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邦节作文600字
1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是穆斯林人们的盛大节日。
穆斯林人们以喜悦的心情盼望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古尔邦节的到来。节日来临前,穆斯林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粉刷各自的庭院等,以崭新的面貌迎接节日的到来。各家的妇女们都忙着做馓子和各种糕点,而男人们忙着料理外面的各种准备工作,同时,全家人还要上街买新衣服,所有的人们都在为节日做充分的准备。节日的头一天,我们民族还有个讲究,那就是拜访长辈、父母和兄弟姐妹,提前向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
古尔邦节的第一天早晨,大人们要做节日乃麻孜,做完礼拜后大家互相握手问候,回家后还要做一些古尔邦节的善事,各家各户屠宰牛羊,但这并不是为了吃肉或是过富足的日子,而是邀请来自7个贫困家庭的人们,请他们来品尝,这也是一种感恩,回报他人的表现。
穆斯林人们还是尊重长辈父母的民族,节日这天,晚辈们首先要到长辈家去拜年,祝愿长辈们健康平安。
古尔邦节期间,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欢欢喜喜的挨家挨户的拜年,还可以品尝好喝的肉汤等,人们的心情是多么高兴,所以,古尔邦节也是人们互相谅解的最佳时间,人们在这一天,都会放下恩怨,互相问候,形成了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
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所以,各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团结,共建美好的家园。
2家乡的古尔邦节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但最隆重的还是古尔邦节。
在古尔邦节前几天,人们就要做好各种特别准备,首先是作为“献牲”的牲畜要提前买好,人们进行沐浴全身的“大净”,古尔邦节的会礼和开斋节一样,非常隆重。大家欢聚一堂,由阿訇带领全体回民向西鞠躬、叩拜。如果在一个大的乡镇举行,可谓人山人海,多而不乱。在聚礼中,大家要回忆这一年当中做过哪些错事,犯过哪些罪行,阿訇要宣讲“瓦尔兹”,即教义和需要大家遵守的事等,最后大家互道“色俩目”问好。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回族男子个个头戴小白帽,衣冠整齐,兴致勃勃拥进清真寺进行会礼叩拜。聚礼之后,人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杀牲血祭。至于是宰牛杀羊还是宰鸡宰鹅,这由各家的经济实力来决定。所宰之肉要分三份,一份自己食,一份送亲友邻居和招待来客之用,一份济贫施舍。节日的第一天,首先给在近期内发生过丧葬等家难的乡亲拜节,表示慰问,其次是给夫妻双方的长辈拜节,再次,就是给近邻和长者拜节。宰牲典礼举行后,家家户户又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一边煮肉,一边给孩子吩咐:吃完肉,骨头不能扔给狗嚼,要用黄土覆盖。这在古尔邦节是一种讲究。肉煮熟后,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烩成菜。而后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菜,相互登门贺节。有的还要请阿訇到家念经,吃油香,同时,还要去游坟,缅怀先人。
在这庄重的节日里,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3家乡的古尔邦节
我的家乡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在这儿居住的人有很多都是少数民族---回族,当然也会有汉族。每年都会有一个盛大的节日被称为古尔邦节,它是我们回族、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等少数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
