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走近张謇作文600字

时间: 02-26 栏目:话题作文

1走近张謇

伟大的毛主席曾经说过:“中国的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这位伟大的清末状元,让我敬佩不已。

张謇是一位伟大爱国主义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更是我国早期现代化的实验者。张建出生于海门常乐镇中,这让我为自己是海门人而感到自豪。这不,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张謇纪念馆,这可让我们大饱眼福了。一大早,我们就坐在公交车上向着长乐出发。

一下车,我们就马上跑到了张公门楼前,仔细端详起来:只见这门楼庄严朴素,十分富有明国年代的风格。在阳光的照耀下,黑光闪闪,很壮观。一进门楼,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小洋楼,大门前还有着流水的建筑物。让我不禁想到了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成语。用来形容这风景,真是太适合了。

进到了里面,首先看到的是张謇半身塑像,只见,张謇身着西装,眉毛紧皱,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的凝视着前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不禁让我肃然起敬。离开了小洋楼,我们又去参观了,河中张謇脚踏金鳌的建筑物。那金鳌张开了血盆大口,十分逼真。同学们见了,迫不及待地拿起硬币扔向了金鳌的嘴。有的硬币掉进了水里;有的硬币落在了海浪雕像里;还有的落在了鳌嘴里。接着我们又去了“九曲桥、状元楼……每个地方都让我们大声赞叹雄伟。

张謇一生共创立370座学校,40多座企业……这些数字在常人看来是不可能的。可张謇却办到了。因为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永不放弃的精神。

2走近张謇

今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去张公祠参观,刚走进去就看见了许多花草树木,还有几只小鸟在枝头唱着动听的歌。

张謇出生于1853年,是一名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称为“状元事业家”。

张謇1869年考中秀才,1874年,前往南京投奔原通州知州孙云锦。1876年夏,前往浦口入吴长庆庆军幕任文书,后袁世凯也投奔而来,两人构成吴长庆的文武两大幕僚。

1896年,张之洞奏派张謇、陆润庠、丁立瀛分别在通州、苏州、镇江设立商务局,张謇与陆润庠分别在南通和苏州创办了大生纱厂与苏纶纱厂,生意十分好,于是张謇在资源充足之后,又创建了许多工厂,民族的兴旺少不了张謇的功劳。

胡适这样评价张謇:“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丁文江在张謇追悼会上演说时曾指出:数年前余在美时,美前总统罗斯福死后,凡反对之者,无不交口称赞。今张先生死,平日不赞成他的人,亦无不同声交誉”张謇在民国时期有着较高的声誉,这与他在中国实业、教育等方面的突出成就是分不开的。

张謇一生坎坷,死去时才70多岁,张謇死后,为常乐镇留下了一大笔财富。例如:颐生酒厂,大生纱厂和苏纶纱厂……

听完解说员的介绍,我为常乐镇有这样一个伟人而自豪,我下定决心长大后要像张謇那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走近张謇

1853年常乐镇诞生了一位改变南通面貌的传奇人物——张謇。张謇爷爷是我们常乐人民的骄傲。

张謇他从小就非常聪明好学。有一天,先生看见一个人骑着白马从门前走过,就出了一条上联“人骑白马门前过”让同学们说出下联。张謇应声答道:“我踏金鳌海上来。先生大喜:“此儿必定大魁天下!”果然,张謇爷爷四十二岁时中状元。张謇进京赶考,当时天下大雪,慈禧太后当即出了一条上联“雪落缺口天赐一条玉带。”众人面面相觑无人应答,这时张謇应声答道:“虹出海外地涌半副金环。”众人连连赞叹。

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贫穷落后,为了改变这“一穷二白”的贫困面貌,张謇爷爷不畏艰险,一面开垦种棉,一面大办南通大生纱厂。一座座现代化学校在南通安家落户,我们的学校也是张謇爷爷创办的。为了感谢这位伟人我们还做了尊张謇爷爷的金色胸像。

为了纪念这位伟人,让他的光辉事迹永远记在后人心中,我们常乐镇在张謇爷爷的旧居创建了张公祠。

这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风景如画的张公祠。古朴典雅的张公祠在常乐镇的东首,走进张公祠那棵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银杏树就映入眼帘,它约有二三百高,相当于10层楼房的高度,要有五六个人才可欣它。银杏树见证了张謇爷爷光辉的一生,又像位好客的主人张开双臂在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宾。

站在银杏树下,我仿佛看到了张謇爷爷,他的眼睛望着我们,好像在对我们说:“你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未来都靠你们了,要好好珍惜!”为了不辜负张謇爷爷对我们的期望,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走进金碧辉煌的张謇纪念馆,我们一边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一边看着张謇爷爷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参观马上要结束,我们又排头队伍回到了学校。一路上我想着张謇爷爷的光辉事迹,想到了我们南通也有张謇爷爷创办的工厂,它们是我们南通的象征,更是张謇爷爷的骄傲。

为你推荐
2016-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