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名胜古迹的作文
1山东临清舍利塔
临清舍利塔位于临清市北郊,古运河东岸,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
临清舍利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为八角形楼阁式九层砖塔,高约60米,基座八面,每面长4.9米,底面积为186平方米,塔基及第一层为青石砌成,以上各层为青砖砌成,首层南面辟一门,以上各层均辟八门,二至八层为四明四暗,第九层为一明七暗,各层暗门内均供奉有神像。
塔身九层皆出单檐,檐下施斗拱,各角挑檐系有铁钟,首层门楣上镌刻“舍利宝塔”四字,每层塔身的八个面上均镶嵌“阿弥陀佛”四字,全塔外部塔身共镶嵌了七十二道“阿弥陀佛”。
塔身逐级上收,但上收幅度较小,外观看边线近乎垂直,整个古塔显得粗壮厚重,即使是第九层仍保留了较为宽大的塔室。
临清舍利塔的塔顶结构较为奇特,以青砖逐层向上收起,顶端似莲座,垂下八条弧形大脊,远看似古代将军的头盔。有记载显示原有近七米高的塔刹,后毁于清代康熙年间地震,现存的“将军盔”应为塔刹之下的收起部分,由于此塔顶层比普通古塔宽大许多,存在一个较大的收起部分也是合理的。
塔内沿塔壁设有转角形梯道,仅能容一人通行,可迂回登临塔顶,这样的结构使每层均有宽敞的塔心室,第八、九层塔室中央有塔心柱。塔内各层墙壁上镶嵌有大量刻石,可惜大多数字迹已遭损毁。
有记载称此塔因风水而建,然而塔内外佛教气息浓重,塔内第一层供奉“如来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第六层供奉观音菩萨,第九层除一面辟门外,其余七面均供奉佛像,虽然塔内的佛像是近年安置的,但佛龛券洞却是古留的;第七层塔室东、西、南、北列布砖雕字样分别为“阿众佛”、“弥陀佛”、“宝生佛”、“成就佛”,以应七级浮屠、四面生佛之意;塔身外镶嵌了多达七十二道“阿弥陀佛”,还有塔名中的“舍利”二字,都说明了此塔与佛教关系密切。
佛教传入中国后,融入和许多中国特色,比如楼阁式佛塔就是中国特产,在某些方面与中国特有的“风水”相结合,也应不足为怪。
2临清舍利塔游记
10月4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位于临清市的大名鼎鼎的舍利塔,它拥有许多历史文化,这也是我们“小记者眼中的江北水城”的一个采访景点之一。
舍利塔是一个著名的宝塔,位于临清城北大运河东岸,雄浑高峻、巍峨壮观。舍利宝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的文峰塔并称为“运河四大名塔”。此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塔高61米,楼阁式,通体近垂直,属省内仅见,甚座八面,每面长四十九米,底面积为一百八十六平方米,其空间面积可达到七千立方米。
走近塔内,里面黑乎乎的,只能看见人的一点点形状,上塔的通道空隙非常小,也非常陡,而且楼梯也特别滑,只能一个一个的通过。老师告诉我上楼梯时千万要小心以免滑下去,所以,我们一点一点的挪动着。我们小心翼翼地一层一层地登上去,生怕自己滚落下去。终于,到了顶层,我们长舒一口气,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了。只见塔顶上摆放着许多菩萨雕像,一尊尊的蹲坐在那儿,祈祷念佛,保佑人民平安。于是,我向菩萨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虔诚地请他保佑我家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
举世闻名的舍利塔,让我赞叹不已!
3游临清
今天我们一家和都家乐一家一起去临清游玩。
我们到了临清,先去了清真寺的西院。首先我们看到那古老的建筑,能想象临清在古代的繁荣。可现在那大门不开了,只有一个小门让人进出。一进门两边有两个小耳房。〔听姥姥说的。〕有些石碑,上面记载着是明朝建造的。正中央有一个大殿,气势很宏伟。爸爸说那是基督教徒做礼拜用的。里面很干净,还铺着地毯呢?这与外面的荒凉有些不符。
我们又想去东院玩,可东院没开门不让进。听人说东院是女教徒做法事用的。
然后我们又去舍利宝塔游玩,到了宝塔附近,眼前立刻出现了一座高高的,气势雄伟的舍利宝塔。宝塔共有九层。
我们三个小孩争先恐后的去爬塔,小陈阿姨跟在后面,塔梯很窄,只能以个人通过,坡度很陡。第一层到第二层的台阶是铁的,第二层到顶都是石头的,而且石头很光滑。我问妈妈“为什么这么滑?”妈妈说是因为很多人来上过缘故。时间长了石头就磨滑了。我们上到六层就下来了。后面上来的爸爸问怎么下来了?我们说到顶了。可下来一数,咦?是九层啊!我们怎么只上到六层呢?又一问刚下来的老娘和姥爷才知道;原来到六层后又换了一种角度走。我们又爬上去一看还有楼梯,就又上了两层,又想上时妈妈说上面没有灯了,不让我们上了。我们只好小心翼翼的原地返回。
我们刚游完。天空就下起了毛毛雨,接着下起了大雨,我们只好开车回家了,可我们仍然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