记得去年过节,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全都聚集老祖母那儿,全家上下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中。看着一头头羊被阿訇宰时,我的心里真的不好受。我在想,为什么我们的节日要杀掉这么多的动物?爸爸不是常教导我们要爱护动物吗?那为什么此时却要杀它们呢?带着疑惑我问了爷爷,爷爷给我讲述了古尔邦节的来由。
原来古尔邦节起源于一个伊斯兰教故事:真主为了考验先知伊卜拉欣的忠诚,在夜里降梦给伊卜拉欣,叫伊卜拉欣宰杀自己的儿子献祭。伊卜拉欣毫不犹豫地照办了。在他要用刀子害断亲生儿子伊斯玛仪的喉管时,真主便派使者用一只黑头绵羊替代了伊斯玛仪。因为有此渊源,所以在过古尔邦节的时候每户穆斯林都得至少宰杀一只羊,有的还宰牛、骆驼,家里实在太穷的也得宰杀一只鸡。“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是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由于古尔邦节的日期与公历之间的差异,使这些年节日有时候是在冬天,有时候却又是夏天。季节不同,节庆的色彩也不同,这就使得年节也异常的丰富多彩。
当我明白了古尔邦节的来由时,长长的叹了口气。我多么想改变这种传统的风俗习惯,因为我喜爱动物。
4家乡的古尔邦节
我的家乡是位于准葛尔盆地西北缘的新疆克拉玛依。
克拉玛依是个美丽而热情的城市,在这个有着30多个民族的城市,到处都能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情意。尤其是古尔邦节来临的时候,各民族之间相互“拜年”,充满了欢乐。
临近古尔邦节的时候,我们会看见许多小区单元门前拴着羊。到了节日的早晨,靠近清真寺的居民早早就可以听到聚礼的声音。聚礼之后,人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按宗教传统杀羊,然后在家里炖羊肉、烧奶茶、摆上节日美食,准备迎接客人。
这个时候,我最开心了,外公会带着我去他的维吾尔族好朋友阿乌提爷爷家“拜年”,阿乌提爷爷家里四周墙上挂着美丽的壁毯,地上还铺着地毯,各种各样好吃的食物摆在各式各样漂亮的盘子里,干果、水果、馓子、点心等等,真是又好看又好吃,还有我最喜欢的抓饭和清炖羊肉呢。阿乌提爷爷穿着维吾尔族服装,戴着精致的小花帽,拿着长长的“冬不拉”给我们弹奏一曲民间舞曲,别提有多神气了。
晚上,爸爸会带我去油建小区里的“大巴扎”逛逛,那里人可多了,热闹非凡,有卖新疆腰刀的、有卖烤全羊的,各种新疆特产应有尽有,真是目不暇接。
节日第二天,妈妈会带我去她的回族朋友家“拜年”,回族人家里可干净了,男人都带着小白帽,大家坐在一起聊天,一会儿功夫,回族阿姨就给我们端上了颜色鲜艳,味道迷人的粉汤,回族阿姨还给我们唱了一首歌呢,妈妈也高兴地唱了一段,真有趣。
这就是我美丽而热情的家乡——克拉玛依的古尔邦节。
5家乡的古尔邦节
我的家乡在宁夏,这里回民朋友很多,他们有自己的很多节日,其中古尔邦节是最隆重最盛大的一个节日。古尔邦节也叫牺牲节或宰牲节。
去年的古尔邦节那天,爸爸带我去银川市最大的清真寺—南关清真寺,让我了解回民朋友们是怎样过古尔邦节的。我们一早就到了南关清真寺,远远地,我抬头望见南关清真寺可真高呀,上面彩旗飘飘,大门是一个拱形的。穿过大门,走进去一眼就看到挂着的“欢度古尔邦节”的条幅,寺里的人真多啊,挤得连寺外的院子里都站满了人。他们一行一行排得整整齐齐,有的在地上铺着地毯,有的铺着纸板子,还有的直接把自己的衣服铺在了地上。他们脱了鞋,站了上去,会礼仪式开始了,他们跟着高音喇叭的指令,一会跪、一会趴、一会摸脸、一会摸头,嘴里还念着什么,我看不懂,也听不懂,但我看得出他们神情庄重、认真,应该是在祈求幸福、平安吧。
仪式结束后,我和爸爸随着人流走出清真寺,大门口的路两边到处都是卖馓子和油馕的人。爸爸告诉我,在炸馓子和油馕时,里面要兑上牛奶、鸡蛋和蜂蜜,馓子上要撒上糖粉,这才是最好吃的。
会礼结束后,人们还会杀羊宰牛来庆祝节日,再和家人坐在一起过节。不过,我们在城里是看不到的,爸爸说今年带我到农村去看。
这就是我家乡的古尔邦节,你们想看吗,那就来宁夏银川吧!
