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发展做贡献倡议书
1“我为平昌发展做贡献”倡议书
全县青年朋友们:
在这个激情澎湃的时节,共青团豪迈地经历了九十六载的沧桑。九十六年来,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一直激励着全国各族青年去争取祖国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爱祖国就要爱家乡。目前,平昌发展正处于推车上坎关键期,需要全县人民始终保持一股干劲,咬定目标砥砺前行;始终保持一股拼劲,锐意进取毫不懈怠;始终保持一股韧劲,创新创造坚守坚韧。值此“五四”青年节之际,团县委向全县广大青年发出“我为平昌发展做贡献”倡议:
志存高远,心怀全局。县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县委深刻把握形势、充分审视县情、凝聚各方共识,确立“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目标任务,描绘出美好蓝图,平昌进入蝶变时代,为全县青年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宽广舞台。全县广大青年要紧跟时代步伐,着眼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把“五四”爱国热情转化为建设美好平昌的实际行动,把民主意识转化为推进依法治县的自觉行动,把科学精神转化为推动平昌创新创造的巨大动力,为平昌发展建功立业。
脚踏实地,立足本职。青年处于人生中最好的干事创业时期,全县广大青年要把勤奋作为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础,围绕平昌发展目标,要想干事、干成事,不避难、敢担责,分内事尽职尽责,困难事克难攻坚,棘手事善于破解,突发事挺身而出,失误事勇于面对,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干事业,以无私奉献的品质守阵地,以雷厉风行的作风抓落实,在本职岗位上尽心尽力,为平昌发展添砖加瓦。
践行大道,引领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软实力,更是平昌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全县广大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开明诚信、大气包容平昌人文精神的培育者、引导者,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引领干事创业风尚,为平昌发展加油增能。
中国梦,我的梦。 青年朋友们,历史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时代提供我们千载难逢发展机遇,让我们弘扬“五四”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践行大道,为打造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平昌而奋发进取!
20XX年5月4日
2我为河东发展做贡献活动倡议书
正当全区人民认真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这一时代要求奋力拼搏的时候,市、区委向广大人民群众发出了“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的号召。这一号召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民众愿望。作为劳动模范,我们在感到十分光荣的同时,更加感到责任重大。我们决心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号召全区广大职工群众把思想统一到市、区委精神上来,把行动落实到本职工作中去,继续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中,努力推进和谐河东建设,为实现河东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为此,我们向全区广大职工发出“我为河东发展做贡献”倡议书:
一、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努力为民心工程做贡献
全区劳动模范、广大职工要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投入到“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中来,把“我为河东发展做贡献”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在经济发展重点工程建设、市容环境综合清整、危陋平房拆迁、里巷道路改善、关注民计民生、为百姓解难题、办实事等项活动中,成为民心工程的实践者、引领者、示范者。把建设美化家园作为我们每位劳模、每个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支持市委市政府20项民心工程,努力为建设河东、发展河东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要增强责任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全区广大职工,要紧紧围绕市、区委提出的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增强为河东大发展献计出力的责任意识,努力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宣传市、区的发展形势和目标任务,做到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在全区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应以新时期工人阶级的楷模孔祥瑞等模范人物为榜样,提高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的能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增强能干会干干好的能力;大胆创新、敢为人先,提高创新创造创业的能力。努力将自身打造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要结合市总工会向全市职工发出的“我与天津大发展”大讨论活动,在基层班组(科室)开展以“和谐新理念、道德新风尚、前沿新知识、关键新技术、管理新机制、快乐新体验进班组”为主要内容的“六进班组”活动,深化职工素质工程,通过创建更多的学习型班组,使大讨论活动沉到班组,融入到职工思想和实际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
三、要增强团队意识,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全区劳动模范、广大职工要增强团队意识,努力做到:以发展构建和谐、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文化孕育和谐、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以“共赢”深化和谐、不断加强人才建设;以安全保证和谐、不断强化安全管理;以民主促和谐、不断加强民主管理。广大职工要树立“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理念,使崇尚和谐、促进和谐成为广大职工的共同追求。
全区广大职工同志们: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表达了全区人民的意愿。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必将使河东变成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给河东带来更大的发展,给人民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让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迅速行动起来,以一种超常的紧迫感,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一种充满活力的工作干劲,全力以赴地投身到“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的民心工程建设中,为建设美丽的新河东做出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20XX年8月
3我为小平家乡发展作贡献倡议书
各位政协委员:
20XX年,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共广安市委发出“感恩小平R26;我为小平家乡发展作贡献”号召,广泛动员全市人民积极开展纪念活动、努力推动广安发展。我们积极响应市委号召,特向全体政协委员发出倡议:
一、感恩小平,在广泛宣传、汇聚力量上作表率。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承担对外联络联谊的责任,大力宣传广安、推介广安,引导全社会关注广安、聚焦广安,把人们对小平同志的崇敬爱戴之情转化为参与小平家乡建设、支持广安跨越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感恩小平,在履职尽责、推动发展上作表率。时刻牢记人民政协的宗旨和使命,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视察调研,切实为纪念活动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睿智之言、献金玉之策;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推动广安加强与发达地区经济信息交流;充分发挥人脉资源丰富的优势,主动招商引资,为助推广安追赶跨越奉献智慧和力量。
三、感恩小平,在干好本职、勇挑重担上作表率。牢固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立足岗位、忠于职守,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争创一流业绩,争当行业先锋,为广安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要做到接受任务不讲条件、遇到困难不找借口、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急时刻冲得上去,在克难攻坚中大显身手,在干事创业中建功立业,充分展示新时期政协委员的良好风采。
各位委员,责任就是命令,使命就是号角。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感恩小平R26;我为小平家乡发展作贡献”活动,为展示小平家乡人敢于开拓的豪迈气概,为塑造小平家乡人勇于奉献的崭新形象,为建设美丽广安,携手同心、共创辉煌!
