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关爱三留守工作总结

时间: 02-19 栏目:总结

1妇联三留守工作总结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从而衍生了一个特殊群体:三留守人员,即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三留守人员是亲人的群体,他们健康快乐,外出务工者才能无后顾之忧;他们富裕平安,一方土地才能真正长治久安。

现实是,农村“三留守人员”在生产、生活、学习、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生存质量,也带来严重的家庭和社会问题。针对新形势出现的新问题,**镇妇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参与社会管理的协同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推进关爱农村三留守人员行动,切实帮他们解决难处,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深入调研建档案。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镇妇联开展“走村入户,三留守人员普查”行动,摸清三留守人员的基本情况,一一记录在案,并对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砖桥村为例,对其留守儿童人数,就读情况,监护情况,留守老人的年龄分布,赡养情况,健康状况等都有比较全面的掌握,也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此外,依靠学校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档案,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从而保证对他们生活上的必要帮助,心理上的及时疏导。

二、专家教授保健康。

与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合作,开展“关爱女性,健康体检到田间”和“关爱留守群体,健康体检进家门”义诊服务活动,为农村妇女和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将卫生知识手册送到村民手中。同时与防疫站和村委会密切沟通,确保每个留守儿童都能按时接种疫苗,每位空巢老人的家中都组织人员定期帮助整理和打扫卫生,防范疾病发生。

三、志愿帮扶送温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依托学校,开展师生一对一互结对子,针对留守儿童学习心理问题,进行课外辅导和谈心;依托村委会,成立“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安排“爱心妈妈”,倡议捐献衣物用品给留守儿童,开展“共度温暖除夕”活动;最后是依托邻里,成立了以低龄健康老人为主的情感交流服务队,和高龄老人聊天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烦心事。

四、创业致富授技能。在全镇13个村(社区),相继开设农业科技培训班、创业经验交流班、劳动力技能培训班,送学下乡,送技能下乡,将农业科技致富的各种资料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送到群众手中,为农村群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服务,提供创业信息服务。针对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返乡现象,密切联系本地新入驻企业,为其提供就业机会,避免“再次贫困”现象,使三留守人员生活稳定,了却心中之忧。

五、特色文化展新风。温饱已经基本解决,如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在镇妇联的倡导下,各村(社区)纷纷结合本地情况,开展特色文化生活。郭店村村民每逢周三、周五、周日傍晚7时许,就身挂腰鼓,敲响农村和谐曲。**村、城新村办起了舞蹈队,从青年到老人,都踊跃报名参加。砖桥村建起了村图书室,通过“一人捐献一本好书”倡议,筹集了三万多册图书,村民的业余生活不再是打牌闲谈,而是“看看书,读读报”。还有的村修建了休闲公园,购置了健身设施。

综上所述,虽然**镇妇联的“三留守人员”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着经费不足、力量不够的困难,许多活动都是由村民自发开展,设施简陋,缺乏专业指导。深切期望上级能更加重视,加大投入力度,我们将不辱使命,再接再厉,将“三留守人员”工作做到细处、落到实处,为促和谐**贡献心力!

2关爱“三留守”人员工作总结

东城街道组织机关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及大学生村官认真学习领会区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春节期间关爱“三留守”人员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营造“关爱特殊家庭,促进社会和谐”的新风尚,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三留守”人员的实际问题,现将关爱“三留守”人员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关爱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街道成立关爱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党工委书记任建平同志任组长,办事处主任宗和伦同志任副组长,各驻村干部及妇联、民政办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13村(社区)也相应成立由村(社区)书记任组长,村(社区)主任任副组长,村(社区)干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开展关爱服务活动。

二是强化工作落实,摸清底数全覆盖走访慰问。街道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推进时间、任务和进度要求,13个村(社区)做好调查摸底,根据留守人员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关爱的特点规律,分类建立信息档案,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结合召开返乡流动党员和成功人士座谈会,“第一书记”、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和驻村干部对重点困难群众上门探视慰问,街道“留守老人”共有115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共有46人,实现全覆盖走访慰问,其中,“留守老人”上门陪护84人,帮助就医6人,送慰问金6950元,猪肉15斤,袋装汤圆5包,盒装糖、饼干5盒;“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共有46人,上门陪护22人,送慰问金1420元,面条20个,汤圆面19包,汤圆心19包,油20桶,大米2袋,猪肉3斤,盒装糖、饼干1盒,书包1个,书籍12本。在公开栏和群工系统公示走访慰问情况。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村(社区)宣传栏、利用赶集组织工作人员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大力宣传关爱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在辖区营造一种“关爱特殊家庭,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3三门峡市多举措推进关爱“三留守”工作总结

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实际问题,建立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三门峡市采取多种举措,扎实推进关爱活动落到实处。

一是健全组织,完善机制。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郭绍伟、市政府副市长李庆红为召集人的三门峡市关爱农村“三留守”工作联席会议及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工作协调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职责,建立了“三留守”人员关爱维权机制。各县(市、区)也出台了关爱农村“三留守”工作文件,成立了相关组织,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领导。

二是层层部署,全面启动。召开了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传达贯彻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精神,明确三门峡市关爱农村“三留守”工作联席会议机构组成和职责分工,对关爱农村“三留守”人员有关工作安排部署。义马、湖滨区、灵宝市、渑池县、陕县、也结合实际开展了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市县两级关爱农村“三留守”工作全面启动。

三是上下联动,摸底调查。设计制作了全市统一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调查登记表,对全市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开展全面的摸底调查,为下步开展关爱工作提供借鉴。各县(市、区)也分别召开了关爱“三留守”工作会议,对本地区关爱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

四是完善制度,有序推进。联席会议办公室实行联络员制度,要求每个成员单位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与联席会议办公室及相关单位的联络工作。建立了定期通报制度,要求每个成员单位定期报告本单位开展关爱工作情况。实行年度目标责任制度,要求每个成员单位结合各自单位职责任务,制定出年度关爱“三留守”工作计划。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