6古尔邦节乐趣多
10月26日,是穆斯林群众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在这一天里他们以牛羊的肉食招待客人。
这天早上,我看到一群群参加完会礼仪式的人们从清真寺走出来,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边赶着一群羊的维吾尔族老爷爷等着人们来买他的羊回家过年。走过前面的一家加油站,就是一家羊肉铺,正在为买下羊的人们宰杀,一位维吾尔族阿姨把一头羊放倒在地,另一位叔叔不一会就把羊皮剥下来,将一只剥完皮的整羊交给了买主。
走在二道桥的市场前,一位维吾尔族老爷爷正将刚烤出发黄冒着热气的烤全羊放在推车上,在烤全羊的周围摆着一个个香喷喷的烤鸡,向过往的行人展示。在卖烤全羊的摊位旁边就是一家快餐店,一锅热气腾腾的抓饭刚出锅,等待着人们的品尝,三位小巴郎要了一盘烤包子坐在桌子上吃了起来。
中午时分,我和爸爸到维吾尔族同学家拜年。还没进他们家的门,就听见招呼客人的声音,一进门,嚯,真热闹,沙发上、椅子上坐的都是客人,我看到桌子上摆着馓子、核桃仁、巴哈力、葡萄干、马肠子等民族食品,非常丰盛。我和爸爸先喝了一大碗奶茶,然后主人端上了一大盘清炖羊肉,我夹了一块就吃,好松软、好香的羊肉哇!
今天我体验了古尔邦节的民俗,让我学到了很多民族习俗,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各民族一家亲的感觉。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与各民族的同学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进步,为新疆的繁荣发展共同努力。
7回族的古尔邦节
在这美丽富饶的祖国大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这是56个强大的民族,他们的心连在一起可以战胜一切!在这个团体里,有一个独特的民族,至高无上的信仰,高尚的美德,每个同胞都拥有着一颗虔诚的心……这个伟大的民族就是——回族!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这个民族有一个隆重的节日——古尔邦节!我的家乡沙甸就是一个回族的聚居地。
古尔邦节,是一个意义非凡的节日,民族同胞们期盼着这神圣的一天。天还没亮空气中就弥漫欢乐的气氛,公鸡迫不及待地欢呼起来,树上的小鸟也在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男穆斯林沐浴更衣后赶往烈士塔去做礼拜,女穆斯林在家里准备丰盛的饭菜,等待聚礼完毕的家人共享美味,也有的跟着男穆斯林去烈士塔观礼。路上来往的行人穿着美丽的民族服饰匆匆的走着。当悦耳的赞圣声响起,在山间回荡时,人山人海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跟着阿訇做礼拜,动作一致,目光一致。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是那么认真!那么虔诚!
礼拜后,各家各户欢聚一堂,吃过饭后,就准备宰牲了。有的宰羊,有的宰牛,还有的宰骆驼……宰牲的人家,总是把肉送给分贫穷的人,送到清真寺,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部分。到了傍晚时分,空气中就弥漫着烧烤的香味,牛肉羊肉的香味。大家吃着各种美味,开心地畅谈着。
在这欢乐的气氛里,凝结着团结的力量,爱的力量,民族的力量。同胞们心中至高无上的信仰,使得这个民族继续发扬光大!
8回族的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是我们回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也叫“宰牲节”,它有如汉族过春节一样热闹、隆重。
节前,人们要做各种准备,特别是作为“献牲”的牲畜要预先买好。回族当中流传着一句俗语:“当不了月回回,总得当个年回回。”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多忙,这一年一度的会礼和庆祝活动一定要参加。
节日拂晓,鞭炮声声、锣鼓阵阵,男士们换上节日的盛装,戴上平顶或八角白帽成群结队赶往清真寺参加会礼。女士们有的来到广场上观礼,有的在家中准备仪式结束后的饭菜。
仪式开始了,男士们走进金碧辉煌的大殿,殿堂中那光滑细腻的汉白玉地板上铺了一张张具有民族风味的礼拜毡。大家欢聚一堂,当阿訇那浑厚的男中音在大殿上空响起时,四周顿时安静下来,再也听不到往日的喧嚣。阿訇带领着全体穆斯林同胞向西鞠躬、叩拜,以祈求平安和忏悔自己的过失,人们起起落落、步调一致,可谓是人山人海,多而不乱,那场面真是壮观极了!
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一个“宰牲”典礼,一般经济较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时还有很多讲究:不宰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牛犊、骆驼,不宰有残病的。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己食用,一份送给亲朋好友,一份济贫施舍。
古尔邦节这一天,也是街上最热闹的一天。卖烤肉串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各种特色小吃应有尽有,整条街上到处是人,孩子们从上街逛到下街,从街头吃到街尾,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回族的古尔邦节隆重而充满爱心,它体现了回族人民的信仰、风俗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