政协广安市委员会
20XX年3月5日
4南方电网发出“我为低碳经济发展做贡献倡议书”
近年来,全球灾难性气候频频出现,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气候变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外,主要原因是世界工业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增加、人类欲望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无节制造成的。为保护生态环境,我们提出低碳理念,参与低碳行动,倡导低碳生活,养成环保、节俭的工作、生活方式。建设低碳社会,人人有责,现向公司系统全体员工发出倡议:
尽量采用视频电话会议方式,减少传统会议数量、时间和规模;节约用纸,尽量实施无纸化办公,使用双面打印;多用电子邮件,减少使用传真机和打印机;节约用电,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长时间不使用电脑时应完全关闭;白天工作尽量采用自然光;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oC,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oC;减少使用电梯,低楼层的尽量步行上下;减少使用有毒的文具(例如麦克笔、修正液)。
购买使用低排放的环保型汽车;减少购买新衣服,倡导节俭生活;购买使用能效标识2级以上或有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的空调、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灯具等家用电器,使用节能灯,不用白炽灯。
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自驾车,驾车等人时应关闭发动机;出差、旅行自带洗漱用品,减少使用一次性洗漱用品;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木筷、纸杯、纸巾等);住房尽量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夏天开窗通风,减少使用风扇、空调;冬天少用电炉烤火、减少使用空调取暖;使用环保购物袋,不用塑料袋;坚持室外锻炼,不用电动跑步机;衣服自然晾干,减少使用烘干机;使用节水型龙头,不用浴缸;离家时,随手关上所有的照明和燃气总开关,切断可以停用的家用电器电源;电池应统一回收,不随便丢弃;积极向家人、同事和朋友宣传低碳生活方式;争取每人每年种一棵树。
低碳经济,始终有我!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身边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守护地球,造福人类!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委员会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发展部
二〇一〇年三月一日
5“我为保定经济发展做贡献”倡议书
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
科技人员是科学技术的推动者和传承者,肩负着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使命。生活在保定的科技人员,人人都有为保定经济发展做贡献的责任和义务。为此,我们向全市科技工作者提出如下倡议:
一、以“我是保定人,保定经济发展我有责”的理念,投身于保定经济发展之中。
市委书记宋长瑞在刚刚闭幕的保定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讲话中指出:保定基本没有煤炭、钢铁,没有石油、港口,我市的经济发展优势不是资源禀赋型,我们的优势是区位和人才。我市大专院校多,科研院所多,有中央、省、市和民办科研机构l40多所,科技人员达32万人,拥有科技人员的比例居河北之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保定的优势在科技,保定振兴和发展的希望在科技。所以,广大科技人员要围绕保定经济发展的难点、弱项开展科研攻关、献计献策,将聪明才智、研究成果应用、贡献于保定经济建设。
二、树立“用科技为项目引路”的观念,投身项目建设,增强保定经济发展持续后劲。
面对保定项目建设“小”和“少”的现状,利用自身知识层面和人力资源优势,结合招商引资、招商选资,介绍引进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市场需求广阔,节能环保的好项目、大项目。科技人员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引进新优技术项目到县(市、区)投资创业,建园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创建特色产业基地,扶植建立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农、林、牧龙头企业。
三、树立“向创新要效益,以转化促发展”的观念,根据保定区域经济特点,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技人员既要做好基础科学、高端科学研究攻关,还要研究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专项专利技术,并指导建厂,形成独特产品;既要出高水平论文,评高级职称,获国内外大奖,更要注重科技成果、创新项目的转化应甩。创新成果向应用转化,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地方产业提升、地方结构优化,讲求科技人员为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要围绕当地经济发展、主导产业的升级壮大,做好技术服务、技术支撑工作。要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创新研究,攻坚克难,对其新优配套技术要引进、普及、推广、转化,形成主导产业的卫星,企业、系列产品,促使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生活在保定,就要热爱保定、建设保定。科技人员都有为保定经济发展出力的能力,要用自己的奉献与热忱在保定发展的轨迹上写下重重的一笔。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关注着我们,殷切期待着我们。扭转经济落后地位,实现经济迅速发展的重担在我们肩上。保定人民不会忘记我们的。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了我们共同生活的这片热土,贡献一份力量吧!
保定市科学技术协会
20XX年11月25日