑,捉它简直是手到擒来。刚走几步,我忽然觉得脚下有东西在动,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知了猴趴在我的脚边,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今天晚上我们的运气真是太好了,一举逮了十只知了猴。
6夜晚的知了猴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知了猴吗?我来告诉你们,它小小的身躯,圆圆的头,土灰的颜色,六条腿,两根胡须,两只鼓起的大眼睛。天黑以后从地上一个小洞慢慢的爬到树上、草上、树叶,然后背部慢慢的裂开一条缝,它一动不动这条缝会越裂越大。浅黄的头会慢慢的从背部钻出来,留下一个空壳。如果没有人捉它,明天早上会变成一只浅黄色的知了。第二天早上太阳一出来知了猴会变成黑色的知了不停的叫着,然后它会又下许多卵子。明年从土里钻出来。可是有的知了猴一晚上都没变成黄知了,为什么呢?因为有的知了猴速度慢从土里出来的晚,别的知了猴变形了它才出来,所以有的知了猴早上没有变成黄知了太阳一出来它就会被晒死。
小朋友外面的世界是精彩的,只要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很有趣。
7粘知了猴
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在家闲来无事,外面树上的知了,“知了,知了”叫得人心烦意乱,我突发奇想,去捉知了猴。于是我缠上了姥爷,姥爷爽快地答应了。
就这样我们开始做准备工作,姥爷找来两根竹竿,用铁丝把两根竹竿首尾相接捆绑在一起,就做成了一根长竹竿。接下来,姥爷和了一小块面,把面在水里洗,一直洗,最后剩下的就是面筋,它的粘性非常大。揪下来一块儿,黏在竹竿头上,我们就出发了。
我们步行来到路旁的小树林,这里树木参天,茂密成荫,有几分凉爽。走在一条被人们踏平的林间小路上,一边走,一边仔细寻找两旁的树上隐藏的知了。粘知了猴必须具有很好的眼力和高超的技术,否则你就会一无所获。不一会儿,我就发现一棵树上聚集了两三只知了。我轻轻拍拍姥爷,姥爷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将竹竿头悄悄地,慢慢地伸向一只知了,当竹竿头距离知了只有两厘米时,姥爷用力将竹杆头往知了身上一靠,此时受到惊吓的知了立刻用力扑扇着翅膀想逃脱,可是它再努力也不能金蝉脱壳,只能乖乖地束手就擒,看来这面筋的威力还真不小。
不到一个小时的功夫,我和姥爷齐心协力,收获不少,并且我也学到了粘知了猴的诀窍,于是我唱起歌儿扛着竹竿和姥爷回家了。
8捉知了猴
“知了,知了。”树上的知了不知疲倦的叫着,“都是外面那些蝉,整天没完没了的叫,烦死人了!”我埋怨道。“不如我们去捉知了猴吧!”妈妈的提议让我来了兴致,于是晚饭后我拿着手电筒和瓶子,便和妈妈兴致勃勃的到楼下冬青丛里捉知了猴。
我们从树下的冬青丛里开始找,知了猴的颜色和土壤一样,不细心很难发现它。我仔细找啊找,冬青叶底下,上面,冬青丛深处,一个角落都不放过。这时,我看见叶子底下有一个,兴奋极了,但是,当我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个皮,我非常失望。妈妈倒是好眼力,一会就捉住了好几只,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什么我发现不了呢?我垂头丧气地坐在路边上,妈妈见我灰心了,便安慰我说:“你要沉住气,我教你一个捉知了猴的好办法,你只要看见冬青叶动了,就可能有知了猴……”
于是,我按照妈妈教我的办法,更加仔细的找,不一会儿,我终于发现了一只,在冬青叶上慢慢的爬,哪里跑!我兴奋的把它捏在手里,大声的和妈妈喊道:“逮到了,我终于逮到了。”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个,我信心大增,又陆续逮了几只,心里乐开了花。
天渐渐越来越黑,我和妈妈便回了家,我数了数一共捉了多少只知了猴,哇,竟然捉了十只,我非常高兴,打算明晚还要来捉知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