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卫一体化倡议书
1关于做好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倡议书
尊敬的农民朋友:
你们好!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打造环境秀美、文明卫生新家园,是广大农民朋友的共同愿望和心声。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为了提升农村卫生水平,针对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次整治,特别是从7月份以来,在全县全面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惠民工程。截至目前,我县先后投资1439万元,为镇(街道)建设8个生活垃圾中转站,配备垃圾收集车9辆,垃圾转运车5辆,发放到村垃圾箱5412个,配备村保洁员1100余名,对各村生活垃圾开始实施定期集中清运,还制定了保洁工作制度。各村保洁员负责打扫村公共卫生,进一步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实现了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农村环境卫生开始变得越来越好。这些新变化,广大农民朋友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越来越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优越性。
今后,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加大环卫投入,健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抓好保洁员队伍管理,加快垃圾运出速度,彻底清理村内现有的垃圾堆、柴草堆、粪堆等“三大堆”,改变村内外环境脏乱差局面,把农村环境卫生抓得更好。
为深入抓好农村环境卫生,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在此倡议:
1、广大农民朋友一起携手参与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把自己的家庭环境整理好,做到庭院整洁卫生,门里门外干干净净,使自己的家庭内外整洁、美观、舒适。
2、养成定时、定点投放生活垃圾的习惯,不要将垃圾投放到桶外,以免形成新的垃圾污染。
3、注意保护好垃圾箱等环卫设施,积极支持配合村保洁员工作,共同打造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为使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清洁卫生,更加美丽和谐,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为建设和谐秀美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县文明办、县城管执法局
20XX年12月2日
2“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共建环境优美家园”倡议书
广大居民朋友们: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大力实施乡村文明行动,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乡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观。为建立长效保洁机制,保持农村环境卫生,目前,全县正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广大群众既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应积极投身到这项工作中去,为建设美丽沂源作出一份贡献。在此,发出如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清洁家园,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参与环境卫生大扫除,彻底打扫房前屋后、街头巷尾的积存垃圾,保持整洁、干净、有序。尽量减少垃圾产生量,垃圾要投放到垃圾桶,不向河道、池塘、广场等处乱扔乱倒,不乱泼污水,不在街面上堆放柴草、土堆和杂物,不破坏公共设施,自觉爱护垃圾存放设备。主动捡拾地上的果皮、纸屑、塑料袋等垃圾,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好习惯,做文明好公民。
二、积极参与,为城乡环卫一体化作贡献。我县在财政并不十分宽裕的情况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垃圾中转站、配备垃圾清运车,为每个村庄配备垃圾桶、保洁员等。为建立长效机制,今年初,我县对全县环卫保洁清运工作实行政府购买服务、一体化托管,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管干分离的市场化运作新模式。我们每个人既是生活垃圾的产生者,又是环卫保洁的受益者,希望大家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为保持家园干净整洁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三、齐心协力,共建环境优美新家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环境优美新农村,是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需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参与,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自觉履行义务,革除不文明行为,对破坏环卫设施、乱扔乱倒垃圾等损害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劝阻和制止,努力形成人人关心环卫、人人参与环卫、人人支持环卫的浓厚氛围。若发现问题,请拨打投诉电话(3659000,13561632105),我们将及时协调解决。
居民朋友们,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是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减少疾病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件大好事,维护环境卫生人人有责、家家受益。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清理积存垃圾,保持环境卫生,共同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洁净、更加美丽!
沂源县乡村文明行动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20XX年4月15日
3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共建文明美丽新家园倡议书
广大城乡居民朋友们:
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每位城乡居民的共同期盼。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率先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全覆盖,全市各行政村全部设置了垃圾桶,配备了保洁员,垃圾清运更加及时方便,村庄环境更加优美整洁,并荣膺全国环境卫生行业创新奖。当前,我市正处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努力开创“品质寿光”建设新局面的重要时期,为巩固创建成果,共建美好家园,在此,向广大居民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争做文明践行者。自觉将生活垃圾集中投放到垃圾桶内,清除房前屋后“三大堆”;不往垃圾桶内倾倒建筑垃圾、生产垃圾、污水及发烫的炉渣、煤灰,将农业大棚秸蔓投放到统一设置的大棚垃圾暂存点内,做文明好公民。
二、争做文明宣传者。积极宣传环境卫生知识,自觉带头维护环境卫生,主动捡拾地上的果皮、纸屑、塑料袋等垃圾。对电话调查和随机街访,做到主动支持、热情参与、积极配合,做公共文明的传播者。
三、争做文明监督者。日常生活中,自觉抵制不文明陋**,发现乱堆乱倒形成的“三大堆”,及时反映、及时清理;对破坏环卫设施、乱扔乱倒垃圾等损害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规劝制止,为保持家园干净整洁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创建文明城市,人人有责;建设美丽乡村,家家受益。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清理积存垃圾,保持环境卫生,共同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文明、更加美丽!
