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莆田的传统文化作文

时间: 02-03 栏目:话题作文

1莆田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大家都要吃月饼、赏明月。但在莆田还保留着独特的中秋习俗,因此当地节日市场卖得最火的不一定是月饼。

莆田人在中秋佳节有“送秋”、“做秋”和赏月的传统民俗。莆田是著名的侨乡,在海外的亲人甚多,他们往往提前带着珍馐回乡“做秋”,向其父母和长辈请安,共同过着“月是故乡明”的团圆节日。国内人家已出嫁的女儿每于中秋节前送礼物给娘家父母“送秋”,体显出其尊亲、爱亲的传统美德。“送秋”的礼物,有的二色,有的四色。如:月饼、白果(银杏)、板栗、香芋(槟榔芋)、猪“戈”(猪蹄)、花生油、米粉等,亲友之间也有互送月饼的。

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有宴席。富裕人家,山珍海味,香飘四座;寻常人家,也有“加餐”,以饱口福,俗叫“做秋”。但无论盘菜多少道,其中炒兴化米粉和香芋是不可少的。家庭主妇对炒兴化米粉都有好工夫,色、味、香俱佳。宋理学家朱熹在兴化讲学时,吃到炒兴化米粉,不禁拍案叫绝,说:“可口,美味无穷!”煮芋头时,把去皮的芋头在锅中稍蒸,然后把它切成块块,下锅油炒,再加入肉丝、香菇、栗子等佐料,加水炖20-30分钟。芋头烂熟,汤汁飘香,令人食指欲动!山区的群众常把芋头“群”(炖)烂、切碎,加入米粉一起炒,故有“芋‘群’米粉炒”的俗谚。吃米粉意思就是吃到胡子白了,就是说吃了会高寿。按照莆田民间的说法栗子是民间传统的进补食品,诗人范成大赞曰:“紫烂山梨红皱枣,总输易栗十分甜。”栗子从壳的柄端切一刀,放入沸水锅中煮10分钟,捞起冷却,剥去壳膜,食之鲜甜不腻。而莆田方言的“芋头”与“熬”谐音。过去人们生活艰辛,吃芋头炒米粉表示“熬一熬”就到“头”,寄望来年时来运转。

一家人聚餐后,一轮圆月已挂上中天。在这“八月中秋月正圆”、“月是故乡明”的时光,大家在阳台上或庭院中,摆上月饼、白果、栗,边吃、边赏月。有的人去白塘玩月,中秋夜“游白塘”,是涵江人得天独厚的赏心乐事,他们每每玩到“月到天心光上下”的午夜时,才漫步踏月回家。有些地方有演出莆仙戏和演奏十音八乐的风俗。

2莆田中元节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日,莆仙百姓称为七月半,又叫中元节。

据传说,每年七月十五日,是主管间祸福的神灵~地官来到人世考察和判定人间善恶的日子。因此,在“中元节”,民间有拜祭地官、祭祀祖宗和普度亡魂的风俗。拜祭地官是尊奉神灵;祭祖是为了尽孝;普度,是为仁义。其基本内涵,是民间百姓寄托对祖先的追念产哀思。

据说中元节的风俗,是唐代从印度传入我国的。在旧时,每年中元节,莆仙戏(或莆仙木偶戏班)必演的传统剧目是《目连戏》(上本《傅天斗》36出、下本《目连救母》78出,上下本《目连》共114出,据说能演出七天七夜)。考其来源,最早的当是佛经。即取材于《佛说盂兰盆经》和《佛说报恩奉公瓦经》《撰集缘经》《杂譬喻经》等佛经。

莆仙中元节与全国一样,也是以祭祖行孝和普度亡魂为主要目的。一些乡村,这个节俗也有祭祖活动。莆仙中元节前,在七月十一日和十二日,各家已先摆设祭品,恭请祖先返家,即俗称“接公妈”;一些人家,还按古时的俗例,将香案桌上的“公妈龛”打开,呈现历代祖先的牌位,以及将历代祖宗的画轴,挂在厅堂的四壁,先供奉茶点,以待十五日大祭。七月十三日,已出嫁的女子,如娘家父母双亡,或亡故一人,这一日,女儿领夫婿携儿女要回娘家哭奠“送纸”,称为“送头年纸”,祭品为果品及猪头、猪脚、金粿(用干旱稻草、干黄豆枝叶烧成灰,冲水过滤后,成为含碱的“金水”和糯米磨粉搅拌成浆,蒸成带金色的米粿,也有用小米磨粉拌“金水”蒸成金粿)“薄荷糕”(以上等冬米舂细、过筛、拦上白白糖、压实后,置于蒸笼中蒸制而成,同时还加上少量薄荷,故名)和纸箔;娘家收礼之后要回礼,一般要送红灯笼一对、碗十个、婴儿坐用的“车椅轿”一架等礼品,让女儿挑回家表示添丁幸福,生活甜美。此项风俗,民间称为“十一、十二,金粿尝味;十三、十四,挑来挑去。”

