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天津春节民俗作文

时间: 02-22 栏目:话题作文

1有趣的天津春节习俗

天津人喜欢热闹,讲究“老令儿”,认认真真地过节,欢欢喜喜地享受。娶媳妇、过年,是天津人最重要的两件大事。

贴肥猪

在所有的窗花中,“肥猪拱门”是最经典的主题,特别是用黑色腊光纸雕刻的肥猪驮聚宝盆的花样。过大年红色是主流,唯有这“肥猪拱门”独享这黑色的特权。天津人视猪为“财”的象征。所以很多人家也把“肥猪拱门”的窗花贴在大门上,企盼新年中的富足。今逢猪年,“肥猪拱门”更要风光无限啦!

灯守岁

旧历过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是不睡觉的,叫做“守岁”。而今这个风俗也因人而异了。有的人家吃完了饺子就睡了,有的人家会打打麻将,设些彩头以助兴,守岁的人很少了。不过人可以睡去,灯却不能灭。不管多节俭的人家,在三十这晚定要灯火通明通宵达旦,以一夜的奢侈期全年的好运。现在很多人家都买来大红的灯笼挂在门口或阳台上,即便居室的灯熄了,灯笼也是一定要坚守岗位的。彻夜光明到“破五”以后结束。

贴吊钱

天津人有贴吊钱的习俗,红红的吊钱,薄薄的红纸,像旗帜一样,被北风一吹,呼啦啦地飘曳,仿佛在跳跃欢快的舞蹈。吊钱是贴给屋外的人看的,正面冲外。过去人们多把吊钱贴在窗户外,然而北风如刀,吊钱很快就破掉,委实遗憾。后来有精明细致的天津人把吊钱贴在窗户内,这样就一直能保留到过完年了。美中不足的是,风中火红的舞蹈变成了静静的守望,热辣辣的年变成了羞答答的年。天津人过年可以没有大门上的春联,但家家一定会有吊钱。除了吊钱寓意吉祥外,那个“钱”字也是吸引人的关键吧!

姑爷节

天津人管女婿叫“姑爷”。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旧历风俗,延续至今,生命力依旧旺盛。曾听一位出租车司机聊,过年基本上忙三天,大年三十,初二和正月十五。大年三十和正月十五大家都赶着回家过节,奢侈一下,打车。然后就是初二这一天了,全天津所有的媳妇都回娘家,穿红挂绿大包小包地一大清早往娘家奔,想一想那样的场景,都觉得很壮观啊!那一天是司机的最忙,交警的最忙,娘家也是欢声笑语。我这个年轻媳妇就把在婆婆家过三十看作春节序曲,初二回娘家才是春节热闹的开始。大年初二是天津最热闹的“姑爷节”。

破五

天津人称正月初五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初五叫“破五”,也叫“泼污”,“送穷土”,把家里床下旮旯的土扫出倒掉,泼掉脏水,赶走穷气。初五还有另一个重要习俗“捏小人”。包饺子剁馅的时候要一边剁一边念叨,“剁小人”,包饺子的时候要仔细捏拢饺子皮,叫“捏小人嘴”。吃饺子前照例也要放炮,叫做崩掉小人。

怎么样,天津春节有年味吧?这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很劳累,很辛苦,很花钱,很热闹,很享受,也很有趣。

2天津的春节

天津春节的时段广义上是指从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开始,一直到二月初二龙抬头结束。天津民间有“没出正月就算过年”的说法。但狭义上讲,天津春节当天仅指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

腊八节是在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家家开始熬腊八粥,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豆子、米、干果,给孩子们做还要放红糖、白糖。还有腊八蒜,把大蒜剥了皮,泡入醋内,再加白糖,拌匀。过年时,人人吃饺子。等吃饺子时打开,那蒜就呈翠绿色了,给白白胖胖的饺子又添了一种美味。

准备过年,大人们忙,孩子们也忙。福字、吊钱儿、灯笼、窗花都是要买的(也有的自己做)。孩子们更是在烟花摊前挑来挑去,不买一大兜不行。最后大人带着孩子们去买各种各样的糖、蜜饯、干果。吃的、穿的、玩的、用的都要买齐全了。

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孩子们吃着糖瓜儿,等着天黑。吃饭后,大人带着孩子们去放焰火。屋内的人听到外面的烟花声一点儿也不会觉得烦。那些烟花把黑夜衬托得无比美丽。

这一天孩子们也要吃糖,街上卖的糖有长方形也有瓜形,这些糖统称为“糖瓜儿”,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嚼在口中又黏又甜。

关于腊月二十三,还有一个传说:

传说有个神为“灶王神”,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坏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

今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吃的糖瓜儿,就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而制成的。

最忙的日子莫过于二十三之后了。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一次,各种食材更要准备充足,因为大多数的店铺都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什么鸡、鸭、鱼、肉、米到了正月初一绝对难买。

到了除夕,全天津都沉浸在热闹的海洋。家家都忙活着年夜饭,酒肉的香气飘散四方。大人孩子一大早就穿上新衣裳,收拾好自己就跑出去把对联、福字贴在门外,屋内就在窗户的玻璃上贴窗花、吊钱儿。家家熬夜,每晚灯火通明,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工作的人也都放假了,抢票赶回家和家人过年、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年级很小的孩子,所有人都要守岁。