寿光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20XX年6月14日
4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共建干净整洁新家园倡议书
广大村(居)民朋友们:
你们好!今年以来,我们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以乡村文明行动为抓手,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卫一体化工作,村(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突出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配备了保洁员。每个村(居)配备了数量不等的保洁员,每天进行村(居)内保洁工作。
2.配置了垃圾桶。按照村(居)规模和人口数量,为每个村(居)配置了部分塑料垃圾桶,用于生活垃圾收集。
3.清理了积存垃圾。开展了农村存量垃圾集中清理,并对村(居)内的乱堆乱放、乱涂乱画进行了清理。
4.建设了垃圾房。每个村(居)建设一处标准化垃圾房,用于垃圾收集。
下一步,我们将尝试引进专业保洁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加强环卫设施、保洁员队伍、垃圾收集转运的日常运行管理,努力实现村(居)内保洁一日一扫,垃圾点一日一清,垃圾中转站日产日清,确保村(居)内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处理。在此,我们也向广大村(居)民朋友们发出倡议:
1.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共同维护我们生活环境的干净整洁。
2.不随地乱扔垃圾,生活垃圾及时倒入垃圾桶,及时清理房前屋后周边各类生产生活垃圾。
3.不乱堆乱放,不乱涂乱画,不乱搭乱建,不占用公共场地,及时清理和制止张贴各类小广告。
4.自觉爱护公共设施和环卫设施,特别是注意不要向塑料垃圾桶倾倒高温、燃烧及尖锐硬物。
广大村(居)民朋友们!乡村是我家,环境靠大家!您的举手之劳会让我们的环境更整洁,生活更便利。让我们携起手来,人人动手,户户参与,共同建设我们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
区委农工办、区文明办、区环卫局
5麦收期间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倡议书
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同志们:
一年一度的麦收即将开始,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促进环境卫生整治,禁止焚烧秸秆,推行秸秆还田,实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焚烧秸秆,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搞好秸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空气质量,改善村容村貌,确保我镇在麦收期间“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现将秸秆禁烧及严禁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焚烧秸秆、打场晒粮的危害性
一是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科学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的有害物质相当于平时日均浓度的五倍,当有害物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二是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村庄附近;高温的夏季,风干物燥,机动车的发动机由于长时间工作产生大量的热量,排气管过热喷出的小火星极易引起火灾,一旦引发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三是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在公路上打场晒粮作业者为了自己干活方便,不注意避让过往车辆,安全得不到保障;为防止过往车辆将粮食压碎,在粮食的四周放置木棍、石头、酒瓶以及其他能阻挡车辆的障碍物,使路况变窄变差,危险系数增大,以上种种都非常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一经发现,将从严从重进行处罚。四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同时,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对我镇的环境形象,村容村貌是最大的破坏。
二、秸秆禁烧有关规定
1、从6月2日起,在全镇范围内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严禁在镇、村公路两旁进行打场晒粮。
2、广大群众应充分认识秸秆焚烧、打场晒粮的危害性,自觉遵守,不得焚烧秸秆、不在路边晒粮,全部实行秸秆还田。
3、严禁将秸秆带出地头,严禁向村边、路边、地边、坑边、树边堆放和倾倒。
4、秸秆禁烧工作期间,镇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凡露天焚烧秸秆的行为均为违法行为,发现后将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不听劝阻,故意焚烧农作物秸秆,将按规定处以十五日拘留,并罚款1000元,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5、镇、村两级建立严密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监管体系,实行24小时驻守巡查,严格监管,对出现的焚烧事件及时制止和查处,并及时通报情况。集中力量确保高速公路、省道、县、乡道等重点道路和镇驻地等重点区域不发生秸秆禁烧和打场晒粮现象。
6、加强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焚烧秸秆危害环境的行为。镇设立举报电话0530-3918678,随时接受举报,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同志们,正因为有了你们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全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秸秆禁烧和打场晒粮更需要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大家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相互监督,以实际行动为建设美好和谐的镇村环境作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杜堂镇人民政府
20XX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