七月十五日主祭日,亦称“接公妈”。这一天,不少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和在外省市工作、打工的亲人,赶回家乡,全家人聚集一堂,共祭祖先。这个时节,因为天气炎热,莆仙百姓俗称“公妈热”。各家祭品,一般以素菜、干果为主,避免食物霉变。所以,主祭品主要是金粿和薄荷糕。中元节晚上,莆仙一些寺庙还举行普度和孟兰会,沿海民间也有“放水灯”(用白纸叠折成各种花朵、船只,在中间点上蜡烛,放飘水上)的风俗。七月十六日,各家举行“送公妈”,中元节主祭至此结束。

3可爱莆仙戏

在我家乡,说起莆仙戏,那可真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对外,也一度声名远扬啊!它曾四度晋京献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连老舍爷爷都夸它:“可爱莆仙戏,风流世代传。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

逢年过节,在我们家乡你总会听到那锣鼓叮叮咣咣的闹台,声音不绝于耳,到处弥漫着喜庆的气氛。而,每当只要那锣鼓声一敲响,乡亲们就会带着自家的凳子,(仿若那鼓声就是召集令)从四面八方向戏台赶来,有拄着拐杖的七八旬老头,有戴着老花眼镜的老婆婆,也有我们这些纯属凑热闹的小破孩。未等戏开,台下坐的、站的,早已人山人海。有些小顽童甚至蹿到台边上,有些个身手矫健的干脆就爬到了树上,站得高,看得远嘛。

各类小吃也都趁机摆开,叫卖声一阵又一阵,葱饼、海蛎饼、油条、炸地瓜、炸芋头、红团、米糕、盐酥蚕豆,热腾腾地冒着香气,早就勾住了小馋虫的“七魂六魄”,脚迈不动了,眼珠转不动了,小手使劲地扯着大人的衣角,央求着。而这时,大人也不愿坏了看戏的兴致,就会掏出五毛一块地打发去了。我们便也就欢天喜地拿着“战利品”,乖乖地坐在戏台下,耐心等待。对于我们小孩来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噫。

但,幕布迟迟不见拉开。台下,渐渐地,渐渐地,“场面失控”了:左边的踩了右边的鞋子,前面的挡住了后面的视线,不少人不耐烦地大声喊道:快点开演!有些性急的干脆跑到戏台后去催促了。

在喧哗声中,幕布徐徐拉开,但空无一人,只有锣鼓声响依旧。台下一阵叫嚣“快出来啊!”终于,角色出场了。男的连续几个后空翻从一侧上了台,台下连声叫好。但一转眼,他就翻到了另一侧下去了。慢慢地,又有漂亮的女演员手摆在胸前,迈着细细碎碎的步子款款而出,如弱柳扶风。老人家说,那叫“蹀步”,是我们莆仙戏最独特的表演风格,好看得很。我们女孩最喜欢这漂亮的扮相了,双脚也情不自禁细碎细碎地蠕动起来,幻想着自己也是那婀娜多姿的美貌公主。这时候,锣鼓声就会停了下来,伴着二胡,还有不知名的乐器,她开始唱了。圆润的歌喉,柔和清丽,莆仙方言在一颦一笑中摇曳生姿,长了翅膀似的飞落在每个人的心中。老人家全然陶醉,手指叩着自己的腿,有板有眼地跟着轻轻吟唱。懵懵懂懂的我们也在那声音中悄然无声,陷入一片若有若无的迷离之中……

其实,莆仙戏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惩恶扬善,好坏二元很明显地对立着。奸臣一般是穿黑衣服,白脸,血性男子一般都是红色脸,而黑脸一般都是如包公那样铁面无私的公正之人。最有意思的要数花花公子的脸谱了,通常会在鼻梁上涂一块白色或画一只白蜻蜓的,非常滑稽。

怎么样,是不是心动了?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到我家乡来吧,我一定带你去看——莆仙戏!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