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族过年的作文
1回族过年
今天是回族过年,回族人早上七点要去做礼拜。
因为我们包车叔叔是回族人,所以我们就只能晚点出发。
我们从张掖出发到祁连,晚上我们在祁连吃了好多好吃的,有:手抓羊肉、牦牛蹄、羊肉串、烤饼和砂锅。
因为过年生意太好,爸爸只能自己动手烤了四个饼,我们对爸爸烤的饼非常满意。
最后大家都吃的饱饱地回宾馆休息了。
2回民过年
开斋节到了。开斋节是伊斯兰教重要的节日,它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这天,妈妈一早起来就洗澡,换上干净衣服带着我来到姥姥家。我问妈妈这么早到姥姥家干什么呀?妈妈说:“今天是开斋节,我们过年,今天做油香!”“太好了,我今天又有活干了。”因为这也是我们庆祝过年的一种方式。做完油香我们就去给院里的邻居们送油香。邻居们收到我们的油香都很高兴,因为这是最衷心的祝福。到了姥姥家,姥姥已经把面和好了,哇!好大一盆面呀!姥姥说:“这些得有四十斤面,少了分不过来。”
利用醒面的时间姥爷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开斋节的知识。开斋节这天我们要炸油香,去清真寺礼拜,还要举行一系列宗教活动,还要宰牛宰羊向真主献生,有条件的还要去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朝圣圣地,去朝拜天房。我听得都入迷了,过了一会,姥姥看了看面开了,妈妈就和姥姥揉纪子。姥姥先把面割成一块一块的小面团,然后妈妈再把小面团揉成两面折叠的盒子,放在盖垫上醒着。揉完纪子开始点炉子热油。当油热了就开始炸油香。一会儿,一个个金黄黄,圆溜溜,胖嘟嘟的油香做好了。我开始拿着盘子按要求送油香。楼上楼下跑了好几趟,虽然满头大汗我却一点不觉累。
送完油香妈妈带着我来到永长街。这是我们这有名的回民小区,这里有南,北,女三大清真寺。今天这里非常热闹,张灯结彩,锣鼓喧天,舞狮子,踩高跷。有很多牛羊在清真寺门口牵着;我还看到好多好多的人穿着各色各样的衣服,戴着各式的礼拜帽在清真寺出出进进。在街道上人们互道祝福;阿訇们还给一些老弱病残和贫苦人一些钱,妈妈说那叫吔贴。虽然我不是很懂,但也明白一点那就是行善。
我今天真高兴,我过了一个回民的春节,学习了很回教的知识。
3开斋节
开斋节对于回族来说,如汉族的春节,是回族最隆重的节日。
去年夏天妈妈带我去乌龙游玩,正赶上开斋节。早晨八点多钟,爷爷奶奶就和一些老乡们成群结队的到乌龙清真寺参加一年一度最隆重的仪式去了。“礼拜”开始了,此时也听不见往日街道上的喧闹声,只有阿訇诵念《古兰经》的浑厚的男中音在空中回荡。在这庄严而又肃穆的气氛中,成千上万排列成行的爷爷、叔叔们同时屈膝下来向真主祈求平安。“礼拜”结束了,这时乡亲们就忙着杀鸡宰牛,准备着丰盛的晚餐来庆祝开斋节。来过节的宾客中有不少是从远方来的,不一会儿,清真寺内外就人山人海了。
大人们忙着做饭菜,端茶倒水的事就是我们小孩子的事了,我也忙着拿了一把小壶和小伙伴们去给客人们倒上热茶。清真寺里里外外到处都热闹非凡。
开斋节过去了,回想起那时的欢乐情景,我感到无比幸福……
4回族怎样过春节
回族信奉伊斯兰教,最隆重的节日当数“开斋节”。但是,回族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特有的习俗欢度春节,具有浓郁的民族风采。
回族爱清洁,特别看重水,以水为净(清真寺里最著名的蓝色就是光明和水的象征)。回族喜欢戴洁白的小帽,春节前夕,先要把房间打扫干净,把各类衣物、帐、单、帘都要过一遍水,临街的大门既不贴对子,也不粘福字,而是把门楣上的“读哇”牌子擦拭一新。
回族喜爱油炸食品,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先得炸“油香”,街坊邻居、亲戚朋友挨家送,图个吉利,但凡送给汉族朋友就得把“油香”裂个小口。春节油炸的种类就更多了:油香、馓子、麻花、盘馇、萨麻撒(一种带馅的油炸食品)应有尽有,烘托着浓烈的民族喜庆氛围。
回族人也过春节,春节这天,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彻云天,孩子们穿着崭新的衣服,女孩子抹着红脸蛋,眉间点个小红点儿,头上扎着红发结,穿来跑去,好不热闹,大人们喜上眉梢,互相道喜,祝福新年。初一中午年饭丰盛无比,但晚上要吃面条或是合子,象征新的一年和顺、团圆、美满。
回族人过春节和我们过春节一样好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