转天是正月初一,虽然还有些放焰火的孩子,但比除夕到腊月二十三这三天的少多了,全天津大部分人都在休息。有的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去到亲戚家串门,给亲戚家孩子送红包;有的全家在家里接待客人(倒不分什么男女老少)。好多地方都有庙会。极爱逛庙会的是孩子们,是为了看花灯,买些新年专卖的小玩意儿和小吃。

正月初六店铺开门,但也不是全部,还是有少数铺子继续休假。开门的铺子也不忙,还是可以抽点空去逛庙会。

正月十五又是一个高潮——元宵节。一个个圆圆的小汤圆儿,是孩子们的最爱。

街上,家家户户倒不至于张灯结彩,但都挂上了各式各样的花灯、灯笼。孩子们有的找大人领着到街上玩儿,有的在家里欣赏家中的纱灯。

正月十六春节就结束了。孩子们再歇些日子就该去上学了,大人们也该去上班了。天气渐渐转暖,春天就快来了。

这便是天津的春节。

3天津的春节

天津市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这里有许多不同的风俗和习惯,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现在,我就来说一下天津过春节的习俗吧!

每逢春节来临之际,这里热闹非凡,大街上人来人往,汽车奔流不息人们喜气洋洋。家家户户都贴上红红的对联和各式各样的吊钱,家家户户都吃着香喷喷的饺子和丰盛的晚餐。

正月是一年的开始,人们往往将它看做是新一年的好兆头。过年的时候,人不可以说不吉利的话。无论孩子多么淘气,都不可以打,最多就可以训说一下,因为孩子啼哭让人们心里觉得一年没有好彩头。正月初一那一天,米缸不可以空,免的一年之中挨饿,也不可以洒水、扫地、倒垃圾,这都是“聚财”如果你扫地、洒水、倒垃圾就会把财气扫走。除此之外,人们正月不能剃头,不然就要死舅舅;在正月这一天,不能看病,甚至不能吃药,不然不吉利;正月初五不可以到邻居家串门,因为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剁小人、捏小人嘴;正月十六晚上家人要出去遛一圈,这叫遛百病,为的是新年不生病。至于春节的吃食,就是天津人说的俗话:“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赚。”

天津的习俗真是多姿多彩的啊!

4天津的春节

俗话说:“谁家见月能闻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正月十五赏花灯、猜字谜、吃元宵的习俗既有趣又源远流长,至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制做花灯来为春节增加气氛,也希望来年红红火火,大吉大利。

正月十五这一天,依照习俗,要赏花灯,吃元宵。所以,我们一家三口早早就起床了,开始准备做花灯。首先,爸爸找来了竹子,妈妈买来了皱纹纸、胶水,我拿出了我心爱的水粉和毛笔。“好,准备完毕,开始制作”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向爸爸、妈妈发号施令,逗得爸爸、妈妈哈哈大笑……。

爸爸问我:“你想要什么样子的花灯?”我想了想说:“既然是过正月十五,按照习俗,要团团圆圆,那就做个大西瓜吧!”爸爸先把竹子劈成细条,然后用火烤软,再把它扎成西瓜的形状。爸爸说:“只要包上红色皱纸,就会变成漂亮的西瓜灯笼了。”我想爸爸把形状都扎好了,包个外形有什么难的,就自告奋勇地说:“我来。”我左包包,右包包折腾了好长时间什么也没包上去。我用手挠挠头,心想:“不就是包一张纸吗怎么就那么难,看来动手能力真的很重要。”哎,这次出师不利,只好再求助老爸了。只看见老爸三下五除二的把灯笼包好了。我和妈妈都竖起了大拇指,老爸自豪地说:“你呀,以后就跟老爸多学点吧!”

咦?这灯笼怎么不圆呀?老爸又重新包了几遍,可怎么也包不圆。这回我和妈妈可算逮住了老爸的“漏”捂着嘴偷笑……。

爸爸瞪了我们一眼说:“包不圆,我们用圆桶做不就很圆吗?”我拉长了声音说:“哼,还是老爸聪明。”一家人又哈哈大笑起来

爸爸先用不干胶把原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包好。再把圆桶的边剪掉。然后用钢丝把圆桶绑好,把一头伸出来做灯笼的柄。

最后,轮到我了,我拿出毛笔和水粉,想想在灯笼上画什么呢?妈妈说:“今年是马年,你又也是属马的,就画一匹马吧。”“好”我答应着,不一会儿的工夫,一匹白色的小马驹就画好了,我又在旁边画了三朵小花,寓意我们一家三口人像花一样美丽……灯笼终于做好了。爸爸把花灯点上蜡烛挂在了阳台上,三朵漂亮的小花在灯光的映衬下闪闪发光,活灵活现,好像在对我们说:祝你们全家春节快乐……

晚上,按照习俗,我和爸爸妈妈围坐在桌子旁边,一边赏花灯,一边吃元宵,妈妈问:吃出元宵有什么味道了吗?“,我大声地说:“有种幸福的味道……。”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挂红灯……”听着这首歌,欣赏着自己亲手制做的花灯,感受着浓浓的年味。春节就这样悄悄地溜走了,可是春节的习俗,却使我久久不能忘怀的……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